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5511)
2023(8166)
2022(7136)
2021(6745)
2020(5976)
2019(14185)
2018(14002)
2017(27380)
2016(14559)
2015(15884)
2014(15803)
2013(15528)
2012(14114)
2011(12857)
2010(13269)
2009(12070)
2008(11960)
2007(10280)
2006(8939)
2005(8232)
作者
(40844)
(34255)
(33869)
(32752)
(22039)
(16420)
(15501)
(13278)
(12913)
(12617)
(11631)
(11621)
(11169)
(11001)
(10757)
(10627)
(10048)
(10007)
(9921)
(9713)
(8504)
(8483)
(8404)
(7989)
(7790)
(7772)
(7552)
(7429)
(7089)
(6742)
学科
(59650)
经济(59576)
管理(42315)
(40784)
(35556)
企业(35556)
方法(30270)
数学(26365)
数学方法(25750)
中国(14609)
(14434)
(13587)
(13254)
理论(12308)
业经(11803)
(10745)
(9819)
贸易(9810)
(9645)
财务(9593)
财务管理(9575)
(9510)
地方(9256)
企业财务(9218)
(9039)
银行(9025)
(8970)
金融(8970)
农业(8781)
(8619)
机构
大学(203913)
学院(200800)
管理(80421)
(80117)
经济(78465)
理学(70306)
理学院(69534)
管理学(67840)
管理学院(67467)
研究(66999)
中国(50461)
(43060)
科学(41094)
(37462)
(33953)
(33434)
研究所(30819)
中心(30347)
业大(30135)
财经(29937)
(29514)
(27330)
北京(27160)
(26467)
师范(26168)
农业(26126)
(24062)
经济学(23757)
(23507)
财经大学(22575)
基金
项目(137109)
科学(109223)
基金(102044)
研究(96123)
(90175)
国家(89479)
科学基金(77474)
社会(61077)
社会科(57972)
社会科学(57955)
基金项目(53383)
自然(53008)
(52446)
自然科(51967)
自然科学(51955)
自然科学基金(51044)
教育(46773)
(45184)
资助(43227)
编号(38196)
重点(30944)
(30822)
成果(30723)
(28626)
(27481)
教育部(26788)
科研(26689)
创新(26535)
课题(26355)
大学(25908)
期刊
(84653)
经济(84653)
研究(57607)
中国(42216)
学报(32945)
管理(32152)
科学(30606)
(29196)
(29023)
教育(25819)
大学(25345)
学学(23569)
农业(19371)
技术(18971)
(17592)
金融(17592)
财经(14713)
经济研究(14355)
业经(13193)
(12645)
统计(12003)
(11449)
(10882)
问题(10247)
技术经济(10076)
(9788)
决策(9635)
图书(9573)
商业(9330)
科技(8822)
共检索到29644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董志强  
行为经济学研究不是要挑战主流经济学的理性行动者模型(BPC模型),而是要改造和完善BPC模型。许多不一致的偏好和“非理性”的行为,只要加入情景因素便可得到合理的解释。经济理论对人类行为“异象”挑战的正确回应,不是抛弃BPC模型,而是考虑偏好的情景依存性和进化心理机制对BPC模型进行修正和改造。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延喜  吴国通  
理性经济人假设是现代金融理论的重要基石,但是并不能完全解释现实经济生活的"未解之谜"。作为公司决策主体,管理者的风险偏好、过度自信、认知偏差、过度乐观、短视和保守主义等非理性行为会对公司经营决策产生重要的影响。因此,有必要系统性的梳理管理者非理性行为所导致的经济后果,为拓展现代金融理论提供有益的分析框架。基于行为金融理论和高阶梯队理论,文章重点分析了管理者非理性行为对投资、融资、并购、战略等决策的影响,总结归纳了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为后续研究指引了方向。
[期刊] 审计研究  [作者] 廖洪  陈波  
战略审计是由独立人士对各层次的战略管理活动以及战略管理的全过程所进行的分析、评价与监督。战略审计是战略管理和审计学的交叉学科,其发展的基本动因是20世纪70年代管理者受托责任的空前扩大而导致的战略管理浪潮。战略审计已初步出现了研究视角的分野,即管理观的战略审计与治理观的战略审计,这两种视角的战略审计研究由于基本假设不同,在审计目标、审计主体、审计职能、审计内容和范围等方面存在显著不同的看法。随着战略审计研究的深入,一个由审计学者为研究主体的、概念明确、框架完整的战略审计理论体系必将形成。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杨德明  林斌  辛清泉  
本文以披露业绩预告信息的公司为样本,研究盈余公告的盈余惯性现象。研究发现,我国市场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盈余惯性特征既存在共同点,也存在一定的差异:由于我国市场同样存在错误估计未预期盈余的自相关结构的问题,故在短窗口整体样本表现出惯性特征,未预期盈余为正的公司在较长窗口也表现出惯性特征,我国市场与成熟市场差异表现在,未预期盈余为负的公司未表现出惯性特征。我国市场投资者的一些非理性投资行为显著地影响了盈余惯性问题,但盈利质量对盈余惯性问题影响不显著。
[期刊] 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郝旭光  于海娇  张士玉  
通过对证券监管部门进行问卷调研,并结合统计学中列联表的Kendall相关分析方法,对监管者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进行分析,检验监管者的自我服务偏见和后视偏见之间、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之间以及推卸责任效应和后视偏见之间的关联性。研究发现,监管者存在不同程度的自我服务偏见、后视偏见和推卸责任效应,且这三者之间两两存在关联。监管者应认识到自身存在的非理性认知偏差,并且在纠正这些偏差时注意不同偏差之间的关联。
[期刊] 工业工程与管理  [作者] 赵婉鹛  叶春明  
构建了一个由单一供应商与两个势力不均衡的零售商组成的二级供应链环境,其中强势零售商具有过度自信行为偏好,弱势零售商具有公平关切行为偏好。借助Hotelling博弈模型,对比分析了两个零售商在完全理性与非理性行为下自身决策的变化及对供应链各方决策与收益的影响情况,并探讨了成员非理性行为的诱因。研究结果表明,强势零售商的过度自信行为及弱势零售商的公平关切行为都将对自身及对方收益产生负面影响,成员非理性行为对自身的影响程度强于对对方的影响。非理性认知与社会偏好导致成员的理想收益(效用变化)高于实际收益(变化)是促使成员产生非理性决策的诱因。最后以算例形式对上述观点进行了验证说明。
[期刊] 世界经济文汇  [作者] 张军   邓燕飞   张丽娜   石烁   唐东波  
预期是宏观经济学中的重要概念,在宏观经济分析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本文(1)着重对四种内生预期形式的发展演变及其在货币政策制定中的作用进行了梳理和评述;(2)提出可将不完全信息理性预期作为适应性学习存在收敛时的“潜在预期”,以为进一步研究中国经济主体的预期演变规律找到新方向;(3)结合新时代的新形势,对西方预期理论的中国适用性问题作了探讨。本文希冀为决策机构恰当管理和正确引导预期以推动经济高质量平稳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期刊] 商业经济研究  [作者] 霍云福  李贝贝  王辉坡  
企业在定价决策过程中只考虑自身利益最大化,较少将消费者的策略性行为纳入决策过程。但是随着信息时代的发展,消费者可以通过多样的手段获得企业销售的历史数据,基于历史数据消费者会做出不同的策略性反应。消费者的策略行为会给企业定价决策造成什么样的影响以及企业如何应对策略型顾客,基于此,本文综述了国内外关于消费者策略行为对企业定价影响的相关文献,这对于我国企业制定更优的运营策略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兰俊美  郝旭光  卢苏  
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是证券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非理性程度直接影响着市场的健康稳定。本文基于有情境元素的问卷调查,构建包含投资者类别为自变量,年龄和性别为控制变量,16种常见非理性行为为因变量的分析框架,实证检验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非理性行为差异。结果表明,中国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都存在严重的非理性行为;相比机构投资者,个人投资者非理性程度更为严重;机构投资者与个人投资者在偏好逆转、证实性偏差、沉没成本、模糊厌恶、处置效应和损失厌恶方面存在显著差异。本研究为投资者防范非理性行为提供建议,为市场稳定发展提供参考。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毅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假设,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5年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管理者的三种非理性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风险偏好和管理者从众行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管理者从众行为会导致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过度自信和非过度自信管理者的从众行为均会加剧企业非效率投资,非过度自信管理者的从众行为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尤为严重;过度自信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而非过度自信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即非过度自信管理者适当的风险偏好行为在一定程
[期刊] 经济纵横  [作者] 赵牧  
本文修订了现代收益率分布模型的基本理论假定,在总结前人的成果基础上将其改进成为收益率分布观念模型,进而应用该模型,对中国股票市场中投资者的非理性行为进行实证研究,从一个新的角度加深对股票市场运行规律的认识。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毅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假设,以中国A股上市公司2009-2015年财务数据作为研究样本,研究管理者的三种非理性行为(管理者过度自信、管理者风险偏好和管理者从众行为)对企业非效率投资的共同影响。结果表明:管理者过度自信与管理者从众行为会导致上市公司非效率投资;过度自信和非过度自信管理者的从众行为均会加剧企业非效率投资,非过度自信管理者的从众行为对非效率投资的影响尤为严重;过度自信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非效率投资显著正相关,而非过度自信管理者的风险偏好与非效率投资显著负相关,即非过度自信管理者适当的风险偏好行为在一定程度上会缓解企业非效率投资。因此,要想提高公司非效率投资管理应从管理者的心理素质培养入手,重点培养其避免从众心理,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企业的实际情况进行投资;对非过度自信的管理者还需要培养其适当的风险偏好。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杨幼珠  韩俊华  
本文运用人力资本理论、行为金融理论、产业组织理论、公司治理理论等交叉学科知识对资本结构进行研究,并分析了管理者自信和财务松懈行为的原因及对企业资本结构的影响,认为管理者自信和财务松懈的根本原因是管理者激励不足,最后,给出了管理者自利行为的治理对策:管理者持股和剩余收益治理模型。
[期刊] 中国经济问题  [作者] 陈亮  
本文首次构建了基于消费者非理性行为——"货币幻觉"与"过度反应"视角下的凯恩斯消费函数,并分别用中国城镇居民1978—2009年年度数据和中国农村居民1985—2009年年度数据,对该非理性凯恩斯消费函数进行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中国城镇居民和中国农村居民的消费行为都是非理性的,中国城镇居民受到"货币幻觉"效应的影响,而中国农村居民则表现出对物价波动的"过度反应"。最后,本文还详细解释了中国城镇居民和中国农村居民在面对消费决策时,表现出"货币幻觉"与"过度反应"两种不同非理性行为的可能原因,并给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逸斐  
以行为金融学理论为切入点,采用文献分析和案例研究方法,从完整的行为金融学视角对认知偏差、证实偏差、损失厌恶、过度自信和羊群效应等影响企业投资决策的非理性行为进行特征分析,进而发现导致非理性行为发生的原因包括公司治理机制不合理,企业制度建设存在缺陷以及管理者自身业务素养存在缺陷,并针对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政府建立完善的公司治理机制、企业建立完善的分析控制制度以及管理者提升自身素质等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