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1595)
- 2023(16338)
- 2022(14010)
- 2021(13029)
- 2020(11050)
- 2019(25213)
- 2018(25101)
- 2017(48575)
- 2016(26413)
- 2015(29681)
- 2014(29336)
- 2013(29152)
- 2012(26623)
- 2011(23824)
- 2010(23933)
- 2009(22567)
- 2008(22611)
- 2007(20260)
- 2006(18286)
- 2005(16454)
- 学科
- 济(109432)
- 经济(109207)
- 业(101551)
- 管理(94493)
- 企(91834)
- 企业(91834)
- 方法(47201)
- 数学(37047)
- 数学方法(36659)
- 财(35771)
- 农(34201)
- 业经(33960)
- 中国(27737)
- 制(25884)
- 务(25304)
- 财务(25229)
- 财务管理(25196)
- 企业财务(23872)
- 农业(23308)
- 技术(21346)
- 理论(20789)
- 和(20562)
- 地方(20016)
- 学(19527)
- 划(19068)
- 体(18655)
- 策(18530)
- 贸(18021)
- 贸易(18009)
- 易(17498)
- 机构
- 学院(380503)
- 大学(378707)
- 管理(155019)
- 济(153642)
- 经济(150335)
- 理学(133238)
- 理学院(131855)
- 管理学(129867)
- 管理学院(129151)
- 研究(122152)
- 中国(93667)
- 京(80524)
- 财(75592)
- 科学(72786)
- 所(60417)
- 财经(59492)
- 农(59416)
- 江(57673)
- 中心(54770)
- 研究所(54145)
- 业大(53943)
- 经(53884)
- 北京(50793)
- 范(47553)
- 师范(47179)
- 农业(46160)
- 州(45903)
- 经济学(45095)
- 院(44283)
- 财经大学(43987)
- 基金
- 项目(250002)
- 科学(198351)
- 研究(187301)
- 基金(182172)
- 家(156353)
- 国家(154941)
- 科学基金(135054)
- 社会(119338)
- 社会科(112510)
- 社会科学(112478)
- 省(97639)
- 基金项目(96530)
- 自然(86647)
- 教育(85630)
- 自然科(84610)
- 自然科学(84593)
- 自然科学基金(83128)
- 划(80930)
- 编号(77170)
- 资助(74557)
- 成果(63147)
- 部(55594)
- 重点(55296)
- 创(53824)
- 发(52722)
- 课题(52716)
- 制(49690)
- 创新(49560)
- 教育部(48304)
- 国家社会(48222)
- 期刊
- 济(177611)
- 经济(177611)
- 研究(115699)
- 中国(73986)
- 管理(62376)
- 财(61580)
- 农(56147)
- 学报(54388)
- 科学(52549)
- 大学(42750)
- 教育(41751)
- 学学(40210)
- 农业(38409)
- 技术(34042)
- 融(33914)
- 金融(33914)
- 业经(30637)
- 财经(29873)
- 经济研究(26782)
- 经(25513)
- 问题(22866)
- 业(21512)
- 技术经济(19895)
- 现代(18911)
- 理论(18271)
- 科技(17842)
- 图书(17654)
- 财会(17577)
- 版(17224)
- 商业(17183)
共检索到57007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郑琴琴 陆亚东
本文针对社会腐败和道德滑坡认知对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式选择偏好的影响进行深入分析,重点关注了两种主要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方式,即公益慈善和可持续发展。本研究通过对300家企业调研问卷的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一旦企业认知所面临的社会腐败和道德滑坡程度更严峻时,会主动减少社会责任的履行,而且更倾向于放弃公益慈善而保留部分可持续发展活动。研究还发现了政策不确定性和企业的市场地位在其中的调节作用。政策不确定性越高,社会道德风险认知虽然会减少两种社会责任的履行,但企业减少公益慈善意愿会大大增强,而减少可持续发展活动的意愿则被显著削弱。然而,如果企业拥有稳固的市场地位,道德滑坡程度认知对两类社会责任履行的负面影响也会相应减弱。本研究希望为新兴市场中特定情境下的企业社会责任履行的相关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指导,也为管理者制定不同类型社会责任决策提供新的经验证据。
关键词:
道德滑坡 社会腐败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付莉 翟伟娜
近年来,随着实体企业的经营压力不断增加,许多企业选择采用短贷长投这种激进的财务策略,但从长远来看,短贷长投会给企业未来经营发展带来严重危害。除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外,企业的短贷长投决策还会受到外部同群企业行为的影响。本文以2016~2020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据为样本进行研究,发现近几年短贷长投在行业和地区层面主要表现为负向同群效应,即同群企业的短贷长投会使企业管理者“望而却步”。进一步基于风险溢出效应、风险规避效应及保守型决策角度展开研究,发现同群企业财务风险、管理层持股及经济政策不确定性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短贷长投的负向同群效应,进而为企业优化投融资决策提供依据。
关键词:
短贷长投 同群效应 风险规避 保守型决策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肖梦瑶 韦琳
基于2011-2020年A股上市公司,实证研究了数字化转型对企业投资趋同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数字化转型能够显著抑制企业投资趋同行为,作用机制在于数字化转型缓解信息不对称和削弱管理层权力,从而抑制企业投资“随波逐流”;并且抑制作用在行业层面和企业层面具有差异性,企业所处行业竞争度越高、行业景气度越低,数字化转型对投资趋同行为的抑制作用越明显,大规模企业和处于成长期、成熟期的企业,数字化转型对投资趋同行为的抑制作用更强。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刘柏 卢家锐
在同行业企业社会责任氛围较佳情况下,推行企业社会责任的公司究竟是"顺应潮流"还是"投机取巧"?本研究以2011-2015年沪深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首次证实了行业内其他公司的平均企业社会责任对个体企业的影响。在控制了个体及行业层面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因素后,整体上行业平均企业社会责任对个体企业社会责任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即企业社会责任具有传染性。进一步研究发现,产权结构影响企业社会责任的"传染"关系,同行其他企业平均企业社会责任有助于提升国有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但却无法影响非国有公司的企业社会责任。对非国有公司的传染机制进一步进行分析表明,社会责任行业敏感度会增强所在行业平均企业社会责任对非国有公司企业社会责任的正向影响。以上结论表明了国有公司跟风从事企业社会责任主要是"顺应潮流",而非国有公司更多的是"投机取巧"。在对内生性等问题进行多种估计方法稳健性检验后,结论依然成立。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但丰富了企业社会责任影响因素的理论研究,也从关系网络的视角有助于加深社会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传染机制的理解,而且在实践方面为提高个体公司企业社会责任提供了相关政策建议。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传染性 社会关系网络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邵兴东
伴随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和企业社会责任运动在全球范围的不断展开,如何将企业社会责任及其管理上升到企业战略管理的层次来进行研究与实践成为理论研究与企业实践要求的必然。本文分析了企业社会责任与企业竞争优势之间的关系,尝试提出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概念及其战略模式演化模型,并且较为系统地阐述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战略管理过程。本文认为企业执行企业社会责任战略的过程,是企业以社会责任竞争力形成竞争优势的过程,也是企业实现与社会共同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企业社会责任战略与企业发展战略的有机整合,将成为未来企业经营管理的大方向。
[期刊] 情报杂志
[作者]
张洋 徐佳瑩
[目的/意义]使用微博表达自身观点是人们进行网络社交的重要方式,而有关微博从众或反从众的相关研究却严重不足,不利于舆情监管的需要。为了分析微博舆论对用户观点表达的影响。[方法/过程]围绕认知失调等经典理论进行理论演绎,并结合网络信息互动的特点发掘出自我相关性等新的干扰变量,构建了特殊情境影响下微博观点表达的心理机制模型。此后以问卷的方式对北上广成四地1059个大学生被试进行情境实验,利用多元回归和调节效应分析方法检验了理论模型。[结果/结论]主要结论有:(1)舆论观点和自身观点同太过、异太过的两种特殊情境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于强
企业社会责任的核心是企业在社会中的角色。从20世纪初企业社会责任思想在美国产生以来,学者们都认为企业要服务于公众,但实现这一目标的路径,即如何平衡社会公益与股东利益最大化的矛盾,学者们各持己见、争论激烈。企业社会责任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企业发展上;对于企业来说,遵纪守法,通过发展多创造就业机会,多纳税才是企业最大的社会责任。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股东 发展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衣凤鹏
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出发,本文结合资源基础观等理论,研究了企业社会责任对企业的作用机制和过程,并构建了理论机制作用模型。该模型包含两个作用途径,一是企业对部分利益相关者实施的社会责任,直接对利益相关者的决策起作用,进而对企业产生作用;二是企业社会责任产生两类无形资产,这两类无形资产分别通过特定的作用机制对利益相关者产生作用,最终对企业产生影响。因此,企业社会责任产生的无形资产为企业提供了竞争优势的来源。
关键词:
利益相关者理论 资源基础观 企业社会责任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胡刘芬
不确定的宏观环境会对企业行为产生诸多方面的深刻影响,本文突破企业间决策相互独立的假设,考察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如何作用于企业投资同伴效应及其经济后果。以2010-2019年间在沪、深A股上市交易的所有公司为样本的实证检验结果表明,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加剧了企业投资同伴效应,且行业特征对两者关系起调节作用;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对投资同伴效应的影响在企业增加投资与减少投资时存在非对称性;信息不对称与风险因素构成了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企业跟从同伴投资决策的内在逻辑;高经济政策不确定性引发的企业投资同伴效应短期内有助于缓解投资不足,但从长期来看毁损了企业价值并加剧了业绩波动风险。本文为解释经济政策不确定背景下企业投资行为提供了全新视角,同时对政府政策制定以及企业决策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期刊]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作者]
陈煦江
2011年,我国浙江等地发生了严重的血铅电池事件,国家环保部对生产铅蓄电池的企业进行了督查整治和停产整改,该"环保风暴"速袭资本市场。为探索事件期间资本市场对实施不同社会责任战略的涉事公司及其所处输配电气行业的反应规律,本文首先采用事件研究法对涉事公司进行案例研究,发现资本市场对涉事公司反应消极,其程度由弱至强为实施"行善、避害"、"不行善、避害"、"行善、不避害"、"不行善、不避害"社会责任战略的公司;进一步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该事件对输配电气行业产生了溢出效应,资本市场对该行业反应消极,其程度由弱至强为实施"行善、避害"、"不行善、避害"(或"不行善、不避害")、"行善、不避害"社会责任战略...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社会责任战略 血铅电池事件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彭雪蓉 刘洋
战略性CSR试图破解"企业如何做到赚钱与为善两不误"的经典难题。聚焦于战略性CSR这一核心构念,论文梳理了战略性CSR的内涵,总结和区分了战略性CSR的本质特征和企业特定特征:前者包括目标二元性和专用性,后者包括向心性与应变性。随后,论文整合了制度理论、资源基础观以及动态能力理论,构建了战略性CSR与竞争优势的整体理论框架,提出了战略性CSR通过双重合法性、VRIN资源和动态能力的获取进而帮助企业构建持续竞争优势以及战略性CSR行为的可见性和环境动态性对这一过程的影响机制模型。最后,论文对战略性CSR的未来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
战略性企业社会责任 竞争优势 理论框架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纪同辉
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对股价波动的传导机制,并借助2009—2016年深圳A股上市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披露社会责任信息能够对企业的股价波动起到负向影响,且信息披露质量越高对股价波动的抑制作用越强;不同信息披露形式对股价波动的影响存在异质性,其中自愿披露企业的信息质量较高,对股价波动的负向影响效应较强;信息传递和内部控制有效性是企业社会责任信息影响股价的重要传导路径,且信息传递表现出调节效应,内部控制有效性表现出中介效应。最后,本文针对企业、投资者和监管部门分别提出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蔡宁 李建升 李巍
近年来国内学者在企业社会责任方面已取得不少研究成果,但很少有人对这个概念在我国当前的适用性提出讨论和质疑。本文首先对中外企业的特征进行了深入比较分析,认为企业社会责任的概念并不适合我国企业的特征。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合当前我国企业特征的社会责任概念——商人社会责任,并将其与企业社会责任概念进行对比,分析了这个概念的优点和价值。
关键词:
企业社会责任 利益相关者 商人社会责任
[期刊] 商业经济与管理
[作者]
姜启军 贺卫
本文介绍了一种在国际市场上正逐渐被认可的标准体系———SA8000,即企业社会责任认证体系,对比分析了我国国有企业、三资企业和民营企业履行企业社会责任的现状差别及其原因。在对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形式进行了分类之后,指出影响企业社会责任战略选择的因素和可能的后果,提出了企业社会责任战略变化的五阶段模型。认为民营企业应该把企业社会责任看成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机会和动力,选择企业社会责任战略才是其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保证。
[期刊] 现代日本经济
[作者]
李卓键 崔健
日益突出的社会、环境问题与变化的企业经营环境需要企业社会责任(CSR)战略化发展,战略CSR或创造共享价值(CSV)理论观点已被日美欧所接受并付诸实施。由于国情和背景不同,日美欧CSR发展体现出不同的传统特征,基于各自的传统基础,日美欧CSR战略化分别表现为经济团体引导、市场经济自然驱动和政府机构推动等不同形式。对此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正确认识我国CSR战略化发展的各种条件,制定正确的政策和措施,推动我国CSR向高层次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