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154)
- 2023(4351)
- 2022(3142)
- 2021(2865)
- 2020(2247)
- 2019(5178)
- 2018(4714)
- 2017(8339)
- 2016(4377)
- 2015(4648)
- 2014(4350)
- 2013(4404)
- 2012(4151)
- 2011(3624)
- 2010(3785)
- 2009(3504)
- 2008(3446)
- 2007(3203)
- 2006(2946)
- 2005(2814)
- 学科
- 济(16880)
- 经济(16866)
- 管理(10027)
- 业(8055)
- 企(6993)
- 企业(6993)
- 教育(6063)
- 中国(5963)
- 制(4796)
- 研究(4521)
- 业经(4442)
- 方法(4347)
- 生(4166)
- 农(4109)
- 理论(3897)
- 学(3812)
- 研究生(3654)
- 地方(3549)
- 财(3543)
- 数学(3452)
- 关系(3410)
- 数学方法(3350)
- 度(3180)
- 制度(3178)
- 贸(3000)
- 贸易(2997)
- 易(2911)
- 经济关系(2669)
- 对外(2653)
- 产业(2606)
- 机构
- 大学(61531)
- 学院(57686)
- 研究(25093)
- 济(22417)
- 经济(21657)
- 管理(19713)
- 中国(16965)
- 理学(16116)
- 理学院(15894)
- 管理学(15457)
- 管理学院(15332)
- 京(14252)
- 科学(13109)
- 所(11719)
- 财(10481)
- 研究所(10443)
- 中心(10092)
- 院(10072)
- 江(9873)
- 北京(9463)
- 范(9450)
- 师范(9375)
- 农(8798)
- 教育(8603)
- 师范大学(7753)
- 业大(7724)
- 财经(7712)
- 州(7689)
- 研究院(7184)
- 省(7135)
- 基金
- 项目(38055)
- 研究(29964)
- 科学(29814)
- 基金(26789)
- 家(23631)
- 国家(23415)
- 科学基金(19645)
- 社会(18300)
- 社会科(17260)
- 社会科学(17254)
- 教育(15243)
- 省(14522)
- 基金项目(12856)
- 划(12607)
- 编号(12142)
- 自然(11704)
- 自然科(11438)
- 自然科学(11433)
- 自然科学基金(11215)
- 成果(10600)
- 资助(10528)
- 课题(9915)
- 重点(9162)
- 发(8484)
- 部(8301)
- 创(8068)
- 年(7967)
- 国家社会(7920)
- 大学(7576)
- 制(7471)
共检索到10110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康宁 张其龙 苏慧斌
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一流大学作为国家战略至少已经走过18年的历程。当前热议的"985工程"的终止以及"双一流方案"的出台,无疑会是这项国家战略的重要调整。本文从高等教育资源配置和制度变迁的视角,剖析这一调整的历史逻辑。"双一流方案"取代"985工程"是高等教育制度创新的新阶段,而这一制度创新旨在克服"985工程"蕴含的诸多矛盾(结构型矛盾、过程型矛盾、体制性矛盾)和因"985工程"面临的若干趋势性挑战(章程化趋势、竞争化趋势、创新化趋势)。"985工程"是传统重点大学建设模式的延伸,而传统重点大学建设模式已经无法兼容于现代科技创新模式这一全球高等教育创新大势,"双一流方案"应运而生是新常态下...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李梦卿 刘博
统筹推进"双一流"建设是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大战略决策,对于实现我国从高等教育大国到高等教育强国历史性跨越具有全局性的引领和促进作用。应用技术大学是现代经济发展进程中经济发展转型升级、产业结构优化调整、科学技术更迭的重要技术技能支撑。因此,在"双一流"建设背景下,立足一流学科、创设一流专业群、构筑一流师资、培养一流人才,进一步建设一流应用技术大学,有利于为提升高等教育整体办学水平形成扎实牢固的"塔基",有利于加快推进我国高等教育强国建设。
关键词:
双一流 应用技术大学 逻辑 特征 路径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史秋衡 谢玲
"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是高等教育治理现代化的方向性重构,是对国家战略急需的回应,更是对育人本真的回归。"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不仅关乎现有"双一流"建设主体的建设成绩,更与新一轮"双一流"建设评选直接相关,目的是促成一流人才终生成长之要。
关键词:
战略成效 价值逻辑 一流人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柳贡慧
2015年11月5日,国务院印发了《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下简称《总体方案》),要求坚持以中国特色、世界一流为核心,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加快建成一批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明确提出了"双一流"大学建设的任务要求。作为我国高等教育的主力军,地方大学应当积极投身于"双一流"建设,弄潮搏击,主动作为。这是创设"双一流"进程中地方高水平大学的必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杨院
"世界一流"是"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的根本旨归。"世界一流"体现于以高等教育现代化推进国家现代化建设,更体现于开启及推进人类文明新征程,以"世界一流"为旨归确立"魂、本、根"一体的"双一流"建设成效评价逻辑路径,进而形成凸显高校主体动态发展的评价实践体系。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阎凤桥
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组成部分,而"双一流"建设可被视为中国高等教育现代化的一个具体内容。在高等教育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具有"后发外生型"和"集中管理型"的特征,两种制度共同作用表现为以西方国家为参照系的追赶和跨越式发展模式,两种制度约束导致在大学制度建设上表层目标与深层目标实现程度不同步,即出现所谓的"脱序"现象。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朱旭东 赵英
在"双一流"建设逻辑中讨论师范院校的教师教育学科,本文提出建设一流师范院校和一流教师教育学科存在组织、制度、学科缺位、认识等困境,建构了双一流逻辑中的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内涵和价值,认为从"双一流"建设逻辑来看,师范院校之"师范"二字,必须而且只能体现在教师教育特色之上;而教师教育特色在根本上又必须体现在一流的教师教育学科上。加强教师教育学科建设,是师范院校提升教师教育专业化水平,匡正教师教育弱化之谬,主体性参与现代教师教育体系建设,回应国家、区域对一流教师重大需求的必然选择。本文讨论了师范院校教师教育学科建设的路径,包括学位点建设路径、组织建设路径、项目建设路径、队伍建设路径、专业与课程建设路径、文化建设路径等。
关键词:
双一流建设 师范院校 教师教育学科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侍旭
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与"双一流"建设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思想政治工作为"双一流"建设校准政治方向,统一价值追求,凝聚精神力量,彰显气质品位。"双一流"建设要体现世界水平和中国特色,必须深刻把握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推动高校"双一流"建设的价值逻辑。
关键词:
思想政治工作 “双一流”建设 立德树人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胡莉芳
一流大学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深处和难处是课程教学。课程学习具有基础性作用,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是坚持教育性与研究性相结合,这符合教育规律,也是政府和经济社会需求的反映。论文借鉴比较经验,基于一流大学研究生课程建设的内在逻辑,从明确课程建设价值、注重学生需求、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下功夫等方面提出了提升研究生课程教育性和研究性的实践举措。
关键词:
研究生课程 教育性 研究性 内在逻辑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姚思宇 何海燕
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是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和时代主题。从"职能维—创新维"的角度分析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的逻辑关系,从职能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职能耦合逻辑关系,从创新维度探讨建设过程中的互利共生逻辑关系,并提出一流的大学要有一流的学科作支撑,建设一流大学必须以重点学科建设为基础。一流大学建设应以学科建设为载体,对学科知识进行发掘、综合、应用和传播,通过科学研究推动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实现教学与科研的在不同层次上的交叉融合,提高学校的科研、教学水平和综合实力。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袁广林
在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过程中存在学术逻辑和社会逻辑两种价值取向。学术逻辑要求遵循学术内在的发展规律,坚持学术标准,以取得原创性成果为目标;社会逻辑要求把握社会需求,满足社会需要,以解决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为目的。认为理想状态是最大限度地维持一定张力,在互动中互促互进,既要立足世界学科前沿,重视"闲逸好奇式"知识探求,进行基础性原始创新,又要瞄准国家和区域重大战略需求,注重重大尖端技术的研发与转化,为国家创新驱动战略实施做出重要贡献。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童锋 夏泉 曹艺凡
国家实施"双一流"建设的大背景下,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要有愿景、激情和行动,改革的逻辑起点就是"一切为了学生"和"为了学生一切"。从大学首要职能和美国一流大学发展的成功经验来看,"一切为了学生"是探寻中国研究型大学科研培育机制改革的缘起;"为了学生一切"要求中国研究型大学必须重构科研培育的理念、改革科研培育的评价标准、改善科研培育的内部治理机制、完善科研培育的激励机制、构建科研培育的监督机制。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吴立保 杨选瑾
学科交叉已成为大科学时代科学研究和知识生产的重要形态,同时也是高校战略规划的发力重点。基于政策工具视角,通过对27所“双一流”建设高校“十四五”规划正式文本中的学科交叉相关内容进行分析,发现学科交叉政策工具已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战略部署的关键环节。学科交叉政策工具整体呈现结构性倾斜和多类型共生的特征,其中,知识型政策工具多元化渐进式发展、制度型政策工具建设处在探索初期、资金型政策工具使用效率亟待优化、组织型政策工具配置得到多主体支持。结果表明,我国“双一流”建设高校推进学科交叉战略主要有以学科群为生产单位的知识创新模式、以学科特区为引领的制度保障体系、以专项建设为抓手的资金投入机制和以大项目大平台为基础的组织建设方向等行动特征,并采用决策者顶层高位推动、利益相关方协同联动、学科间持续竞争合作的行动逻辑。鉴于此,“双一流高校”高校学科交叉战略需要对标一流发展,建立有特色可持续学科交叉生态系统;抓住发展关键,破除体制机制障碍推动学科交叉融合;汇聚多方资源,以学科交叉打通教育链产业链人才链;面向未来发展,服务国家战略需求培养交叉学科人才。
关键词:
交叉学科 双一流 政策文本分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阎亚军 杨波
学科在高校中处于基础地位,各种改革和建设都必须以学科为基础。高校智库建设,需要以学科为基础,遵循学科逻辑。在学科逻辑视域下,我国高校智库在实际建设中面临着来自学科文化、学科组织、学科资源等方面的障碍。为了突破这些障碍,更好地建设高校智库,应培育发展优势学科、特色学科,促进学科对话交流;加强学科组织互动协调,缓解组织权力冲突;多元拓展经费来源,灵活配置研究人员。
关键词:
高校 智库建设 学科逻辑 双一流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武成
大学国际化是“双一流”建设的基本要求,而对外交流合作是实现国际化的重要手段与路径。在“双一流”建设中,高等学校应从战略的高度理性认识与把握对外交流合作的作用与意义,充分认识科学、有效的对外交流合作之内在逻辑。在此基础上,明确目的并制定一体化的对外交流合作战略规划;知己知彼,选择合适的交流合作对象;统筹兼顾,确定适当的交流合作内容与形式;全面质量管理,建立长效的对外交流合作管理体制与机制。如此国际交流合作才能有效促进我国大学真正进入世界一流行列。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