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326)
2023(17700)
2022(15068)
2021(13907)
2020(11826)
2019(26840)
2018(26384)
2017(49435)
2016(27282)
2015(30265)
2014(30270)
2013(29650)
2012(27129)
2011(24422)
2010(24474)
2009(22518)
2008(22423)
2007(20352)
2006(17774)
2005(15607)
作者
(80337)
(67455)
(67138)
(63936)
(42318)
(32745)
(30623)
(26457)
(25379)
(24164)
(22940)
(22667)
(21338)
(21128)
(20861)
(20859)
(20780)
(19747)
(19508)
(19330)
(16858)
(16582)
(16365)
(15460)
(15336)
(15282)
(15019)
(14933)
(13779)
(13677)
学科
(108388)
经济(108250)
(79549)
管理(73898)
(56362)
企业(56362)
(53267)
方法(48537)
数学(43064)
数学方法(42448)
农业(35617)
(30853)
业经(28628)
中国(27988)
(22822)
(21929)
地方(21634)
(20547)
贸易(20538)
(20013)
(17859)
财务(17800)
财务管理(17749)
(17119)
银行(17048)
企业财务(16789)
理论(16421)
技术(16343)
(16138)
环境(15396)
机构
学院(386207)
大学(381354)
(151814)
经济(148579)
管理(145815)
理学(126190)
研究(125685)
理学院(124794)
管理学(122300)
管理学院(121605)
中国(96922)
(86939)
科学(81212)
(78875)
(69750)
农业(67698)
业大(66902)
(64553)
中心(61669)
(60360)
研究所(58689)
财经(55284)
(50213)
(49791)
师范(49136)
北京(48338)
(47794)
经济学(45755)
(44240)
(43729)
基金
项目(262233)
科学(204321)
基金(188774)
研究(186810)
(167018)
国家(165497)
科学基金(140792)
社会(117633)
社会科(111157)
社会科学(111124)
(105518)
基金项目(99999)
自然(92670)
自然科(90567)
自然科学(90537)
自然科学基金(88921)
(87676)
教育(86230)
编号(76633)
资助(76620)
成果(61400)
重点(59126)
(56536)
(56371)
(54596)
课题(52278)
科研(51260)
创新(51063)
计划(49271)
国家社会(48757)
期刊
(167906)
经济(167906)
研究(103870)
(86180)
中国(76078)
学报(69419)
科学(59976)
农业(58026)
(55330)
大学(52101)
学学(49449)
管理(48799)
教育(39736)
(36052)
金融(36052)
业经(34028)
技术(33720)
(28655)
财经(26469)
经济研究(24842)
问题(23557)
(22958)
(22691)
图书(19716)
业大(19039)
统计(18809)
技术经济(18612)
科技(17995)
理论(17402)
(17065)
共检索到56555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宇  陶涛  
文章基于AF贫困测量法,结合2016年中国老年社会追踪调查(CLASS)数据,从"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安""老有所乐"四个维度出发,将各维度对应指标均匹配到国家关于老年人或妇女的政策和法律法规依据,识别出我国农村老年妇女在非收入层面的多维贫困现状——医疗服务不足、卫生条件简陋、互联网生活匮乏是当前我国农村老年妇女面临的三大生活困境;量化分析收入贫困与文章定义的非收入多维贫困的关系,从个体、家庭、地区层面找出影响农村老年妇女的致贫因素——年龄、学历等个人因素和区域因素明显影响着多维贫困的发生,收入、家庭成员等变量与老年妇女晚年是否陷入非收入多维贫困也存在着必然联系。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  杨澄宇  袁强  
本文结合收入及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状况和食物支出五个非收入指标,构建了"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指数,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农村子样本,考察多维贫困的识别、追踪和流动性问题。在比较了6维贫困指标和多维贫困指标对贫困识别的效果后研究发现,仅依据收入、教育和生活状况三个维度即可有效识别和追踪贫困家庭,并且在这三个维度下均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家庭跳出贫困陷阱的概率显著低于一般收入贫困家庭。研究表明,扶贫政策应当在减少收入贫困基础上更多关注多重剥夺对贫困家庭整体福利的影响,并致力于提高贫困家庭的持续脱贫能力以增强其跳出贫困陷阱的可能性。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张昭  杨澄宇  袁强  
本文结合收入及健康、教育、生活状况、卫生状况和食物支出五个非收入指标,构建了"收入导向型"多维贫困指数,采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数据的农村子样本,考察多维贫困的识别、追踪和流动性问题。在比较了6维贫困指标和多维贫困指标对贫困识别的效果后研究发现,仅依据收入、教育和生活状况三个维度即可有效识别和追踪贫困家庭,并且在这三个维度下均处于贫困状态的农村家庭跳出贫困陷阱的概率显著低于一般收入贫困家庭。研究表明,扶贫政策应当在减少收入贫困基础上更多关注多重剥夺对贫困家庭整体福利的影响,并致力于提高贫困家庭的持
[期刊]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翠琴  徐海峰  
利用来自湖北省一个村庄的质性调查材料,探讨了农村老年贫困的类型与成因。农村老年贫困既有经济贫困,也有社会贫困和文化贫困,家庭结构性因素是导致老年人经济贫困的关键,村庄价值层面的因素导致老年人社会贫困和文化贫困的产生。三种类型的老年贫困之间是有层次的,处在不同阶段的老人贫困层次不同。老年贫困是一个系统性的问题,解决此问题既需要着眼长远的政策调整,也需要现阶段个人、家庭、社会以及政府的综合性协调努力。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张赟  
随着小康社会建设步伐的逐步推进,我国正在集中人力物力致力于精准脱贫攻坚战,贫困问题成为了当前日益关注的问题。使贫困人口真正实现脱贫,要研究分析其贫困的原因,从而对症下药多措并举促进贫困群体早日实现脱贫致富,真正提高生活的水平和质量,使贫困人口获得更多的安全感、幸福感和获得感。基于多维视角,以贫困儿童和流动妇女为样本,通过收入贫困FGT方法、多维贫困测量AF方法对我国贫困群体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贫困地区儿童以及流动妇女的多维贫困状况及其原因,由此得出影响我国贫困群体的主要贫困要素,并就如何改善贫困儿童和流动妇女的贫困现状提出对策。
[期刊]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  [作者] 汪为  吴海涛  彭继权  
本文利用国家统计局湖北调查总队20062010年的农村住户连续调查数据,采用A-F多维贫困测算方法,从消费、教育、健康、生活质量和资产5个维度测算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并按多维贫困持续年度将贫困动态性划分为从不贫困、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三种类型,在此基础上采用有序Probit模型探讨多维动态贫困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湖北农村家庭多维贫困状况总体上呈下降的趋势,没有农村家庭处于极端多维贫困;影响农村家庭暂时贫困和慢性贫困的因素主要有接受培训劳动力占比、家庭经营类型和所在村是否在郊区,此外,农村家庭慢性贫困
[期刊] 税务与经济  [作者] 汤晋  陈洋庚  滕盼  
建立相对贫困缓解的长效机制是2020年后中国减贫事业的新战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进行深度剖析至关重要。目前农村家庭不仅存在收入贫困,其教育水平、生活条件等各方面的贫困更为严重。不同因素对贫困有不同的影响,其中农村家庭规模、从事个体经营情况、医疗保健支出、商业保险性支出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正向作用,而政府补助、外出打工对农村家庭多维贫困具有显著负向作用。解决农村家庭多维贫困问题,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隔断贫困的代际传递;其次要积极引导农户使用清洁能源,减少农村人口脱贫阻碍;再次要保障农村地区饮水安全;最后要加强职业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的法律素养。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聂焱  
由于家庭养老执行者的多样性,每一个养老执行者都没有发挥养老效能,使得农村老年妇女的生活陷入困境,养老形势十分严峻。如果解决了农村女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实际上就是解决了养老安排中最棘手的问题。此外,老年妇女具有高稳定性的特征,家庭成员的活动往往围绕着女性老年人展开,农村女性老年人的养老问题成为家庭内部各种矛盾的中心。如果她们的养老问题得到有效的解决,家庭的各种危机及压力就会缓解。所以,农村养老制度的设计必须以农村妇女为核心来考虑。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张晓颖  冯贺霞  王小林  
贫困女性化是发展中国家面临的巨大挑战,特别是流动妇女往往遭受多个维度的贫困。本文以收入贫困FGT方法和多维贫困测量AF方法,测算了在北京市从业的451名家政服务业流动妇女的收入贫困、多维贫困指数(MPI-Ⅰ)和包括主观福利的多维贫困指数(MPI-Ⅱ)。测量的维度包括收入、教育、健康、生活水平和社会融入五个维度。分析结果表明,用国家农村贫困标准测量,流动妇女在收入上都已脱贫;用多维贫困指数MPI-Ⅰ测量客观的"贫",生活水平维度最为贫困;用多维贫困指数MPI-Ⅱ测量客观的"贫"和主客观的"困",社会融入维度最为贫困。研究表明,制定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需加大力度解决流动妇女的社会融入问题,提高对流动...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罗庆  杨慧敏  李小建  高更和  
过去10多年里,以农村收入衡量的贫困得到明显改善。然而,农村贫困具有多维性和动态性。文章基于A-F多维贫困指数及其分解指数,利用2004—2014年河南省农村固定观察点数据,对多维贫困的水平、强度和构成的变化进行研究,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4—2014年,河南农村多维贫困状况得到大幅改善,但多维贫困缓解程度和削减模式因时间和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多维贫困发生率明显高于收入贫困发生率,随着绝对收入贫困的逐渐消除,多维贫困将成为未来精准扶贫战略的重点和难点;除住房外,其他多维贫困指标的贫困发生率均呈明显下降趋势,其中,教育、燃料和卫生设施3个指标对总体多维贫困贡献最大;多维贫困状况不仅与户主特征、家庭社会资本和人均收入有关,还与家庭所处的地理环境和村庄经济发展水平有一定的联系。
[期刊]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作者] 夏春萍  雷欣悦  王翠翠  
为探究我国农村多维贫困的空间分布特征和影响因素,选取31省农村居民消费的8个维度,运用ELES方法测算出基本需求支出份额,建立多维贫困测度模型,进而计算出各地区不同维度的相对贫困指数和各地区多维贫困指数,并着重分析了东、中、西部三大地带的贫困空间分布特征,结果显示各区域的相对贫困指数与多维贫困指数都呈现出"西部最高,中部次之,东部最低"的空间梯度分布。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农村居民多维贫困空间格局的主次因素,对影响机理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在一个区域农民收入水平越高、非农收入占比越大、文化教育程度越高,则区域总体贫困程度越轻。因此增加农村居民收入,尤其是工资性收入比重,加大农村文化教育的投入力度,提高他们的文化教育水平,有助于改善农村贫困问题。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侯亚景  
多维贫困的发生具有动态性和长期性。本文在当前多维贫困的研究中引入了时间因素,考虑了多维贫困的长期变化特征;同时基于内源性扶贫理念,强调关注贫困人口的内生发展动力和主观感受,建立了主客观维度相结合的长期多维贫困的测量框架,利用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2010—2012—2014年的三期面板数据,通过多层回归模型实证分析了中国农村家庭长期多维贫困及不平等的影响因素。研究结果表明:区域子群分解下,西部地区对农村整体长期多维贫困指数的贡献最大,但随着长期多维贫困持续期的临界值的提高,西部地区在长期多维贫困平均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马东平  罗彦莲  
文章以甘肃省临夏县麻尼寺沟乡回族妇女为个案,研究认为自然生态条件差、人口(劳动力)结构不平衡、国家发展和职能的失衡是造成西部农村男女贫困现状的共同原因,而平等性别意识的严重缺失则是西部回族妇女反贫困和发展道路上的最大障碍。并且针对西北农村回族妇女反贫困中的致贫因素,提出了具体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吴茜  姚乐野  
在城乡一体化发展、人口流动常态化、家庭结构变迁的背景下,农村老年人的生存样态不断贫困化,了解并分析农村地区子女代际支持现状、子女代际支持对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有利于改善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现状。本文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 (2016)的追访数据,从子女代际支持视角出发,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探讨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的影响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一是农村地区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多维贫困发生率,农村老年人陷入多维贫困的比重分别为:55.34%(经济贫困)、53.03%(健康贫困)、34.58%(精神贫困)。二是农村子女对老年父母的代际支持较少,月均经济支持额在一百元左右,照料支持随着农村父母年龄的增长不断增加,而精神支持则呈现出相反的态势。三是不同类型的子女代际支持对农村老年多维贫困存在一定程度的缓解效应。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任晓静  
本文基于2008年对河南省农村280名60岁以下已婚妇女的调查数据,采用Logit模型,对妇女外出务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妇女受教育程度、丈夫当年是否外出务工、社区经济发展是否以农业为主和社区已婚妇女外出务工比例5个因素对农村妇女外出务工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妇女年龄、家中是否有3岁以下孩子和家庭人均耕地面积3个因素对农村妇女外出就业有显著的负向影响;婚前外出务工经历对农村妇女当年外出务工行为没有显著影响。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