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4041)
2023(5951)
2022(5351)
2021(4840)
2020(4483)
2019(10561)
2018(10378)
2017(20125)
2016(11448)
2015(13167)
2014(13473)
2013(13669)
2012(13129)
2011(12063)
2010(12101)
2009(11434)
2008(11623)
2007(10790)
2006(9232)
2005(8326)
作者
(38480)
(32331)
(32121)
(30693)
(20381)
(15651)
(14699)
(12732)
(12267)
(11502)
(11016)
(10744)
(10430)
(10405)
(10355)
(10329)
(10277)
(9655)
(9449)
(9429)
(8383)
(8151)
(7926)
(7475)
(7378)
(7307)
(7253)
(7178)
(6687)
(6674)
学科
(48423)
经济(48370)
管理(28886)
(28626)
方法(25150)
数学(22559)
(22385)
企业(22385)
数学方法(22321)
(13491)
(13204)
(12252)
中国(11618)
(10121)
贸易(10120)
(9829)
地方(9175)
农业(8803)
业经(8754)
(8722)
(7509)
(7317)
财务(7302)
财务管理(7275)
(6971)
银行(6923)
理论(6910)
企业财务(6846)
(6810)
金融(6808)
机构
大学(175378)
学院(172533)
(68143)
经济(66598)
研究(64676)
管理(60823)
理学(52122)
理学院(51462)
管理学(50318)
管理学院(50021)
中国(47485)
科学(44569)
(41999)
(38493)
(36363)
农业(34009)
研究所(33470)
业大(32903)
(30520)
中心(29282)
(27505)
北京(24303)
财经(24133)
(23024)
(22033)
农业大学(21806)
(21800)
师范(21614)
(21594)
(21238)
基金
项目(115196)
科学(86951)
基金(81371)
研究(76665)
(74770)
国家(74166)
科学基金(59764)
(45947)
社会(45410)
基金项目(42962)
社会科(42821)
社会科学(42802)
自然(41603)
自然科(40578)
自然科学(40557)
(40003)
自然科学基金(39836)
教育(35633)
资助(35042)
编号(30514)
重点(27081)
成果(25374)
(25264)
(25235)
计划(25026)
科研(23450)
(23275)
科技(22927)
课题(22043)
创新(21909)
期刊
(73341)
经济(73341)
研究(47518)
学报(38407)
(37239)
中国(33797)
科学(31300)
大学(27122)
学学(25821)
农业(24861)
(24418)
管理(20441)
教育(16078)
技术(14221)
(14065)
金融(14065)
(13940)
财经(12147)
经济研究(12027)
业经(11512)
(10492)
(10434)
业大(10418)
问题(10270)
(8971)
技术经济(8938)
农业大学(8675)
统计(8458)
科技(8375)
理论(8244)
共检索到25574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峰  陈松林  王磊  田永胜  邓寒  刘寿堂  孙德强  
对"鲆优1号"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进行育种性能分析,并研究育种值选择在牙鲆育种中的应用。测量了2 425尾450日龄左右"鲆优1号"牙鲆全长和体质量。采用SPSS软件进行表型参数分析,运用DMU软件,采用REML法进行方差组分估计,并通过BLUP方法预测个体估计育种值(EBV)。根据表型值和育种值的比较结果进行亲本选留。结果显示,运用DMU软件包估计牙鲆全长和体质量遗传力分别为0.266、0.302。全长、体质量育种值与表型值相关系数分别为0.685和0.677,都表现为极显著相关(P<0.01)。经家系间比较,"鲆优1号"牙鲆的表型值均值和育种值均值都高于其他...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仰真  杨英明  刘洋  卢昇  吴垚磊  赵玉柱  马腾  程向明  程佳禹  陈松林  
为比较牙鲆"鲆优2号"在不同养殖地区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实验利用连续多代对生长性状和抗迟缓爱德华氏菌病性状遗传参数评估和基因组选择的结果筛选出的亲本,建立28个"鲆优2号"家系,在河北(Site 1)和山东(Site 2)进行对比养殖试验,利用混合线性动物模型对生长和存活性状进行了基因型与环境互作分析。Site 1和Site 2的平均日增重分别为1.5和1.2 g/d,养殖成活率分别为81.4%和82.2%,"鲆优2号"在两个养殖地点的生长和抗病性能均表现优异。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和存活性状的遗传相关分别为0.57 (0.7),说明不同养殖环境间收获体质量存在显著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但是不同养殖环境间存活性状的基因型与环境互作效应不显著。研究表明,牙鲆"鲆优2号"新品种在不同养殖地点的生长和存活性能均表现良好,为保证良好的推广效果,需要对牙鲆的制种方案进一步优化,针对不同的养殖地区进行"鲆优2号"苗种生产,或培育具有普适性的"鲆优2号"苗种,保证在不同养殖环境下的快速生长和高存活率优势。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田永胜  陈松林  徐田军  邓寒  丁浩  
针对牙鲆生长慢的问题,实验室建立了63个牙鲆家系生长性能进行了测定和比较分析。对日龄80~230d的不同家系鱼苗的体长和体重进行了测量,发现家系之间存在明显的生长差异,生长最快家系平均体重是最慢家系的3.08倍,最大体长是最小体长的1.47倍。家系的绝对增重率分布在0.138~0.478。利用多元方差分析(MANOVA)对家系因子进行分析表明,牙鲆家系生长日龄对家系体长和体重未达显著影响(P>0.05);利用单因素方差(one-way ANOVA)分析和多重比较法(SNK)对63个家系的生长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后表明,所有家系可分为生长快速、生长较快、生长一般、生长较慢和生长最慢5个组,5组之间具...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峰  陈松林  王磊  田永胜  刘寿堂  孙德强  邓寒  
以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病群体(RS)、RS(♂)与从日本引进的日本群体(♀)交配建立的群体(RJ)、日本群体(♂)与RS(♀)交配建立的群体(JR)、以及韩国群体(KS)为基础群体,通过随机交配建立牙鲆家系,研究了4个群体作为亲本的育种性能。待所建立的家系生长至19月龄左右时,测量家系生长性状,包括全长和体质量,测量所得数据用SPSS及DMU软件中的REML算法和BLUP方法进行分析。结果显示,从表型参数可以看出KS(♂)×RJ(♀)杂交后代表现出明显的生长优势。19月龄牙鲆全长和体质量的遗传力分别为0.301、0.295,都属于中等遗传力。因此,牙鲆群体具有...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高保全  刘萍  李健  
以家系为分析单元,测量三疣梭子蟹(Portunus trituberculatus)‘黄选1号’新品种在80、100日龄的甲宽、体高和体质量3个性状,运用"海水养殖甲壳类动物育种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V1.0"及SPSS13.0软件,对其生长性能、遗传力及育种值进行分析,探讨育种值选择在三疣梭子蟹遗传育种中的应用。结果显示,三疣梭子蟹‘黄选1号’80、100日龄的生长速度分别提高16.20%和19.35%,显示了较大的生长优势;采用REML法进行遗传力评估,发现三疣梭子蟹甲宽、体高、体质量8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64、0.304、0.167,100日龄遗传力分别为0.125、0.241、0.11...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侯吉伦  王桂兴  张晓彦  宋立民  孙朝徽  赵雅贤  任建功  姜秀凤  司飞  刘海金  王玉芬  
为了选育抗淋巴囊肿的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新品种,2015年建立了5个普通家系(C1C5)、3个雌核发育家系(G1、G2、G3)和1个对照组,在淋巴囊肿病高发养殖场进行自然染毒实验,统计各家系的抗病保护率。同时对各家系120 d、180 d、240 d和300 d时的生长性状进行跟踪测量和比较。结果表明,各家系牙鲆在不同时期有各自不同的生长规律,呈现出家系间生长规律的不一致性。但在所有家系中,家系G2各个时期的生长表现始终排名靠前。390 d统计抗病保护率的结果显示,对照组的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翟万营  张俊玲  施志仪  李巍  
利用RACE-PCR技术,从牙鲆肝脏组织总RNA中克隆得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nsulin-like growth factor binding protein 1,IGFBP-1)基因的全长cDNA序列,该cDNA全长为1 070 bp,开放阅读框为729 bp,编码242个氨基酸。通过系统进化树分析,牙鲆IGFBP-1与鱼类IGFBP-1基因紧密聚为一支;通过同源性比对,牙鲆IGFBP-1基因的核苷酸序列与大菱鲆同源性最高,为95%,而其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其它鱼类如大菱鲆、五条、黄金鲈、红点鲑、鲤和斑马鱼的同源性分别为89%、89%、84%、79%、67%和67%。半定量RT-...
[期刊] 上海海洋大学学报  [作者] 程丽娜  徐冬冬  李三磊  耿智  楼宝  毛国民  詹炜  
以25℃为对照组,设置28℃、30℃、32℃为高温胁迫组,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研究高温胁迫对2种规格(实验I和实验II)的褐牙鲆幼鱼生长的影响。结果显示:(1)水温25~30℃时,褐牙鲆几乎不死亡;水温达到32℃时,褐牙鲆的成活率显著下降,2种规格鱼在32℃下的成活率无显著差别(P<0.01);(3)相同温度条件下,实验Ⅰ的特定生长率和摄食率显著高于实验Ⅱ(P<0.05),饵料转化率则实验Ⅰ显著低于实验Ⅱ(P<0.05),表明规格大小对褐牙...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侯吉伦  郭亚男  付元帅  王桂兴  张晓彦  孙朝徽  司飞  王玉芬  
为在分子水平解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抗淋巴囊肿病的机理,本研究克隆牙鲆淋巴囊肿抗病免疫相关基因efhd2和tbc1d25的c DNA全序列,运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基因序列进行了详细分析;同时,采用荧光定量PCR分析了efhd2和tbc1d25基因在牙鲆胚胎发育不同阶段、淋巴囊肿抗病和患病个体不同组织的表达特征。结果显示,efhd2基因c DNA全长为5231 bp,开放阅读框(ORF)长为699 bp,编码232个氨基酸。tbc1d25基因c DNA全长为3173 bp,ORF长为2601 bp,编码866个氨基酸。定量结果显示,efhd2和tbc1d25基因在胚胎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其中,efhd2在出膜仔鱼期表达量最高,而tbc1d25在受精卵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时期(P<0.05)。在所研究的淋巴囊肿抗病和患病个体不同组织中,efhd2和tbc1d25基因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抗病个体的血液中,这2个基因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患病个体(P<0.05)。本研究结果为深入探讨efhd2和tbc1d25基因功能和解析牙鲆淋巴囊肿抗病机理提供了基础资料。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龚理  徐晖  李军  孔晓瑜  
以雌褐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雄夏鲆(P.dentatus)及其子一代为研究对象,对其核糖体基因的ITS1序列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ITS1序列具有明显的种间及个体内差异。在雄夏鲆ITS1序列中仅发现1种基因类型(X型),而在雌褐牙鲆及子一代ITS1序列中发现两种差异显著的基因型(X型和Y型)。在亲本中未检测到两种类型的交换重组序列,而在子代中检测到4个X型与Y型的重组序列,说明子代ITS1区域更容易发生交换重组。进一步的遗传距离分析发现,母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0.059)明显大于父本与子代之间的遗传距离(0.018),且子代中X型片段出现的频率(85.5%...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刘永新  刘英杰  周勤  高磊  方辉  韩刚  王玉芬  姜秀凤  刘海金  
采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对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10个选育家系的9个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进行分析和评价。首先对体质量与生长性况进行数列无量纲化处理,计算出每个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系数和关联度,根据灰色关联度构建两两比较判断矩阵定量分析各生长性状对体质量的影响度。结果显示,每个生长性状与体质量的关联度由大到小依次为:全长(0.875 8)、体长(0.859 3)、尾柄高(0.830 7)、躯干长(0.827 7)、头长(0.803 5)、尾长(0.781 2)、体高(0.740 2)、吻长(0.665 7)和尾柄长(0.654 0)。体质量的主控因素为:全长、体长...
[期刊] 渔业科学进展  [作者] 李祥孔  田永胜  李洪  宋莉妮  高进  段会敏  戴欢  陈张帆  陈松林  王秀利  
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优良养殖新品种培育是防止其品种退化和提高经济效益的主要途径,数量性状遗传评估是牙鲆育种的主要方法之一。本研究利用已建立的牙鲆核心群体建立42个牙鲆家系,分别测量140、170、200、380日龄各家系生长相关性状(体重、全长和体宽),通过MINQUE、REML和BLUP方法对其进行数量遗传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期生长性状的变异系数为10.56%–38.62%,其中,体重的变异系数最大,全长和体宽的变异系数都较小,不同性状的变异系数均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减小。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陈松林  田永胜  徐田军  邓寒  刘寿堂  刘本伟  季相山  于过才  
通过自然选择和人工感染途径筛选出抗鳗弧菌病牙鲆鱼种,将其培育成亲鱼94尾,建立了牙鲆抗病群体;从日本引进了牙鲆日本群体;以上述2个群体以及黄海中捕捞的黄海群体为基础群体,通过不同组合的交配,建立了63个牙鲆家系,其中半同胞家系54个,全同胞家系9个。生长比较实验表明这63个家系的生长速度存在着明显差异,从中筛选出生长快速的家系4个(家系36,42,43和57),生长较快的家系9个(家系27、28、35、39、41、51、60、65和76),生长慢的家系1个(75号家系)。通过对59个家系的抗病能力测定表明,不同家系在抗鳗弧菌感染的能力上存在着明显差别,从中鉴定出抗病力强的家系3个(家系50,6...
[期刊] 水产学报  [作者] 李洁  黄国强  张秀梅  韦柳枝  唐夏  
环境温度短周期波动对鱼类的生长和能量代谢有重要影响,实验在室内可控条件下,对褐牙鲆幼鱼在经历高温-最佳温度循环的生长与能量分配进行了研究。在为期40d的实验中,驯养于20℃的褐牙鲆幼鱼在每个为期10d的循环中分别经历0d(H0)、2d(H2)、4d(H4)、6d(H6)和8d(H8)的26.5℃高温胁迫后,剩余的天数恢复到最佳温度(20℃)下养殖。实验结束时,经历不同天数高温胁迫的各处理组的褐牙鲆幼鱼以干重、湿重、蛋白质和能量表示的鱼体重均显著小于对照组(H0)。实验期间摄食量少和分配于生长的能量减少是导致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生长减慢的主要原因。经历高温胁迫的处理组的摄食量都显著低于对照组,但摄...
[期刊] 中国水产科学  [作者] 唐晓阳  姜宏波  刘海金  孙朝徽  张晓彦  王桂兴  司飞  
以有丝分裂雌核发育牙鲆(Paralichthys olivaceus)中的雄性和雌性作为父母本,进行人工授精获得杂合克隆牙鲆。从35日龄起,实验鱼类分别在16、19、22、25、28和31℃水温下培育至110日龄,观察其性别分化、性比和生长的差异。结果表明,性别分化与培育水温密切相关,在22、25和28℃水温下,6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在16℃和19℃下,分别在70日龄和90日龄开始性别分化;而31℃下,110日龄仍未发生性别分化。通过180尾标本的组织切片观察,各温度下的杂合克隆牙鲆均为雌鱼,未发现雄鱼,表明高水温没有改变雌性性别。对于全长和体质量的生长,除31℃外,其他各实验组随着水温升高而...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