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
- 2023(45)
- 2022(48)
- 2021(61)
- 2020(64)
- 2019(101)
- 2018(57)
- 2017(57)
- 2016(61)
- 2015(68)
- 2014(84)
- 2013(76)
- 2012(77)
- 2011(85)
- 2010(89)
- 2009(51)
- 2008(53)
- 2007(48)
- 2006(41)
- 2005(26)
- 学科
- 学(147)
- 理论(96)
- 农(90)
- 易(81)
- 水产(81)
- 贸(81)
- 贸易(81)
- 出(78)
- 出口(78)
- 出口贸易(78)
- 口(78)
- 教学(77)
- 概况(75)
- 进出(75)
- 进出口(75)
- 进出口贸易(75)
- 动物(72)
- 动物学(70)
- 学理(67)
- 学理论(67)
- 学法(66)
- 教学法(66)
- 基因(62)
- 工程(61)
- 产品(60)
- 济(58)
- 经济(58)
- 基因工程(57)
- 市场(57)
- 物(56)
- 机构
- 学院(966)
- 大学(853)
- 农(687)
- 农业(588)
- 科学(509)
- 研究(469)
- 室(387)
- 业大(386)
- 实验(375)
- 实验室(369)
- 业(358)
- 技术(353)
- 重点(352)
- 所(349)
- 农业大学(343)
- 研究所(341)
- 中国(269)
- 生物(253)
- 省(251)
- 部(245)
- 京(240)
- 中心(232)
- 科学院(223)
- 家(207)
- 技术学院(200)
- 国家(188)
- 职业(175)
- 江(172)
- 工程(170)
- 科技(170)
共检索到139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储海平 王祖凤 徐雪娇
文章介绍了"1+1+X"导师制的实践发展历程,认为当前在农村中职学校推行"1+1+X"导师制体现个性定制、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满足精准发现、精准引领的客观需要,完善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理念的引领。但目前也存在导师资源缺乏、导师制度不健全、缺乏与区域龙头企业的深度融合、行政管辖不同等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制定完善相关制度、明确导师工作职责、完善考核评价体系"、政行校企"四方联动完善培训体系等建议。
关键词:
导师制 农村中职教育 培训体系 深化改革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润贤 王斌 张宏彬
结合传统人才培养模式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探讨了在高职院校实行基于跨年级专业学习梯队的"专业导师制1+1+1"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介绍了学生梯队组成、专业导师构成及功能、实施阶段和实践任务,分析了这种模式在提高学生专业认识、技能培养,融合专业导师与学生、高年级与低年级学生之间的关系,全面提升学生的社会认知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积极作用。通过试点专业的实践与探索,学生的技能水平、职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有明显提高。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周绍梅 王启合
1+X证书制度是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是校企合作的重要载体,具有职业导向作用,有助于人才供给与需求的无缝衔接。当前实施1+X证书制度存在很多阻碍因素,包括1+X证书制度缺乏顶层设计基础、产教双向对接渠道不顺畅、缺乏统一的认证机构、缺乏国家层面的认证标准体系、现有人才评价体系不完善、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三教"基础较为薄弱等。为了做好制度的试点工作,实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改革发展,学校层面要积极建立1+X证书的教学创新团队,创新职业教育与培训体系的办学形态,开发面向"X"证书的模块化课程体系;政府部门要做好统筹规划和顶层设计工作,大力完善相关配套制度,制定"X"证书的国家考核标准,建立1+X证书的协作认证体系,尽快完善国家资历框架,构建信息共享平台,夯实1+X证书制度的系统构建的基础。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黎苑楚
<正>由湖北省5家省属企业战略重组成立的长江产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简称长江产业集团),积极履行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投资主体和省级投资基金投资管理主体职责,以国有资本运营公司改革试点为契机,深入实施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及专业化整合,探索构建“1+N+1+1”产业投资运营体系,加快从平台企业向实体企业转型,不断增强国有资本核心功能和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有力服务湖北现代产业集群建设,引领带动全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吴文泽 张涛
灰色预测模型在有限数据情况中有着较好的预测精度,在各个研究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但仍然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问题。文章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初始值和背景值,提出一种新的改进GM(1,1)模型,并将其应用到旅游客流量的预测中,结果表明,改进的GM(1,1)模型具有较好的预测性能。
关键词:
初始值 背景值 GM(1,1)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周德强 冯建中
为提高GM(1,1)模型的预测精度,针对GM(1,1)模型的特点,提出了将遗传算法与LS-SVM算法融合对GM(1,1)模型中的参数估计方法进行改进。该方法首先根据GM(1,1)灰色差分方程的特点,构造以背景值序列和原始序列为训练样本的灰色LS-SVM模型,将GM(1,1)模型参数的估计问题转化为灰色LS-SVM模型参数的估计问题,然后利用遗传算法对LS-SVM自身的参数进行寻优预处理,再对经过优化参数的灰色LS-SVM,依据LS-SVM算法求解回归参数,进而得到GM(1,1)模型的参数估计。将改进的GM(1,1)模型用于实际的经济预测问题,并与传统的预测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方法是可行的且有效的。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王慧红 林洛阳
文章以中国入境旅游客流量和GDP数据为例,探讨灰色GM(1,1)模型预测精度及应用特点相关问题。通过分析,发现剔除异常值后建立的中国入境旅游客流量GM(1,1)模型预测精度最高;当样本量较少时灰色模型能显示其优越性。
关键词:
GM(1,1)模型 异常值 分时段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苏术锋 潘坤友
基于新数据优先原则和具有累加生成算子功能,提出了自定义变权函数并构建变权一次累加生成算子(1-AGO)GM(1,1,λ)模型。它既解决原始序列新数据优先的加权问题,又具有一次累加生成算子功能。它与分数阶GM(1,1)模型相比,直接自定义变权函数,不需要进行数学证明。文章讨论了变权一次累加生成算子的性质,定义了变权一次累加GM(1,1,λ)模型的原始形式和推导出变权一次逆累加生成算子(1-IAGO)公式。通过技术创新实例,合理选择λ值可使得GM(1,1,λ)模型比传统模型具有更高的精确度。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琚军
变电运检工作专业性强,所面临的设备类别多、更新换代快,对从事该专业的员工技术技能要求高。现有培训模式以集中培训为主,工学矛盾严重,培训的针对性不强,学员参加培训的积极性不高。本文重点就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展开讨论。背景状态检修模式是对员工技术技能水平的一种考验,"1+1+1"培训管理模式依靠强大的专家团队,通过丰富的现场培训形式和手段,提升员工解决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王斌
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面向全国1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培养以三年制为主的全日制高职生。形成了以石油化工类为主,机械、电子、建工、经管、人文社科类相互结合、协调发展的专业结构。学校坚持以服务社会为办学诚心,以质量提升为建设核心,以教育教学为工作中心,以石油化工类专业为发展重心的办学思路。学校以化工类专业建设为引领,构建"五化"式人才培养体系,探索出"三位一体"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的创新之路,毕业生受到用人单位的广泛认可与欢迎。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润贤 张新科 王斌
从宏观上分析了传统模式存在的问题,探索实践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以三个"1"为时间阶段,以专兼职双重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为引导功能,以"十个一"为实践任务,以培养合格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构建了一种全新的人才培养模式。几年的探索实践证明,该模式使学生综合职业能力,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企业可持续发展获得四方互赢前景。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张新科 王斌 杨润贤
文章分析"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特点,并以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对"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路径进行了探讨,提出了创新人才培养的普通指导模式和拔尖指导模式,通过实施效果说明"1+1+1专业导师制"对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杨润贤 张新科 王斌
本文探讨了高职院校"1+1+1专业导师制"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实施方案。该模式以三个"1"为时间阶段,以专兼职双重专业导师的"导学、导能、导业"为引导功能,以"十个一"为实践任务,以高素质技能型专门人才为培养目标。
关键词:
高职教育 人才培养模式 专业导师制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贺增光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简称中车唐山)以高速动车组项目为载体,创建并持续完善“1+1+3”质量管理体系(一个方针、一种理念、三个支撑机制),促进公司产品和服务质量全面提升,为中国高铁从跟随者、追赶者到引领者的跨越式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一、探索构建“1+1+3”质量管理体系在承接高速动车组项目之前,中车唐山主要以设计、制造、
[期刊] 林业科学
[作者]
于晓英 卢向阳 姚觉 邱收 李达 陈永华
以瓜叶菊增殖期的愈伤组织和丛生芽为材料,用高温胁迫和羟脯氨酸(HYP)分别作为直接和间接选择压,进行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的离体筛选。结果表明:1)40℃16~20h胁迫处理可以作为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离体直接筛选的适宜选择压,30mmol·L-1HYP可以作为瓜叶菊耐热无性系离体间接筛选的适宜浓度;2)经过高温间隔胁迫多代筛选获得了与其母株相比耐热性有了很大提高的无性系Z1-1-1;3)Z1-1-1和其对照母株Z1的30d移栽苗在叶片厚度、气孔指数、栅栏组织厚度/海绵组织厚度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另外,成年植株Z1-1-1和Z1在花的育性上差异明显,Z1结实率85%以上,而Z1-1-1的结实率在人工授粉的...
关键词:
瓜叶菊 耐热无性系 离体筛选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