- 年份
- 2024(8988)
- 2023(12955)
- 2022(11318)
- 2021(10398)
- 2020(8626)
- 2019(19731)
- 2018(19600)
- 2017(37177)
- 2016(20541)
- 2015(23085)
- 2014(22895)
- 2013(22900)
- 2012(21043)
- 2011(18998)
- 2010(18719)
- 2009(16540)
- 2008(15741)
- 2007(13616)
- 2006(11837)
- 2005(10204)
- 学科
- 济(80090)
- 经济(80002)
- 管理(56551)
- 业(51692)
- 企(42601)
- 企业(42601)
- 方法(38320)
- 数学(33463)
- 数学方法(33068)
- 农(22345)
- 学(22009)
- 中国(19664)
- 财(18160)
- 业经(18040)
- 环境(16314)
- 地方(16043)
- 农业(15191)
- 和(13737)
- 贸(13548)
- 贸易(13540)
- 理论(13357)
- 易(13124)
- 制(12373)
- 划(12183)
- 技术(12066)
- 务(11437)
- 财务(11364)
- 财务管理(11344)
- 教育(11027)
- 企业财务(10774)
- 机构
- 大学(292005)
- 学院(288542)
- 管理(113349)
- 济(108291)
- 经济(105851)
- 研究(100997)
- 理学(99203)
- 理学院(98047)
- 管理学(96020)
- 管理学院(95557)
- 中国(72350)
- 科学(68433)
- 京(63256)
- 农(55467)
- 所(52360)
- 业大(50727)
- 研究所(48616)
- 财(46893)
- 中心(45302)
- 农业(44020)
- 江(41469)
- 北京(39631)
- 范(38710)
- 财经(38268)
- 师范(38182)
- 院(37318)
- 经(34938)
- 州(33176)
- 技术(32260)
- 经济学(31425)
- 基金
- 项目(210098)
- 科学(163582)
- 基金(151965)
- 研究(146961)
- 家(136020)
- 国家(134937)
- 科学基金(113892)
- 社会(89690)
- 社会科(84879)
- 社会科学(84854)
- 省(82779)
- 基金项目(81676)
- 自然(77973)
- 自然科(76082)
- 自然科学(76059)
- 自然科学基金(74700)
- 划(70958)
- 教育(66910)
- 资助(62509)
- 编号(58881)
- 重点(47967)
- 成果(46758)
- 部(45114)
- 发(44915)
- 创(43339)
- 科研(41464)
- 计划(41143)
- 课题(40928)
- 创新(40451)
- 大学(38228)
- 期刊
- 济(113304)
- 经济(113304)
- 研究(80975)
- 学报(55666)
- 中国(52772)
- 科学(49568)
- 农(49168)
- 大学(40918)
- 管理(39988)
- 学学(38712)
- 农业(34651)
- 财(32916)
- 教育(32000)
- 技术(24066)
- 融(19945)
- 金融(19945)
- 业经(18671)
- 经济研究(17748)
- 业(17745)
- 财经(17461)
- 图书(16090)
- 科技(15597)
- 业大(15536)
- 版(14846)
- 经(14785)
- 问题(14599)
- 林业(14546)
- 理论(14122)
- 资源(14051)
- 技术经济(13463)
共检索到4084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林业科学研究
[作者]
秦特夫
对从杨树心、边材提取的磨木木质素进行了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 ( FTIR)、质子和碳 - 13核磁共振波谱 ( 1H、13 C NMR)等化学特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 :杨树心、边材木质素的经验式分别为C9H7.16O2 .3 8( OCH3 ) 1.99和 C9H8.6 1O2 .73 ( OCH3 ) 1.3 3 。心材木质素甲氧基含量 2 8.16% ,比边材高8.73 %。两种木质素均具有典型阔叶材的特征 ,化学结构类型基本一致 ,碳骨架结构基本相同 ,但化学官能团和键型的组成上存在差异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璇 李孟 王小兰 张志广 郑晓珂 冯卫生
液体核磁共振波谱仪得到广泛应用,在其使用方面需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和日常维护。总结了核磁共振实验室维护和管理的原则以及近4年在操作、维护、管理上遇到的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法,并对仪器进行了更深一步的探索,以求发现新的核磁共振研究模式,使其在科研和教学中发挥更广泛的作用。
关键词:
核磁共振波谱仪 规范管理 日常维护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方桂珍 李坚 孔漫 上原徹 古野毅
本研究要用以多元羧酸为酯化剂 ,以无机盐为催化剂的交联体系。这一体系是新型的、水溶的、无毒害、无污染的非甲醛系试剂并联体系。本文采用固体核磁共振谱CP MAS1 3 CNMR ,测定木材主要组分酯化反应的CP MAS1 3 CNMR波谱 ,归属主要谱线 ,分析了多元羧酸与木材交联反应过程中主要组分的化学结构变化。结果表明 :酯化反应后 ,羧基碳的比率增加 ;芳香族碳和羟基碳的比率减少 ;烷基碳的变化随着羧基碳的变化而改变。这一变化趋势与采用FTIR和ESCA得到的变化趋势一致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池玉杰
选择火木层孔菌及 5种木材降解能力较强的阔叶树上的白腐菌 :粗毛盖菌、偏肿拟栓菌、三色革裥菌、冬拟多孔菌和血红密孔菌 ,采用国内外红外光谱分析的标准方法 ,用傅里叶红外光谱仪测定未腐朽材木粉和受 6种白腐菌腐朽 12 0d后的腐朽材木粉试样的红外光谱图。刮取未腐朽的山杨木材样品和受 6种白腐菌腐朽 12 0d时的山杨木材样品表层少许 ,在干燥条件下 ,分别放入KBr中 ,磨细 ,压片 ,然后在FTIR光谱仪上进行测定 ,得到经 6种白腐菌降解 12 0d后的木材木粉和未腐朽材木粉其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谱峰位置和谱峰相对吸收强度的振动变化状况 ,进而分析腐朽后的山杨木材和木质素官能团的变化情况 ,...
关键词:
木材白腐菌 木质素官能团 红外光谱分析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黄安民 江泽慧 李改云
该文用近红外光谱法对毛竹和杉木的木质素含量进行了快速测定.首先依据常规湿化学方法测定了54个毛竹和48个杉木样品的木质素含量,用近红外光谱仪采集相应的光谱,对原始光谱进行平滑预处理和二阶微分处理后,用偏最小二乘法和完全交互验证方式建立了相应的校正模型和预测模型.结果表明,毛竹和杉木木质素含量预测模型的相关系数R分别为0·97和0·90;预测标准误差SEP分别为0·65和0·28·将毛竹和杉木样品混合,建立的混合分析模型,R为0·98,SEP为0·83·结果表明,近红外光谱法可以快速预测杉木和毛竹中的木质素含量.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木质素 毛竹 杉木
[期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作者]
罗莎 吴义强 刘元 黄军
近红外光谱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现代分析手段,具有操作简单、检测快速、结果准确、成本低廉和对样品无损坏等优点,已经广泛应用于制浆造纸、木材材性预测、木材加工利用、木质复合材料、木材防腐与木材保护等方面的研究。在介绍近红外光谱技术基本工作原理与主要特点基础上,重点论述了近红外光谱技术预测木材纤维素结晶度、木材微纤丝角和纤维形态等木材解剖特征中的研究现状,并展望了其应用前景。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木材解剖特征 预测 研究进展
[期刊] 中国农业科学
[作者]
张晋京 窦森 朱平 高洪军 宋祥云 王立春
【目的】研究连作玉米农田长期施用有机肥(猪粪)对黑土胡敏素(HM)结构特征的影响,比较不同施肥量和施肥年限间的差异,为阐明HM在土壤肥力上的作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1980年建立的国家黑土肥力与肥料效益监测基地的长期肥料试验为平台,采集定位12年和25年的3个试验处理(①不施肥CK;②施低量有机肥,施猪粪30t·hm-2·a-1;③施高量有机肥,施猪粪60t·hm-2·a-1)土样,在NaOH-Na4P2O7分离和HF-HCl脱灰处理的基础上,应用固态13C交叉极化魔角自旋核磁共振(13CCPMAS NMR)方法对HM进行结构表征。【结果】与不施肥相比,施用有机肥后HM的有机碳含量增加,烷...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任兰天 唐飞 邵庆勤 宋长刚 刘庆 梅艳艳 张从军
探索建立秸秆化学成分的近红外快速准确检测模型,将有助于秸秆腐熟程度判定及秸秆利用产业在线控制。本研究利用添加堆腐剂对小麦秸秆进行腐熟试验,以腐熟过程中的小麦秸秆样品为研究对象,利用NIRS构建快速检测秸秆主要成分含量的定量检测模型。研究结果显示,可以通过NIRS在短时间内精准检测小麦秸秆腐解过程中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含量,定标相关系数Rc分别为0.976 7、0.980 5和0.984 8,矫正相关系数分别为0.984 1、0.987 2和0.989 8,全交互验证相关系数为0.979 8、0.989 2和0.987 3,RPD值分别为4.84、6.57和5.75均>3.0,定标效果良好。
关键词:
小麦秸秆 腐熟 NIRS 纤维素含量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张明辉 李新宇 周云洁 高玉磊
以新疆杨幼龄材为研究对象,以水分子中的H质子为探针,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探究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状态变化与迁移。通过对干燥过程中水分变化的自由感应衰减曲线(FID)和横向弛豫时间(T2)进行测定与分析,探究木材内部水分状态变化及迁移过程。结果表明:利用时域核磁共振技术测得新疆杨的理论含水率(71.90%)与实际含水率(73.74%)相差1.84%。通过T2分布描述木材干燥过程中水分的迁移,例证在木材干燥的初始阶段结合水也有缓慢减少的现象。通过不同组分水的T2弛豫时间对应的峰面积定量计算出新疆杨幼龄材中不同状态水的含量。对干燥过程中的自由水、结合水及木材总含水量的变化建立相应的数学模型。
[期刊] 清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秦雷 王辉 李树刚 刘鹏飞 李嘉伟
由于液氮致裂技术是一种重要的煤层增渗技术,且低温下的煤孔隙水相变严重影响煤孔隙结构,因此,研究液氮循环冻结导致的煤孔隙水相变和孔隙演化对评价液氮致裂增渗效果,以及提高煤层气抽采效率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饱水烟煤进行不同次数的液氮冻融循环处理,基于低场核磁共振测试技术,测试煤样的横向弛豫时间曲线、累计孔隙度和累计孔喉分布。结果表明:煤样在-196℃冻结条件下,煤孔隙内仍存在微量未冻水,随温度升高,小孔隙冰先开始融化,产生小孔隙未冻水,孔径越小,孔隙冰的熔点越低。随着孔隙冰逐渐融化,累计孔隙度不断增大,增长过程可分为指数函数式快速增长、一次函数式匀速增长和二次函数式增长3个阶段。对横向弛豫时间曲线进行积分,可获得煤样融化过程中的孔隙未冻水变化,并进行拟合,可观察到,在负温区间,未冻水含量随温度升高呈指数函数式变化,越接近0℃,未冻水含量增速越快。-196~-34℃,微孔未冻水占比接近100%;-20~0℃,以中、大孔隙未冻水为主。循环冻结可有效提高煤样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该文基于SDR(Schlumberger-Doll Research)渗透率模型,计算了煤样冻融循环后的渗透率变化。煤样的有效孔隙度和渗透率的增长率随循环次数的增加而增加,当循环次数由5次增至30次时,有效孔隙度增长率由20.68%增至24.15%,渗透率增长率由109.73%增至122.20%,但随着循环次数不断增加,冻融循环次数对煤样增渗作用的边际效应愈发明显。该文研究结果可为低温介质循环冻融煤体渗流孔隙结构演变研究和与液氮致裂增渗相关的现场作业提供参考。
关键词:
液氮致裂 未冻水 孔隙结构 低场核磁共振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李耀翔 李颖 姜立春
近红外光谱数据维数多、数据量大,直接保存需要庞大储存空间,且海量数据会对网络化在线检测的分析速度和准确性产生影响。为探讨应用小波压缩进行近红外光谱预处理的可行性及其对枫桦木材密度预测精度的影响,通过强光探头采集木材圆盘的近红外光谱,在Matlab软件中应用小波变换法对枫桦木材密度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压缩。结果表明:当小波基syM2分解层为6时,基于均衡稀疏标准形式的全局硬阈值压缩效果最好,将2 151个变量压缩成38个小波系数,其能量保留成分、零系数成分、压缩比分别为99.66%、98.34%、56.61%。用未处理光谱数据和压缩后的38个小波系数分别建立偏最小二乘定标分析模型,同时做内部交叉验...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小波压缩 枫桦 木材密度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赵明伟 刘时春 李阳 宋旭光 闫若勤
该文利用核磁共振技术测定特低渗储层砂岩中原油的采出程度以及分析岩心孔隙中油的动态分布特征。通过核磁共振T_2测试技术得到岩心中原油的采出程度,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分析渗吸过程前后油在岩心中的动态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利用核磁共振T_2测试技术,得到特低渗岩心渗吸采收率为54.9%,利用核磁共振成像技术可知饱和油岩心孔隙中的油经过渗吸后明显减少。该实验有助于学生了解核磁共振分析与成像技术在检测岩心孔隙中油的动态分布特征,激发学生对科研探索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秦特夫 黄洛华 周勤
采用有机元素分析、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波谱对从杉木幼龄材和成熟材中提取的磨木木质素的化学官能团和化学键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杉木幼龄材和成熟材木质素的经验式分别为C9H8 73O2 57(OCH3) 0 84 和C9H9 0 1 O2 2 4 (OCH3) 0 90 ;杉木幼龄材木质素的芳香环结构主要由愈疮木基组成 ,而在成熟材中除愈疮木基外还有紫丁香基基团存在 ;杉木成熟材的木质素中具有较多的芳香族化合物 ;杉木木质素结构中的主要键型为 β -O - 4键、β- 5键、β- β键和 β- 1键 ,且成熟材木质素中各种键型的数量均高于幼龄材。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王学顺 戚大伟 黄安民
将光谱一阶导数与小波变换相结合,对杉木木材近红外光谱数据进行预处理,采用db3小波对光谱数据进行4尺度分解,在各分解尺度上根据信号和噪声的不同传播特性,保留信号的模极大值,去除噪声的模极大值。结果表明:光谱导数+小波变换模极大值能够有效消除光谱噪声和各种因素干扰,并很好保留了光谱信号特征,使光谱信噪比有了较大提高。
关键词:
近红外光谱 小波变换 模极大值 去噪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作者]
王玉 张一平 陈思根
利用土壤原样研究了中国 6种典型地带性土壤的红外光谱特征。结果表明 ,砖红壤、红壤红外光谱属于高岭石型图谱 ,显著的 36 95 ,36 2 0 ,10 35 cm- 1峰以及 35 2 7cm- 1峰可作为用红外光谱判断热带、南亚热带地带性土壤的特征峰。黄棕壤、褐土、黑垆土、黄绵土红外光谱为蒙脱石型图谱 ,较弱的 36 2 1cm- 1峰 ,3435和 10 2 8~10 32 cm- 1的强宽带 ,以及显著的 14 37cm- 1峰可作为温带半湿润 -半干旱地区石灰性土壤红外光谱的特征标志。黄棕壤是石灰性土壤向热带、南亚热带地区过渡的地带性土壤 ,其红外光谱标志为较宽的 3435 ,10 ...
关键词:
土壤 红外光谱特征 土壤地带性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