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983)
2023(11748)
2022(9842)
2021(9155)
2020(7298)
2019(16737)
2018(16534)
2017(30608)
2016(16456)
2015(18763)
2014(18754)
2013(18819)
2012(18559)
2011(17381)
2010(17574)
2009(16369)
2008(16284)
2007(14524)
2006(13529)
2005(12806)
作者
(49133)
(41043)
(40897)
(38909)
(26553)
(19641)
(18420)
(15858)
(15828)
(14624)
(14276)
(13751)
(13360)
(13281)
(13022)
(12673)
(12198)
(11863)
(11793)
(11362)
(10681)
(9970)
(9918)
(9503)
(9296)
(9240)
(9020)
(8882)
(8381)
(8110)
学科
(95149)
经济(95059)
管理(43705)
(40107)
(30305)
企业(30305)
方法(30153)
中国(29328)
数学(26312)
数学方法(26039)
地方(25486)
(21178)
业经(18460)
(17418)
贸易(17404)
(16907)
(16819)
(16039)
地方经济(15923)
(15529)
(14847)
金融(14847)
(14483)
银行(14470)
农业(14369)
(14182)
(14010)
环境(13320)
(11659)
(11618)
机构
大学(249320)
学院(246991)
(118288)
经济(116105)
研究(99298)
管理(86977)
中国(77986)
理学(72560)
理学院(71602)
管理学(70468)
管理学院(69994)
(55852)
科学(55679)
(52375)
(51025)
研究所(45498)
中心(43014)
财经(40442)
经济学(38485)
(38204)
(37981)
北京(37251)
(36813)
(35585)
(34570)
经济学院(34281)
师范(34271)
业大(30630)
(30185)
科学院(29927)
基金
项目(150209)
科学(118848)
研究(112036)
基金(110101)
(95805)
国家(95025)
科学基金(80175)
社会(74588)
社会科(70820)
社会科学(70806)
基金项目(56044)
(55020)
教育(50293)
自然(48021)
(47614)
自然科(46895)
自然科学(46882)
资助(46548)
自然科学基金(46081)
编号(42954)
(38490)
成果(36468)
(34789)
重点(34217)
国家社会(32202)
发展(31977)
课题(31513)
(31490)
中国(30729)
(30213)
期刊
(146588)
经济(146588)
研究(88443)
中国(59177)
(38583)
管理(37482)
(37043)
学报(35572)
科学(35031)
教育(28450)
(28193)
金融(28193)
大学(27842)
学学(25751)
农业(25707)
经济研究(24797)
技术(21966)
财经(21566)
业经(20584)
问题(19027)
(18922)
(17937)
国际(17090)
世界(16836)
(14635)
技术经济(14058)
统计(12899)
现代(11689)
经济问题(11672)
经济管理(11428)
共检索到4150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张亚光  
2010年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尤其是在国际金融危机余波尚未结束、世界经济处于缓慢复苏阶段的大背景下,中国的经济发展仍保持良好的增长,2010年GDP总量预计将达到38万亿人民币,结合人民币汇率的上升,将超过日本的GDP总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闫程莉  安树伟  
"十二五"期间,我国四大区域经济总量表现为"东部大,中部、西部和东北小",在全国所占比重是"东部比重下降,中部、西部和东北上升",增速表现为"东部放慢,中部、西部和东北加快"的态势。总体看来,四大区域相对差距缩小,但是区域发展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十三五"期间,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既有机遇也有挑战,要积极抓住机遇,科学应对挑战,构建"4+2"的区域发展新格局,打造支撑我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新战略区域,严格环境保护,着力提高城镇化质量,规范经济活动调控方式,促进区域发展。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永杰  
回顾"十一五",民营经济与整个中国经济一样,经历了极不平凡的五年。同样面对国内外环境的复杂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同样面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巨大冲击,民营经济虽然遭受的冲击最早、困难最大,但民营经济以其天生的优势、固有的抗逆性,充分运用其内在应变机制,积极主动应对,顶住了冲击,克服了困难,率先走出困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陈永杰  
"十一五"民营经济出现十大发展变化,已占经济半壁江山,这得益于国家实行了更加公平的法律政策,但在社会舆论上仍存在四大争议,在实际发展上仍面临三重障碍;"十二五"民营经济将呈现八大发展趋势,在经济中将三分天下有其二,要从六个方面采取有力措施,真正形成平等竞争新格局,充分激发其内生动力,使其为民富国强做出更大贡献。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国家发改委产业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课题组  徐建伟  付保宗  
"十二五"时期以来,随着国内外资源要素条件和发展环境变化,传统工业发展模式面临的瓶颈和制约日益突出,工业增长动能逐渐减弱。"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实现工业化的决胜时期,工业将经历发展型式转变的深度调整,这不仅包括工业占比和增长速度的变化,也包括工业结构、发展模式与驱动因素的变化。基于此,工业政策应该更加注重市场决定性作用的发挥、更加聚焦发展中存在的重大问题、更加重视短期政策与长期政策的协调。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任继球  
"十二五"期间,我国工业增加值首次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工业国,服务业占GDP比重首次突破50%,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区域产业发展逐步协调,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初有成效。但是,产业空心化风险加大、服务业准入门槛过高或偏低、政策监管和公共服务缺失,以及农业资源环境约束加剧等问题凸显。展望"十三五",结合国内国外经济形势,我国工业增速将持续放缓,但工业发展质量将进一步改善;服务业迎来发展黄金期,就业比例将首次超过50%;农村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产业深度融合、产业边界模糊,跨行竞争更加激烈。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程小敏  于干千  
基于数据定量分析和典型案例研究,本文从宏观政策、中观产业和微观企业三个层面回顾总结了"十二五"期间餐饮业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在经济新常态和服务业黄金发展期的背景下,餐饮业在政策环境、产业布局、市场结构、增长模式、发展思路等方面都经历着深刻转变与调整。"十三五"期间,基于"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餐饮业有望在行业定位、创业环境、业态结构、资源配置、食品安全以及综合实力方面实现全方位提升与优化。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孙承平  李鲁静  王东升  
本文对"十二五"区域规划研讨会的主要学术观点进行了综述,这些观点涉及区域规划与政策取向、产业转型升级与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与中国城市化以及区域发展战略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创新等前沿内容,反映了区域经济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邱晓华  
2002年是中国入世后的第一年,各方面都很关心中国经济的表现。事实表明,过去的一年,在世界经济不很景气的大环境下,中国经济依然增长强劲,国民经济整体表现良好,多数经济指标明显好于预期,全年经济增长率达到8%,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0万亿元,人均接近1000美元,中国经济发展进入一个新阶段。展望新的一年,中国经济将继续保持良好发展势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已经展现出美好的前景。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林毅夫  
经过三十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规模增加了20.5倍,人均收入跨过了高中等收入国家的门槛,成为"世界工厂"、全球最大的出口国、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不仅对中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作出了巨大贡献,而且对世界经济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济持续高速增长最主要的原因是充分利用了后发优势,大力发展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在整个发展过程中,渐进的双轨制转型方式功不可没,它使中国经济平稳地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只要继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地根据科学发展观提高产业和技术水平,中国平均每年8%的增长速度就有可能再维持20年,到2030年经济总体规模至少与美国相当。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经济理论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进展,经济理论研究的成果无论在数量上还是在质量上,都有了长足的进步。中国经济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无疑需要对这些年来中国经济理论建设的成果与问题加以总结和反思。为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经济研究》编...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刘增荣  周斌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中国工业经济学会主办2008年10月11日至12日,中国工业经济学会成立30周年庆典暨中国产业经济发展回顾与展望研讨会在北京会议中心隆重举行。研讨会由中国工业经济学会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联合主办,来自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国务院研究室、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等单位近300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此次研讨会的主旨是,在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继续发挥中国工业经济学会这一学术平台的作用,加强学术同行专家和学者间的学术合作、交流和促进,为繁荣和发展产业经济学科,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为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的工业强国,而共同努力。
[期刊] 宏观经济管理  [作者] 杨伟民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明确提出,今后5年我国经济发展要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何黎明  
2015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收官之年。"十二五"时期,尽管我国物流业成绩与问题并存,挑战与机遇同在,但其依托经济发展大势,释放改革红利,加快转型升级,提质增效,行业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在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我国物流业保持中高速增长,物流运行效率有所提升,为"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发挥了很好的支撑和保障作用。"十三五"时期,我国物流业作为一项重要的服务产业,仍将大有作为。预计行业增速将继续趋稳放缓,传统依靠成本价格竞争的粗放发展模式将难以为继,行业将进入以转型升级为主线的发展新阶段。物流业将加快从追求规模速度增长向追求质量效益增长转变,从铺摊子、上项目向整合资源、做优存量转变,...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汪办兴  
2009年,央行推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为票据市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市场环境。全年票据市场运行受货币政策调整的影响显著,票据签发与贴现交易活跃,票据贴现余额大幅增加,融资规模冲高后回落,票据市场利率在低位区间震荡运行后出现大幅上升,同时票据业务监管日趋严格。展望2010年,央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延续和政策微调力度的加大将继续增强票据市场的波动性,市场供需均衡将更趋合理;回购式交易占比将有所提升;利率将震荡上升;电子商业汇票系统运行后的创新效应将有所显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