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4)
2023(5751)
2022(5020)
2021(4678)
2020(4042)
2019(8582)
2018(8490)
2017(16299)
2016(8539)
2015(9269)
2014(8663)
2013(8170)
2012(7145)
2011(6330)
2010(6479)
2009(6451)
2008(6318)
2007(5503)
2006(4655)
2005(4324)
作者
(21897)
(18477)
(17910)
(17286)
(11720)
(8704)
(8330)
(7030)
(6989)
(6459)
(6180)
(6075)
(5712)
(5578)
(5563)
(5513)
(5457)
(5368)
(5331)
(5177)
(4490)
(4395)
(4182)
(4162)
(4147)
(4052)
(4038)
(3980)
(3591)
(3462)
学科
(28065)
(27817)
经济(27774)
管理(26892)
(22693)
企业(22693)
方法(13126)
数学(11507)
数学方法(11337)
(10995)
保险(10903)
(10173)
中国(10113)
(8493)
(8153)
银行(8143)
(7900)
(7701)
(7423)
财务(7410)
财务管理(7395)
企业财务(6942)
(6869)
金融(6868)
业经(6812)
(5686)
贸易(5682)
(5587)
(5562)
理论(5297)
机构
学院(112560)
大学(110345)
管理(44532)
(43763)
经济(42813)
理学(37560)
理学院(37229)
管理学(36535)
管理学院(36329)
研究(31723)
中国(29810)
(25238)
(22011)
财经(19586)
科学(18502)
(17755)
(16519)
中心(15897)
(15051)
(14930)
财经大学(14755)
业大(14405)
北京(13751)
(13672)
研究所(13353)
经济学(13299)
(12397)
师范(12250)
(12031)
经济学院(12012)
基金
项目(72334)
科学(57330)
研究(53992)
基金(53112)
(45058)
国家(44673)
科学基金(39485)
社会(34832)
社会科(32896)
社会科学(32891)
(28372)
基金项目(27486)
自然(25617)
教育(25202)
自然科(25082)
自然科学(25077)
自然科学基金(24618)
(23469)
编号(22712)
资助(22204)
成果(18137)
重点(15943)
(15834)
(15491)
课题(15184)
(14581)
项目编号(14544)
创新(14453)
(14370)
(14272)
期刊
(48085)
经济(48085)
研究(34793)
中国(20625)
(20606)
(17470)
金融(17470)
管理(16566)
学报(14850)
(14137)
科学(13929)
大学(11706)
学学(11243)
教育(10165)
财经(9510)
农业(9357)
技术(8954)
业经(8765)
经济研究(7986)
(7961)
财会(6513)
理论(5620)
问题(5448)
统计(5250)
(5225)
商业(5199)
会计(5192)
实践(5087)
(5087)
现代(5070)
共检索到1681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马本江  阮强家  周忠民  陈晓红  
私募基金契约本质上是一种复杂的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基于现行私募基金行业标准的“2-20”合同,在委托代理框架下,结合前景理论,讨论了“高水位”法对基金经理的激励效应及其导致的冒险行为。研究发现,在高水位激励下产生“承诺升级”现象,当基金经理在评估期对基金业绩超过“高水位”持乐观信念时,经理倾向采用保守型投资策略;反之其倾向激进的投资策略。由此提出“2-20”合同改进:业绩激励乘数随着基金经理的差异信念而时变,同时纳入对基金风险范围的约束,以防范代理投资过程中的过度冒险问题。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肖欣荣  田存志  
私募基金是一种新兴的资产管理模式,其本质上也是一种委托代理契约。本文利用Tirole(2006)的公司融资分析框架和思想,研究了私募基金管理者与基金外部投资人的委托代理关系,求解出私募基金的最优管理规模和分成比例,并用数值计算方法对理论结果进行了讨论。理论模型和数值计算表明:私募基金的最优管理规模和分成比例是存在的;只有在某些特定的参数组合下,现实中广泛使用的"2—20"合同才具有某种合理性,且并非最优;业绩表现费有助于降低私募基金管理者的道德风险。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彭耿  曹兴  冷志明  
基金经理在选择投资组合风险时,不仅会考虑基金的业绩排名,同时会考虑基金业绩之间的差距,由此提出了业绩差距排名,并提出了新的实证方法,即线性回归的方法来研究业绩差距排名对基金经理风险承担的影响,同时验证了BHS结论在中国基金市场中的适用性。结果表明BHS结论在中国基金市场中是不成立的,同时表明在中国基金市场中基金经理具有相对业绩排名目标,但此相对业绩排名是本文中所提出的业绩差距排名,此结论可以为监管部门规范基金投资行为以及为投资者选择基金提供参考。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徐经长  张璋  张东旭  
公司如何选择有效的股权激励方式一直是理论研究的重要话题。本文以2006—2016年中国A股实行股权激励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高管的风险态度差异对上市公司股权激励方式选择的影响。研究结果显示,高管的风险回避倾向越强,公司越倾向于授予风险较大的股票期权方式激励高管,以激发高管的风险承担意愿;高管的风险承担水平越高,公司则越倾向于采用风险较小的限制性股票期权方式进行激励,以削弱高管的过度风险追求倾向。进一步研究表明,当股权激励方式基于风险承担与高管的风险态度相匹配时,公司会有更好的业绩表现。本文的研究结论为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肖欣荣  田存志  
资产管理是一类典型的非对称信息委托代理关系。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在规模收益递减假设下,从激励契约角度研究了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的激励契约及其演变趋势,并利用显示解和数值模拟计算对理论模型进行了讨论。本文的研究表明,对基金管理人激励契约的安排是组织形式演进的内因;规模收益递减的客观规律是组织形式演进的外因;表现最好的私募基金将演进为私人基金,大部分公募基金将演进为以管理指数基金为主的被动式投资公司。本文的研究也有助于从资产管理企业角度增加对企业边界的理解。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项海容  刘星  
利用合约经济学的分析方法研究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薪酬合约,我们发现:在不对称信息下创业投资家的道德风险会造成显著的代理成本。并且私募基金管理的代理成本与创业投资家的能力、风险厌恶程度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投资组合的风险正相关;同时我们发现在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的薪酬合约中引入创业板市场的景气状况作为投资组合收益的基准可显著提高创业投资家的努力激励,并显著降低私募股权投资基金管理的代理成本。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曹兴  秦耀华  
基于经理的努力水平和风险规避程度是基金经理费设计的关键因素,构建固定费率结构下基金经理努力及风险选择的模型,结合我国基金样本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结果表明:管理费与基金业绩无显著正相关性,且低业绩的基金体现出较高的管理费率;管理费与基金风险具有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李学峰  徐荣  区宇轩  蔡新怡  
构建包含显性激励和隐性激励的共同激励模型,并以我国开放式基金为样本加以检验。研究发现:在共同激励机制下,由于激励扭曲,基金经理往往存在短视投资行为,虽然这种短视行为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基金经理获得较好的短期业绩,并且给基金公司带来更多的管理费收入,但在长期往往是不可持续的。进一步,发现基金经理行为短视化的根源在于固定费率制下基金经理面临的隐性激励过度,而显性激励效率低下。隐性激励的增加会加剧基金经理的短视投资,显性激励的提高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由“业绩-资金流”非对称性这一隐性激励引致的短视投资,却加剧了职业忧虑引致的短视投资。具体而言,管理费率每提升1%,“业绩-资金流”非对称导致的短视投资降低0.15%,而职业忧虑导致的短视投资会上升25.30%。固定费率制作为一个低效率的制度安排,其所提供的显性激励并不足以完全缓解基金经理的短视行为。因此,重视共同激励对基金经理短视行为的影响,对完善机构投资者治理、改进基金激励契约和加强投资者保护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宜君  姜奇平  
平台经济中的契约选择问题类似于农业经济中的租佃问题,平台和生产者并非雇佣关系,而是在双方选择中确定的契约关系。双方在契约选择时受到激励和风险双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者契约选择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收益激励和能力决定的风险偏好,平台契约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监督成本和生产者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分成制体现了一种激励和风险的平衡关系。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夏宜君  姜奇平  
平台经济中的契约选择问题类似于农业经济中的租佃问题,平台和生产者并非雇佣关系,而是在双方选择中确定的契约关系。双方在契约选择时受到激励和风险双重因素的影响,其中生产者契约选择中的影响因素主要是收益激励和能力决定的风险偏好,平台契约选择的影响因素主要是监督成本和生产者规模,在这种情况下,分成制体现了一种激励和风险的平衡关系。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杨柳  李子超  
本文通过引入一个两期动态模型对基金经理人的行为选择进行分析,刻画了经理人自身基于“职业生涯考虑”的最优努力行为和对“不正当的收入”的攫取。通过动态优化模型的建立得出两种不同业绩评价体系下基金经理人的最优行为选择及若干个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结论,并以此为基础对我国基金经理人市场的现状进行了探讨。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赵惠良  江红莉  吴有华  
文章将过度自信心理引入到基金投资的多任务委托代理模型中,研究了基金经理的最优激励合同问题。研究结果表明,若基金经理对风险控制任务(任务不可观测)的过度自信程度超出该项任务的不可观测程度,则应对该项任务提供激励,反之应该采取固定工资制;提高收益率任务的最优激励合同受任务是否独立、基金经理对风险控制任务的过度自信程度与风险控制任务的不可观测程度等因素的影响。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苗杰  李烈  张萌  
科学的制定经理人激励方案,有利于激发经理人的积极性,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文章从信息经济学入手,通过对经理人激励模型的分析研究,确定出最优的经理人激励方案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建议。
[期刊] 运筹与管理  [作者] 王斌   李建平  
在政府引导基金的运行中,两个代理人与引导基金的利益和追求的目标不一致,在信息不对称下都有可能发生道德风险,导致政策目标不能实现。为解决这一问题,本文在考虑双重道德风险的情形下,将激励机制、外部监督和惩罚机制结合起来,建立引导基金与两个代理人的三方博弈模型,并利用该模型研究控制和缓解代理人的道德风险的机制。研究发现:引入外部监督和惩罚机制能更有效地抑制基金管理机构的违约行为,促使其采取符合引导基金利益的行为,而且违约行为随着监督惩罚力度的增加而减少。对受托监督机构实行激励薪酬制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道德风险并提高其实施监督的积极性。对受托监督机构的激励强度与其风险厌恶程度,对基金管理机构的激励强度和基金绩效波动性成反比。同时监督成本和惩罚力度对最优激励强度具有重要的影响。本文研究证实了引入监督和惩罚机制对减少违约行为的有效性。同时对受托监督机构实行激励薪酬制有利于加强监管,确保政策目标的实现。研究结论可以为改进和完善政府引导基金的管理提供理论和政策指导。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