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200)
- 2023(3154)
- 2022(2792)
- 2021(2721)
- 2020(2183)
- 2019(5043)
- 2018(5085)
- 2017(9853)
- 2016(5432)
- 2015(6050)
- 2014(6141)
- 2013(6042)
- 2012(5783)
- 2011(5536)
- 2010(5696)
- 2009(5000)
- 2008(5082)
- 2007(4738)
- 2006(4387)
- 2005(4082)
- 学科
- 济(24730)
- 经济(24712)
- 业(16279)
- 管理(15944)
- 企(13193)
- 企业(13193)
- 地方(8495)
- 农(7431)
- 方法(7285)
- 数学(6057)
- 数学方法(5968)
- 中国(5887)
- 贸(5639)
- 贸易(5636)
- 易(5464)
- 业经(5207)
- 农业(5141)
- 地方经济(4925)
- 制(4775)
- 关系(4727)
- 财(4450)
- 策(4287)
- 划(4201)
- 学(3866)
- 融(3762)
- 金融(3761)
- 银(3556)
- 银行(3551)
- 行(3417)
- 对外(3308)
- 机构
- 大学(79722)
- 学院(79660)
- 济(34633)
- 经济(33961)
- 研究(31976)
- 管理(29246)
- 理学(24697)
- 理学院(24338)
- 管理学(23946)
- 管理学院(23766)
- 中国(23025)
- 科学(18128)
- 京(17518)
- 所(16841)
- 研究所(15224)
- 财(13997)
- 农(13633)
- 中心(13544)
- 江(12444)
- 范(11764)
- 师范(11664)
- 院(11567)
- 北京(11164)
- 财经(11130)
- 农业(10767)
- 业大(10620)
- 州(10225)
- 经(10026)
- 经济学(9898)
- 科学院(9702)
- 基金
- 项目(50382)
- 科学(39329)
- 研究(37764)
- 基金(36182)
- 家(31901)
- 国家(31652)
- 科学基金(26121)
- 社会(23574)
- 社会科(22398)
- 社会科学(22391)
- 基金项目(18731)
- 省(18665)
- 教育(17252)
- 划(16505)
- 自然(16379)
- 自然科(15979)
- 自然科学(15976)
- 自然科学基金(15721)
- 编号(15545)
- 资助(14736)
- 成果(13343)
- 发(11976)
- 重点(11668)
- 部(11559)
- 课题(11228)
- 创(10031)
- 教育部(9852)
- 性(9790)
- 国家社会(9635)
- 发展(9556)
共检索到12942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沈海涛
冷战后 ,东北亚区域大国关系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 ,已逐步处于相对稳定的局面。但朝鲜半岛的统一和安全问题等东北亚地区安全格局的不稳定因素依然存在 ,特别是“9·11”后的日本对外战略的转变及政策体制的调整又带来了新的不稳定因素。解决这些问题只有通过加强国际协调 ,积极寻求各国合作 ,增强政治信任 ,共谋化解策略。
关键词:
日本 对外战略 政策体制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 科
恐怖主义在世纪交替之际成为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一个突出现象,“ 9·11”事件引发的美国反恐怖主义战争,从本质上来说带有“宗教战争”的色彩,这就注定了要铲除国际恐怖主义的根源不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 9·11”事件引发的东北亚地区间大国关系的调整以及对该地区政局的影响,可以被看作是全球政治舞台上大国关系调整的一个缩影。
关键词:
“ 9·11”事件 大国关系 调整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华
自朝鲜战争结束以来,韩国安全政治中一直面临着严重的安全困境问题。韩国认为,周边强国之间的均衡关系是韩国生存与繁荣的保障。从现实情况看,韩国的力量难以同周边大国中的任何一个进行抗衡,归根结底,只有在大国间的力量取得平衡并相互制约的前提下,韩国的活动范围才能得以扩大。所以,推动东北亚多边安全机制的建立,维持当前的地区力量均衡,防止因为周边大国实力的强弱变化导致的地区秩序瓦解,对于韩国意义重大。冷战后,韩国所提出的东北亚多边安全战略构想无疑将对维持该地区长期和平发挥关键性作用,韩国也能从中获得可观的和平红利。但由于其内在缺陷,这一构想并不能一劳永逸地化解韩国长期所面临的安全困境。
关键词:
安全困境 韩国 东北亚安全 安全战略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高科
"战略是一个国家或政府对全局性、高层次的重大问题的筹划与指导"。[1]而政策则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历史时期的路线而制定的行动准则。"[2]日本民主党上台执政后,面对东北亚地区不断变化的新的地区安全环境,对于一个没有执政经验的新政党来说,其采取的各项政策在战略层面上只能是原自民党政府的继承和延续,不会因新政党上台执政而发生战略性"急变"。2011年以后,东北亚地区形势因朝鲜半岛局势、中日关系摩擦加深以及日俄在解决领土问题上的新纠纷等等,而增加了不确定性,使民主党政府的东北亚安全政策面临着新难题和新挑战,也逼迫其在安全政策上作出新调整。但这些调整仅仅是根据新形势变化作出的政策对应,多属于"策略"层面。野田首相其人、性格及处事方式的圆滑,为日本走出东北亚地区安全"困局"多少会增加一些新变量。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光锐,范红梅
日本作为世界最发达的市场经济工业国和对外贸易直接投资大国之一,对东北亚地区的经济发展及区域经济合作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可以说,没有日本参与的东北亚经济合作是很难有大作为的。目前,作为该地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徐文吉
冷战结束以来的国际形势发生两次巨大变化。东北亚的安全观形势依然是机遇和挑战并存。从普遍的安全观出发 ,中国在政治外交、军事安全、经济合作等三个方面应实行“稳定周边、立足亚太”的亚太安全战略 ,同时 ,中国在东北亚安全战略中应起到地区稳定的平衡作用 ,成为地区战略的扮演者和地区安全的维护者。
关键词:
普遍安全观 东北亚安全战略 建设性作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许凯锋,张洲军
1998年东北亚地区形势虽然也受到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但整个地区形势总体上保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势头,同时也存在一些潜在的不稳定因素。其特点是:朝鲜半岛局势动中有稳,日美军事合作深入务实,俄罗斯局势仍动荡不稳等
关键词:
东北亚,朝鲜半岛,日美军事合作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侯典芹
东北亚处在亚太地区的核心位置,在美国的亚太战略中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近年来,奥巴马政府提出"再平衡"战略,加大实施战略东移,应对亚太地区力量格局的剧烈变动。美国这次战略东移是全方位的,从军事、政治、经济等方面展开。美国尤其会通过与韩、日的同盟关系以及在两国的驻军实施战略转移,但同时积极参与东亚、东北亚的经济贸易活动,以实现经济复苏,并进而主导亚太经济的一体化进程。由于东北亚各国普遍存在历史积怨、领土领海争端,再加上冷战遗留问题仍未消除,以及地区主导权之争、朝核危机、意识形态等因素的制约,使该地区一直处于亚稳定状态。因此,美国重返亚太势必给东北亚的地缘政治带来诸多不确定因素。
关键词:
美国战略东移 东北亚 地缘政治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唱新
尽管到目前为止美国并没有明确提出东北亚战略,但是,由于这一地区出现了经济增长的强劲势头和孕藏着巨大潜力;汇集了不同社会制度和不同意识形态的矛盾与冲突;影响着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地位与作用,因此,当美国的全球战略重心从大西洋转向太平洋之际,东北亚地区自然成为美国亚太战略的焦点与核心。本文将从美国在东北亚地区的利益和矛盾出发探讨其东北亚政策及其对这一地区的影响。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安炯徒,任明
最近,韩国政府提出了东北亚中心战略,即充分利用韩国连接东北亚地区大陆和海洋的地理优势、经济优势,以韩国为中介、枢扭,促进东北亚地区经济、贸易、金融等方面的发展及合作。为此,韩国首先要从自身出发,不断完善经济结构,确保其经济快速发展,同时,也要积极推进东北亚经济合作和建立东北亚经济共同体,促使东北亚地区建立起开放而活跃的市场。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季崇威
一、中国在跨世纪的亚太地区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亚太地区在90年代和21世纪初期,已经和将要成为世界上政治比较稳定、经济增长最快和发展最有活力的地区。有人预言,21世纪是亚洲太平洋的时代。从本世纪末的世界形势来看,美国经济正在走向衰落,欧洲由于共同体统一大市场的形成,虽然注入了一支强心剂,但苏联的解体及东欧的原社会主义国家在政治社会上的动荡,经济上的倒退下降,使整个欧洲经济很不景气。唯有亚太地区,特别是西太平洋沿岸地区(称为东亚地区)处于政治社会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尹艳辉 栾雪飞
东北亚战略安全新变化根源于东北亚战略结构的演变。东北亚战略安全新变化导致中国维护国家安全压力增大,面临不同意识形态挑战的压力持续上升,与周边国家合作成本增加,国家合作将更加困难。中国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必须以包容性增长为东北亚战略安全合作发展的前提条件;确保中国经济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基础;和平解决朝核危机,维护朝鲜半岛安全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关键;发展睦邻友好关系,稳定周边环境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必然选择;积极倡导探索建立新的安全合作机制是维护东北亚战略安全的最终归宿。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杨成 江凌飞
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东北亚经历了"数千年未有之变局"。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纷繁复杂,但有一个因素十分关键,那就是发生在中日间的力量转移。历史和东北亚地缘结构均证明:作为地区主体板块,中国的强大是东北亚地区稳定的核心要素,东北亚力量中心向中国转移有助于促进东北亚安全机制的形成。但是,随着中日力量转移进入持平期,中日安全关系也将更加敏感、更加复杂,变数加大。中国必须充分把握这一趋势,塑造强国心态,构建新的身份认同,更加主动地推动地区安全与共同发展。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张季风
东日本大地震、大海啸引发的日本核事故,对日本的核电事业乃至全球的核电事业造成巨大冲击,对我国能源安全也提出新的挑战。中日两国都是能源消费大国,在能源领域既有合作也有竞争。日本拥有世界一流的节能技术和新能源开发技术,还拥有包括能源储备等在内的保障能源安全的丰富经验,加强中日之间多种形式的能源合作对破解我国能源安全瓶颈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赵金龙
自由贸易区(FTA)作为国家间经济合作的一种重要形式,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扩展,绝大多数世贸组织成员国都参与了一个或者一个以上的区域贸易安排,全球贸易50%以上是在区域贸易协定下进行的。以中、日、韩三国为主体的东北亚地区,经济规模占据了东亚整体经济规模的90%。然而,中、日、韩三国的区域经济一体化却是步履艰难,三国之间至今为止没有建立任何自由贸易区。这种情况与三国的经济发展水平、世界经济地位及相互间密切的经贸关系是不相符的。从东北亚地区区域经济合作的特点和现实出发,运用一般均衡模型分析比较东北亚中、日、韩之间不同FTA合作模式对三国潜在的经济影响,重点包括不同模式的FTA对三国福利、国内生产总值、进出口、贸易平衡、贸易条件及各产业产出的各种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建立中、日、韩三国FTA将会给中国带来最大福利收益。但是综合中国福利、贸易平衡、贸易条件的变化,从现实的角度考虑,中国优先与韩国建立FTA将是更为理性的选择。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