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621)
2023(7884)
2022(6681)
2021(5810)
2020(4956)
2019(10960)
2018(10826)
2017(21132)
2016(11393)
2015(13119)
2014(13439)
2013(13253)
2012(12785)
2011(11933)
2010(12020)
2009(11276)
2008(10662)
2007(9673)
2006(8684)
2005(7826)
作者
(33989)
(28558)
(28540)
(27254)
(18534)
(13497)
(12967)
(11122)
(10997)
(10267)
(10039)
(9621)
(9289)
(9240)
(9222)
(8909)
(8378)
(8357)
(8250)
(7910)
(7496)
(7090)
(7008)
(6672)
(6530)
(6416)
(6201)
(6050)
(5870)
(5637)
学科
(77536)
经济(77463)
管理(33546)
方法(30756)
(29373)
数学(28335)
数学方法(28229)
(22312)
企业(22312)
地方(17938)
(16973)
中国(15907)
(14314)
地方经济(12824)
(12701)
业经(11945)
(11086)
农业(10240)
(10027)
金融(10020)
(9841)
收入(9006)
(8901)
银行(8888)
(8556)
(8498)
贸易(8495)
环境(8484)
(8099)
(7890)
机构
大学(177617)
学院(176474)
(88757)
经济(87275)
管理(65371)
研究(62495)
理学(56213)
理学院(55649)
管理学(54838)
管理学院(54507)
中国(46725)
(40343)
(36203)
科学(33615)
财经(32138)
(30915)
经济学(30451)
(29280)
中心(27911)
研究所(27658)
经济学院(27353)
(26711)
(26509)
财经大学(23834)
业大(22814)
北京(22700)
(22167)
(21386)
师范(21152)
农业(20563)
基金
项目(113046)
科学(89906)
基金(84197)
研究(83429)
(72316)
国家(71751)
科学基金(61816)
社会(57122)
社会科(54343)
社会科学(54332)
基金项目(43299)
(42962)
教育(38771)
自然(36976)
自然科(36154)
自然科学(36144)
资助(35979)
自然科学基金(35518)
(35463)
编号(31819)
成果(26709)
(26485)
重点(25358)
(25004)
国家社会(24958)
教育部(23545)
课题(22970)
(22759)
人文(22428)
大学(21715)
期刊
(101604)
经济(101604)
研究(57538)
中国(33371)
(31097)
学报(26168)
管理(25218)
(23452)
科学(22834)
大学(20592)
学学(19647)
经济研究(18608)
财经(18230)
(18066)
金融(18066)
技术(16376)
(15791)
农业(15273)
教育(15219)
业经(13501)
问题(13299)
统计(11357)
技术经济(10766)
(10249)
(9590)
世界(9358)
决策(8915)
商业(8537)
经济问题(8431)
国际(8401)
共检索到2717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平  江强  
首先介绍了经济体总量层面以及双边层面出口贸易附加值核算方法,并利用WIOD数据库发布的世界非竞争性投入产出表核算了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历年的出口贸易附加值。其次运用1995-2014年总量出口数据与核算的出口附加值数据,分别对该类经济体出口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出口贸易总量与出口附加值总量对该类经济体的经济增长均具有显著的促进作用,但出口附加值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远低于出口贸易总量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说明过去对"中等收入陷阱"经济体"ELG"假说的经验研究高估了出口对经济增长的正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袁航  时卫平  刘景景  
贫困陷阱假说是西方发展经济学中的经典假说,对当下精准扶贫策略选择,扶贫资金使用效率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贫困陷阱假说是否成立却具有一定争议。文章基于面板门槛模型实证检验贫困陷阱假说在中国是否成立,进而回答上述争议。结果表明:(1)贫困陷阱假说在中国健康营养调查(CHNS)数据集中得不到印证;(2)纯物质扶持不足以帮助贫困农户形成收入持续增长的内生机制,进而彻底摆脱贫困。因此,不建议对建档立卡贫困户采取纯物质扶持。应该将扶智、扶志、社保精准兜底与纯物质扶贫相结合形成更加精密的帮扶措施,帮助贫困农户形成收入增长新动能,进而彻底摆脱贫困。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周金燕  祁翔  
随着中国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如何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研究的重要命题。为了借鉴他国的发展经验,本研究以20世纪60年代末的中等收入国家为样本,对其1965-1990年间教育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发现只有中等教育对经济增长发生显著的正向作用;而初等教育水平和高等教育水平对经济增长的影响系数虽然都为正,但表现并不显著。这一结果也初步验证了一些研究者从教育投资战略视角对东亚四小龙和拉丁美洲国家的不同经济绩效所提出的解释。本文的研究结果对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制定正确的教育投资策略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闫森  
根据亚洲15个经济体目前的人均GDP,将被研究对象分成日本和"亚洲四小",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以及其他经济体三个组别,并归类了不同经济体的相似发展阶段,确立样本区间。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使用"β收敛"的判定方法验证了不同组别间存在不同的收敛曲线,并通过进一步对比发现:与发达国家人均产出水平相比,第一组经济体虽已跨入高收入水平,但尚未达到增长稳态;第二组经济体中马来西亚和泰国先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国是否陷入目前仍缺乏数据支持;第三组经济体则无法得到"β收敛"的结论。在充分考虑研究对象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闫森  
根据亚洲15个经济体目前的人均GDP,将被研究对象分成日本和"亚洲四小",马来西亚、泰国和中国,以及其他经济体三个组别,并归类了不同经济体的相似发展阶段,确立样本区间。在此基础上,根据经济增长收敛理论,使用"β收敛"的判定方法验证了不同组别间存在不同的收敛曲线,并通过进一步对比发现:与发达国家人均产出水平相比,第一组经济体虽已跨入高收入水平,但尚未达到增长稳态;第二组经济体中马来西亚和泰国先后陷入"中等收入陷阱",而中国是否陷入目前仍缺乏数据支持;第三组经济体则无法得到"β收敛"的结论。在充分考虑研究对象间的可比性和异质性基础上,作者认为能否实现从较低增长收敛曲线向更高收敛曲线的转移才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强  
本文设计相对收入水平指标度量和分析经济体"中等收入陷阱"跨越。非特定禀赋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制造业量比R-manu和服务业量比R-ser攀升至高水平,并构成收入量比主体部分。在二者一阶变动量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发现,前2年和本年的⊿R-manu_(t-i)(i=02)能以正弹性解释本年⊿R-sert,表明制造业量比变动具先导性。在R-manu和R-ser之间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发现,R-manut对R-sert的影响弹性系数较R-sert影响R-manut的弹性系数大得多,跨越者弹性系数趋向增大,表明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徐强  
本文设计相对收入水平指标度量和分析经济体"中等收入陷阱"跨越。非特定禀赋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后,制造业量比R-manu和服务业量比R-ser攀升至高水平,并构成收入量比主体部分。在二者一阶变动量之间建立回归方程发现,前2年和本年的⊿R-manu_(t-i)(i=0~2)能以正弹性解释本年⊿R-sert,表明制造业量比变动具先导性。在R-manu和R-ser之间建立自回归分布滞后模型发现,R-manut对R-sert的影响弹性系数较R-sert影响R-manut的弹性系数大得多,跨越者弹性系数趋向增大,表明制造业量比在交互影响中具主导性。因此,制造业发展和深度工业化是非特定禀赋经济体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关键。国际经验比较提示,未来我国应高度重视制造业发展,并努力发挥制造业对服务业的带动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郭金兴  胡佩选  牛牛  
本文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实证研究进行梳理,明确中等收入水平的划分,从增速下滑、收敛乏力和增长分化等角度,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不同界定及其争议;归纳人口结构、资本形成、技术进步、宏观经济政策、外部环境等因素对陷阱形成的影响因素;提出从经济层面、社会层面和制度层面分析中等收入陷阱的理论思路;揭示中等收入陷阱的经验事实与理论逻辑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朴馥永  黄阳华  
中等收入陷阱是指发展中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快速增长后,经济增长失速的现象。许多国家在人均收入达到美国水平的20%~40%之后,落入了中等收入陷阱。韩国是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少数国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民营经济的创新投资激发了技术创新热潮,快速的技术创新推动了韩国生产率的提升,缓解了工资上涨的压力,使韩国跨越了中等收入陷阱。文章重点研究了韩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转型历程,并力图为中国提供可资借鉴的经验。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李天国  
韩国在转型期的产业技术进步、对外贸易政策、宏观调控政策以及金融部门与企业制度改革有力地支撑了经济结构改革,完成了经济转型。韩国作为从最贫穷国家发展成高收入国家的为数不多的案例,对中国经济改革与经济转型具有重要借鉴意义。中国要进一步完善国家经济治理体系,通过优化产业结构的供给面,调整资源配置机制,充分挖掘有效需求,为微观经济主题的发展提供良好发展空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王晓芳  胡冰  
在经济新常态下,为了避免中国坠入"中等收入陷阱",该文根据经济增长理论,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东亚主要经济体国家和地区上世纪70年代以来的经济发展状况进行了全面的考察和比较。通过对相关数据的比较并参考这些国家和地区相应的经济增长变化趋势,该文分析了影响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各种因素。结果发现,消费习惯和制度缺陷显著地影响了坠入"中等收入陷阱"国家的经济。同时,过度依赖初级产品出口和外商投资、过度的城市化、自主创新能力的缺失及环境污染等均会对经济发展造成负面影响。基于此,该文认为:当前,我国应当通过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进行供给侧改革与金融改革,调整人口政策,并且在政策上加大对教育、环境保护和技术...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刘金全  张运峰  王俏茹  
本文通过构建非线性时变因子模型,描述、分析和检验了包括中国在内的136个国家,在1980~2017年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集团收敛"情况。实证结果发现,"中等收入陷阱"在短期确实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局部稳态",但从长期来看则是非稳定状态,存在多种脱离"中等收入陷阱"的可能。在各种跨越条件中,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是各国向高收入水平收敛的关键所在。本文进一步通过技术前沿收敛模型,探索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路径,结果发现这一路径可分为三个阶段:在低收入水平阶段,可通过技术模仿提升TFP,实现第一阶段的"集团收敛";在由低收入向中等收入水平跃升阶段,需在技术模仿的同时利用全球技术边界提升带来的技术溢出拉动TFP增长;在中等收入向高收入跃升阶段,需由外部驱动向自主创新驱动转型,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的第三阶段,此时加大创新驱动力度和优化产业结构至关重要。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李梦凡  韩绿艺  
中国经济经过30多年的高速增长,2012年左右步入中高速增长的经济新常态。当前由于受增速转折期、结构调整期、国际金融危机刺激政策消化期三重叠加的影响,各界对中国面临中等收入陷阱风险的担忧日益增加。文章首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走势做出初步研判,对中等收入陷阱的形成机制予以理论分析,借助国际经验数据测算出判断陷阱的数字特征,估算了中国面临中等收入的风险。文章建议政府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管理宏观经济波动、摆好政府市场位置等方面努力,避免陷入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士宏  
有一家公司的产品准备进入上海市场,老板责成销售经理进行决策分析并提出决策方案。在搜集信息的过程中,他的一位从事相似业务的朋友警告他,千万不要冒然进入,理由是他自己刚刚失败而归,并给这位销售经理提供了许多不应该进入的信息。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肖营  
本文基于我国28个省市区面板数据,构建空间滞后模型(SAR)、空间误差模型(SEM),探究人口红利、技术进步与中等收入陷阱之间的关联性。结果表明:1997年以来我国28个省份基尼系数水平的空间集聚特征呈现明显的增强趋势;人口规模与基尼系数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由此说明人口红利的扩大能够降低基尼系数,通过人口红利的延续可以帮助国家(地区)走出中等收入陷阱;技术进步与基尼系数之间为显著的负相关关系,技术进步能够缩小地区之间收入差距,进而促进我国各地区走出中等收入陷阱;产业结构升级能够降低基尼系数水平,商贸流通产业发展水平对基尼系数并没有显著的影响,城镇化水平促进了基尼系数扩大,教育水平提升能够降低基尼系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