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9654)
- 2023(13814)
- 2022(11441)
- 2021(10959)
- 2020(8619)
- 2019(19796)
- 2018(19365)
- 2017(35369)
- 2016(20501)
- 2015(22395)
- 2014(22081)
- 2013(21261)
- 2012(19839)
- 2011(18182)
- 2010(18475)
- 2009(16788)
- 2008(16492)
- 2007(14948)
- 2006(13803)
- 2005(12064)
- 学科
- 济(74866)
- 经济(74787)
- 业(56010)
- 农(52287)
- 管理(48303)
- 农业(35182)
- 企(31670)
- 企业(31670)
- 中国(26098)
- 方法(24955)
- 数学(22511)
- 数学方法(22216)
- 业经(21415)
- 地方(21379)
- 教育(21062)
- 财(17648)
- 学(16497)
- 发(15751)
- 制(15402)
- 贸(14434)
- 贸易(14428)
- 策(14222)
- 易(14035)
- 农业经济(12644)
- 环境(12585)
- 发展(12474)
- 技术(12458)
- 展(12351)
- 及其(12052)
- 理论(11933)
- 机构
- 学院(278151)
- 大学(274971)
- 济(108131)
- 经济(105658)
- 研究(101986)
- 管理(100280)
- 理学(86660)
- 理学院(85556)
- 管理学(83994)
- 管理学院(83450)
- 中国(72716)
- 农(69822)
- 科学(63451)
- 京(58530)
- 农业(53575)
- 所(52198)
- 业大(49164)
- 中心(47720)
- 研究所(47621)
- 财(47347)
- 范(46814)
- 师范(46428)
- 江(45625)
- 州(37800)
- 师范大学(37242)
- 教育(36784)
- 北京(36783)
- 财经(36633)
- 院(35605)
- 省(35570)
- 基金
- 项目(188283)
- 科学(148322)
- 研究(143062)
- 基金(131976)
- 家(115994)
- 国家(114727)
- 科学基金(96348)
- 社会(89677)
- 社会科(84307)
- 社会科学(84284)
- 省(78247)
- 教育(69898)
- 基金项目(69651)
- 划(65457)
- 编号(61357)
- 自然(60278)
- 自然科(58670)
- 自然科学(58649)
- 自然科学基金(57590)
- 资助(51730)
- 成果(51070)
- 课题(44616)
- 发(44172)
- 重点(43382)
- 部(42479)
- 创(39056)
- 农(38543)
- 性(36555)
- 年(36424)
- 创新(36241)
- 期刊
- 济(127556)
- 经济(127556)
- 研究(87892)
- 农(73128)
- 中国(68148)
- 教育(57612)
- 农业(49560)
- 学报(47602)
- 科学(42762)
- 大学(36629)
- 学学(33417)
- 财(32371)
- 管理(30557)
- 融(28174)
- 金融(28174)
- 业经(28116)
- 技术(24365)
- 业(23422)
- 问题(18173)
- 经济研究(17392)
- 财经(16718)
- 版(16154)
- 资源(15806)
- 农村(15552)
- 村(15552)
- 农业经济(15501)
- 职业(14746)
- 经(14392)
- 业大(13734)
- 世界(13650)
共检索到43034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经济
[作者]
曾以禹 钱克明
本文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在贵州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国家对农村基础教育实施集中资源办学政策带来的影响,指出该项政策是对原本教育资源匮乏的贫困地区和边远少数民族山区采取了一刀切的做法。盲目集中农村学校,使得原本能就近上学的孩子因交通不便等原因纷纷辍学,对教育资源紧缺的边远少数民族贫困地区的基础教育来说无疑是雪上加霜,导致了教育的不公平。
关键词:
研究背景 调查方法 分析 结语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谢治菊
集中资源办学使边远贫困山区农村基础教育陷入了新的困境:村民矛盾增加、失学率上升、家长负担加重、师资整合困难,本文提出可通过在边远贫困山区办私塾、教学点全方位挂靠中心小学等措施来解决新的矛盾和问题。
[期刊] 北京大学教育评论
[作者]
王嘉毅 梁永平
农村基础教育对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础,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和个案研究等方法,调查了西北地区6个国家级贫困县农村基础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结果表明,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在普及义务教育、实现“两基”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但学生入学率特别是女童入学率还比较低,辍学率比较高,师生比在不同类型学校中存在差异,学校办学条件也存在着差异。研究者就如何更好地实施西部贫困地区“两基”攻坚计划、加快西北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发展提出了具体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西北地区 基础教育 现状调查 政策建议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齐莉梅
为控制固定资金投资规模,国家采取紧缩信贷、抽紧银根的政策后,各地农村普遍出现了资金紧缺的问题,特别是商品生产活跃乡镇企业发展较快的地区反映更为强烈,那么在商品生产尚未发展的贫困地区受资金政策影响的程度如何?贫困地区要发展商品生产,在资金上存在着哪些问题,对此我调查了贵州省贫困地区的情况。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杜军林
西部地区是中国自然条件最恶劣,少数民族人口最集中,贫困问题发生最广泛的地区。民族文化的多样性、地域位置的封闭性加上恶劣的生态条件决定了西部民族地区贫困问题具有强烈的区域个性,同时也决定了反贫困工作的艰巨性和复杂性。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没有可以照抄照搬的现成模式,必须结合当地的独特性进行积极有效的探索,形成符合当地实际和市场经济要求的可持续发展道路。首先必须转变观念提高对民族地区反贫困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其次是要调整扶贫策略;最重要的是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在保障其基本的生存权和发展权的基础上增强自我发展的能力。
关键词:
西部地区 少数民族 贫困 对策
[期刊] 农业经济问题
[作者]
赵晓强 张雪梅
本文通过对贵州省X县农户对农村新型合作医疗的参合率和利用率的实证研究,发现以户为单位参加新型合作医疗可以避免参合人群的逆向选择,但对最贫困群体的排斥率较高;贫困地区乡镇医疗条件和技术水平对新型合作医疗的利用有很大的影响;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提供的服务内容对农户的参合率和利用率也有较大影响。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罗贤贵
家庭结构的嬗变是观察与解释中国社会转型的一个重要视角。在社会流动加剧和人们思想解固的背景下,家庭结构的模式逐渐从传统式的主干家庭演变至今天的"候鸟式"、"隔代式"等多元并存的家庭结构。在这一变迁过程中,家庭成员的权力关系和家庭成员的居住方式也随之发生了根本性的变迁。在民族地区,家庭结构的这一变化越发凸显,家庭的结构已开始从一种"传统"的"固化模式"转变为流动与多样并存的发展趋向,形成了具有民族地区家庭特点的结构模式。
关键词:
家庭结构 民族地区 关系权力 居住方式
[期刊] 中国农村经济
[作者]
张玉梅 陈志钢
本文利用贵州省3个行政村的农户跟踪调查数据,分析了惠农政策对贫困地区农村居民收入流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贫困地区农村居民的收入流动性比较强,其中,低收入组农村居民有较大的机会移动到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实施的惠农政策发挥了重要作用,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从而减少长期贫困和促进长期平等。目前惠农政策对收入流动的影响主要表现为直接增加农村居民的转移性收入,帮助低收入组居民向上流动,而间接影响比较有限,即通过增加农村居民家庭经营收入进而实现向上流动的影响比较小。尽管贫困地区低收入居民有较大的向上流动机会,但他们的收入彳艮不稳定,容易从中收入组和高收入组重新回落到低收入组。政府应...
关键词:
收入流动 惠农政策 农村居民 贫困地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叶初升 罗连发
根据社会资本分层、数据嵌套的特征,采用分层线性模型,利用贵州省贫困地区农村家户的调查数据,分析不同层级的社会资本影响包括扶贫政策在内的中间变量、进而对家庭福利产生的不同效应及其交互作用。研究表明,在物质资本和人力资本都比较贫瘠的农村贫困地区,社会资本在一定程度上发挥了"穷人资本"的功能,其减轻贫困、改善家庭福利的作用不仅显著,而且还存在进一步发挥的空间。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贫困 扶贫政策 家庭福利
[期刊] 中国人口科学
[作者]
陈前恒 林海 郭沛
文章运用河北、山西、安徽、河南、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9个省份19个国家级贫困县152个贫困村和2 254个农户的调查资料,使用生活满意度法对贫困地区农村基础教育可及性变差产生的社会成本进行了估计。研究结果显示,农户到最近的小学和初中的距离对农户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影响。文章认为,基础教育可及性变差可能导致辍学、机会成本增加、教育负担增加、家庭教育弱化、亲情淡漠、学生出现心理危机等问题,从而降低农户主观幸福感。为了保持农户主观幸福感不变,农户到最近小学教学点或小学的平均距离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户户均纯收入大约需要提高0.196个百分点;农户到最近初中的平均距离每增加1个百分点,农户户均纯收入大约需要提高0.218个百分点。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叶慧 谢冰
本文采用Probit模型对贵州省黄平县农户参加新型合作医疗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主要有以下的实证发现:首先,民族种类对农户参合行为具有显著影响,少数民族农户参合率低于汉族;其次,经济条件对农户参合行为影响最大,贫困户参合率显著低于中高收入者;第三,缴费意愿对农户参合行为具有明显影响;最后,逆向选择、户主受教育程度和打工行为对农户参合行为无影响。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贫困地区 新型合作医疗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张姗姗 吴春梅
农村公共服务发展具有一定的反贫困性质。目前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整体发展滞后,严重阻碍了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应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完善贵州省农村公共服务体制,发挥其在反贫困中的作用,促进贵州省农村的长远发展。
关键词:
贵州省 农村公共服务 反贫困
[期刊] 民族教育研究
[作者]
杨建忠
民族地区农村经济和生存方式的变化使不少家庭陷入困境,随之出现了留守儿童成长和发展问题。采取多样化的合作形式、提高家长和教师的素质、积极传承民族文化是促进民族地区家校合作,减轻"留守"困境对留守儿童影响的有效方式。
关键词:
民族地区 农村 留守儿童 家校合作
[期刊] 农业技术经济
[作者]
庄天慧 张海霞 傅新红
本文基于对四川、贵州、重庆的21个少数民族国家扶贫重点县的67个样本村的调查,从村级发展环境的角度运用有序Probit分析了影响样本村返贫程度的因素。分析表明,村级自然条件是影响返贫的最主要因素,经济条件是影响返贫的重要因素,村级社会条件中的医疗条件对返贫程度影响显著。提出了在民族贫困地区建立以生态建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因地制宜发展贫困村农业合作经济组织、改善贫困村医疗环境等政策建议。
关键词:
少数民族地区 村级环境 返贫 影响分析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刘澹远 陈始发
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是新时代扶贫开发的主要目标,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是影响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一个关键变量。本研究基于问卷调研数据,采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模型分析了公共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问题。得到以下结论:①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有待提升。除了经济获得感相对较高外,农村贫困人口的政治获得感、福利获得感和社会获得感相对偏低。②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具有显著影响。不同的配置方式或不同的配置渠道对农村贫困人口获得感的各个维度的影响不同。其中,“输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了较大的获得感,而“造血性”扶贫资源配置方式尚未给农村贫困人口带来较大的获得感。要提升农村贫困人口的获得感,2020年后中国的扶贫开发就必须实现公共性扶贫资源的有效配置。启示:①要积极倡导以资产为基础的新时代扶贫开发政策;②要尽快建立以促进就业为导向的扶贫资源配置方式;③要努力健全农村医疗卫生福利的供给制度;④要着力增强2020后农村相对贫困人口识别的公正性。
关键词:
公共性扶贫资源配置 农村贫困人口 获得感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