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030)
- 2023(15921)
- 2022(13139)
- 2021(12004)
- 2020(9658)
- 2019(21792)
- 2018(21259)
- 2017(40298)
- 2016(22047)
- 2015(24341)
- 2014(24149)
- 2013(23763)
- 2012(22947)
- 2011(21168)
- 2010(21522)
- 2009(19951)
- 2008(19713)
- 2007(18133)
- 2006(16371)
- 2005(15258)
- 学科
- 济(110037)
- 经济(109925)
- 管理(60240)
- 业(57709)
- 企(45133)
- 企业(45133)
- 方法(36868)
- 数学(31376)
- 数学方法(31000)
- 中国(30941)
- 地方(27776)
- 农(27006)
- 学(24712)
- 业经(23829)
- 财(22088)
- 制(20029)
- 贸(18704)
- 农业(18690)
- 贸易(18688)
- 银(18022)
- 易(18008)
- 融(18002)
- 金融(18001)
- 银行(17964)
- 行(17370)
- 地方经济(16568)
- 环境(15407)
- 技术(14864)
- 理论(14733)
- 发(14659)
- 机构
- 大学(328205)
- 学院(326876)
- 济(139800)
- 经济(136948)
- 研究(125278)
- 管理(114663)
- 理学(97064)
- 理学院(95813)
- 中国(94066)
- 管理学(93982)
- 管理学院(93404)
- 科学(78359)
- 京(71364)
- 所(66585)
- 农(65382)
- 财(63253)
- 研究所(60320)
- 中心(55100)
- 江(51775)
- 业大(51606)
- 农业(51439)
- 财经(49418)
- 北京(45656)
- 范(44960)
- 经(44779)
- 院(44580)
- 师范(44348)
- 经济学(43881)
- 州(41101)
- 省(40029)
- 基金
- 项目(210597)
- 科学(164303)
- 基金(152077)
- 研究(147482)
- 家(136629)
- 国家(135428)
- 科学基金(112975)
- 社会(95568)
- 社会科(90542)
- 社会科学(90516)
- 省(82585)
- 基金项目(79140)
- 自然(73113)
- 自然科(71424)
- 自然科学(71399)
- 划(70409)
- 自然科学基金(70159)
- 教育(66652)
- 资助(62363)
- 编号(56349)
- 发(50545)
- 重点(48597)
- 成果(46854)
- 部(45778)
- 创(43293)
- 课题(41580)
- 创新(40655)
- 科研(40305)
- 国家社会(40264)
- 计划(39922)
- 期刊
- 济(167781)
- 经济(167781)
- 研究(103881)
- 中国(72848)
- 学报(62078)
- 农(60752)
- 科学(53924)
- 财(48223)
- 大学(45824)
- 管理(45061)
- 学学(43402)
- 农业(40806)
- 教育(36479)
- 融(34845)
- 金融(34845)
- 经济研究(27826)
- 技术(27026)
- 财经(26545)
- 业经(25838)
- 经(23084)
- 问题(21702)
- 业(21670)
- 贸(17977)
- 版(17236)
- 技术经济(17080)
- 国际(16774)
- 世界(16641)
- 业大(15778)
- 科技(15384)
- 商业(15030)
共检索到5187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唐朱昌 陈勇
中俄的转型和发展需要中俄在世界经济舞台上实现”龙熊”共舞。深化经贸合作是两国实现崛起过程中的双赢选择。一个迅速工业化的中国需要稳定可靠的俄罗斯市场,一个日益强大的俄罗斯同样也需要参与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庞大的潜在市场。在中俄两国几乎具备所有条件的情况下,经贸合作进展不尽人意的根本原因在于经济转型不彻底。然而,为实现共舞,当前两国应利用良好的政治关系,扩大深化经贸合作,完善经济转型。推动经济转型,完善市场建设,这不仅能消除影响双方经贸合作的基础性障碍,也是两国成功实现共同发展的必要步骤。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刘艳楠 代谦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李湛
虽然中国的经济转型已经取得了重大的成果,然而目前改革的任务依然艰巨,旨在从政治经济学的角度来理解我国正在经历的转型之路。通过对中俄经济转型的理论基础华盛顿共识和制度演进主义的比较分析,思考中国经济转型与未来发展之路。
关键词:
经济转型 华盛顿共识 制度演进主义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程云洁
受2013年底开始的乌克兰危机、美欧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经济制裁、卢布下跌等重多不利因素的影响,2014年俄罗斯经济面临多严峻挑战,经济艰难前行。中俄两国经济合作经过二十年的发展,经贸关系密切,如何促进中俄经贸合作良性发展对中俄两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是我国当前"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中互利共赢理念的诠释。2015年5月习近平主席访问俄罗斯时指出,中俄两国要不断扩大和深化务实合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李春艳,张曙霄,李春艳
发展中俄经济技术合作的迫切性及前景李春艳,张曙霄一、中俄经济技术合作的现状及问题中俄两国的经济技术合作经历了发展、中断、缓慢恢复三个阶段。50年代,苏联帮助中国建设156个大型工业项目,这是大发展时期,后来由于中苏关系恶化,两国合作中断了20多年。8...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叶初升 赵锐 李慧
与宏观层面的转型绩效评价不同,文章通过分析微观层面上社会底层民众的贫困脆弱性,以贫困家户抵御各种风险冲击的能力为视角来评价中俄两国经济转型的绩效。文章使用1996~2008年间5轮中国营养健康调查(CHNS)和俄罗斯纵列监测调查(RLMS)数据,测量了中俄农村家户脆弱性水平及其长期变动趋势,并在分解贫困脆弱性的基础上探寻了两国不同类型的经济转型对农村家户福利水平的长期影响。实证分析表明,中国经济渐进转型保证了农村居民的脆弱性水平逐渐降低,但脆弱性水平仍然较高,其中的风险脆弱性近年来呈上升趋势;而"休克疗法"式的经济转型虽然造成了俄罗斯农村居民收入水平的较大波动,但波动尚在可以忍受的范围之内,贫...
关键词:
贫困 脆弱性 经济转型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黄志平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国内外大市场对资本配置的要求越来越高。建立一种新型的政银企合作关系就成为各级金融机构、企业和各级政府高度重视的重大课题。本文以全新的视角,从搭建信用合作平台、建立信用担保体系、加大信用扶持力度、尝试信用贷款新法四个方面,并结合实际,阐述和构建了一种全新的政银企关系。
关键词:
政银企关系 良性互动 共赢 发展
[期刊] 改革
[作者]
冒天启
转型中的俄罗斯经济冒天启1995年9月至1996年3月,我以高级访问学者的身份,带着《转型期俄罗斯经济关系变化》的课题在莫斯科大学度过了半年。其间,我有机会参加了俄方召集的经济学学术讨论会,阅读了各类学术资料和访问了各学术派别的学者,又对近10年间自...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任晓
20世纪最后20年,温州赶超式发展的良好表现得益于温州模式。在这场以制度先发性转型为标志的变革中,地方政府与温州民间改革力量之间存在着稳定的以“互惠”为基础的生产性政治关系。地方政府为自下而上的民间变革力量提供了关键的导引和护佑。这种内含地方政府意志的变革动力直接促使了传统体制在局部地区的消弭和瓦解,并最终经由集中式产权的分散和私有,完成计划配给向自由交易的回归。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蓝庆新 汪春雨 尼古拉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数字经济已经成为俄罗斯构筑竞争新优势、抢占未来发展先机的重要助力。俄罗斯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数字技术市场化应用、信息与通信技术产业发展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的同时,也存在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滞后、信息与通信技术产品生产能力不足和数字人才短缺等制约因素。俄乌冲突爆发后,美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极限科技制裁严重影响到其技术部门发展、网络主权以及数字产业安全。中俄数字经济合作也面临着电子产品业务下滑、中国高科技企业深受美国次级制裁溢出风险以及中俄网络安全形势愈加严峻等新挑战。面对未来可能更为激烈的数字冷战,中俄两国应加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与合作,保障网络安全和国家安全。
[期刊] 东北亚论坛
[作者]
王永志
任何一场改革都要牵涉到政治和经济等重大领域。在经济转型初期,中国和俄罗斯在处理经济目标和政治目标的关系上表现出明显的不同。俄罗斯以政治目标为主要目标,经济目标的实现为政治目标服务。中国在经济和政治领域同时进行改革,偏重经济目标的实现,从而推动政治改革进程。不同政治权力的这种安排取决于目标内容的差异。正确认识这种差异不仅有利于我们处理好"经济建设为中心"与"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关系,处理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与四项基本原则的关系,还有利于认识不同国家民主化与市场化的次序安排,坚定社会主义的信念。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郭连成
中俄两国认为,两国关系目前正处于历史最好的发展时期,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并达到前所未有的高水平,这是中俄对现阶段两国关系发展的高度评价。中俄两国关系的顺利发展极大地推动了经济合作关系的发展和深化。在乌克兰危机导致美国和欧盟等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经济制裁这一特殊形势下,俄罗斯实行经济"向东看"政策,主动寻求与中国开展深度和全方位的经济合作,使中俄两国的经贸合作尤其是能源等大项目合作取得了重大甚至是突破性的进展。本文对这些重大进展和取得的重要成果展开深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新形势下中俄新型经济合作关系的构建与发展问题,以期有助于中俄两国继续扩大和深化全方位经济合作,推动新形...
[期刊] 林业经济
[作者]
李周
文章简略地论述了改革前中国经济的状况,包括:发展的目标、策略和绩效,农业和农民收入的变化。分析了我国选择计划经济体制和林区发展滞后的原因,总结了中国经济转型的特点、绩效和经验,概括了国家林业政策导向和管理方式的变迁,探讨了中国林业转型的目标和路径。
关键词:
中国经济 经济转型 林业发展 林业转型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课题组 周逢民
本文回顾了中国和俄罗斯近年来执行货币政策的主要经历,并针对两国货币政策目标及其实施绩效进行了评价。结果发现,虽然中俄两国采取了相同的货币政策框架,但是却取得了不同的结果,中国的货币政策成功的控制了通胀,而俄罗斯的实际通胀率却始终高于其预先设定的目标。利用开放经济条件下的泰勒规则,我们进一步对中俄两国货币政策的目标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尽管中俄两国货币政策都采取了相同的反通胀的政策立场,但俄罗斯货币政策在"稳定通胀"的同时,还将"稳定汇率"作为了货币政策主要目标,这也是造成两国货币政策不同绩效的主要原因。我们认为,在当前人民币升值和通胀上升双重压力的背景下,我国货币政策的基本取向应该是坚持以...
关键词:
中国 俄罗斯 货币政策 泰勒规则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徐坡岭 刘哲
通过转型解决资源配置的效率问题从而实现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是中俄两国推动市场化经济转型的基本诉求。对转型过程中的经济增长波动及其原因进行分析有助于我们加深对经济转型的理解。本文运用H-P滤波法对1992~2010年中俄两国的经济波动进行定义,并分离出3个显著的波动差异时段,进而对产生这种差异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论认为,俄罗斯更大的经济波动和中国相对平稳的增长态势源于两国吸收和延缓外部冲击能力的差异,更深层次的原因要在两国的经济结构和市场制度结构中寻找。
关键词:
中俄 经济波动 差异及其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