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3490)
- 2023(5272)
- 2022(4427)
- 2021(4369)
- 2020(3575)
- 2019(8359)
- 2018(7730)
- 2017(13924)
- 2016(7279)
- 2015(8579)
- 2014(8513)
- 2013(8391)
- 2012(8156)
- 2011(7342)
- 2010(7718)
- 2009(8035)
- 2008(7305)
- 2007(6369)
- 2006(5889)
- 2005(5649)
- 学科
- 济(29336)
- 经济(29305)
- 融(25221)
- 金融(25221)
- 业(22355)
- 银(22327)
- 银行(22320)
- 行(21752)
- 管理(20821)
- 企(19209)
- 企业(19209)
- 中国(17949)
- 中国金融(10993)
- 方法(10990)
- 财(10875)
- 制(10606)
- 数学(9396)
- 数学方法(9225)
- 农(8224)
- 地方(8184)
- 务(7755)
- 财务(7733)
- 财务管理(7714)
- 企业财务(7423)
- 业经(7243)
- 体(6582)
- 贸(6390)
- 贸易(6377)
- 易(6260)
- 学(6110)
- 机构
- 大学(103265)
- 学院(102308)
- 济(44534)
- 经济(43512)
- 中国(37717)
- 研究(37533)
- 管理(35563)
- 理学(29348)
- 理学院(29006)
- 管理学(28426)
- 管理学院(28242)
- 财(23705)
- 京(22141)
- 科学(20702)
- 中心(20224)
- 所(19007)
- 财经(17992)
- 银(17494)
- 银行(16896)
- 研究所(16819)
- 农(16421)
- 经(16294)
- 融(16182)
- 金融(15900)
- 江(15832)
- 行(15734)
- 经济学(14561)
- 人民(14560)
- 北京(14461)
- 州(13817)
- 基金
- 项目(60856)
- 科学(47286)
- 研究(45703)
- 基金(43905)
- 家(37574)
- 国家(37205)
- 科学基金(31649)
- 社会(29214)
- 社会科(27742)
- 社会科学(27736)
- 省(23293)
- 基金项目(22361)
- 教育(20921)
- 划(19475)
- 自然(19103)
- 资助(18992)
- 自然科(18697)
- 自然科学(18695)
- 编号(18605)
- 自然科学基金(18366)
- 成果(16673)
- 重点(14185)
- 部(13579)
- 发(13457)
- 课题(13165)
- 性(12849)
- 创(12841)
- 国家社会(12221)
- 创新(12058)
- 教育部(11980)
共检索到1810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邓智毅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我国要适应国内外经济形势新变化,加快形成新的经济发展方式,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可以预见,未来经济发展将会更加强调转变发展方式和增强创新驱动,金融业如何适应这些深层次变化,更好地支持实体经济发展,需要我们深入思考、认真谋划、积极行动。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2007年中国金融理财市场报告》课题组 巴曙松
尽管中国的理财业还处在新生阶段,却已经颇具规模而且前景非常广阔。理财业务将是末来中国市场上最具成长性的业务。中国理财市场的发展进入黄金10年之所以做出中国理财市场自2006年进入发展的黄金10年这一判断,主要是基于以下因素: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吴强 徐诺金
我国的金融改革已走完十个年头。在这十年中,我们在五个方面着手了带有方向性的变革:1.中央银行制度的建立。从1983年9月起建立的中央银行体制,已经预示着我们看到了西方中央银行制度下,中央银行与商业银行职能分开的优点,预示着我们对今天商品经济条件下,货币信用制度特点的认识,一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胡志九 赵薇薇
银行业高额利润曾饱受争论,分歧焦点在于没有选择合适的参照物。根据2004—2015年银行业利润运行轨迹进行多维比较,发现2004—2013年10年中银行利润增速遭受外部冲击且表现出明显的两阶段特征,"黄金十年"与"高额利润"并存。经济增速向下换档、利率市场化基本完成、金融脱媒惯性上升及互联网金融异军突起等,对银行业经营构成全方位的冲击。部分冲击虽不利于银行业业绩提升,却有利于整个经济社会福利的改善。展望未来,银行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积极变革创新,以防止系统性的金融风险。
关键词:
银行业 黄金十年 高额利润 互联网金融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桁林
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桁林研究员在《社会科学研究》2013年第5期撰文指出,毫无疑问,房地产需求的主旋律是城市化,城市化是房地产业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如果城市化这个主题不变,那么,房地产增长势头依然会很迅猛而强劲。可以毫不夸张地讲,房地产是有巨大价值的潜力股,房价再高都有可能,这取决于多个有利条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巴曙松 刘晓依 朱元倩
从全球金融历史演变的角度看,历次金融危机的爆发都从特定的角度暴露出当时金融体系的缺陷,从而引发了许多关于金融监管理论与框架的反思和变革从金融监管变革的视角反观危机后金融体系的变化,既可以透视出金融体系自身的发展状况,也能探究影响金融体系发展的各种影响力量。目前,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已过去十年,为推动金融体系的稳定健康发展,改进危机中暴露的问题,防范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危机后的全球金融监管规则发生了重大改变,而且目前看来也依然处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兰德尔·夸尔斯 夏颖
一定程度的金融市场分隔的确会带来金融稳定方面的收益,但也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负面后果,如监管套利机会增加、机构的监管负担加重等2019年是金融稳定理事会(FSB)成立十周年。十年前,FSB在国际金融危机中应运而生。十年后,全面梳理FSB取得的成就,明确未来全球监管面临的挑战,正当其时。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王文
“一带一路”十年金融合作折射了中国对外金融拓展的初步探索,也反映了中国金融积极、正向的国际影响力,未来依然任重而道远以“五通”为主要内容的“一带一路”建设,10年来逐渐从倡议到实践、从一国提出到国际共知,实现了中外合作的诸多重大突破,已成为全球规模最大、参与度最广、福祉最多的国际公共产品。
关键词:
金融合作 “一带一路”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张黎黎
<正>山积而高,泽积而长。自2013年11月《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正式提出发展普惠金融以来,我国普惠金融已经走过了十载奋进路。十年来,我国金融服务的覆盖率、可得性、满意度不断提升,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补齐民生领域短板、赋能乡村振兴和共同富裕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吴念鲁
如何正确分析预测未来10年世界经济金融发展的趋势,是一件具有重要理论和现实意义的课题。该10年的发展趋势基本上仍在20世纪90年代经济全球化、区域集团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刘遵义
东亚金融危机的原因首先,让我们重新检讨一下1997~1998年的亚洲货币危机(也称作东亚货币危机),看看它基本的源头在什么地方?为什么会发生货币危机?另外,笔者10年前曾提出过一个观点,就是掠夺性的投机。掠夺性的投机当年在东亚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卢汉川
从1979年恢复农业银行到现在十年了。十年来农村金融业务发展和改革都取得巨大成就,也经过了许多曲折。在纪念农业银行恢复十周年的时候,回顾我们所走过的路并加以认真思考,对于今后的业务发展和改革的深入都是十分必要的。
[期刊] 金融评论
[作者]
李宏瑾
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各国通过强有力的市场救助政策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迅速稳定了金融体系,恢复了金融市场功能。但是,由于过度依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及其他结构性改革进展缓慢,非常规货币政策在产出通胀等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作用并不理想,由此引发了资产泡沫加剧、经济不确定性增加、政策协调困难、政策外溢性明显等诸多弊端,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各国经济复苏和货币政策正常化的进程。由于良好经济基本面支撑、较多的风险应对手段、更为灵活的政策安排等因素,新兴经济体成功吸取了此前数次危机冲击的经验,在此次全球金融危机中表现良好。在经过整整十年之后,总结各国危机应对的经验教训,对当下中国打好防范重大风险攻坚战、顺利实现新时代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全球金融危机 经验教训 政策启示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