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61)
- 2023(221)
- 2022(185)
- 2021(197)
- 2020(168)
- 2019(362)
- 2018(385)
- 2017(703)
- 2016(439)
- 2015(468)
- 2014(497)
- 2013(486)
- 2012(462)
- 2011(429)
- 2010(403)
- 2009(399)
- 2008(426)
- 2007(387)
- 2006(336)
- 2005(304)
- 学科
- 济(1219)
- 经济(1217)
- 管理(891)
- 业(817)
- 企(749)
- 企业(749)
- 学(590)
- 中国(500)
- 法(447)
- 财(422)
- 理论(415)
- 方法(408)
- 教育(400)
- 制(342)
- 业经(288)
- 银(283)
- 银行(283)
- 农(275)
- 行(267)
- 贸(262)
- 贸易(262)
- 税(259)
- 和(257)
- 易(253)
- 融(251)
- 金融(251)
- 务(237)
- 财务(237)
- 财务管理(237)
- 数学(234)
- 机构
- 大学(5652)
- 学院(5225)
- 研究(1834)
- 济(1583)
- 经济(1522)
- 管理(1416)
- 中国(1393)
- 京(1199)
- 理学(1119)
- 理学院(1095)
- 财(1078)
- 范(1057)
- 师范(1056)
- 管理学(1053)
- 管理学院(1038)
- 科学(1031)
- 所(1005)
- 江(954)
- 师范大学(850)
- 研究所(849)
- 教育(823)
- 州(815)
- 中心(788)
- 财经(783)
- 北京(769)
- 经(681)
- 院(647)
- 系(607)
- 农(576)
- 财经大学(567)
共检索到958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杨经华
自唐代柳宗元的寓言《三戒》创作之后,"黔之驴"遂用来形容一切外强中干、大而无当的事物。许多解释著作普遍将"黔之驴"翻译成"贵州的驴子",对贵州的文化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误解。实际上,唐宋文学作品中的"黔"并非后世贵州简称,它是指当时的黔州或黔中,地域相当于现今重庆彭水一带。"黔之驴"寓言故事发生地点,完全与贵州无关。
关键词:
黔之驴 黔 黔州 贵州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庄西真
3月17号,备受注目的《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发布,引起广泛关注,被认为是指导未来中国城镇化道路的纲领性文件。这个文件没用"城市化"这个词,用的是"城镇化"一词。我注意到,目前,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各类文件中和中央报刊中均使用了"城镇化"这个词。2013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3.73%(美国82%,加拿大77%、法国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瞿林江
《檀弓下》“遇负杖入保者息”当断句为“遇负杖入保者,息”,“息”为叹息之义,“入保者”为守城士兵。“负杖”乃《檀弓上》“负手曳杖”之简写,意为将兵杖拖在身后地上。“遇负杖入保者息”的意思是:(公叔务人)遇见(守城士兵)拖着兵器进入城堡而叹息。此是形容右师守城兵士懈怠战事之行状,是公室子弟公叔禺人叹息的真正原因,同时也是孔子赞成勿殇汪踦的真正因由。
关键词:
礼记 檀弓 负杖 负手曳杖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子舟 荀关玉 陈宗富
我国近年职业教育课程研究对传统的学术课程进行了解构,但又未能形成新的范型。去学术型课程的价值观是工具取向的,知识观是边界模糊的,而方法论则是建构主义的。在知识经济时代,去学术型课程可能给众多来自不利家庭背景的职教学生带来更大的教育不公。对职业院校而言,并非所有的知识都能够通过学校教育体制传授,涂尔干的神圣事务—世俗事务二分法表明学校知识与非学校知识之间存在着差异。伯恩斯坦的水平话语—垂直话语架构指出,学校知识独立于情境,层次分明,分类严格,并以学科形式组织;而默会知识则具有高度的情境依赖性,以片断形式组织
[期刊] 华南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黄新荣
老子哲学思想的核心是"道"。"道"是天地万物的本源,又体现了万物发展的规律。"道"是自然无欲的,人也应顺乎自然,清静无为。人有意为之的结果导致了祸乱,违背了道,故需"抱朴守静"、回到自然状态。老子的哲学观不是不要"利",而是不要害;不是不要美,而是不要丑;不是不要善,而是不要不善。但由于美与丑、善与不善、利与害"相伏"、"相倚",相伴相生,所以,为了不要丑、害、不善,干脆不要美、善、利。老子的音乐美学观与哲学观是一致的。为子避免音乐的丑,他连音乐也彻底抛弃,提出了"大音希声"的主张。
关键词:
美学 老子 音乐 思想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檀晶
宁稼雨先生《中国文言小说提要》(1996年齐鲁书社排印本)“共收正名2648种,异名577种”,合计3225种,近百万言,是一部提要式小说目录。在此之前还没有类似这样的一部书,因此该书出版后,不仅在小说界,而且在整个传统学术界,都受到广泛关注。因为文言小说涉及的内容极广,远不限于文学,至于各书的版本、著者、真伪、存佚、篇卷等纷繁问题,更是难以理清,这样一部书目对学界来说是十分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宁宁
诗道性情是王夫之全部诗学理论的起点与核心,它植根于深厚的人性论基础当中。人性论中的"善/不善"、"诚/不诚"、"性之情/物之情"、"隐/显"等二分对立视角,成为王夫之辨析诗中之"情"的主要依据。在这一过程中,王夫之将诗情之辨又细化为"白/匿"、"贞/淫"、"诚/袭"、"裕/遽"、"道/私"等多种维度,分别从显现性、节制性、真实性、从容性、调节性等方面廓清了诗中"性之情"的确切内涵。"性之情"实际上是王夫之对于"诗情"的一种理想化确立,这一范畴的标举及其含义的明确,使王夫之诗学中的情本体有了清晰具体的价值指
关键词:
诗情 性之情 物之情 以性正情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陈志雄
《管子》四篇是形成于战国时期的黄老道家作品,其所创造性提出的"精气说"在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影响,但其中涉及到的"道—气"关系问题复杂而容易混淆,有必要加以重新梳理和厘定。从黄老道家的基本特征以及《管子》四篇内部相关文献出发,我们发现《管子》四篇中的道气关系既不是一种二元论结构,也不是所谓二而一的同一结构。"气"是"道"借以生成万物的衍生体,"道"要进入万物就必须借助于"气"这个由其产生,具有弥漫性,非有非无、即有即无的介质来加以实现,它们之间构成了"气"从属于"道"之一元论的宇宙生成模式。
关键词:
《管子》四篇 黄老道家 道 气 刑名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苗迎春
主权财富基金的内涵与特征是主权财富基金研究课题中首先面临的一个基础性理论问题,能否对其进行科学的界定直接影响到未来的深入研究。本文重在对主权财富基金的内涵与特征进行考察与分析,提出判定主权财富基金的六大构成要素,并对主权财富基金的未来发展趋势和投资特征进行初步研讨,厘清国际社会对中国现有主权财富基金的误解。
关键词:
主权财富基金 中国投资公司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方红
当前的教育很少直面儿童精神及其内在本质,致使儿童精神被偏好"秩序"、追逐"功利"、崇尚"理性"的倾向所挤占,儿童的精神世界被挤进了太多不属于他们自己的东西,最终导致儿童精神的"异化"。因此,教育应反省自身,反省教育制度和教育行为是否违背"为人"的伦理,进而真正观照儿童精神的成长,把儿童当作儿童,正视儿童的"游戏",打破困束儿童的"围墙",着眼儿童的幸福,以儿童自身独特的而不是成人认定的精神特质为基础,如此才能真正成为有助于儿童精神成长的"为人"之学。
关键词:
精神 成人 儿童精神 儿童教育
[期刊]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作者]
唐代兴
近年,日渐趋热的"天人合一"研究大都将其理解为"人与自然的和谐"。这种想象性研究虽基于"拯救人类"和解决环境危机之美好期待,却与其本意相违。张载所提出的"天人合一"中,"人"专指圣人、大人;"天"意谓天德、天道。其"天人合一"思想土壤是"天人性一",并蕴含"天人相类"和"天人相通",其生存论诉求是"天人相生",这就是人理、人道向天德、天道"合生"为"圣"。张载倡"天人合一",是为改变自积其弱的儒学状况、重建义理之学和儒家道统而"求其大体":他从"天人性一"出发,探求建构天人相类、天人相通、天人相生之大义理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杜泽逊
《四库全书总目》卷一三八类书类存目二:“《事物考》八卷,浙江朱彝尊家曝书亭藏本,明傅岩撰。岩字野清,义乌人。”按:此书《浙江省第五次曝书亭呈送书目》云“明傅岩著,四本”,《浙江采集遗书总录》云“刊本,明御史义乌傅岩撰”,即《四库总目》所据之本。《安徽省呈送书目》亦著录,唯不记撰人。知当时浙江之外另有安徽呈本。检诸家目录,题傅岩撰之《事物考》八卷未见著录,访之南北各馆,亦未见有藏。唯明代王三聘《事物考》八卷颇见流传,计有:明嘉靖四十二年何起鸣刻本、明隆庆三年王嘉宾刻本、明隆庆四年金陵书林周氏刻本、明万历间钱塘胡文焕刻《格致丛书》本(作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柳友荣
教育部将建设一流本科教育纳入冲击"一流大学""一流学科"的建设方案,在实践层面上必须十分关注将"一流本科教育"等同于"一流大学本科教育"、重蹈"定量指标"陷阱、以己大众化之躯学人普及化之神等3个操作误区。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应从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阶段出发,兼顾办学定位,实施分类引导,以课堂教学改革为突破口,推动本科教学质量的整体提高。
关键词:
本科教育 一流大学 教学质量 课堂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侯欣一 赵晓磊
关于汉代案、劾、下狱等司法程序的顺位,史籍中的记载显得异常复杂,学界的相关解释亦存在分歧,主要原因是对汉代劾制之理解尚存疑点。汉代的劾是以案验为基础的初步定罪程序,是引发人犯诣狱的重要前提,人犯的诣狱是依据劾章中的罪名来确定的。汉代对同一案件处理的基本程序顺位是案-劾-下狱,这种程序顺位是以律令的严格规定为保障的。由于汉代的下狱审理须以劾章之内容为限,因此下狱后罪犯的其它罪行依然要经历案劾的程序。史籍中关于汉代司法程序的错乱描述,或许是由于史籍撰写者不熟悉当时的司法程序,亦或许是由于史籍撰写者习惯于特定的
关键词:
汉代劾制 案、劾、下狱 司法程序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
[作者]
朱银宇
《巴金全集》收录1970年代巴金致陈洪有书信五封,具有一定的史料价值。由于书信原件残缺、落款时间不完整等原因,《巴金全集》编者对其中三封信的写信日期判定有误。在查考多方资料的基础上,对这些误判的写信时间进行辨析和纠正,以消除因书信时间差错对学者研究造成的障碍,并藉此梳理巴金在1973年至1977年间的重要经历,探究巴金在这一历史转折期的某些心理状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