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3)
2023(27)
2022(17)
2021(20)
2020(28)
2019(45)
2018(59)
2017(81)
2016(65)
2015(83)
2014(69)
2013(65)
2012(71)
2011(69)
2010(60)
2009(41)
2008(40)
2007(35)
2006(19)
2005(35)
作者
(255)
(201)
(182)
(165)
(113)
(88)
(88)
(86)
(84)
(69)
(67)
(65)
(64)
(62)
(62)
(61)
(60)
(60)
(60)
(58)
(58)
(52)
(49)
(47)
(44)
(44)
(44)
(44)
(43)
(42)
学科
(103)
教学(78)
(76)
(68)
经济(68)
管理(61)
理论(59)
学法(54)
教学法(54)
学理(51)
学理论(51)
(47)
企业(47)
中国(43)
(42)
动物(40)
水产(39)
(34)
方法(34)
数学(31)
数学方法(29)
(29)
动物学(27)
农业(26)
经营(25)
(24)
(23)
森林(23)
环境(22)
生物(22)
机构
学院(784)
大学(749)
(342)
研究(335)
科学(318)
农业(278)
业大(247)
(217)
(210)
研究所(208)
中国(197)
(189)
实验(184)
技术(180)
农业大学(179)
实验室(175)
重点(167)
(163)
理学(155)
(153)
管理(152)
理学院(150)
中心(144)
工程(138)
北京(134)
(128)
管理学(127)
管理学院(126)
(123)
(122)
基金
项目(688)
科学(458)
(424)
国家(419)
基金(409)
研究(359)
(324)
科学基金(310)
自然(269)
(266)
自然科(265)
自然科学(265)
自然科学基金(258)
基金项目(231)
科技(205)
计划(201)
教育(197)
资助(171)
重点(163)
技术(146)
专项(141)
科研(138)
编号(136)
(134)
社会(127)
(125)
课题(124)
(120)
(120)
创新(120)
期刊
学报(371)
(325)
大学(268)
学学(267)
农业(238)
科学(217)
中国(205)
教育(175)
业大(154)
技术(130)
(127)
农业大学(122)
研究(115)
(112)
经济(112)
林业(110)
(90)
职业(90)
科技(83)
管理(83)
自然(82)
自然科(78)
自然科学(78)
(71)
中国农业(69)
科技大(67)
科技大学(67)
技术教育(63)
职业技术(63)
职业技术教育(63)
共检索到10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小璜  杨燕  柳铭  
"3+4"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本科层次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比较"3+4"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认为必须完善"3+4"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制定"3+4"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确定"3+4"考核机制,科学评价方式;建立"3+4"教师培训制度,优化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娜  
本文通过阐述"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及对目前试点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中职—本科贯通培养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正在被普遍接受;同时研究了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考核等内容,提出贯通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思想和实施途径。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学军  王雷震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自2003年以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了"3+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包括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计划和内容、监督体系与制度的建立等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改革效果显著,极大地提升了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小燕  
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是藏区中职教育落后与内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双重效应,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应然。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确立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和造峰填谷的基本内涵,构建了从入口到过程再到出口的人才培养本土化实现路径。转化人才培养动力,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人才培养重心是"9+3"计划的发展方向。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化移  李禄华  
目前我国职教师资培养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构建新的师资培养模式很有必要。"3+2"职教教师培养模式,即选拔高职院校中的优秀专科毕业生到职业技术学院或师范大学教育学院进行为期两年的教育专业的系统训练,合格者授予教育学学士学位。这种模式的顺利实施,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加以保障。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邹火明  刘莉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院校所开设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办学方向、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趋同性。面向未来的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厘清其与学生、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把握学生与教师两个关键点,夯实教室、实验室、媒体演播厅与实训基地平台,努力探索学生、学校、社会三要素加三种机制,即基于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堂教学机制、基于能力的实践性训练机制、基于就业的学校与社会合作协同创新教育机制的"3+3"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丽明  
上海财经大学积极探索深化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以分类培养为理念,以个性体验为依托,实施拔尖计划、卓越计划、创业计划三类人才培养路径,搭建通识教育、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及国际交流三大平台,初步构建了"3+3"立体财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全球化竞争的卓越财经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程竹华  
实施基于职业生涯发展的企业人才培养,有利于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共赢。A集团"1+3+5"人才培养模式,根据员工职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采取校企联合培养、入职培训与实习管理、配备职业发展导师、推动岗位轮换等有针对性的人才培养举措和激励保障措施,在提升员工职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忠诚度和满意度方面成效显著。该模式对于企业主导的在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启示:要保持员工职业生涯规划和企业战略发展的一致性;重视不同阶段员工的价值观引导和激励保障;充分认识岗位轮换和在职进修的职业发展价值。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雪蔚  
"3+4"中本贯通培养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突破和全新尝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贯通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工程教育改革理念为指导,针对"3+4"中本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导向、三方协同、四项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框架,设计了从需求方出发逆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从供给方出发正向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逻辑线路,并提出了人才培养过程高质量实施的四项有效保障措施。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尧  余五新  左治江  
文章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论述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高芬  
中高职衔接工作是通过促使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结构重组和教育资源整合,以有效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为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支持,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做出积极贡献。文章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需求特征变化趋势的问题入手,从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等角度剖析中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依据,给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教法衔接及学习绩效评估衔接等中高等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具体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肖政宏  
职业教育的迅速发展要求进一步完善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模式。分析、比较了国内外职教师资人才培养的现状,基于国际CDIO工程教育理念设计了一个"3+2"职教师资培养方案,包括学习能力的培养、学科能力的培养、教学能力的培养、沟通交往能力的培养、工程应用能力的培养、以及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中开发项目能力的培养。方案的目标是培养具有良好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的职教师资人才。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李爱民  夏鑫  
从农业院校人才培养的现状入手,分析人才培养模式中暴露出的突出问题,剖析其弊端的成因,提出结合农业学科优势、人文教育、社会实践,实施全过程育人机制、建设合理学科结构、优化学生管理制度,围绕学生综合素质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常州工学院学报(社科版)  [作者] 王筱丹  
常州旅游商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创意信息系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与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视觉传达设计专业是"3+4"现代职教体系建设的对口专业,为了达到更好的人才培养效果,从"才""德""能"三个角度进行"两所学校""两个专业""两个阶段"融合性培养复合型人才的创想,使"3+4"人才更有特色。通过"3+4"这种融合性的人才培养方式,培养出既有技能,又有创意,还有实践能力,满足社会和企业需要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黎  梁长垠  
基于对本地电子行业人才需求及企业岗位能力要求的调研与分析,按照能力递进规律对职业岗位能力进行分层,将电子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分为专业基本能力培养层、专业核心能力培养层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层,并将创新能力培养和职业素质训导贯穿其中,由此形成"3+2"人才培养模式。在此过程中,校企共同制订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共同组织实施工学结合的专业人才培养过程,共同考核人才培养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