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970)
2023(7149)
2022(5792)
2021(5187)
2020(3999)
2019(9122)
2018(8997)
2017(15983)
2016(8971)
2015(10184)
2014(10390)
2013(10153)
2012(9998)
2011(9367)
2010(9732)
2009(8677)
2008(8664)
2007(8313)
2006(7786)
2005(7089)
作者
(26769)
(22232)
(22152)
(20824)
(14211)
(10561)
(10070)
(8637)
(8571)
(8238)
(7589)
(7447)
(7380)
(7148)
(7030)
(6901)
(6534)
(6451)
(6409)
(6354)
(5825)
(5597)
(5464)
(5225)
(5192)
(5104)
(5049)
(5043)
(4675)
(4496)
学科
(41719)
经济(41686)
管理(20587)
中国(19097)
地方(18790)
(18611)
(13898)
(12368)
企业(12368)
业经(11374)
(10093)
地方经济(10085)
农业(9670)
(8408)
金融(8408)
(8145)
银行(8135)
教育(8106)
(8044)
方法(7779)
环境(7524)
发展(7507)
(7486)
(7155)
理论(7021)
(7000)
技术(6835)
(6768)
贸易(6756)
(6443)
机构
学院(125048)
大学(123278)
研究(51778)
(48997)
经济(47652)
管理(41339)
中国(38510)
理学(32740)
理学院(32218)
管理学(31665)
管理学院(31391)
科学(30459)
(29651)
(26615)
研究所(23602)
中心(23025)
(22821)
(22779)
(22394)
(22011)
师范(21817)
北京(20005)
(19179)
(18777)
教育(18257)
(17862)
师范大学(17315)
业大(17120)
农业(16961)
技术(16888)
基金
项目(73967)
研究(60527)
科学(57359)
基金(47693)
(40823)
国家(40311)
社会(35736)
社会科(33643)
社会科学(33639)
科学基金(33437)
(32158)
教育(29080)
(26664)
编号(26305)
基金项目(24433)
(23655)
成果(23182)
课题(21486)
发展(19514)
(19125)
资助(18874)
自然(18660)
自然科(18132)
自然科学(18129)
自然科学基金(17744)
(17734)
重点(17715)
规划(15721)
(15573)
(15394)
期刊
(71539)
经济(71539)
研究(47267)
中国(39956)
教育(30812)
(23236)
管理(17811)
学报(17061)
科学(16596)
农业(16283)
(16157)
(15480)
金融(15480)
技术(14630)
大学(13814)
业经(13460)
学学(11737)
经济研究(10321)
图书(9055)
职业(8644)
问题(8643)
(8452)
财经(7826)
(7767)
论坛(7767)
(7474)
书馆(7014)
图书馆(7014)
(6871)
世界(6268)
共检索到22701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莫少群  
"211工程"建设的启动实施为高等学校明确自身发展定位提供了条件和机遇,并直接推动了高等学校办学目标的转型。经过15年的建设,高等学校的发展定位有了较大的提升,也相应地对"211工程"建设提出了更高的和更新的要求:一要注重推动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全面提高,二要为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提供支撑,三要为高等学校形成办学特色提供条件等。就当前而言,迫切需要提高"211工程"建设的灵活性和针对性,为高等学校的机制体制创新提供空间,推动高等学校发展目标的顺利转型。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孙朝  杨俊利  邓晓宁  邓戎  
介绍了陕西地区高校"211工程"建设的情况,说明了"211工程"建设的重点内容,阐述了"211工程"建设对于政府职能转变,高校定位方面的作用,认为"211工程"作为一种品牌、一种精神、一种方向、一种文化,一种无形资产和一种境界,已经显现出了良好的社会效应。
[期刊]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作者] 王长峰  
本文论述了高等学校“2 1 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的地位和作用 ,探讨了目前高等学校“2 1 1工程”重点学科建设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提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对策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潘懋元  董立平  
当前,由于思想准备不足、理论研究滞后、政策引导不到位,全国高等学校出现了分类不清、定位不明、发展方向趋同的现象。正确定位的前提是科学的、恰当的分类。从社会发展的根本要求来说,社会分工对高校培养人才类型的要求是高等学校类型划分、定位的最终依据。参照国际教育标准分类,结合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我国的高等学校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学术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高校和职业技术高校或是多科性或单科性的院校。高等学校的定位、特色,都要围绕提高质量这个中心任务,应加强各种类型高校的学科与专业建设,重视产学研相结合,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傅林  胡显章  
高等学校的分类与定位是一个复杂而艰难的问题,它不仅关系到个人对高等教育服务的选择,也关系到高等学校社会职能的充分发挥以及自身可持续性的发展,更关系到国家对教育资源公平合理的分配,但当前我国高等学校分类、定位中普遍存在一些问题。统筹协调、以人为本,可持续的发展观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指南,它为我们解决这些问题指明了正确的方向,提供了解决的思路。从科学发展观出发,我们可以重新思考高校的分类,并使各高校明确自己的发展定位,获得可持续性的健康发展。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小峻  刘凯  
要实现西藏高等教育现代化,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西藏高等学校必须加强学科建设。本文分析了西藏高校学科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困难,提出西藏高校规划学科建设要顺应学科发展趋势、适应西藏经济社会发展需求,以及符合西藏高校发展实际的三个基本原则。并结合西藏经济社会发展和西藏高校实际,提出通过抓队伍建设、科学研究、学科基地建设、强化地方特色,推进西藏高校学科建设的具体措施。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朱国仁  
发展知识作为高等学校的职能是以19世纪初柏林大学的建立为标志的。这一职能的产生并非出于偶然,除社会发展的迫切需求这一决定性因素外,高等学校自身的发展变化也是不可忽视的。此外,高等学校发展知识职能的产生与演变与知识自身历史发展进程有直接的联系,而且是密...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申培轩  
高等教育形式的多样化发展 ,实行内涵式发展与外延式发展并举的方式 ,以及增加高等教育对农村的适切性 ,可将发展地市高等学校作为高等教育新的增长点 ,以增加高等教育在农村地区的供给。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任航  李艳  
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督导制度经由教育“巡视、检查、报告”办法、高等教育“视导、检查”制度、高等学校德育督导评估制度发展而来。新时代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督导制度建设具有鲜明的特征。推动新时代高等学校立德树人督导制度建设要重视理念创新,加强体系建设,优化机制建设,注重结果运用。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刘献君  
高等学校定位 ,包括高等学校在整个社会大系统中的定位 ,一所学校在整个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学校内部各要素在学校发展中的定位三个层面。当前应重点研究的是高等学校在高等教育系统中的定位 ,其实质是高等教育系统的分层。在对高等学校进行定位时 ,应综合考虑社会发展的需求、相关学校的状况以及自身具备的优势等各方面的因素 ,展其所长 ,要有大视野、大智慧和大手笔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李晓娟  
本文以“京师文库”为例对高校文库的建设进行了回顾,并从高等学校文库资源的建设、管理、功能 的发挥、管理人员的培养四个方面就高等学校文库今后的发展提出了设想,以促进各高校文库的发展。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傅永春  
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是在1990年《普通高等学校学生管理规定》的基础上修订而成的。与1990年《规定》相比,2005年《规定》修订幅度较大,在管理理念、法理观念和内容上都出现了较多新变化。2005年《规定》的出台,反映了新时期高等学校与学生在管理和法律法规关系方面的新变化。笔者通过对2005年和1990年两个《规定》文本进行分析,揭示当前我国高等学校管理学生理念的变化,同时对有关高等学校与学生之间将来可能出现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王越  
电化教育作为现代化的教育手段,极大地促进了传统教学过程的变革,这些变革体现在教育观念、教学方法和教学组织形式等方面,无疑对提高教育质量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一、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的内涵及发展过程1.高等学校电化教育的内涵电化教育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现代化的内涵主要表现在两大方面:一是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的现代化;二是教育或教学手段的现代化。现代教育技术既是教育现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彭银祥  
广东省地方大学如何设计21世纪的发展目标?文章认为,盲目的“升级”追求是劣势发展而不是优势发展,没有高质量、没有高效益、不注重再生教育资源的发展是虚无的发展。在寻求滚动的、良性的发展过程中,地方高校要突出教师队伍建设、创新教育和立业教育的特色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弓志刚  郭泽光  
高等学校的发展有多种表现和多种方式,可以表现为教学资源的扩张、规模的扩大、质量的提升以及三者的结合所表现出来的综合效益的提高。资源、规模、质量三者的不同结合表现出不同综合效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