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7280)
- 2023(9734)
- 2022(8415)
- 2021(7813)
- 2020(6530)
- 2019(14233)
- 2018(13993)
- 2017(26160)
- 2016(14072)
- 2015(15808)
- 2014(15150)
- 2013(14462)
- 2012(13331)
- 2011(12126)
- 2010(12266)
- 2009(11380)
- 2008(11493)
- 2007(10462)
- 2006(9413)
- 2005(8517)
- 学科
- 管理(52299)
- 业(50341)
- 济(48785)
- 经济(48693)
- 企(46118)
- 企业(46118)
- 方法(17642)
- 财(17602)
- 技术(16806)
- 制(16620)
- 中国(16096)
- 业经(14633)
- 数学(13548)
- 数学方法(13341)
- 农(13179)
- 技术管理(12475)
- 体(11275)
- 银(10869)
- 银行(10856)
- 务(10667)
- 财务(10644)
- 财务管理(10616)
- 理论(10554)
- 划(10455)
- 行(10363)
- 企业财务(10074)
- 融(9952)
- 金融(9949)
- 体制(9589)
- 贸(9131)
- 机构
- 学院(192513)
- 大学(191756)
- 济(79883)
- 经济(78143)
- 管理(76916)
- 理学(65459)
- 理学院(64781)
- 管理学(63941)
- 管理学院(63549)
- 研究(63069)
- 中国(48173)
- 财(41195)
- 京(39967)
- 科学(34328)
- 财经(31297)
- 江(30754)
- 所(29771)
- 中心(28984)
- 经(28228)
- 研究所(26325)
- 北京(25063)
- 农(24430)
- 经济学(24281)
- 范(24238)
- 师范(24022)
- 州(23945)
- 业大(23742)
- 院(23489)
- 财经大学(23027)
- 经济学院(21609)
- 基金
- 项目(126367)
- 科学(102040)
- 研究(98306)
- 基金(91607)
- 家(78775)
- 国家(77685)
- 科学基金(68179)
- 社会(64110)
- 社会科(60796)
- 社会科学(60780)
- 省(50732)
- 基金项目(48106)
- 教育(46011)
- 划(41961)
- 自然(41345)
- 自然科(40436)
- 自然科学(40424)
- 自然科学基金(39750)
- 编号(39526)
- 资助(35402)
- 成果(33426)
- 创(32633)
- 制(30318)
- 创新(29441)
- 课题(28436)
- 重点(28350)
- 部(28239)
- 国家社会(26773)
- 发(26564)
- 教育部(25187)
共检索到30292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钟掘
当前国际形势十分复杂,世界格局危机四伏。我们想在各类国际竞争中制胜,只有依靠发展国家实力。这其中最关键的依然是科技,科技能力强,就能做出世界一流的民用军用产品、装备,就能拥有不断领先的国防经济实力,我们中华民族才能在各种风险中岿然不动。纵观世界,我们虽然GDP居世界第二,但是就各种"核心能力"而言,仍有较大差距,比如用于各种重大工程、重大装备的材料,国内材料产品完全能满足要求的仅占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崔庆吉 王丽英 王学林
企业竞争与文化制胜●崔庆吉王丽英王学林在现代市场经济发达的今天,以提高人的群体意识为宗旨,以培育新的价值观念为核心,以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质量,形成最佳经营管理机制,增强企业活力提高竞争能力为目的的企业文化,是实现企业管理整体化的企业管理学说。企业文化...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周亚新
中小企业是各国的经济主体,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中小企业的发展既面临机遇,也有挑战。发展壮大是广大中小企业的共同目标。单纯模仿对中小企业来说是条死胡同,而模仿创新非常适合中小企业的特点和需要,是其在新时代发展壮大的锐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艳,陈勇,鲁建厦,兰秀菊,谢建东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胡小健
现代饭店企业竞争的根本是如何赢得顾客的信任和忠诚。在商战中 ,诚信为本 ,攻心为上 ,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本文主要介绍了饭店企业如何运用商战中的“情场”,获得并保持竞争优势 ,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做法。
关键词:
诚信 攻心 饭店竞争 服务至上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张宏山
本文认为,目前我国的绿色营销任重道远。从消费者方面来看,其绿色消费意识相对于发达国家还处于“初级阶段”;从企业方面来看,大多数企业实施绿色营销只是一种被动的措施,企业的营销组合策略与绿色营销不相适应;从政府方面来看,主要采用经济手段或行政手段来保护环境,在执行过程中,以权代法、以言代法、有法不依和执法难的现象普遍存在。文章提出,企业要搞好“绿色营销”,必须树立绿色营销观念,搜集绿色信息,开发绿色产品,重视绿色包装,制定绿色价格,实行绿色分销,开展绿色促销,争取绿色标志,实施绿色管理。
关键词:
绿色营销 可持续发展 绿色管理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何雪英 陈宇峰
加入WTO后的中国,商业领域也将同其它行业一样,被主动纳入到全球一体化的竞争之中,使本处于转轨发展期的、“风云不定”的中国商业不得不直接面对国际零售商的全方位挑战和机遇。根据已达成的中美WTO双边谈判中有关方面协议,中国政府将作出如下承诺;(1)零售市场,除香烟一种商品不开放,另外6种商品在入世5年内暂不开放(书报杂志、药品、农药、农膜、化肥、成品油),其它商品全部开放;(2)企业存在方式上,“入世”3年内取消外商数量、地域、股份和企业设立限制,但5年之内对30家分店以上中外合资连锁企业仍然必须由中方控股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历经3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是否已经出现真正意义上的跨国公司?如果有,他是谁?他是在怎样的环境下,怎样成长起来的?在企业管理出版社新书《不对称竞争》一书中,可以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本书的主旨是研究一个日益重要的和紧迫的问题:即在经济全球化和市场开放的背景下,以及众多行业市场走向自然寡头垄断的大趋势下,尚处于弱小的和劣势的本土企业要不要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徐光耀 宋卫国
世界经济不平衡和传统发展模式的不可持续迫切要求创新。世界经济论坛2011年9月8日发布了《2011—2012全球竞争力报告》。《报告》给出的全球竞争力指数显示,瑞士保持第一,美国再下一位,名列第五,中国再进一位,名列第26位,继续领跑"金砖五国"。该报告为认识和评价创新型中国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报告认为中国的商品市场效率、金融市场发展、高等教育培训和技术就绪度仍然薄弱,建议国家在"十二五"期间应该对以上四个方面予以重点关注。
关键词:
竞争力 创新 科技
[期刊] 中国科技论坛
[作者]
陈强 刘娜 李建昌 鲍悦华
法国"竞争极"计划启动6年来,造就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和领先地位的创新集群。该计划通过公共财政的引导和资助,以阶段-竞争性机制保持竞争活力和对创新资源的高配置效率,利用共同开发项目将产学研紧密结合,发挥其协同效应,奠定了法国"竞争极"集群在世界创新集群领域的成功模式。
关键词:
法国 竞争极 创新资源 资源配置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刘超 代玉
知识系统是复杂社会系统一个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受到知识逻辑和社会逻辑的双重约束。民初,随着新式知识体系的持续引入和新式学术机构的陆续涌现,中国的知识系统也开始实质性的现代转型,个体化的知识生产日渐逊位于有组织的科研活动,制度化科研成为许多名校的普遍特征。由于一战期间军事需求等因素的推动,团队化研究在主要先进国家迅速成为常态,知识国家化成为世界性潮流。1931年起,由于苏联因素影响,“计划科学”成为一个全球性的新议题。尽管各方人士对此进行了激烈争议,但大科学体制在越来越多的国家成为常态。中国迅速跟进,中研院堪称范例。中国从1942年开始出现多次计划科学的构想,在随后原子能研究中有初步尝试。这些构想在1954年开始的重点大学建设及1956年启动的科技发展规划中成为现实,并彰显了巨大效应。这一进程浓缩着中国知识生产系统的跃迁,也折射着现代中国与世界的深刻变革,并对未来产生了深远影响。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陆国庆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李贲 吴利华
新企业创立初期存活率低,深受"新进入缺陷"的困扰,成立条件对其生存具有"烙印"作用。本文选择2004—2011年的江苏省制造业企业数据,以资源禀赋和创新行为这两种成立条件为研究对象,考察两者对新企业生存的影响。研究发现:新企业的存活依赖于资源禀赋的丰富程度,采取创新行为能改善新企业的生存状态,两者存在相互替代的交互关系。同时,创新行为的作用具有异质性:辅助性工艺创新的作用优于生产性工艺创新,生产性工艺创新的作用优于工艺创新的整体效果,而产品创新的作用并不显著。本文从资源和战略的视角,验证了创立条件对新企业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2011协同创新中心首批认定名单公示,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在内涵式发展、全面提高质量上迈出关键步伐。4月11日是中国高等教育发展进程一个值得标记的日子。经过长达一年的"培育期",在众多高校的翘首企盼中,首批14家通过"2011计划"认定的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名单出炉,并开始在教育部网站公示。首批14家协同创新中心涵盖量子物理、化学化工、生物医药、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多个国家发展重大需求领域。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李有增
成功实施"2011计划",对于大力提升高等学校的创新能力,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深入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战略,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达到"2011计划"的实施目标,需要深入分析其所面临的问题,提供一些理论支持,并找寻实践路径。一、高校的资源配给机制:从"分配-竞争"到"合作-竞争"从发展模式来看,我国高校存在一种趋同的倾向。如果用竞争和合作的视角来审视我国高校发展模式的趋同性,则可以发现,这一模式主要与资源获取的分配-竞争模式密切相关,其特征是分配和竞争相结合,归属不同地域政府管理的高校按照高校的身份、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