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50)
2023(7022)
2022(5992)
2021(5623)
2020(4672)
2019(10526)
2018(10208)
2017(19414)
2016(11065)
2015(12595)
2014(12583)
2013(11832)
2012(10903)
2011(10105)
2010(10603)
2009(9551)
2008(9512)
2007(8557)
2006(7794)
2005(7085)
作者
(30302)
(25143)
(24933)
(24110)
(16188)
(11856)
(11600)
(9775)
(9521)
(9399)
(8503)
(8429)
(8124)
(7929)
(7913)
(7836)
(7725)
(7553)
(7294)
(7156)
(6363)
(6234)
(5989)
(5795)
(5762)
(5725)
(5644)
(5524)
(5049)
(5045)
学科
(37839)
经济(37807)
管理(31608)
(28802)
(23355)
企业(23355)
方法(15541)
数学(13589)
数学方法(13347)
(12315)
中国(12104)
(11209)
教育(9869)
(8989)
理论(8668)
业经(8506)
(8107)
贸易(8105)
(8047)
农业(7911)
(7902)
(7806)
(7033)
财务(7013)
财务管理(7004)
地方(6943)
企业财务(6675)
(6621)
银行(6604)
及其(6545)
机构
大学(155206)
学院(151657)
(61018)
经济(59615)
管理(56372)
研究(52622)
理学(48437)
理学院(47819)
管理学(46877)
管理学院(46568)
中国(37790)
(32643)
科学(30531)
(29461)
(25776)
(25030)
(24644)
(23907)
师范(23738)
中心(23632)
研究所(23247)
财经(22742)
业大(22099)
北京(20780)
(20674)
农业(19572)
(18977)
师范大学(18925)
(18760)
经济学(18109)
基金
项目(97656)
科学(77909)
研究(75755)
基金(69609)
(59466)
国家(58872)
科学基金(50676)
社会(47274)
社会科(44744)
社会科学(44732)
(38808)
教育(37998)
基金项目(35826)
(33302)
编号(31914)
自然(31869)
自然科(31112)
自然科学(31105)
自然科学基金(30585)
资助(28762)
成果(28193)
课题(23554)
(22589)
重点(22202)
(21066)
大学(20686)
(20452)
教育部(19771)
(19574)
(19476)
期刊
(69223)
经济(69223)
研究(51796)
中国(35058)
教育(32517)
(22708)
(22469)
学报(22453)
管理(20707)
科学(20175)
大学(18806)
学学(16046)
农业(15415)
(15321)
金融(15321)
技术(12718)
财经(11528)
经济研究(11486)
业经(11250)
(9998)
问题(8691)
图书(8467)
(8132)
(7981)
职业(7551)
(7239)
论坛(7239)
(6989)
国际(6941)
技术经济(6790)
共检索到23768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叶芳  曾学龙  
"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中存在多种影响因素,其中媒介是一个重要因素。媒介因素的影响在大学生道德价值观、政治价值观和生命价值观上是不尽相同的。具体说,媒介在道德价值观和政治价值观上的影响趋于正面,但大学生更青睐传统媒介;媒介在人生价值观引导上隐忧最大,尤其是新兴媒介对大学生价值观形成造成负面影响。通过对媒介因素的利弊进行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制定主导价值观传播系统的引导机制;调节和规范大众传媒的社会责任;建立媒介素养教育长效机制;高校德育阵地的巩固和创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丁静  刘宁  
基于对江苏地区10所高校1150名"90后"大学生职业价值观的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职业理想、职业道德、职业心理素质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必须有效针对"90后"大学生在价值取向上表现出来的新特征、新变化,进一步强化长期的职业理想教育,高尚的职业道德教育,系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从而引导、帮助他们真正树立起正确的职业价值观。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闫英华  
高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和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应该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大学生素质培养的全过程。用马克思主义指导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坚持正面教育,积极引导,树立典型,发挥广大教职员工的模范带头作用,解决大学生最关心的实际问题,在全社会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韩柏光  
网络博客、论坛、电子邮件、QQ、手机短信等新媒介的涌现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一个相对自由和宽容的社会环境。文章从新媒介缔造的新媒介文化形成与特性出发,深入审视和剖析了新媒介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深刻影响,提出了在信息时代背景下和新媒介文化浪潮中引导大学生科学价值观形成的策略。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刘浩  张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指导思想。大学生作为国家、社会未来建设的主力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主要践行者。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庞大的媒介信息和虚拟的网络环境对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提出了更高的挑战和要求,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媒介素养相融合,加强和提升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成为了高校教育工作者不可忽视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雷颖  张倩  
信息爆炸时代,受众对现实的理解、对信息的解读与判断无一不受到新媒体潜移默化的影响。当代大学生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和较强的接受能力,因此,拥有较高的媒介素养,即对信息的解读和批判能力,以及如何独立思考和利用媒介的能力,对大学生的价值观形成显得尤为重要。以电子科技大学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从媒介接触、媒介判断、媒介运用等方面开展问卷调查,全面分析大学生的新媒介素养水平,为如何提高大学生的媒介素养提供价值参考。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张童童  田宁  
作为我国网民主体的90后大学生,成长于网络盛行的时代,多元的网络文化对其价值观的形成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从积极意义上看,网络文化拓展了大学生接触新思想、新观念的渠道,开阔了大学生的视野,激发了大学生的创新能力,丰富了大学生的交往方式,增强了大学生价值主体的自我意识。同时,网络文化的多元性特点,也容易导致大学生道德认知迷失、道德情感冷漠和道德行为失范,甚至导致大学生政治观念模糊。针对这些情况,本文提出了网络文化背景下90后大学生价值观教育的具体对策,即充分利用新兴网络信息传播平台,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实际,培养大学生的网络道德自律意识,引导网络文化语境下的大学生自我教育,开展积极的网络文化活动,有针对...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蒋宏大  
随着网络的普及和大学生上网机会的增加,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越来越受到社会的关注。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是受个人、家庭和社会三方面因素的影响的,而且具有网络应用能力不高、自我管理能力较差、网络安全意识较弱和网络素养较低等特点。这些特点带来一系列的社会问题。针对这些特点和现状,本文就如何提高大学生网络媒介素养给出相应的对策。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池卫东  杨惠欣  王爱兰  
根据对河北省55所高校近3万名"90后"大学生的价值观调查显示,"90后"大学生主流价值追求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要求,但也存在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够坚定、对政党制度的认识不够清晰、恪守诚信的价值追求不够执著、对法律权威性与公正性的认同度不足的问题。通过加强督导、抓好教师培训、抓好通识课程建设、高度重视大学生价值观突出问题、强化核心价值体验等措施加强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蒋建国  
当前,我国不少大学生在媒介消费行为中存在着比较严重的偏向,在网络消费时间、消费内容和消费方式等方面都有着明显的价值误区。建构合理的媒介素养教育体系,培育大学生的媒介消费理性,提高大学生媒介消费的文化含量,是大学媒介素养教育的重要任务。
[期刊] 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宋亮  
手机已成为大学生须臾不离的社交工具,手机媒体环境下的大学生在思维方式、言行举止、道德观念等方面都发生着变化。通过探析大学生对手机媒体的认知现状,进而对当前我国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归纳,并从高校的角度提出了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的建议。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韩雅丽  
依据马克思主义社会交往理论,现阶段国内大学生媒介交往行为具有更突出的实践性与社会性、物质性与历史性、价值原则与科学原则相统一的特点。现阶段大学生媒介行为的发展,有助于激发大学生创新内力的觉醒、推助科技文化的传播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卫晓君  李波  张剑  
媒介素养是指人们面对媒介各种信息时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辨性回应能力。可以简单概括为:人们正确认识和使用媒介的能力。在高校,大学生媒介素养主要体现在对各种媒体信息的解读和辨析的能力,使用和创新的水平以及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段磊  
当前,在新媒体迅速发展的社会情况下,手机作为新媒体的代表已经深入大学生的生活,成为大学生生活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给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很多积极影响。然而,随着手机在大学生中应用程度的加深,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逐渐显现。为了更加深入地了解大学生手机媒介使用中存在的问题,笔者选取了燕山大学、河北科技师范学院、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河北外国语学院、河北大学水产学院等高校,进行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军芳  闫文捷  
本文依据已有文献,对以微信为代表的社交媒介素养进行了多维度的概念化阐释,将社交媒介素养界定为社交媒介知识、使用技能与反思意识三个次级维度。研究对335名上海大学生实施了问卷调查,测量其社交媒介素养现状。研究发现,上海大学生的微信知识水平较高,微信使用技能与反思意识尚可。研究同时对6名学生及高校教育工作者进行了深度访谈,根据研究发现,尝试对当前高校如何有针对性地实施社交媒介素养教育提出对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