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8591)
- 2023(12157)
- 2022(10149)
- 2021(9211)
- 2020(7488)
- 2019(16669)
- 2018(16347)
- 2017(31247)
- 2016(16633)
- 2015(17901)
- 2014(17383)
- 2013(16897)
- 2012(15188)
- 2011(13428)
- 2010(13845)
- 2009(13426)
- 2008(13443)
- 2007(11957)
- 2006(10718)
- 2005(9838)
- 学科
- 企(80250)
- 企业(80250)
- 业(78634)
- 管理(72236)
- 济(66168)
- 经济(66084)
- 财(26044)
- 方法(25749)
- 业经(24969)
- 务(19867)
- 财务(19837)
- 财务管理(19820)
- 技术(19606)
- 企业财务(18812)
- 数学(17599)
- 策(17402)
- 中国(17378)
- 数学方法(17359)
- 农(16383)
- 制(15737)
- 划(15114)
- 理论(14938)
- 和(14077)
- 技术管理(13840)
- 贸(13076)
- 贸易(13064)
- 易(12766)
- 地方(12689)
- 企业经济(12521)
- 经营(12307)
- 机构
- 学院(230832)
- 大学(222105)
- 济(98592)
- 管理(98426)
- 经济(96614)
- 理学(83748)
- 理学院(83043)
- 管理学(82110)
- 管理学院(81639)
- 研究(69081)
- 中国(56262)
- 财(49100)
- 京(44856)
- 财经(37631)
- 江(37087)
- 科学(36778)
- 经(33918)
- 中心(32220)
- 所(32039)
- 州(29167)
- 经济学(28432)
- 商学(28247)
- 研究所(28156)
- 北京(28108)
- 商学院(27956)
- 财经大学(27476)
- 范(26958)
- 师范(26777)
- 业大(26031)
- 院(25746)
- 基金
- 项目(144951)
- 科学(118185)
- 研究(114154)
- 基金(105552)
- 家(88339)
- 国家(87462)
- 科学基金(78997)
- 社会(74469)
- 社会科(70706)
- 社会科学(70691)
- 省(59096)
- 基金项目(54894)
- 教育(52612)
- 自然(48970)
- 自然科(47943)
- 自然科学(47935)
- 划(47718)
- 编号(47274)
- 自然科学基金(47167)
- 资助(41560)
- 成果(37983)
- 创(37008)
- 创新(33398)
- 课题(32863)
- 发(32089)
- 重点(31900)
- 部(31680)
- 业(30460)
- 项目编号(30382)
- 制(30374)
- 期刊
- 济(117976)
- 经济(117976)
- 研究(69861)
- 中国(47819)
- 管理(46381)
- 财(42294)
- 教育(27127)
- 科学(26590)
- 技术(23997)
- 融(23766)
- 金融(23766)
- 农(22860)
- 学报(22156)
- 业经(21244)
- 财经(18876)
- 经济研究(18533)
- 大学(18449)
- 学学(17321)
- 经(16369)
- 农业(15315)
- 技术经济(14073)
- 问题(13747)
- 贸(12984)
- 现代(12770)
- 财会(12680)
- 科技(11926)
- 商业(11771)
- 会计(11758)
- 经济管理(11427)
- 国际(11333)
共检索到358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吉祥熙 李元旭
协同外资创新是我国新能源车企快速发展的基本途径,"30·60目标"为我国新能源汽车行业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同时也提出新的挑战。本文分析了我国新能源车企协同外资创新的模式和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张涛 唐僖 吴君民 毛翔宇 魏晓卓
针对互联网企业与新能源汽车企业技术协同创新的问题,本文以互联网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微分博弈模型,运用HJB方程分析了三种技术协同创新博弈情形下互联网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各自的最优研发努力程度、互联网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最优技术协同创新补贴以及二者合作的最优合作模式。通过对三种博弈结论的比较分析发现:(1)Stackelberg主从模式下互联网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各自的研发努力程度、各自的研发收益以及研发总收益均优于Nash非合作模式,达到了Pareto均衡;(2)互联网企业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同时为新能源汽车的技术突破付出努力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双方研发合作的整体收益;(3)互联网企业对新能源汽车企业的补贴与收益分配系数负向相关;(4)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研发投入对整体收益提升的有效性大于互联网企业;(5)协同合作模式下互联网企业和新能源汽车企业各自的研发努力程度、各自的研发收益以及研发总收益是三种模式中最优的,达到了完美的Pareto均衡。最后,本文通过算例分析验证了理论推导结果的正确性并基于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策。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张金娟
高校协同创新已成为多学科融合发展和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重要策略之一,推动着高校的发展和改革。创新不仅是高等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近年来,高校协同创新迈出了新的步伐,做出了很多成就,但在开展协同创新的过程中仍旧存在许多问题和困难。高校要实现协同创新,应建立多学科交叉融合的平台,改革人才培养的模式,并在培养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制度革新。
关键词:
高校 协同培养 创新型人才 培养方略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建华 蒲俊敏
宇通作为中国客车行业的领导企业,不仅在新能源汽车领域领先发展,而且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贡献卓越。借助扎根理论研究方法,通过对宇通新能源汽车原始资料的三段编码,深入探讨其发展战略。研究发现,宇通公司通过组织创新、技术创新、市场创新和产品创新等多维度创新,形成了协同创新战略,这是宇通新能源汽车取得目前成绩的关键。其中,产品创新战略是协同创新战略的核心,组织创新战略是重要保障,技术创新战略是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市场创新战略是必要手段。在此基础上,形成协同创新战略模型和协同创新5阶段推进战略。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协同创新 创新战略 扎根理论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曹勤伟 段万春
为解决长期困扰西部高校科研整体水平低下、高端科研人才匮乏、地区经济持续增长乏力等现实难题,提出外智引联的跨区域多主体新型合作模式。针对当前关于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有效开展协同创新的策略研究成果的不足,通过运用SWOT分析法,从整体性视角对外智引联型创新团队协同创新情况进行系统化分析,并分别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团队层面提出相应的发展策略,以期为西部高校教育水平提升、地区经济持续发展提供决策参考。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外智引联 协同创新 发展策略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林莉 王瑜杰 董美霞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程度不断加深,创新活动日益成为一个整体,产业利益相关者的协同创新无疑成为快速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从协同创新过程中协作关系的分析入手,通过博弈模型构建,分析协同创新中产业发展中利益相关者的策略与选择。通过模型分析与计算得出影响协同创新的三因素,并由此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提升协同创新绩效,增强产业竞争力。
关键词:
博弈论 利益相关者 协同创新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建华 蒲俊敏 姜照华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通过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宇通三螺旋协同创新战略模型,分析了政产学研在宇通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战略中的作用,论述了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等在宇通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承担的角色、地位及合作的方向;通过对宇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分析,总结了协同创新的两条主要途径即创建联盟和技术转让。文章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如下启示: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销售运营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促进生产规模化;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形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利用国家政策,开拓国内国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协同创新 三螺旋 宇通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刘建华 马瑞俊迪 姜照华
多主体协同创新是促进产业发展进步的关键,提出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的"结构—动力—绩效"分析框架,在结构上主要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中的高校、核心企业、政府、金融、中介、上游企业、市场及用户等主体进行分析;从新技术驱动力、政府支持力、中介和上游企业支撑力、金融提升力以及市场需求拉力方面,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动力因素;从专利占比、产品销售量及市场占有率等因素分析战略性新兴产业绩效。最后,以日本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结构—动力—绩效"框架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多主体协同创新具有借鉴意义。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对策和建议,以期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协同创新发展提供方向。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刘建华 蒲俊敏 姜照华
基于协同创新理论,通过三螺旋理论构建了宇通三螺旋协同创新战略模型,分析了政产学研在宇通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战略中的作用,论述了相关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政府等在宇通新能源汽车协同创新中承担的角色、地位及合作的方向;通过对宇通新能源汽车发展的分析,总结了协同创新的两条主要途径即创建联盟和技术转让。文章为新能源汽车发展提供了如下启示:加强核心技术研发,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创造新的销售运营模式;完善配套设施;增强企业间的合作促进生产规模化;加强产学研一体化发展,形成中国的新能源汽车创新中心;利用国家政策,开拓国内国际市场。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 协同创新 三螺旋 宇通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李冉
<正>新能源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也逐渐成为保险行业确定的主要增量,但不可回避的是行业新能源车险还面临着成本高企的严峻挑战2010年以来,我国将新能源汽车产业纳入了战略性新兴产业,通过十余年的努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在全球已取得相对竞争优势和领先地位。中国作为世界上首批将新能源汽车纳入战略发展产业的国家之一,在政策上对新能源汽车发展给予了极大的支持。2015年以来新能源汽车产销量连续八年全球第一,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傅为忠 陈佳佳
以回收企业和混凝土企业为研究主体,分析两者在市场调节机制和政府调节机制下协同创新的策略选择并进行数值仿真。研究结果表明:(1)混凝土企业的参与意愿是双方达成协同创新合作的关键,回收企业的参与意愿高于混凝土企业;(2)在两种机制下,双方选择积极参与策略的可能性与收益增长率和声誉收益呈正相关,与成本增长率和搭便车收益呈负相关;(3)在政府调节机制下,双方选择积极参与策略的可能性与成本补贴系数呈正相关,政府参与后会提高“搭便车”收益对系统演化影响的临界值,增加双方合作的可能性。
关键词:
建筑废弃物 协同创新 循环经济 演化博弈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马亮 任慧维
考虑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需求和企业的创新能力,建立包含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的技术创新决策模型,研究分散决策和一体化决策两种决策方式,分析续航能力需求和企业创新能力对电池供应商和汽车生产企业研发决策的影响,并设计可以使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协同创新的机制,为产业链协同创新提供参考。研究结果表明: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消费者的续航能力需求交互影响新能源汽车的续航能力;一体化决策可以实现产业链收益最大化,更能促进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提升和产业链的发展;创新成本分摊机制和创新补贴机制满足一定的条件就可以实现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一体化决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李文文 李垚
作为技术密集型新兴产业,新能源汽车核心技术研发需要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通力合作,进而形成结构复杂的协同创新网络。现有研究对新能源汽车产业各创新主体形成协同创新网络的关注较少,且缺乏对长期动态协同创新行为的系统化讨论。利用指数随机图模型(Exponential Random Graph Model,ERGM)分析2017—2021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合作专利协同创新网络,探索影响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动态演化的主要因素,以及不同创新主体类型(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对协同创新关系演化的影响。研究发现:(1)在新能源汽车产业协同创新网络中,不同类型创新主体更易形成合作关系;(2)创新能力较强的创新主体更有可能与其他主体形成新合作关系,且企业更愿意与自身创新能力差距不大的其他主体合作;(3)协同创新网络星型结构明显,且表现出明显扩张态势;(4)针对不同类型创新主体的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相比于企业,高校和研究院所更有可能与其他创新主体形成新合作关系。研究结论对于持续推进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构建新一代汽车技术体系、助力能源系统转型以及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李文鹣 范慧敏 谢刚
利用2015—2019年国家颁布的52条财政政策和89条技术政策,用灰色关联分析法构建了财政与技术政策之间的协同测度体系,实证分析两类政策之间的协同程度,及其对新能源汽车企业创新绩效的影响。结果表明:5年间两类政策在制定时比较聚焦于关键目标,两类政策支持范围变动趋势一致;协同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财政政策与技术政策的协同可以显著促进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创新绩效,但是政策不确定性会抑制这种促进作用。因此,为了促进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双碳”目标的实现,相关政府部门应加强财政政策与技术政策之间的协同机制建设,使两类政策在人才建设、电池、充电基础设施建设等关键环节方面形成合力,同时在制定政策时应考虑留有缓冲空间和过渡时间,并合理引导企业良性预期,减小政策不确定性的消极影响。
关键词:
新能源汽车产业 政策协同 政策不确定性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张丽
一、长三角新能源产业发展与创新的现状1.产业发展环境日益完善,新能源产业链和产业集群逐步形成。近年来,江苏、浙江、上海两省一市(以下科称两省一市)积极发展风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