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7188)
2023(10478)
2022(8395)
2021(7660)
2020(6353)
2019(14595)
2018(14638)
2017(26833)
2016(16063)
2015(18379)
2014(19146)
2013(18125)
2012(16826)
2011(15308)
2010(15562)
2009(14339)
2008(14328)
2007(13268)
2006(11662)
2005(10831)
作者
(45532)
(38080)
(38069)
(36615)
(24019)
(18200)
(17637)
(14914)
(14534)
(13555)
(12844)
(12804)
(12142)
(12141)
(12124)
(12104)
(11851)
(11419)
(11097)
(10957)
(9657)
(9570)
(9354)
(8786)
(8709)
(8640)
(8577)
(8488)
(7758)
(7676)
学科
(64921)
经济(64871)
管理(37049)
(34565)
方法(27232)
(25943)
企业(25943)
数学(24062)
数学方法(23820)
中国(23567)
教育(20484)
(19146)
地方(17128)
(15666)
(14022)
业经(13645)
农业(12747)
理论(12658)
(10864)
(10657)
(10543)
贸易(10540)
(10157)
地方经济(9769)
(9546)
环境(9122)
发展(8893)
(8880)
银行(8855)
(8834)
机构
大学(230021)
学院(225584)
(85901)
经济(83778)
研究(82062)
管理(77431)
理学(66349)
理学院(65397)
管理学(64014)
管理学院(63561)
中国(55481)
科学(51048)
(50656)
(42362)
(40797)
师范(40507)
(38975)
研究所(38708)
(38512)
中心(36735)
(36590)
教育(34835)
业大(33126)
师范大学(33088)
北京(32609)
农业(30720)
财经(30711)
(29140)
(28740)
(27766)
基金
项目(146043)
科学(115283)
研究(112562)
基金(101229)
(87776)
国家(86949)
科学基金(72853)
社会(68636)
社会科(64664)
社会科学(64644)
(59298)
教育(58601)
基金项目(53065)
(51665)
编号(49046)
自然(44612)
自然科(43501)
自然科学(43488)
自然科学基金(42682)
成果(42399)
资助(40376)
课题(36824)
重点(34967)
(34130)
(33442)
(29966)
(29931)
项目编号(28821)
(28798)
教育部(28680)
期刊
(95165)
经济(95165)
研究(74242)
教育(55700)
中国(52212)
学报(35692)
(35526)
科学(31823)
(29873)
大学(27354)
管理(25412)
学学(24030)
农业(24017)
技术(23197)
(17587)
金融(17587)
业经(15752)
财经(15201)
经济研究(14995)
职业(14186)
问题(13313)
(13184)
(13150)
图书(11930)
(11135)
(11129)
论坛(11129)
技术经济(10734)
(10359)
资源(10093)
共检索到3425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吴绍芬  董泽芳  
在我国 ,随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高等教育区域化也必将成为我国高教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本文通过具体阐释高等教育区域化与高等教育地方化和高等教育国际化的联系与区别 ,对高等教育区域化的含义 ,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它是一种由过去的中央一级办学变成中央、省两级办学 (也包括发达地区的中心城市办学 )的新办学思路 ,其办学宗旨是为了促进区域高等教育与区域科技、经济、文化等诸系统的良性互动和协调发展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申超  
高等教育的国际化是使高等教育在关系、影响或范围上成为国际性的活动或过程。一些关于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定义由于采用了规定性、描述性和纲领性的定义陈述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该概念的混用现象:引发了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过程说"、"趋势说"和"结果说"的争论;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全球化";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国际(高等)教育";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的国际交流与合作";将"高等教育国际化"等同于"高等教育与国际接轨"。厘清高等教育国际化概念的内涵及其混用现象能够为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实践奠定基础。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陈·巴特尔  张朝乐门  
"民族高等教育"概念的逻辑特征阐释,框定民族高等教育实践的外围边界,是构建民族高等教育基本理论的基础工程。经过反思发现,历史上形成的"民族高等教育"概念阐释中存在的问题,通过路径依赖,制约着当今民族高等教育研究的深入。通过多元界定"民族高等教育"概念的逻辑特征,可以为构建多元的民族高等教育理论奠定基础。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张安富  靳敏  施佳璐  
建设高等教育强国,提升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是核心。准确认识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内涵及相关概念的区别,是高等教育质量理论研究的逻辑起点。本文给出了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定义,并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次阐述了高等教育质量与水平的内涵。高等教育质量与人才培养质量,高等教育质量与高等教育水平,高等学校的教学质量与高等学校的教育质量存在着密切的联系,同时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吕林海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深入发展,要求我们回到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内涵的深刻辨析上,以生成更加正确的国际化发展之路。从国际化与全球化的比较辨析国际化的内涵、从历史发展的视角透视国际化活动及其原因的变化、从行动模型的视角解读国际化的实践运作实质等,共同构成了理解国际化本体内涵的研究路径。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杨力苈   范丽珺  
高等教育在个人、社会、国家乃至世界的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理解和解释高等教育的贡献与价值对高等教育自身与社会、国家发展至关重要。“公益”“私益”“共益”是当前国际与本土学界用以解释高等教育贡献与价值的核心概念,也在不同程度上反映出我国高等教育三个不同发展阶段的价值取向。本文关注中国文化中的“公”“私”之辩,并基于具体的高等教育理念和实践,解释为何被我国高等教育广泛使用的“公益”“私益”等西方理念难以有效捕捉我国话语中“公”“私”概念的内涵,而“共益”概念与我国话语更为接近,可以成为更适合描述我国高等教育贡献与价值的理念。对相关概念在中西话语体系下的概念辨析与本土建构,也是对构建中国自主知识体系需要的有效回应。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杨强  叶宝娟  
国际化是当前世界高等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而区域化发展是我国高等教育实现高等教育强国战略的必经途径。文章在探讨了高等教育国际化与区域化的内涵及二者关系的基础上提出在国际化背景下促进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化发展的策略。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许小雅  
20世纪90年代以来,ISO9000系列标准逐渐被引入高等教育领域,在取得巨大成功的时候,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论。我们有必要思考支撑ISO9000系列标准的管理理念与高等教育所遵循的教育和学术理念之间的关系,由此厘清ISO9000系列标准的边界和适用范围。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陈向明  
通识教育在国际高等教育界一直倍受瞩目,发达国家积累了丰富的实施通识教育的经验,国内一些大学也在进行积极的尝试。虽然目前我国教育界大都赞同在大学(特别是综合性研究型大学)本科实施通识教育,但不论是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对通识教育及其相关概念的理解不仅不一致,而且很模糊。因此,有必要对通识教育的定义及其与专才教育、自由教育、人文教育、素质教育、专业教育以及通选课和公共课等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进行辨析。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柳颖  白红梅  
双语教育概念是否清晰明确、准确合理,影响着人们对双语教育的理解及双语教育问题的研究。双语教育概念的界定要在历时性梳理的基础上,运用科学的方法去深入研究。同时还应把此概念放在社会的大背景中,分析它的发展变化,考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对双语教育概念所产生的影响,在进行研究时准确界定双语教育的概念。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智  
近代职业教育思想起源于清末的"实业救国"思潮,历经近半个世纪的发展,实业教育逐渐演变为职业教育,同时职业教育又衍生出职业学校教育、职业指导、职业补习教育等,理清职业教育类概念之间的关系,对于深入理解职业教育的本质有一定的帮助。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硕豪  
高等教育学的上位学科——普通教育学的学科特点 ,决定了高等教育学必须承担起理论建设的任务 ,成为一门基础理论学科。高等教育学只有确立其基础理论学科地位 ,才能提高自身的学科水平 ,并对高等教育实践起有效的指导作用。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孟晓晨  马亮  
作者认为国内学术界对于都市区的认识还存在一些不足,需要加以补充和修正。根据西方都市区的本质特征,文章强调了都市区是以劳动力市场来界定的,并说明了都市区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形成的一种城市空间组织形态,它可以实现城市劳动市场的高效运作,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行。作者认为中国还没有出现典型的都市区,但已具备了都市区的形成条件,应该通过城市规划来促进都市区的发展。文章最后介绍了城市-区域的概念,指出城市-区域是多中心的都市区。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陈文华  刘善庆  
产业集群从不同的角度有不同的定义,从三个方面对产业集群的概念进行辨析。认为产业集群是在特定区域中大量企业及相关机构基于专业化分工的、以群集为特征的一种经济社会现象;是在市场竞争中不断演进的、有效率的中间体组织;是全球化背景下发展区域经济的新的思维方法和发展模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