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09)
- 2023(3675)
- 2022(3050)
- 2021(2671)
- 2020(2317)
- 2019(5353)
- 2018(4916)
- 2017(10452)
- 2016(5382)
- 2015(5846)
- 2014(5530)
- 2013(5610)
- 2012(4985)
- 2011(4329)
- 2010(4334)
- 2009(4118)
- 2008(4312)
- 2007(4036)
- 2006(3499)
- 2005(3206)
- 学科
- 济(27086)
- 经济(27056)
- 业(26069)
- 企(24379)
- 企业(24379)
- 管理(23492)
- 方法(15232)
- 财(14689)
- 数学(13910)
- 数学方法(13867)
- 务(12282)
- 财务(12282)
- 财务管理(12271)
- 企业财务(11984)
- 制(5509)
- 公司(5487)
- 业经(5037)
- 中国(4773)
- 体(4560)
- 贸(4487)
- 贸易(4484)
- 易(4377)
- 体制(4276)
- 融(4093)
- 金融(4093)
- 技术(4048)
- 划(3806)
- 关系(3704)
- 农(3616)
- 银(3267)
- 机构
- 大学(80399)
- 学院(79026)
- 济(38718)
- 经济(38220)
- 管理(34809)
- 理学(31057)
- 理学院(30835)
- 管理学(30570)
- 管理学院(30413)
- 研究(21168)
- 财(20989)
- 财经(17208)
- 中国(17170)
- 经(15785)
- 京(14662)
- 财经大学(13204)
- 经济学(12645)
- 商学(12157)
- 商学院(12074)
- 经济学院(11735)
- 江(9951)
- 科学(9688)
- 中心(9546)
- 所(9508)
- 经济管理(9029)
- 北京(8945)
- 融(8893)
- 金融(8683)
- 业大(8319)
- 研究所(8285)
- 基金
- 项目(52190)
- 科学(43150)
- 基金(42045)
- 研究(37045)
- 家(35685)
- 国家(35436)
- 科学基金(32456)
- 社会(26877)
- 社会科(25933)
- 社会科学(25927)
- 基金项目(22665)
- 自然(21195)
- 自然科(20823)
- 自然科学(20820)
- 自然科学基金(20473)
- 省(18290)
- 资助(17415)
- 教育(17017)
- 划(15444)
- 编号(13320)
- 部(12855)
- 国家社会(12079)
- 教育部(11953)
- 人文(11845)
- 重点(11141)
- 创(11101)
- 制(10440)
- 创新(10323)
- 大学(10312)
- 科研(10234)
共检索到11037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晓芬
目前跨国公司对华投资越来越具有规模化,在这种数量上的增加之外,我们更应该关注跨国公司投资背后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即跨国佘司"集聚效应"。这种效应不仅通过要素投入数量的集聚,而且通过要素质量和效率增进强烈地影响经济增长;在经济发达地区,外商直接投资的集聚效应时经济增长的影响更强烈。但是,跨国公司群体和我国企业市场竞争地位的不对称性,决定了我国企业在这种市场结构下,集聚技术能力、管理能力的艰巨性。跨国公司"集聚效应"是一把"双刃剑",我们应该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促使跨国公司在华健康发展,促进中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
跨国公司 集聚效应 经济增长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余珮 孙永平
本文以跨国公司区位选择微观理论为基础,利用条件Logit模型,对2007年《财富》世界500强中,1995年到2007年期间,457家美国子公司和537家欧洲子公司在华个体区位选择决定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集聚效应是样本公司区位选择的重要决定因素,在华投资的欧美制造业公司普遍采用"集聚"这一战略,其子公司大量集聚在东部地区,盲目吸收外资来缩小东—西部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并不合适,尤其是中部地区。因此,在文章末,本文对中国政府应该如何减小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和合理引用外资提出了建议。
[期刊] 对外经贸实务
[作者]
杨晓丽
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跨国公司在华FDI规模不断增加,国内研究者开始探析FDI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影响,认为FDI流入可以通过促进国内资本形成、推动技术进步、扩大劳动力就业、提高国际贸易额等途径加快国内经济增长并改善经济增长质量,但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朱国庆
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分析朱国庆(复旦大学改革开放以来,引进外资一直是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之一,经过十几年的努力,成效斐然,中国已连续几年成为吸引国外直接投资最多的发展中国家,也是世界上仅次于美国的国外直接投资东道国。特别是1992年以后,国外直接投资一...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张战仁 罗雅雯
结合对跨国公司追求网络整合及保证网络控制的介绍,借助对我国城市网络结构特征的检测,实证考察了城市网络因素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流入与集聚的影响。结果显示:尽管我国城市网络联系呈整体加强态势,但各节点城市在网络中所处的位置并不相同;在形成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进驻及空间集聚因素中,整体关联增强与个体位置差异并存的城市网络结构因素发挥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
研发投资 城市网络 空间集聚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湛柏明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投资股权结构的独资、控股倾向,研发内容的适应性和专用性,研发活动的聚集性等特点,对中国产生着不同的效应。其中,正效应表现为促进中国知识高地的形成,促进了中国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促进了我国配套及相关企业的发展,为我国生产与科研之间的产、学、研结合起到了引导作用。负效应表现为挤占我国有限的科研资源,挤占我国的市场。
关键词:
跨国公司 R&D效应 对华投资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朱津津
20世纪 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来华投资的企业在技术外溢、行业垄断等方面出现的新问题 ,是由于我国自身经济状况所引起的 ,改进跨国公司投资效应的手段 ,包括产权市场的建设及健全技术市场的发育和培育、完善市场资信评估机构等
关键词:
外商直接投资 跨国公司 效应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祝影 包惠 杜德斌
在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浪潮中,中国成为跨国公司研发投资的热土,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中国建立了研发机构。跨国公司的在华研发投资一方面集聚了研发资源,提高了创新能力,带动了行业发展,另一方面也带来了种种不利影响。在这种形势下,中国必须采取一系列的应对措施,趋利避害,以借跨国公司研发抢滩中国之机实现技术跨越与赶超。
关键词:
研发全球化 现状 效应 对策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俞毅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利用外资量的增加以及绩效的提高,我国已逐步把吸引外资的重点放在先进技术的引进上,以更好地缓解国内企业R&D能力的不足、加速我国企业科技进步的步伐,全面提升我国产业以及总体经济结构的技术档次,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王璨
纵观1986年以来跨国公司对华直接投资方式的变动趋势,可以清晰地看出,其独资化倾向日益明显。独资化对技术溢出效应将产生加快对我国技术输出、增加在我国R&D机构的建立与投资、优化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示范和模仿更加显著、加速我国人力资本开发等正面的影响,也将产生直接引进技术减少、引发技术安全与技术依赖、削弱我国企业的竞争力、加剧人才流失等负面的影响。
关键词:
跨国公司 独资化 技术溢出效应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仁开 杜德斌
在R&D国际化和全球化的浪潮中,我国日益成为跨国公司海外R&D投资的首先目标。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机构具有较高的本地化水平,投资行业和地区分布高度集中,投资动机明确、投资方式灵活多样。跨国公司的R&D投资具有空间集聚、知识学习、技术溢出、管理示范、区域经济、区域形象、区域创新和城市结构优化等八大效应。跨国公司在我国的R&D投资,既有有利的影响,也不可避免地带来挑战和一些负面影响,因此,我们必须端正态度、主动积极地应对跨国公司的R&D投资,正确的做法是:积极引进,合理引导;转变机制,优化环境;抓住机遇,大胆走出。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梁启华
跨国公司的 FDO 和技术转移与技术的关联性有关,并且与产业集聚形成互动。本文首先对相关技术和衍生技术做了新的界定,然后在熊彼得(J.A.Schumpter)关于技术创新与产业集聚关系,邓宁(JohnH.Dunning)的“三优势模式”,以及佩鲁(F.Perroux)的“增长极理论”等基础上,进一步剖析跨国公司技术关联性与产业集聚的互动机理,对产业集聚与跨国公司的相关技术和衍生技术的互动效应进行了深入探讨,并提出了我国吸引外资的政策建议。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