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2)
2023(25)
2022(24)
2021(27)
2020(31)
2019(51)
2018(64)
2017(82)
2016(76)
2015(87)
2014(77)
2013(67)
2012(66)
2011(81)
2010(60)
2009(37)
2008(50)
2007(27)
2006(23)
2005(20)
作者
(253)
(228)
(219)
(213)
(138)
(113)
(102)
(93)
(90)
(87)
(83)
(82)
(75)
(74)
(72)
(72)
(69)
(68)
(67)
(66)
(62)
(61)
(53)
(52)
(52)
(52)
(50)
(50)
(50)
(50)
学科
(147)
动物(93)
水产(88)
动物学(83)
教学(68)
(66)
经济(66)
(60)
理论(56)
学法(50)
教学法(50)
管理(48)
学理(47)
学理论(47)
(42)
(35)
企业(35)
(35)
(34)
植物(34)
方法(31)
数学(28)
农业(26)
数学方法(26)
中国(24)
(21)
基因(21)
(20)
工程(20)
基因工程(19)
机构
学院(801)
大学(765)
(469)
农业(394)
科学(393)
研究(390)
业大(292)
(288)
实验(283)
实验室(277)
(269)
研究所(266)
重点(266)
中国(242)
(240)
农业大学(235)
技术(216)
(211)
中心(196)
(191)
(175)
(154)
(153)
(150)
科学院(148)
科技(146)
国家(141)
生物(139)
研究院(139)
科学研究(139)
基金
项目(700)
科学(494)
(475)
国家(470)
基金(438)
(369)
科学基金(353)
自然(333)
自然科(324)
自然科学(324)
研究(316)
自然科学基金(313)
(287)
基金项目(243)
科技(238)
计划(236)
(206)
专项(199)
重点(188)
资助(179)
教育(176)
(170)
科研(160)
技术(158)
农业(156)
(154)
(151)
(148)
创新(142)
课题(122)
期刊
学报(449)
(402)
大学(288)
学学(288)
科学(253)
农业(250)
中国(205)
业大(154)
(137)
农业大学(132)
教育(130)
技术(102)
(99)
(91)
经济(91)
自然(88)
中国农业(86)
林业(86)
自然科(85)
自然科学(85)
职业(82)
科技(81)
研究(76)
农林(73)
(73)
水产(72)
科技大(72)
科技大学(72)
农学(69)
华北(69)
共检索到1095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黄小璜  杨燕  刘麟  
"3+4"中职—本科衔接模式能够实现中职和本科的互补教育、衔接教育、关联教育,为中职毕业生提供一条通往高层次教育的重要途径。文章认为"3+4中职—本科"模式在专业、培养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教学模式的衔接五个方面存在关键问题,并就培养目标和专业方向设置、毕业生质量标准、课程体系和结构、实验室建设、师资队伍建设、校内外实践教学基地建设、教学管理与质量监控等环节提出建设思路与建议。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平  寇红平  
建设中职与本科"3+4"分段培养衔接教材,推进教材内容的衔接与贯通,是提升"3+4"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举措。针对"3+4"会计专业衔接教材建设中存在的教材体系构建不完善、课程标准不统一、教材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不紧密、教材结构设计理念陈旧、缺乏有效沟通机制等问题,文章提出对应职业能力分层,构建教材体系框架;统一课程标准,明确对接依据;优化教材结构,匹配课程模式;对接职业标准,实现教材内容一体化;增强衔接意识,校企共创共建的衔接教材建设思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小娥  张忠海  
首先对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进行内涵的界定,分析了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的优势和局限性,探讨中高职衔接"2+3"合作办学的内容和形式。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吕江毅  刘敏杰  
打通中、高等职业教育体系,构建适合职业院校学生成长、发展的立交桥,加快建设适应终身学习需要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必须研究中高职教育的课程设置与课程内容,开发一体化课程标准,探索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实现模式。文章通过对比分析国内外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探索式地提出"3+2"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并对"3+2"合作的内涵、原则、内容和意义进行了阐述,为院校间"3+2"合作提供了理论依据。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陈维  
本文基于芜湖信息技术职业学院"2+3"中高职衔接模式的实际操作经验,阐述了"2+3"模式的优势以及存在的问题,并且从可操作性层面提出了解决问题的路径,以期使"2+3"模式得到优化,提升职业教育实效。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高芬  
中高职衔接工作是通过促使中职院校和高职院校的教育结构重组和教育资源整合,以有效优化我国职业教育办学体系,为我国宏观经济转型和产业升级提供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支持,为我国从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转变做出积极贡献。文章从传统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能适应当前人才需求特征变化趋势的问题入手,从中高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理论依据和政策依据等角度剖析中高职院校实施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依据,给出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衔接、课程衔接、教学教法衔接及学习绩效评估衔接等中高等职人才培养模式衔接的具体路径。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徐国泉  余晓红  王雷  
课程内容的衔接是"3+4"分段培养模式衔接的基础问题。针对中职教育和本科教育不同阶段的教育方式和学生认知能力存在的差异,探讨了"3+4"分段培养模式课程内容体系衔接的理念、思路、程序和方法。并以苏州科技大学与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物流管理专业"3+4"分段培养模式的核心课程《仓储管理》为例,采用内容解构与体系重构的思路进行系统性的衔接研究。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平  
课程衔接是实现中职与应用型本科分段培养衔接贯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课程衔接质量是"3+4"试点项目可持续发展的关键。PDCA循环是质量管理持续改进的科学方法。文章借鉴PDCA循环理论,以其循环流程为基础,构建科学规范的"3+4"课程衔接质量持续改进模型,以提升会计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娜  
本文通过阐述"3+4"中职—本科贯通培养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背景及对目前试点实施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调查分析,总结出中职—本科贯通培养教育作为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突破和职业教育体系的创新正在被普遍接受;同时研究了贯通职业教育人才培养中的办学定位及人才培养目标确立、教学过程的整体设计、人才培养质量监控考核等内容,提出贯通人才培养的整体设计思想和实施途径。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何静  
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是建立现代职教体系的主要措施之一,而课程衔接则是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的核心,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一体化课程体系是解决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问题的迫切需要。本文基于当前高职与本科"3+2"分段培养课程衔接的现实问题,提出了"纵向递进与横向拓展"的课程衔接思路,构建了"二层次、三类型、四模块"的课程体系,实现高职与本科课程在垂直(继续性)与水平(整合性)的衔接,以达到培养"应用特色+本科底蕴"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目标。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钱吉奎  李从峰  
高职与应用本科"3+2"衔接试点,是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重要举措之一。经过几年的探索实践,"3+2"试点项目在人才培养理念、运行管理模式等方面仍面临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在分析问题与原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衔接策略,具体包括:引导地方本科转型,促进人才培养理念贯通;共同设计课程体系,实现两阶段课程对接;加强省级政策统筹,调动本科院校的积极性;完善现代职教体系,加快发展现代高职本科教育。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顾臻臻  汪幼辛  何向彤  
教学过程的有效衔接是推进中高职教育一体化建设的重要环节。而实现中高职教学过程有效衔接的关键在于:明确中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能力的层次要求,实现中高职课程分类分层;以发展学生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中高职衔接的职业能力和知识结构体系;建立中高职教学交流和教师培训机制,促进教学实施的衔接;改革招生考试模式,建立中高职衔接的入学资格评价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佩秋  
针对目前中高职衔接存在的人才培养目标及课程衔接不畅等情况,文章提出通过对中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整体设计,从培养目标、课程体系、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选择等方面统筹规划,解决中高职相互独立、人才培养缺乏一贯性和互补性以及课程有效对接的问题,将"整体设计、分段培养"方案落到实处,确保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邢江勇  
中高职教育衔接的核心是课程的衔接,在职业教育体系内,统筹考虑"对口招生"中高职教育"3+3"衔接模式下的课程体系,整体设计中、高职应用电子技术专业一体化课程体系,突出中高职公共基础课程模块、职业基本能力课程模块、职业核心能力课程模块、职业能力拓展课程模块、职业综合实践课程模块,以及职业资格证书与技能鉴定的衔接,避免教育资源和智力资源浪费,促进人才培养递进衔接。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吴莅芳  李文博  
中高职教育的衔接已成为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必然,课程体系建设是中高职衔接人才培养模式的重中之重。中高职衔接课程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在根本上决定着学校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知识结构,也决定了人才的培养质量,对此,教育工作者必须针对当前实际,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办法,切实提高教学质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