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4409)
- 2023(6619)
- 2022(5839)
- 2021(5537)
- 2020(5146)
- 2019(12230)
- 2018(12021)
- 2017(23789)
- 2016(13020)
- 2015(14830)
- 2014(15319)
- 2013(15372)
- 2012(14376)
- 2011(12717)
- 2010(13173)
- 2009(12720)
- 2008(13509)
- 2007(12166)
- 2006(10415)
- 2005(9467)
- 学科
- 济(56993)
- 经济(56942)
- 业(42308)
- 管理(41167)
- 企(36179)
- 企业(36179)
- 方法(31236)
- 数学(28355)
- 数学方法(28158)
- 财(22088)
- 务(17153)
- 财务(17136)
- 财务管理(17104)
- 企业财务(16139)
- 农(13227)
- 制(11952)
- 中国(11413)
- 学(11364)
- 贸(11023)
- 贸易(11021)
- 易(10695)
- 业经(9934)
- 银(8866)
- 地方(8855)
- 银行(8842)
- 农业(8683)
- 融(8558)
- 金融(8556)
- 体(8024)
- 行(7999)
- 机构
- 大学(195117)
- 学院(194005)
- 济(80961)
- 经济(79265)
- 管理(75523)
- 理学(65041)
- 理学院(64390)
- 管理学(63300)
- 管理学院(62933)
- 研究(59870)
- 中国(49064)
- 财(44003)
- 京(40025)
- 科学(35681)
- 财经(34138)
- 农(32478)
- 所(31620)
- 经(30725)
- 江(29371)
- 中心(28909)
- 业大(28085)
- 研究所(27731)
- 农业(25654)
- 北京(25360)
- 财经大学(25142)
- 经济学(24755)
- 州(23330)
- 经济学院(22590)
- 范(22123)
- 师范(21886)
- 基金
- 项目(120133)
- 科学(93642)
- 基金(88081)
- 研究(85889)
- 家(75840)
- 国家(75210)
- 科学基金(64567)
- 社会(53954)
- 社会科(51246)
- 社会科学(51223)
- 基金项目(46920)
- 省(46123)
- 自然(42794)
- 自然科(41828)
- 自然科学(41813)
- 自然科学基金(41127)
- 教育(40284)
- 划(38887)
- 资助(37668)
- 编号(35502)
- 成果(29417)
- 部(27814)
- 重点(26612)
- 创(24379)
- 发(24046)
- 科研(23992)
- 教育部(23975)
- 大学(23402)
- 人文(23326)
- 课题(23283)
共检索到28858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郝博 韩芳芳 李文贵
“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已成为中国科技创新型企业股权融资的常见情形,现行会计准则及相关指引将其认定为金融负债。然而,“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具有理论和实务的复杂性,不宜被直接认定为金融负债,主要原因包括:在会计上认定为金融负债,与经济实质相背离,与法律、税务认定不一致;金融负债与权益工具的划分原则存在争议;会计准则内部就金融负债的定义存在矛盾;可能扭曲报表信息,干扰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性。由此,对于股债区分问题,应当遵循第一性原理,追本溯源,分析投融资活动的交易目的,揭示其商业逻辑,抓住其经济实质,并验证其交易程序,而后再分析特定的交易条款,若依据交易条款所进行的会计处理结果与交易的经济实质出现明显背离,应综合评估该会计处理的恰当性,优化会计处理方法。相关优化建议为:在现行准则体系下,针对“附回售条款的股权投资”发布具体会计处理规定;在顶层设计上突破传统二分法,创新会计要素;在法律层面设置“类别股”,为会计创新提供法律制度供给;完善和强化信息披露,构建“高效规则+信息披露”组合式工具箱。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张水茂
作为一种新型的融资方式,与常规的股权融资方式不同,附回购条款股权增资事项中投资方每年收取固定利息且到期需要收回本金,同时投资方不参与被投资方的经营管理活动,并不需要向被投资方委派高级管理人员、监事和董事等人员。由于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准则未对该类股权增资事项会计处理进行明确规定,进而导致多数企业相关账务处理操作中存在较多问题。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在明确该类股权增资事项性质和账务处理原则的基础上,从简单股权关系和复杂股权关系两个角度出发,结合案例对详细账务处理方式进行探讨,并尝试从会计准则、会计人员和监管三个方面总结带来的启示。
关键词:
金融负债 股权增资 回购条款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张军
能确定未来付给其他人具体金额的合同,是金融负债,未来交易价格是一定的;不能确定未来付给其他人具体金额的合同是权益工具,未来交易价格不确定。约定固定收益及回购条款的金融工具的账务处理取决于两点:一是大股东还是被投资单位保证新入股投资单位取得固定回报;二是大股东或被投资单位将来回购新入股投资单位出资时的价格是否固定,即回购价格与回购当时被投资单位股东权益价值是否相关。具体账务处理分为四种情况。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魏朱宝
2014年财政部发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提出并着力解决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的核算规范问题。本文针对该准则第十六条对持有待售权益性投资的会计计量和披露的规定进行分析。
关键词:
待售长期股权投资 追溯调整 财务报表列报
[期刊] 中国注册会计师
[作者]
孙国红
一、研究背景2017年7月5日,财政部以财会[2017]22号文发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并规定,在境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以及在境外上市并采用国际财务报告准则或企业会计准则编制财务报表的企业,自2018年1月1日起执行;其他境内上市企业,自2020年1月1日起执行;执行企业会计准则的非上市企业,自2021年1月1日执行。同时,允许企业提前执行。新收入准则(指收入准则2018)第五章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对实务
关键词:
销售退回 新收入准则 会计处理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陈斌才
本文以含对赌条款的股权收购案例为研究对象,在分析对赌行为法律属性、所得税属性的基础上,运用税法原理并结合现行税收政策规定,提出了对赌行为的所得税处理原则,即对赌行为未实现时,所得税处理不考虑对赌因素;对赌行为实现时,支付对赌对价的一方冲减股权转让收入,收到对赌对价的一方冲减股权计税基础。同时本文从规避涉税风险的角度,提示重组当事人重点关注股权收购中计税方法的选择问题、重复征税问题以及关联交易的特别纳税调整问题。
关键词:
股权收购 对赌 所得税处理 风险防范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王治安
母子公司编制的个别财务报表 ,仅代表其法律个体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 ,如何利用个别公司的财务报表编制合并个体的财务报表 ,是编制合并财务报表的最大难题。长期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方法与编制合并财务报表密切相关 ,本文讨论了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成本法、不完全权益法、完全权益法下合并财务报表的编制。
关键词:
成本法 不完全权益法 完全权益法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袁丽芳
本文拟根据财政部2006年2月发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对股权投资的会计处理问题进行梳理和分析。一、对子公司、合营企业以及联营企业
[期刊] 财会通讯(综合版)
[作者]
刘芳 柳世平
《企业会计准则——投资》规定,成本法是按照初始投资成本计价核算股权投资的方法。初始投资成本是指取得投资时实际支付的全部价款,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但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应作为应收项目单独核算。采用成本法时,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确认为当期投资收益。投资企业确认投资收益,仅限于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在接受投资后产生的累积净利润的分配额,所获得的被投资单位宣告分派的利润或现金股利超过上述数额的部分,作为初始投资成本的收回,冲减投资的账面价值。成本法确认投资收益的计算相对复杂,在具体处理时分为投资
[期刊] 财会月刊
[作者]
王自荣 方永武
附有销售退回条款的销售是企业通过合同条款明确约定的或通过其交易惯例可推定的客户对所收到商品享有销售退回权的一种特殊销售交易。新修订的收入准则对此做了专门规定,包括销售收入、预期销售退回负债和预期退回商品资产的确认计量,销售成本结转,资产负债表日对未来销售退回情况重新估计和客户执行销售退回权等方面,有必要对其具体应用及与现行实务的重大不同逐一进行分析。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钱群
在长期股权投资的处置业务中,如果涉及的处置金额比较大,则对于获得投资一方的现金流会造成不小的压力,因此很多企业为了不影响正常运作,采用分期付款的方式支付处置费
[期刊] 涉外税务
[作者]
杨力
这里有一篇关于外商投资企业股权投资的税收筹划案例*: “某有限公司是中美合资企业,注册资本4000万元,美国投资者A占注册资本的80%。经过几年经营,企业形成的资本公积金有1000万元,未分配利润9000万元,企业所有者权益合计为1.4亿元。由于企业效益好,发展潜力大,美国另一投资者B也想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陈泰锋
"337条款"属于美国当地的"行政救济",最早见于《1930年关税法》第337节而得名。"337条款"与"301条款"一起构成了美国对外贸易报复手段的"两支大棒"。对于美国企业来说,"337条款"调查程序通常比反倾销对申诉方更为有利。与司法救济相比,"337条款"证据要求更低,时间更紧,力度更大。"337条款"与国际通行规则的矛盾,深刻地反映了美国在国际贸易中一味突出本国利益,独断专行的贸易保护主义倾向。从本质上来说,"337条款"是美国从"自由贸易政策"向"保护贸易政策"转换的具体体现,其单边贸易制裁措施的属性不仅扰乱了多边贸易体制的稳定性,而且严重伤害了其他国家的利益,引起了国家间的利益冲...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李琦 季侃
股票市场全流通以后,上市公司的市值体现了股东的财富。国有股东开展市值管理,有助于国有资本的保值增值。国有股东市值管理是公司资本经营的新领域,有利于盘活资本存量,提高资本利用率,提升资本配置效益,实现资本经营收益。
关键词:
市值管理 股东 上市公司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