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5130)
- 2023(7692)
- 2022(6393)
- 2021(6146)
- 2020(4846)
- 2019(10884)
- 2018(10599)
- 2017(20004)
- 2016(11106)
- 2015(12400)
- 2014(12589)
- 2013(12275)
- 2012(11977)
- 2011(11009)
- 2010(11850)
- 2009(11284)
- 2008(11526)
- 2007(11035)
- 2006(10074)
- 2005(8914)
- 学科
- 济(43887)
- 经济(43820)
- 业(32943)
- 管理(30178)
- 农(27207)
- 企(22259)
- 企业(22259)
- 农业(17863)
- 方法(14389)
- 中国(13380)
- 业经(13137)
- 数学(12044)
- 数学方法(11718)
- 财(11556)
- 制(11388)
- 策(11299)
- 学(10507)
- 地方(10188)
- 及其(8851)
- 贸(8676)
- 贸易(8671)
- 银(8462)
- 易(8451)
- 银行(8443)
- 行(8139)
- 发(7961)
- 融(7863)
- 金融(7862)
- 政策(7853)
- 农业经济(7533)
- 机构
- 学院(166936)
- 大学(165058)
- 济(65582)
- 经济(63810)
- 管理(60953)
- 研究(60483)
- 理学(51006)
- 理学院(50375)
- 管理学(49279)
- 管理学院(48961)
- 中国(47615)
- 科学(36961)
- 京(35648)
- 农(34793)
- 财(33047)
- 所(31337)
- 中心(28454)
- 江(28329)
- 研究所(28043)
- 农业(26178)
- 业大(25291)
- 范(24586)
- 财经(24499)
- 师范(24369)
- 北京(22661)
- 州(22258)
- 经(22058)
- 院(21401)
- 省(20761)
- 师范大学(19189)
- 基金
- 项目(103127)
- 科学(80914)
- 研究(77797)
- 基金(73625)
- 家(63951)
- 国家(63296)
- 科学基金(53402)
- 社会(48258)
- 社会科(45265)
- 社会科学(45255)
- 省(40637)
- 基金项目(37661)
- 教育(35488)
- 划(34150)
- 自然(33652)
- 自然科(32895)
- 编号(32887)
- 自然科学(32884)
- 自然科学基金(32286)
- 资助(30604)
- 成果(29164)
- 课题(23578)
- 重点(23151)
- 发(22974)
- 部(22746)
- 性(20527)
- 创(20410)
- 国家社会(19296)
- 年(19240)
- 制(19148)
共检索到27090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曹海林 蔡雁冰
“项目进村”要成功不仅依赖于公共政策的合理性,更依赖于项目在实际运作中的顺畅执行。鲁东R市C镇村改厕项目事实表明,政策执行梗阻贯穿于政策本身、政策执行、政策接收三个环节之中,其“显性”表征为政策目标倒逼下的选择性执行、政绩考核压力下的偏向执行、政策认知缺失下的抵制执行,从而引致基层治理面临“内卷”挑战,村庄之间的差距被人为拉大,惠民利民宗旨难以充分实现等社会后果。“项目进村”在科层逻辑和乡土逻辑的双重嵌入与互动下,却遭受“嵌入性”的权力运作主导项目实施、政绩导向挤压政策执行中的村民主体性、政策传递中的信息沟通不对称、项目实施中的全过程监督乏力等“隐性”因素的制约。“项目进村”实施中建立健全行政引导与乡村自治的合力机制、增强政策执行中的村民主体性、畅通政策执行中的信息双向沟通渠道、强化项目资源分配中的全过程监督是消解政策执行梗阻的关键所在。
关键词:
项目进村 政策执行梗阻 基层治理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许士荣
随着改革深入和博士后规模扩大,我国博士后政策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诸多梗阻现象,政策的执行力受到影响,分析其深层次原因并采取针对性措施有利于梗阻的消解,使博士后政策执行发挥实效。
关键词:
博士后政策 执行梗阻 现象 成因 消解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莹 余艳锋 戴天放
政策在带来预期政策效应的同时,都有可能会遇到或衍生一些新的情况,由此产生新的问题。本文从农村政策制定和执行角度出发,研究有关问题,并初步提出可能的解决思路。
关键词:
农村政策 制定 执行 问题 对策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宋雄伟
基于"整合式"的研究视角,政策执行"梗阻"问题的产生可以归纳为:政策执行中忽视了"行政中的政治问题",忽视了"政策循环圈的相互内嵌",科层结构中横向与纵向的"矩阵陷阱",以及基层官僚的"主体性人格与执行裁量权"问题。作为治理的协商民主能够为我们解释执行"梗阻"问题提供一个新的诊断框架,通过规范权力运行机制,克服权力集中、滥用和错用的政治问题;保持政策过程的开放性,公共性和民主性;构建横向间结构性协商和程序性协商机制;优化中央和地方间的关系,提供激励相容机制;重塑基层官僚公共行政精神来治理政策执行"梗阻"问题。
关键词:
政策执行 梗阻 治理 协商民主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豆忠民 冯中校
解决央行货币政策传导在县域的梗阻,应优化信贷投资软环境,启动农村消费市场,完善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的外部环境。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刘捷 苏雷 张立俊
“双碳”目标的确立为我国经济绿色转型指明了新的方向,是我国在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方面做出的重要决策。农业农村作为“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领域,其贡献力量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思考。农村实现“双碳”的实质就是坚持农业生态文明之路、推动我国农业绿色发展。现阶段农业农村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是固碳减排,减少生产生活中的碳排放,全面发挥“双碳”目标导向作用和农业绿色发展支撑作用。针对当前农村碳排放交易机制优化、强化农村绿色生活理念、夯实创新型低碳技术服务、调整农村能源消费结构等方面协同发力,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期刊] 中国土地
[作者]
马聆萧 洪章忠 杨琛 刘芮琳
<正>核心提示本文基于福建省乡村振兴用地的调研情况,梳理分析了乡村振兴用地政策实施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提出了进一步明确“非粮化”认定标准、加强“点状用地”全链条统筹、增强集体建设用地政策解读和指导、搭建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疑难问题化解通道等对策建议。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杨嵘均
从应然层面来看,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之间的关系,不是非此即彼,而是互建互促,理论上应该将其看作一个整体。然而,在具体的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上,两大战略之间又存在着内在张力。这种内在张力表现为,在政策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政策梗阻困境。具体而言,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实施过程中,由历史上形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在时间维度、空间维度以及时空双重维度上所产生和遗留的普遍的政策梗阻现象,不仅加剧了城乡融合的实施难度,而且加大了其实践的复杂性。因此,探究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振兴这两大战略在认识、政策、实践三个层面上规避政策梗阻所可能产生的后果,不仅是一个值得认真探索的理论问题,而且也是一个对实务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的实践问题,以避免产生与新型城镇化以及乡村振兴战略政策设计初衷相悖的后果。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段屹东 李杨
科技政策是驱动科技创新战略有序开展的重要保证,而科技政策的执行具有多主体性、多面性和联动性等特点,使得在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中容易产生各种冲突进而发生政策执行梗阻。通过调研收集相关案例,以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政策、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政策以及科技人才引进政策三类科技政策执行过程为研究对象,发现科技政策执行在价值层、制度层、行动层产生的冲突会形成政策执行梗阻。政策执行的三层冲突彼此之间有紧密联系并存在传导效应,其主要原因是各部门与各主体之间存在广泛的自我保护和避责倾向,导致执行主体不愿意在政策执行中涉险,并且,整体制度设计不完善易产生制度缺失、空白以及相互冲突,在执行上形成“空子”和漏洞,加剧各部门趋利避害行为。
关键词:
多层次冲突 科技政策执行 政策执行梗阻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孔凡瑜
公共政策作为新型城镇化发展的核心动力,其政策方案及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新型城镇化的建设质量。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加速推进,一些累积问题和新增问题不断叠加,使得城镇化建设面临着诸多挑战。公共政策供给能否及时、适宜地与新型城镇化建设需要相契合,不仅关系到城镇化自身建设的进程,也关系到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福祉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明晰公共政策未尽之处与新型城镇化动力不足的变量关系,既有利于提升城镇化政策质量,也有助于推动城镇化向纵深发展。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城镇化动力 公共政策 农民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爱民
要提高货币政策在农村实施效果,必须保持适当的农村货币供应量,创新农村信贷方式;综合运用货币政策工具,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效果;完善农村金融组织体系,实现农村金融组织的多元化;加强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协调配合,增强农村金融市场的吸引力;理顺关系,加强沟通,共同改善金融生态环境。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消费贷款
[期刊] 中国卫生经济
[作者]
吴建 张亮
在农村医疗救助政策执行过程中,不同政策执行主体存在着不同的利益选择。从地方政府来看,维护地方利益和部门利益是其政策行为的重要价值依据。从民政部门来看,在保证救助经费够用的前提下,救助一定数量的农村贫困人口是其应对政策的基本立场。乡镇卫生院和县医院则认为,规避风险、利润最大化是其提供医疗救助服务的必要前提。从贫困人口来看,生存需要第一、健康需要第二是其考量政策的根本出发点。这些不同利益选择所造成的张力大大地削弱了政策执行的力度和效果,不利于农村贫困人口"看病难"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
农村医疗救助 政策执行 利益分析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韩月
教育政策终结是决策者通过对政策或项目进行慎重的评估后,采取的必要措施,对于抑制政策的负效应、重构教育利益格局和整合政治系统具有重要价值。作为近期教育政策终结的案例,体育加分退出全国性高考加分政策的过程涵盖了终结实现的主要阻力机制,即政策的路径依赖与内在代价。就中国当前的教育治理状况而言,完善监督机制、构建社会设计模式和推进法制化进程是消解教育政策终结阻力的必然举措。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邱力生
我国近年来的货币政策制定应该说是科学而又符合实际的 ,但效果却不太理想。问题在于我国货币政策传导渠道中存在着一些梗阻 ,如信用制度不健全、金融组织结构欠佳、产权制度和利益机制障碍及管理偏差等 ,使单一的货币政策难以奏效。如果我国的货币政策要成为与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那样 ,作为一种最重要、经常使用的宏观经济调控手段有效地间接调控经济运行 ,就需要研究梗阻症结和寻求疏通梗阻的方法。
关键词:
货币政策 传导渠道 梗阻 疏通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