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01)
2023(397)
2022(373)
2021(383)
2020(291)
2019(721)
2018(647)
2017(1321)
2016(831)
2015(964)
2014(1024)
2013(1114)
2012(1161)
2011(1213)
2010(894)
2009(793)
2008(882)
2007(607)
2006(629)
2005(522)
作者
(2327)
(1871)
(1835)
(1742)
(1213)
(894)
(881)
(750)
(725)
(672)
(661)
(602)
(601)
(601)
(601)
(582)
(576)
(533)
(528)
(515)
(446)
(440)
(440)
(434)
(433)
(431)
(404)
(395)
(393)
(391)
学科
管理(2667)
(2526)
经济(2524)
(1714)
(1517)
企业(1517)
(1156)
中国(1023)
(794)
财务(793)
财务管理(790)
企业财务(756)
方法(755)
(728)
(696)
地方(682)
(681)
(669)
税收(644)
(641)
数学(632)
数学方法(587)
环境(557)
(543)
(517)
土地(479)
(475)
制度(474)
(472)
理论(453)
机构
大学(10351)
学院(9949)
研究(4662)
中国(3265)
管理(3243)
(3043)
(2959)
经济(2826)
科学(2602)
理学(2543)
理学院(2468)
管理学(2410)
管理学院(2382)
(2226)
(2188)
中心(2018)
(2000)
北京(1973)
(1857)
研究所(1852)
(1816)
(1701)
师范(1693)
规划(1691)
研究院(1648)
(1447)
师范大学(1437)
(1423)
(1404)
城市(1372)
基金
项目(5867)
科学(4460)
研究(4244)
基金(4026)
(3614)
国家(3580)
科学基金(2979)
(2439)
社会(2292)
社会科(2146)
社会科学(2146)
自然(2133)
(2077)
自然科(2062)
自然科学(2061)
基金项目(2051)
自然科学基金(2009)
教育(1967)
资助(1839)
编号(1743)
成果(1527)
课题(1392)
规划(1301)
(1281)
重点(1277)
计划(1243)
(1184)
(1138)
科研(1133)
大学(1130)
期刊
研究(4721)
(3875)
经济(3875)
中国(3635)
(2054)
教育(2014)
城市(1745)
科学(1451)
管理(1425)
(1297)
学报(1295)
(1150)
大学(1012)
发展(968)
(968)
现代(931)
技术(917)
资源(907)
学学(868)
农业(836)
国土(821)
财会(781)
土地(752)
会计(744)
图书(703)
(685)
人口(617)
(612)
问题(610)
(560)
共检索到1874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为贯彻落实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积极推动协同创新,促进高等教育与科技、经济、文化的有机结合,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支撑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建设,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发文决定,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以下简称"2011计划")。本刊记者就该计划的具体实施情况采访了教育部科技司司长王延觉。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2011协同创新中心首批认定名单公示,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质量上迈出关键步伐。4月11日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一个值得标记的日子。经过长达一年的"培育期",在众多高校的翘首企盼中,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出炉,并开始在教育部网站公示。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涵盖量子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领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丁烈云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已进入到了更加注重内涵提升的新的发展阶段,要求高校面向科学前沿和国家发展需求,在质量、特色和结构上下功夫。站在这个起点上,高等学校推进和做好"2011计划"的实施,必须进一步深入思考"2011计划"实施背景下高校自身的定位问题,必须切实搞清楚"2011计划"与产学研的关系,与创新基地的关系,以及在创新链上与企业之间的关系。只有打破传统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桎梏,打破分散、封闭、陈旧的科技创新体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陈航辉  苗文博  杨阳  
2010年12月17日,日本新一期《防卫计划大纲》正式出台。作为指导日本国防建设的纲领性文件,新大纲将设定未来10年自卫队建设的总体方向。与前几份防卫大纲相比,新大纲在防卫构想、防卫重点、防卫力量建设等方面均做出了较大调整,有着鲜明的特点,反映了日本的防卫政策走向,其变化值得人们关注。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闵维方  
美国有着当今世界最发达的高等教育,但美国的教育界历来危机意识很强,对自身教育问题的审视和批判从来没有间断过。1983年,美国国家教育促进委员会发布了一个具有划时代意义的报告:《国家在危机中:教育改革势在必行》。这份报告指出:“我们社会的教育基石正被一股平庸的浪潮所侵蚀,它威胁着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未来。”通过大量的调查.报告提出了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张晶  梁斯  
首先,党的十八大提出的国内生产总值翻番,不是单纯的数字上的增长,要将其理解为经济发展模式转变的重大举措。近十年来,我国依靠投资来拉动经济发展占GDP的比例一直在40%以上,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模式在未来必将不可持续。因此,自2004年以来,中央已经多次提出了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从过去主要依靠投资拉动经济转变为依靠内需,但是,依靠需求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一直难以形成,其对经济增长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贾文涛  
《全国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日前经国务院批准实施,正式拉开了新一轮土地整治的大幕。与2010年实施到期的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相比,本轮《规划》由国务院直接批复给各省级人民政府和国务院有关部门,《规划》的重要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张书军  王磊  裴志永  
美国作为当今世界上经济最发达的国家,在其发展过程中也曾经历过长时间的严重污染阶段,通过数十年的不断努力,目前美国已经成为生态环境质量最好的国家之一。深入研究美国的环境保护政策和工作计划,对于我国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内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借鉴意义。2006年9月,美国国家环保署发布了"环保署战略计划(2006-2011)"(2006-2011 EPA Strategic Plan),结合美国环境现状和前期工作基础,提出了未来五年发展目标和实现这些目标的途径,用于指导美国环保署未来五年的工作。本文对美国环保署2006年发布的战略计划背景、内容及美国环保署的职能进行了简要介绍和分析,对其成功做法进行了...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掘  
我参加两届"2011协同创新中心"区域组的认定评审现场考察。一共走访8所大学,看到了8个中心自我培育过程所作的努力,总体感觉:"2011协同创新计划"正在构建一种新的创新系统,它将引发社会的各种变化。2012年走访的4个中心是从当年50个申请认定的中心中经过两轮评审选拔出来的。这4个中心都将自己优势学科支持地区经济主体的发展作为协同中心的创新
[期刊] 比较教育研究  [作者] 楼世洲  彭自力  
非洲大学联盟(AAU)是由非盟建立的一个区域性的大学协作组织。为了有效整合非洲高等教育资源、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和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非洲大学联盟于2003年制定了第一个《战略计划(2003~2010)》。2010年在总结第一个战略计划实施的基础上,又制定了第二个《战略计划(2011~2015)》。该计划针对非洲高等教育发展的现实需求,以促进非洲高等教育本土化与全球化为目标,提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该计划的实施将对非洲地区高等教育的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有增  
成功实施"2011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达到"2011计划"的实施目标,需要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并找寻实践路径。一、高校的资源配给机制:从"分配-竞争"到"合作-竞争"从发展模式来看,我国高校存在一种趋同的倾向。如果用竞争和合作的视角来审视我国高校发展模式的趋同性,则可以发现,这一模式主要与资源获取的分配-竞争模式密切相关,其特征是分配和竞争相结合,归属不同地域政府管理的高校按照高校的身份、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林健  熊虎  
评价机制不仅是对结果和产出的分析判断,对研究的进展也有着非常重要的导向作用。"2011计划"作为一个旨在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满足国家重大需求的计划,其实施时间不长。在缺乏足够实践经验的情况下,评价机制的导向作用将更加重要。加拿大创新基金会设计的结果度量研究评价方法(OMS),其评价背景和要求与"2011计划"有相似之处。它在设计理念、评估程序的实施等方面都颇有创新,对"2011计划"评价机制的设计和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晓红  
实施"2011计划",是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高校要牢固树立大局意识、机遇意识和改革意识"三种意识",以实施"2011计划"为契机,以人事人才管理改革为切入点,全面推进科研组织管理、拔尖人才培养、资源配置与共享等方面的综合改革,做到中心、平台与团队三位一体,人才、科研与学科统筹推进,目标、评估与绩效紧密结合,通过体制机制改革,促进学校自主创新能力的全面提升。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查通过了《关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接受采访的代表委员和专家学者表示,计划报告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战略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牢牢把握“六个统筹”要求,总结工作客观全面,预期目标科学合理,政策措施精准有力,既体现了年度特点,又与“十四五”目标紧密衔接,有助于稳定预期、凝聚共识,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成就来之不易彰显经济韧性“计划报告全面总结了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可以用3句话简要概括: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李文君  
作为国家首次提出的一项计划,"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计划"(以下简称就业促进计划)一出台就受到了关注。近日,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副巡视员尹建!就这一计划中的九大措施进行了解读。这九大措施主要包括:实名登记、提供精细化职业指导、广泛收集提供就业信息、提供针对性的创业服务、开展重点就业帮扶、组织就业见习、组织职业培训、提供人事劳动保障代理服务、加强劳动权益保护。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