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2743)
2023(3688)
2022(2835)
2021(2842)
2020(2203)
2019(4989)
2018(4668)
2017(8242)
2016(4879)
2015(5898)
2014(6138)
2013(5498)
2012(5139)
2011(4440)
2010(4542)
2009(3428)
2008(3325)
2007(3248)
2006(2799)
2005(2197)
作者
(11837)
(9767)
(9761)
(9363)
(6145)
(4524)
(4512)
(3920)
(3738)
(3719)
(3422)
(3315)
(3197)
(3161)
(3092)
(3023)
(2920)
(2891)
(2891)
(2838)
(2641)
(2457)
(2419)
(2389)
(2356)
(2277)
(2246)
(2172)
(2093)
(2011)
学科
(15173)
经济(15163)
管理(11391)
中国(7789)
(7285)
(5620)
(5401)
企业(5401)
地方(5010)
方法(4853)
理论(4769)
教学(4720)
教育(4559)
学校(4280)
业经(4232)
数学(3998)
数学方法(3958)
(3748)
技术(3735)
农业(3672)
学法(3345)
教学法(3345)
(3121)
(3028)
学理(3010)
学理论(3010)
(2757)
(2737)
环境(2728)
(2511)
机构
学院(60554)
大学(52176)
研究(19893)
(19684)
经济(19082)
管理(17872)
职业(16389)
技术(14896)
中国(14749)
理学(14251)
理学院(14060)
管理学(13752)
管理学院(13632)
(12134)
职业技术(11986)
技术学院(11750)
科学(11495)
(11007)
(9951)
中心(9455)
(9382)
(9063)
(9062)
师范(8986)
研究所(8304)
(8230)
教育(8012)
(7769)
北京(7594)
业大(7253)
基金
项目(38235)
研究(34634)
科学(29804)
基金(23620)
(19913)
国家(19653)
教育(19450)
社会(18980)
(17761)
社会科(17730)
社会科学(17727)
编号(17374)
科学基金(16600)
(14376)
成果(13824)
课题(13786)
(12588)
基金项目(12050)
规划(9657)
重点(9609)
项目编号(9474)
(9167)
资助(9029)
自然(8892)
(8785)
(8730)
自然科(8650)
自然科学(8649)
(8507)
自然科学基金(8495)
期刊
(25538)
经济(25538)
教育(21129)
中国(20299)
研究(17483)
职业(11431)
技术(11162)
(8108)
学报(7803)
(7758)
管理(7725)
技术教育(7507)
职业技术(7507)
职业技术教育(7507)
大学(6613)
科学(6588)
(5986)
论坛(5986)
图书(5633)
学学(5620)
农业(5532)
(4968)
金融(4968)
书馆(4448)
图书馆(4448)
业经(4165)
职教(3810)
财经(3605)
经济研究(3577)
问题(3235)
共检索到1007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檀祝平  杨劲松  胡彩霞  
中国已经进入新时代,"互联网+"等新经济带动新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2030行动框架"和"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等对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以学生为中心,为高职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面向未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应成为高职优质校建设的逻辑起点,同时,以需求为导向,以提质增效打造"中国高职"品牌优质校为目的,在人才培养供给侧环节精准发力,营造适合的教育环境、培育适合的师资队伍、提供适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全方位提升高职办学内涵和人才培养质量。
[期刊]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作者] 林健  
新工科建设是一项涉及面广、影响面宽、具有中国特色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对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具有示范和引领作用,需要清晰的内涵界定、科学的顶层设计和合理的建设规划。本文首先界定新工科的内涵与特征这一核心概念,其次基于新工科的内涵提出新工科的建设目标,然后针对新工科的特征给出新工科建设的总体思路,接着根据不同类型高校的特点分别给出新工科建设的具体建议,最后从与传统学科建设不同的角度讨论新工科建设的重点,以期为各类高校开展新工科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陈春花  
共生型组织是在对当前不确定环境做出分析的基础上,对未来理想型组织形式做出的预判。我们都感受到互联网技术出现之后,组织管理遭遇到很多挑战,比如强个体的出现,组织边界被打破,很多行业出现跨界模式,新的商业模式层出不穷。所以,从2012年到现在,我一直在做一件事情:持续不断地去研究各种各样互联网背景下的新型组织形态。现今,我们遇到的更大挑战是:我们必须回答,互联网时代,组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罗生全  
这是一个变动不居的时代,用尼葛洛庞帝的话说,数字化充斥着这个时代,计算不再只和计算机有关,它决定着我们的生存;用弗里德曼的话说,世界已经被新技术和跨国资本碾成一块没有边界的平地,全球化已经真真切切地表现为“扁平化”;用舍恩伯格的话说,大数据主宰着当代社会,它带来的信息风暴正变革着我们的生活、工作和思维方式。人类社会已经发展到一个崭新的阶段,大数据、云计算、数字化等改变着生产生活方式,重塑着社会结构和知识结构,也催生着新的学习方式和思维方式,以往的知识范式越来越难以解释社会变迁中的诸多
[期刊] 图书馆建设  [作者] 闫伟东  
图书馆的传统角色正面临着各种挑战,未来的图书馆需要进一步重塑自我,支持及满足用户不断变化的新需求。文章以"未来图书馆"的典范——丹麦Dokk1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对其面向未来的图书馆建设实践及特点展开分析,Dokk1在面向未来的建设过程中,坚持以人为本、重视用户参与共建、融入设计思维以及具有高度发达合作伙伴关系。国内图书馆在面向未来的建设及发展中,应融入设计思维,坚持开放、灵活及绿色的理念,注重合作、伙伴及开放式创新,坚持以人为本的智慧化发展理念。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罗仲伟  
本文对现代企业班组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系统梳理,以21世纪经济全球化背景下的企业组织变革为背景,全面阐述班组建设与管理所面临的挑战,初步论证了班组建设与管理的发展方向和基本要求,提出了塑造适应新形势、新任务的学习型、团队型、创新型、安全型、自我管理型的高效能和谐班组,培育高素质、高技能、高适应性的员工队伍等现代企业班组建设与管理的长期工作目标。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陈文辉  
经济社会的全面进步和保险业的快速发展,对新时期保险监管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进一步加快推进保险监管现代化建设势在必行。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国际规则制定中发出更多中国声音、注入更多中国元素,维护和拓展我国发展利益",这是我们建设现代保险监管体系的重要指导思想。我们将从战略全局的高度出发,坚持机构监管与功能监管相
[期刊] 中国特殊教育  [作者] 乔国才  
根据相应的课程标准编写的聋校义务教育化学教材,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教材体系结构的构建便教利学,有利于提高聋生的科学素养;教材的内容贴近聋生生活实际,体现时代要求;教材的容量和深难度符合聋生的认知水平;教材的呈现方式符合聋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规律。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沈东进  
你能看到多远的过去,就能看到多远的未来。——邱吉尔中国最早的房地产开发企业1980年4月2日,邓小平同志在胡耀邦、万里、姚依林、邓力群等中央负责同志的陪同下,来到北京城前门地区视察。在他兴致勃勃地登上了北京城前门的一座高楼,鸟瞰四周,却只看到灰旧低矮的建筑物后,他讲到:"房子是可以卖的……应该看到建筑业是可以赚钱的,是可以为国家增加收入,增加
[期刊] 全球教育展望  [作者] 王斌华  
今天在校的学生将进入未来社会。可是,现在的课程主要传授人类长期以来积累的科学文化知识,体现出面向过去的特点。科学预测未来早已在社会的其他部门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它同样可以在校本课程开发领域发挥重要的作用。校本课程开发者应该有"未来意识",为学生的明天作好准备,开发面向未来的校本课程。这不仅是重要的,而且是可能的。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新藤享弘   吕建生   张姝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饶祖海   仝允桓  
本文通过分析反推法(backcasting)的发展、特征和应用 ,体现出反推法作为一种面向未来的研究方法 ,与传统的预测方法相比更适合用于解决长期、复杂的问题 ,还适合解决社会发展战略选择等问题。文章还结合我国情况提出建议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董昭江  
21世纪新的产业革命也许将深入许多领域,并将驾驭任何劳动,使劳动变成只是执行某些简单的指令,而科学技术的竞争和培养人才的竞争在其中将发挥决定性的作用。另一方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要求加强国际间的合作,解决竞争中的矛盾和摩擦,克服面临的共同困难和问题,促进共同发展。创造新现念,解决新问题、使我们在21世纪的竞争中取得主动权。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林建华  
中国高等教育正面临着世界局势和科技发展等诸多严峻挑战。面向未来,中国大学必须改革,必须有新的发展思路。最重要、也是最关键的,是大学要真正回归到人才培养的核心使命和任务上来。面对未来的挑战,我们应当破除思想禁锢和束缚,要坚持以改革和开放为动力,打开学科边界、打开学习边界、打开学校边界,推动人才培养模式变革,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体系。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国有  
把"战略""战略管理""战略循环"融合一体,牵引企业发展,管控战略意外,这就是在做"战略经营"。战略经营的基本架构是:未来方向+战略+战略管理+战略循环+战略牵引。就本意而言,企业对当下的经营视为现实经营,而对未来的经营视为战略经营。企业对未来深海的开发、太空旅游的设计、量子计算的研究等都是面向未来的战略经营的一部分。战略经营的基本点是:战略是面向未来的,而未来是不确定的;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