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
- 2023(20)
- 2022(28)
- 2021(40)
- 2020(31)
- 2019(53)
- 2018(18)
- 2017(25)
- 2016(21)
- 2015(14)
- 2014(14)
- 2013(13)
- 2012(19)
- 2011(13)
- 2010(12)
- 2009(6)
- 2008(10)
- 2007(5)
- 2006(3)
- 2005(4)
- 学科
- 教学(71)
- 理论(67)
- 学法(62)
- 教学法(62)
- 学理(61)
- 学理论(61)
- 中国(40)
- 管理(25)
- 学校(18)
- 济(17)
- 经济(17)
- 学(15)
- 教育(14)
- 业(13)
- 农(11)
- 农业(10)
- 技术(8)
- 改革(8)
- 方法(8)
- 目录(8)
- 研究(8)
- 数学(7)
- 数学方法(7)
- 棉(7)
- 革(7)
- 分配(6)
- 制(6)
- 制度(6)
- 动物(6)
- 动物学(6)
- 机构
- 学院(280)
- 大学(188)
- 职业(141)
- 技术(136)
- 技术学院(96)
- 职业技术(94)
- 研究(90)
- 科学(71)
- 农(70)
- 农业(59)
- 中国(56)
- 教育(54)
- 京(51)
- 江(50)
- 工程(49)
- 所(48)
- 研究所(48)
- 业大(47)
- 室(46)
- 职业学院(43)
- 州(40)
- 农业大学(39)
- 实验(39)
- 省(39)
- 中心(38)
- 济(38)
- 实验室(36)
- 管理(36)
- 北京(34)
- 重点(34)
共检索到40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夏德建
青年兴则国兴,青年强则国强。通过对企业青年员工职业发展的四个时期进行分类引导,在"认同企业理念、融入企业文化、提升培训技能、疏导心理问题、搭建成长成才舞台"等方面大力帮扶,促使青年员工将自身发展置于企业总体发展之中。通过走访、座谈、问卷等形式调研发现,发现电力
关键词:
青年员工 成长成才 新入职员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琚军
变电运检工作专业性强,所面临的设备类别多、更新换代快,对从事该专业的员工技术技能要求高。现有培训模式以集中培训为主,工学矛盾严重,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本文重点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背景状态检修模式是对员工技术技能水平的一种考验,"1+1+1"培训管理模式依靠强大的专家团队,通过丰富的现场培训形式和手段,提升员工解决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润贤 王斌 张宏彬
结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行基于跨年级专业学习梯队的"专业导师制1+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学生梯队组成、专业导师构成及功能、实施阶段和实践任务,分析了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认识、技能培养,融合专业导师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试点专业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期刊] 实验技术与管理
[作者]
付佳佳 郭勇 胥民尧
"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的实施,对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从"1+X"证书制度对土建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现实意义出发,分析了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现状,从实践教学目标体系、内容体系和管理保障体系三个方面,系统地提出土建类专业校企协同共建实践教学体系的实施路径,旨在推动职业教育改革和专业建设,提升专业人才培养质量和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陈豪 王志军
高校学生参与不仅表现为"参与管理",还包括参与实践活动,参与教学过程,参与组织服务,参与文化建设等方面。本文以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从基本内涵、运行机制、实施途径和实施效果等方面对"活动参与"进行专题探索与实践,提出了一套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的"1+2+3+X"学生活动参与模式。
关键词:
活动参与 应用型本科 学生管理
[期刊] 特区经济
[作者]
赖红 李钦 蔡铁
"1+X证书制度"将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与学历证书相互融通,对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具有重大意义。针对职业教育中"一技一岗"的学科人才培养不能满足粤港澳地区软件行业"一岗多能"全栈人才培养的需要,通过在高职专业群中实施"1+X证书制度",聚焦粤港澳区域软件产业的发展需求,专业群与产业群需求对接,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可定制化人才培养体系和课程体系,满足分层按需施教的需求,解决了以学科为基础的人才培养体系与复合型技能人才需求不匹配的问题。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润贤 张新科 王斌
从宏观上分析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三个"1"为时间阶段,以专兼职双重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为引导功能,以"十个一"为实践任务,以培养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该模式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四方互赢前景。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润贤 张新科 王斌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实施方案。该模式以三个"1"为时间阶段,以专兼职双重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为引导功能,以"十个一"为实践任务,以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导师制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宋立 梁师俊
实施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是解决院校专业设置与产业发展脱节、课程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脱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脱节的有效途径,已在我国广泛试点。本文通过分析参与现代学徒制各主体利益诉求及存在困境,提出了破解的方法,并在深刻理解现代学徒制内涵和特征基础上,根据建设业转型升级和社会发展要求,探索实践了以学院办学主体、行业协会协调主导、企业基础支撑为基本特征的"1+1+X"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共同体模式。
关键词:
现代学徒制 共同体 行业 企业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张波
大力推行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是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有效举措。划年度单元构建"1+1+1"人才培养模式,企业方人才培养意愿强烈,校企资源利用率提升,校企双师协同育人,人才培养目标实施清晰有效。以连锁专业为对象,匹配层级渐进式的校企合作群项目开展,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满足高职人才成长的多样性需求,有效实现高职人才职业能力培养目标,符合我国当前高职人才培养现状,实践案例具有理论借鉴意义。
关键词:
高职连锁专业 人才培养模式 校企合作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窦桂梅
新课程改革,立足于学生的终身发展。学生是完整的个体,教育的对象是完整的人。学校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须打破原有分科课程间的壁垒,有效整合国家课程,补充相应的校本课程,使之形成一套较为科学的、基于国家课程又丰富国家课程的课程体系。清华附小围绕"为聪慧与高尚的人生奠基"的办学使命,通过多样化、全方位的课程整合,结构化、弹性化的管理整合,构建适合学生发展的"1+X课程"育人体系,取得了初步成效。
关键词:
基础教育 课程整合 课程改革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肖淑衡 沈瑾雯
本文以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燃气专业推行"2+1"培养模式的实践为基础,探讨了推行"2+1"培养模式的条件、运作方式、优势与发展前景以及存在的问题等。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毛虹懿
供电所班组廉政教育重要性供电所是国家电网公司最基层的组织,是安全生产、电网建设落实和方针政策、规章制度传达的神经末梢,是密切联系地方政府和人民群众的传送枢纽,是展现公司经营管理、行业作风和品牌形象的第一窗口。班组作为电力企业的细胞,其工作质量不仅从源头上直接决定了企业的利益收获和价值走向,更是从根基上影响着企业发展的生命力、竞争力和驱动力。
关键词:
廉政教育 供电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龙鑫宇 忻盛
随着国家和公众对安全生产的需求越来越高,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也对企业安全生产事故的追责强化,"零事故、零伤亡"成为企业安全工作必须实现的目标。核电厂停堆大修期间现场检修活动和人员数量陡增带来的安全风险上升,给电厂安全管理工作带来挑战。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丽梅 修杨
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外语学院根据职业师范院校的生源特点、培养目标和专业特点,实施"1+6"式导师制,即在一个总体人才培养目标下,通过专业辅导、学习指导、心理疏导、为师教导、处世引导、做人示导6个分层目标对学生进行指导,得到学生的高度认可。
关键词:
导师制 职业师范教育 本科生 培养目标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