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
2023(26)
2022(16)
2021(20)
2020(27)
2019(42)
2018(53)
2017(80)
2016(61)
2015(80)
2014(68)
2013(58)
2012(69)
2011(67)
2010(57)
2009(38)
2008(39)
2007(34)
2006(17)
2005(31)
作者
(246)
(200)
(177)
(159)
(112)
(87)
(85)
(84)
(81)
(69)
(65)
(61)
(61)
(61)
(60)
(58)
(58)
(58)
(57)
(57)
(56)
(52)
(48)
(46)
(44)
(44)
(43)
(42)
(41)
(40)
学科
(102)
(75)
教学(69)
(65)
经济(65)
管理(61)
理论(58)
学法(53)
教学法(53)
学理(50)
学理论(50)
(47)
企业(47)
(41)
动物(40)
水产(39)
方法(34)
(33)
中国(32)
数学(31)
数学方法(29)
(29)
动物学(27)
农业(25)
经营(25)
(24)
(23)
森林(23)
生物(22)
(21)
机构
学院(760)
大学(725)
(340)
研究(322)
科学(313)
农业(276)
业大(245)
(210)
(207)
研究所(205)
中国(191)
(184)
实验(179)
农业大学(177)
实验室(171)
技术(171)
重点(164)
(159)
(152)
理学(152)
管理(152)
理学院(147)
中心(135)
工程(134)
北京(131)
管理学(127)
管理学院(126)
(124)
(120)
科技(120)
基金
项目(669)
科学(441)
(417)
国家(413)
基金(396)
研究(343)
(316)
科学基金(303)
自然(264)
自然科(260)
自然科学(260)
(258)
自然科学基金(253)
基金项目(226)
科技(202)
计划(198)
教育(187)
资助(166)
重点(160)
技术(143)
专项(139)
科研(133)
(129)
编号(126)
(122)
课题(119)
社会(118)
(117)
创新(117)
(115)
期刊
学报(367)
(323)
大学(264)
学学(263)
农业(236)
科学(214)
中国(185)
业大(151)
教育(139)
(126)
农业大学(120)
技术(120)
林业(108)
(104)
经济(104)
研究(100)
(90)
科技(82)
管理(81)
自然(81)
职业(78)
自然科(78)
自然科学(78)
(69)
中国农业(68)
科技大(67)
科技大学(67)
技术教育(54)
职业技术(54)
职业技术教育(54)
共检索到102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娜  
本文通过阐述"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及对目前试点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中职—本科贯通培养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正在被普遍接受;同时研究了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考核等内容,提出贯通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思想和实施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念潮旭  
"3+4"中本贯通培养作为一种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是现代职业教育发展的有益探索和实践创新。福建省提出开展"3+4"中本贯通培养试点,对于推动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双向沟通,提高职业教育现代化水平,构建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服务新时代新福建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作为一种改革,必须认真审视和重视其面临的实践矛盾,以理性路径化解实践障碍,推动政策有效实施。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汪雪蔚  
"3+4"中本贯通培养是构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突破和全新尝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是关系到贯通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以工程教育改革理念为指导,针对"3+4"中本贯通培养的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构建了"一个核心、两个导向、三方协同、四项重点"的人才培养体系框架,设计了从需求方出发逆向设计人才培养方案、从供给方出发正向实施人才培养过程的逻辑线路,并提出了人才培养过程高质量实施的四项有效保障措施。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闫学军  王雷震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立身之本,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一定程度上受到人才培养模式的制约。适应新的时代要求,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日益成为高校教育教学必须思考和研究的问题。自2003年以来,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基于以人为本的理念,变革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并实施了"3+3"本科人才培养模式教学改革,包括培养计划、课程体系建设、教学计划和内容、监督体系与制度的建立等教学环节的各个方面,改革效果显著,极大地提升了教师和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实现了教学相长。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刘振海  胡修江  
山东省2013年启动了"3+4"中职与本科对口贯通分段培养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对于文化课教材的选用与有效对接、专业课教材的规划与调整、分段与贯通的关系等问题尚存在争议。为此,必须明确"分段"与"贯通"的相互关系,着力做好文化基础课、专业理论课及考核评价的课程一体化设计工作。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小璜  杨燕  柳铭  
"3+4"人才培养模式致力于本科层次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对于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具有重要作用。文章通过比较"3+4"模式与传统人才培养在培养目标、岗位职业能力、课程体系方面的差异,认为必须完善"3+4"培养方案,明确培养目标;制定"3+4"课程标准,保证教学质量;确定"3+4"考核机制,科学评价方式;建立"3+4"教师培训制度,优化师资队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小燕  
四川省实施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是藏区经济社会发展对本土化高技能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是藏区中职教育落后与内地职业教育快速发展的双重效应,是统筹区域协调发展与促进藏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应然。藏区"9+3"免费中职教育计划确立了因地制宜、因材施教和造峰填谷的基本内涵,构建了从入口到过程再到出口的人才培养本土化实现路径。转化人才培养动力,优化人才培养目标,凸显人才培养重心是"9+3"计划的发展方向。
[期刊] 长江大学学报(社科版)  [作者] 邹火明  刘莉  
目前,我国大部分地方院校所开设的广播电视编导专业,在办学方向、教学模式、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存在一定的趋同性。面向未来的编导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必须厘清其与学生、学校、社会之间的关系,把握学生与教师两个关键点,夯实教室、实验室、媒体演播厅与实训基地平台,努力探索学生、学校、社会三要素加三种机制,即基于运用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堂教学机制、基于能力的实践性训练机制、基于就业的学校与社会合作协同创新教育机制的"3+3"人才培养模式。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樊丽明  
上海财经大学积极探索深化财经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学校以分类培养为理念,以个性体验为依托,实施拔尖计划、卓越计划、创业计划三类人才培养路径,搭建通识教育、科研创新和社会实践及国际交流三大平台,初步构建了"3+3"立体财经人才培养模式,着力培养适应国家发展战略需要和全球化竞争的卓越财经人才。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马松  
"3+4"分段培养是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是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内容。在众多的IT服务外包人才培养领域不简单跟风,而是综合考察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和行业发展现状,联合中职、本科、企业三方,针对金融行业人才需求,建立面向大型机软件开发的"2平台+2模块"课程体系,即通识教育平台、专业基础平台和软件设计开发、软件测试管理维护方向模块,将金融行业职业素养类课程和软件技术平台类课程在各模块内进行深度融合,探索"3+4"面向金融行业服务外包复合型人才培养途径。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华  张永辉  
2015年北京市启动"高端技术技能人才贯通培养试验项目",走班教学是项目探索中的一项内容。走班教学充分尊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可以有效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文章分析了学校实施走班教学的原因,并将走班课程按照学业层次、兴趣爱好、职业发展方向分为三大类,进而从设置全新的课程体系、构建网络信息平台、打造以学生为主体的课程结构等三个方面对走班教学的具体实施步骤进行了详细叙述。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祖华  丁泗  
党的十八大提出完善终身教育体系,《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提出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提供了制度保障。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资源共享,优势互补。文章依据政策层面,从构建现代职教体系、完善终身职业教育、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适应地方经济转型四个维度探索高职与本科"3+2"合作培养模式的合理性。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铎  宁永红  
全国相继有14个省市开始试点"3+4"项目,经过几年的实践,在招生、专业衔接等方面出现了一些问题。对此,文章提出:在内部,可以通过打破政策壁垒,完善中职本科衔接通道,统一培养目标,优化课程体系等方式解决出现的问题;在外部,通过提升职业学校形象,吸引招生。扩大中职本科院校的交流,在"3+4"实施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改革创新,使该模式能够为更多的中职学生带来希望,为社会培养有用之才。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尧  余五新  左治江  
文章以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为例,论述了"3+1"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过程。实践证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有利于扩大学生的视野,有利于产学研的结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论文质量,有利于培养"双师型"的教师队伍,有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高芬  
中高职衔接工作是通过促使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结构重组和教育资源整合,以有效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为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支持,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做出积极贡献。文章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需求特征变化趋势的问题入手,从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等角度剖析中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依据,给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教法衔接及学习绩效评估衔接等中高等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具体路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