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6075)
2023(8905)
2022(8064)
2021(7713)
2020(6442)
2019(15042)
2018(15115)
2017(29670)
2016(16058)
2015(18101)
2014(18039)
2013(17899)
2012(16322)
2011(14532)
2010(14210)
2009(12746)
2008(12208)
2007(10398)
2006(8896)
2005(7564)
作者
(45313)
(37382)
(37110)
(35368)
(23913)
(17897)
(16905)
(14804)
(14234)
(13258)
(12990)
(12327)
(11707)
(11624)
(11531)
(11383)
(11241)
(11135)
(10621)
(10575)
(9282)
(8977)
(8935)
(8474)
(8358)
(8302)
(8222)
(8163)
(7428)
(7421)
学科
(60788)
经济(60720)
管理(46911)
(44473)
(38172)
企业(38172)
方法(30770)
数学(26612)
数学方法(26327)
(16164)
(15516)
中国(14567)
(13638)
业经(13563)
地方(12434)
(11177)
财务(11120)
财务管理(11096)
理论(10843)
企业财务(10560)
(10554)
(10542)
贸易(10538)
农业(10392)
(10218)
(9929)
技术(9872)
环境(9810)
教育(8761)
(8697)
机构
大学(222768)
学院(220662)
管理(93574)
(83518)
理学(82002)
经济(81570)
理学院(81149)
管理学(79847)
管理学院(79463)
研究(70042)
中国(51415)
(47284)
科学(44824)
(37918)
(34490)
业大(33726)
(33079)
中心(31846)
研究所(31669)
财经(31001)
(29875)
北京(29823)
(28863)
师范(28621)
(28280)
农业(25953)
(25667)
(25145)
商学(23856)
经济学(23660)
基金
项目(157998)
科学(123928)
研究(116120)
基金(114612)
(99199)
国家(98367)
科学基金(85118)
社会(71242)
社会科(67438)
社会科学(67420)
基金项目(62079)
(61552)
自然(56746)
自然科(55384)
自然科学(55373)
自然科学基金(54362)
教育(52799)
(51805)
编号(48160)
资助(47193)
成果(38433)
(34595)
重点(34526)
(32945)
(32737)
课题(32225)
创新(30610)
科研(30331)
项目编号(30171)
教育部(29757)
期刊
(86804)
经济(86804)
研究(63539)
中国(37382)
学报(34511)
管理(32804)
科学(31976)
(29414)
(27830)
大学(25956)
教育(24400)
学学(24319)
农业(21114)
技术(18685)
(17258)
金融(17258)
业经(14484)
财经(14131)
经济研究(13335)
图书(13266)
理论(12196)
(11796)
实践(11510)
(11510)
科技(11400)
问题(11210)
技术经济(10502)
情报(10335)
(10263)
现代(10114)
共检索到30658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玲  
2014年爆发的"11超日债"违约案例,是中国债券市场出现的第一例实质性违约事件,宣告了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和"零违约"神话的破灭,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这一违约案例,对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玲  
2014年爆发的"11超日债"违约案例,是中国债券市场出现的第一例实质性违约事件,宣告了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和"零违约"神话的破灭,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这一违约案例,对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何慧玲  
2014年爆发的"11超日债"违约案例,是中国债券市场出现的第一例实质性违约事件,宣告了中国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和"零违约"神话的破灭,对中国债券市场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研究这一违约案例,对防范企业信用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西南金融  [作者] 李雅丽  朱文清  肖昂  
近年来我国债券市场上违约案件频发,在一定程度上暴露出我国债券市场上与信用风险管理相关的制度存在不足。本文选取"11超日债"作为案例,分析了其违约事件中存在的典型事实,并借鉴美国债券市场上的信息披露、评级、保障约束条款以及违约处理等制度,思考我国当前债券市场相关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我国债券市场信用风险管理制度的若干建议,包括强化债券信息披露制度和信用评级等中介机构的行业机制、加强债券市场上投资者保护机制和完善我国债券市场违约处理机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叠峰  程晓园  
"11超日债"违约是我国债券市场第一起实质性违约事件,打破了公司债券刚性兑付的现状。以2013年至2015年沪深两市公开发行的公司债券为样本,检验刚性兑付被打破是否系统性地影响到公司债的初始定价。实证结果表明:"11超日债"违约后,产权性质与债券信用评级对信用利差的影响加强,其中对产权性质的增强作用处于主导地位。这说明刚性兑付的打破总体上增强了我国债券市场投资者对债券违约风险的感知,尤其是国有产权形成的隐性担保在公司债定价中的作用。这一研究结论有利于我们合理评估"11超日债"违约事件对债券发行定价的影响,正确看待政府的隐性担保行为对公司债券定价的影响,为如何促进我国债券市场的健康发展提供了依据。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继德  翟颖  
光伏行业供求失衡,产能过剩,成为债券违约的"重灾区"。本文介绍了超日太阳发行的"11超日债"违约全过程,对其因偿债能力不足,年收入下降、盈利能力差,盲目扩建、大肆海外投资,应收账款问题突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违约展开了具体分析,并从企业层面提出防范债券违约风险,应在事前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立债券融资预算和偿债基金制度,事中自助协商修改债务条件、发挥企业债券担保机制的作用、建立企业债券保险制度,事后开发新市场区域、创新业务模式、开发新应用产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张继德  翟颖  
光伏行业供求失衡,产能过剩,成为债券违约的"重灾区"。本文介绍了超日太阳发行的"11超日债"违约全过程,对其因偿债能力不足,年收入下降、盈利能力差,盲目扩建、大肆海外投资,应收账款问题突出,内部控制存在缺陷导致违约展开了具体分析,并从企业层面提出防范债券违约风险,应在事前建立健全企业债务风险预警机制、加强应收账款内部控制、设立债券融资预算和偿债基金制度,事中自助协商修改债务条件、发挥企业债券担保机制的作用、建立企业债券保险制度,事后开发新市场区域、创新业务模式、开发新应用产品。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曾小青  郭典典  向玉章  
2014年3月4日"超日债"正式宣告违约,打破了公募债市场"刚性兑付"常规,成为我国公募债券违约第一单。同年10月超日破产重组获得通过,濒临退市的企业重获生机,已构成实质违约的"超日债"实现全额兑付,债券信用危机圆满解决。本文着眼于违约后的危机解决方案,探究该事件为投资者、监管者及整个债券市场带来的反思与启示。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杨星  潘亚舒  
文章应用双参数威布尔分布推广了指数分布条件下的Schonbucher违约传染模型,并引入了信任度调整系数。最后分析了不同信息条件下公司的生存概率与违约危险率。
[期刊]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  [作者] 王平子  马长伟  
政府债务违约属于财政现象,它是政府削减债务的主要方式之一。1912-1936年间中国出现了连续的政府债务违约,其表象是政府连续的债务整理。从内债规模来看,当时债务负担率较低,人均债务负担较轻,社会上存在着吸纳较多内债的潜力;而债务依存度非常高,表示政府财政支出过度依赖内债。定量研究显示,当时的债务市场未能很好地与金融市场整合,不受金融季节波动的影响。定性研究显示,内债高息发行且用于非建设性开支过大,逆向软预算约束的赤字财政政策等政治因素是影响内债不能顺利偿还的重要原因。加上政治、经济社会等其他因素的存在,近代中国政府必然会选择债务整理。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吴涛  张亮  
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出台后,中国地方政府获得了自行发行地方债权利。由于多数省份地方政府财政赤字规模较大,地方债蕴含的信用违约风险不可忽视。基于各省份地方政府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的历史数据,以及2015—2016年地方政府一般债券的发行规模,通过精确计算各省份财政担保比例,利用改进的信用风险评估KMV模型,评估了各省份地方债的预期违约率。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地方债的信用违约风险随时间推移将逐渐显性化。地方债的信用违约风险呈现区域差异化分布状态,中西部地区违约的省份数量会逐渐增多。地方债的预期违约率与其发行规模以及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规模并不直接相关,与其财政担保比例高度相关;地方债的预期违约率与其期限关联性较强,与其发行利率相关性较弱。因此,监管部门应制定针对各省份债务情况的差异性地方债监管政策;应通过发行久期较长的地方债,对地方债违约风险进行分散化处理。
[期刊] 征信  [作者] 黄鹂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林力  张自力  
美国市政债券市场监管工作紧密围绕着:规范信息披露与信用评级制度、科学界定市政债券的违约概念和统计口径、建立有效的偿债担保机制等具体内容展开,这些措施在保持市场风险分析的准确性、保护投资者权益以及违约风险监控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美国的监管经验对于仍处于尝试发展中的我国市政债券市场颇具借鉴意义。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张永东  
在国内信用债市场刚性兑付被打破、违约风险事件逐渐增多的背景下,建立信用债违约预警模型对机构投资者具有重要意义。从资产、收入、利润、现金流、资产和资本结构等五个维度,设计基于企业债务规模匹配性的财务预警特征变量体系,并采用ADASYN过采样算法,人工合成"新"的均衡化样本数据,构建信用债违约风险AD-Logistic预警模型,克服由于非均衡信用债样本所带来的违约样本分类预测精度下降的难题。样本内交叉检验和样本外检验的结果表明,AD-Logistic预警模型在预测信用债违约风险方面具有较好的识别效果,并表现出较高的稳定性。基于AD-Logistic预警模型的信用债风险监测工具已在金融机构实务中得到了应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期刊] 征信  [作者] 班若愚   张雨洁  
在当前债券违约预测模型的研究中,使用债券属性和债券主体财务数据,以此构建机器学习模型是较为主流的研究方向。在此基础上,尝试引入了债券主体所在地区的经济情况,并运用Stacking集成学习方法构建了预测模型,用以预测中国信用债券违约情况。研究结果显示,区域经济数据可以显著提高模型预测的准确性,其中社会融资规模、政府财力、政府负债率和区域失业率等关键指标对预测债券违约有着显著的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