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3(2)
2022(4)
2021(1)
2020(5)
2019(6)
2018(9)
2017(12)
2016(9)
2015(4)
2014(9)
2013(7)
2012(6)
2011(8)
2010(3)
2009(6)
2008(4)
2007(4)
2005(2)
2004(3)
2001(3)
作者
(21)
(16)
(16)
(12)
(11)
(7)
(7)
(7)
(6)
(6)
(6)
(6)
(6)
(5)
(5)
(5)
(5)
(5)
(5)
(4)
(4)
(4)
(4)
(4)
(4)
(4)
(4)
(4)
(4)
(4)
学科
(22)
经济(21)
(15)
农业(11)
(10)
地方(10)
中国(9)
数学(9)
数学方法(9)
方法(9)
管理(7)
分配(6)
地方经济(6)
收入(6)
问题(6)
(5)
土地(5)
(5)
人口(4)
农业劳动(4)
(4)
(4)
劳动(4)
学校(4)
教育(4)
环境(4)
社会(4)
事业(3)
农业人口(3)
农村(3)
机构
大学(75)
学院(68)
(40)
经济(40)
(34)
管理(33)
理学(31)
理学院(31)
管理学(31)
管理学院(31)
研究(30)
农业(26)
经济管理(21)
(17)
研究所(17)
科学(17)
业大(16)
中国(16)
农业大学(16)
(14)
中心(13)
技术(13)
(12)
教育(12)
(11)
实验(10)
实验室(10)
(10)
(10)
西南(10)
基金
项目(64)
研究(52)
科学(52)
基金(47)
基金项目(35)
(34)
国家(33)
科学基金(29)
(28)
(27)
社会(27)
社会科(27)
社会科学(27)
编号(25)
(24)
教育(24)
资助(22)
(21)
发展(19)
(18)
(18)
自然(18)
自然科(18)
自然科学(18)
自然科学基金(18)
课题(17)
科技(16)
(16)
成果(15)
(14)
期刊
(28)
(28)
经济(28)
中国(27)
教育(26)
研究(25)
技术(19)
农业(15)
学报(13)
职业(13)
技术教育(11)
职业技术(11)
职业技术教育(11)
(10)
农村(9)
(9)
技术经济(8)
科学(8)
中国农村(7)
大学(7)
(7)
农业技术(6)
学学(6)
(5)
经济研究(5)
(5)
观察(5)
金融(5)
世界(4)
业经(4)
共检索到1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韦韦  
2010年10月30日,《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开展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的通知》印发,决定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四川省、贵州省毕节地区、云南省部分市州、青海省的民族地区作为国家教育体制改革"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项目试点单位,开展民族地区中等职业教育"9+3"免费试点。此前,本刊曾对四川、贵州开展"9+3"免费试点的情况进行了深度报道,此次我们将视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谭强  朱德全  
民族地区职业教育近年来在国家的大力推动下,不断发展创新,形成了四川省"9+3"免费中职教育模式等典型经验。四川省"9+3"免费中职教育模式以免费教育为核心内涵,以公益性为主要特征,在政府统筹保障下,积极探索模式创新,形成了完善的工作机制和投入保障体系,推动了藏区教育事业快速发展,创新了人才培养模式,促进了就业帮扶。通过5年的实践,"9+3"计划促进了民族地区的和谐稳定,加快了民族地区人才培养步伐,改善了民族地区的民生,收到了学生满意、家长放心、社会认同的良好效果。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艳林  
规模化的跨民族聚居区职业教育工程,对于中国还是新生事物。以"9+3"教育工程为例,其具有政治性、计划性、义务性等特征,涉及跨区招生、跨区培养、跨区就业等适应性问题,且影响大、涉及面广、投入高、组织实施难度大。稳定生源,加强管理,协调职业教育与当地习俗和生产生活的关系,是跨区教育进一步发展需处理好的必要环节。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周晶  
从2009年3月试点,到2009年9月全面启动,再到2010年8月在全国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工作会上被作为经验加以推广,这不仅意味着四川省藏区"9+3"免费教育工作已取得阶段性成果,更意味着这项探索少数民族地区教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小燕  
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是藏区中职教育落后与内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双重效应,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应然。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确立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和造峰填谷的基本内涵,构建了从入口到过程再到出口的人才培养本土化实现路径。转化人才培养动力,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人才培养重心是"9+3"计划的发展方向。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朱永梅  陈金龙  
教育公益性的内涵包括两方面,即教育符合社会公共利益和举办教育坚持公益性。对于社会效用较大且受教育者是弱势群体的教育层次和类型,须坚持教育供给上的公益性。民族中等职业教育的效用外溢性和受教育者的弱势地位决定其公益性属性。四川藏区"9+3"免费职业教育模式是民族中等职业教育公益性独创性的实现形式,在管理模式、经费投入、资源分配、就业等方面公益性特征突出。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本锋  
民族地区"9+3"免费教育计划,是由四川省首创、被多民族地区学习、在国家层面倡导的职业教育精准扶贫模式。实施10年来,对不同贫困区域、不同贫困个体精准施策,充分体现了教育精确帮扶、扶贫精准定位的社会功能,帮助民族地区的学生实现稳定就业,有效维持了民族地区长期稳定,促进了不同地区的多民族融合。研究民族地区"9+3"职业教育实践,评价其对精准扶贫的意义,反思其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建议,有助于形成特色的精准扶贫模式,使其能够更好地服务于各民族地区学生。
[期刊] 改革  [作者] 李扬  
在出口受挤压、消费难有较大改观的情况下,中国经济要保持增长,仍然要依靠投资,保持较高的投资率仍是重启经济增长的主要手段。而长达20年来的高储蓄,为投资增长提供了有利基础。中国经济2009年将呈现介于"V"与"U"之间的调整,出现"L"型的可能性不大。
[期刊] 改革  [作者] 卢中原  
中国内部增长潜力仍然巨大,结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宏观经济研究部的模型预测,预计2009年经济增速可以达到9%,消费价格涨幅在2%~3%。也有一些机构预测中国经济增长在7.5%、8%~9%,我个人是比较乐观的。至于调整类型是呈L、U、V、W哪种类型,我觉得取决于时间、内部潜力和外部环境。这也是分析了各种因素之后得出的结论。我们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2008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自主选拔新增9所试点高校,其中有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华北电力大学、东华大学、上海外国语大学、华中农业大学、西
[期刊] 中国财政  [作者] 张蕊  
2012年7月31日,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根据国务院第212次常务会议决定精神印发了《关于在北京等8省市开展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的通知》,明确将交通运输业和部分现代服务业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范围,由上海市分批扩大至北京市、天津市、江苏
[期刊] 华北农学报  [作者] 韩政宏  段宇轩  徐善斌  王敬国  刘化龙  杨洛淼  贾琰  辛威  郑洪亮  邹德堂  
为促进长粒型粳稻品种的选育,以粳稻品种东富139、龙粳31和东农427为试验材料,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构建了pYLCRISPR/Cas9-GS3-RNA和pYLCRISPR/Cas9-GS3-GS9-RNA 2个敲除载体,通过农杆菌转化法侵染受体材料的愈伤组织,对GS3和GS9基因进行定点编辑。最终,3个品种在T_2都获得了GS3单基因突变、GS9单基因突变和GS3、GS9双基因突变,且无T-DNA元件的纯合植株。在成熟期对T_2突变体及其野生型的农艺性状进行考察分析,结果表明,与野生型相比,3个品种的gs3突变植株的粒长、千粒质量均显著增加,粒宽、结实率和穗粒数无显著变化;gs9突变体粒长显著增加,粒宽显著减少,千粒质量、结实率和穗粒数无显著变化;gs3gs9突变体粒长增加,且增幅大于gs3和gs9,同时粒宽显著减少,千粒质量显著增加,而结实率和穗粒数无显著变化。综上,利用CRISPR/Cas9技术对东富139、龙粳31和东农427等3个粳稻品种的粒型进行改良,加快了长粒型粳稻新品种的选育进程。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卢华语  
本文从人口、政区两个方面切入 ,着重考察了 3— 9世纪重庆经济开发的嬗变轨迹 ,其基本态势是持续发展 ,稳步上升 ,进展缓慢。文章认为 ,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 ,有利于重庆的经济开发 ;而偏僻闭塞 ,远离先进的经济、文化中心又阻碍了重庆的前进。在当前的西部大开发中 ,重庆应当加大开放力度 ,强化与国内国外的经济、文化交流 ,才能紧跟时代步伐 ,实现经济腾飞。
[期刊] 中国劳动  [作者] 胡建君  何根仪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文艳林  
同一个平台不同群体的跨文化教育,是当前我国职业教育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调查发现,不同群体在对经济社会状况的满意度、对所学专业的满意度、对所在学校人际关系的满意度以及文化信仰和恋爱的满意度等方面,具有明显差异,这些差异正是给跨文化职业教育带来挑战的关键所在,应当从消除体制差别、改善专业结构等方面进行调适,以建构和谐的职业教育体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