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611)
- 2023(9486)
- 2022(8074)
- 2021(7505)
- 2020(6434)
- 2019(15189)
- 2018(14777)
- 2017(28813)
- 2016(15560)
- 2015(17359)
- 2014(17457)
- 2013(17613)
- 2012(16585)
- 2011(15133)
- 2010(15562)
- 2009(14622)
- 2008(14750)
- 2007(13823)
- 2006(12312)
- 2005(10986)
- 学科
- 济(72867)
- 经济(72808)
- 农(50079)
- 业(47933)
- 管理(36279)
- 农业(33133)
- 方法(28807)
- 企(26767)
- 企业(26767)
- 数学(25695)
- 数学方法(25416)
- 业经(20137)
- 中国(17919)
- 财(15750)
- 地方(15673)
- 制(14855)
- 学(13649)
- 贸(12542)
- 贸易(12533)
- 农业经济(12461)
- 易(12186)
- 发(11874)
- 银(10653)
- 银行(10626)
- 策(10420)
- 体(10184)
- 行(10146)
- 发展(9837)
- 展(9812)
- 融(9680)
- 机构
- 学院(228393)
- 大学(225543)
- 济(96821)
- 经济(94757)
- 管理(85994)
- 研究(79916)
- 理学(73811)
- 理学院(73016)
- 管理学(71687)
- 管理学院(71267)
- 中国(62881)
- 农(61490)
- 科学(48836)
- 京(47626)
- 农业(47132)
- 财(42793)
- 所(41578)
- 业大(41512)
- 中心(38976)
- 研究所(37509)
- 江(36554)
- 财经(33344)
- 范(30293)
- 经(30198)
- 师范(30024)
- 北京(29776)
- 农业大学(29054)
- 经济学(28794)
- 州(28378)
- 院(27231)
- 基金
- 项目(148412)
- 科学(115775)
- 研究(110279)
- 基金(106352)
- 家(92781)
- 国家(91906)
- 科学基金(77387)
- 社会(69640)
- 社会科(65509)
- 社会科学(65482)
- 省(59560)
- 基金项目(56729)
- 教育(49356)
- 划(48989)
- 自然(48399)
- 自然科(47221)
- 自然科学(47203)
- 编号(46719)
- 自然科学基金(46348)
- 资助(42414)
- 成果(37941)
- 农(34612)
- 发(33581)
- 部(33494)
- 重点(33354)
- 课题(31396)
- 创(30252)
- 国家社会(28650)
- 科研(28478)
- 创新(28227)
- 期刊
- 济(114549)
- 经济(114549)
- 农(66360)
- 研究(65645)
- 中国(49157)
- 农业(44868)
- 学报(38892)
- 科学(35346)
- 财(32676)
- 大学(30139)
- 学学(28518)
- 管理(26070)
- 业经(25170)
- 融(24702)
- 金融(24702)
- 教育(22530)
- 业(21455)
- 技术(19380)
- 问题(16712)
- 财经(16121)
- 经济研究(15798)
- 农业经济(15035)
- 农村(15014)
- 村(15014)
- 版(14771)
- 经(13821)
- 世界(13059)
- 技术经济(12020)
- 经济问题(11980)
- 业大(11266)
共检索到34902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田先红 陈玲
本文沿循地权研究的社会学视角,试图推进有关地权配置问题的讨论。跟这一视角多关注行动者和社会规范对地权配置的影响的思路不同,本文提出从"产权的社会建构逻辑"到"产权的社会结构逻辑"转换的思路,并侧重从阶层的角度来理解地权配置问题。为此,我们提出一个"阶层地权"的分析框架,来统摄全文对地权配置问题的讨论。本文的中心论题是:产权不仅是一个权利界定问题,也不仅仅是个权利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阶层竞争关系问题。阶层地位的不同,决定了人们在农地大规模流转中的态度、行为逻辑和行动能力的差异。我们将以在全国多个地区开展实地调研所获取的农地规模流转经验材料为基础来阐述这一分析框架所涵括的研究论题、分析概念和理论思...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关键词:
土地资本化 社会阶层 阶层固化 脱嵌
[期刊]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朱静辉
文章以一个沿海村庄为案例,考察了土地资本化对于农村社会结构变迁的影响。研究表明,由于征地造成的土地资本化,一方面,使得掌握集体土地征收签字权、土地补偿收益配置权的村干部获益,企业主阶层转向对土地财富的追逐;另一方面,也造成了普通村民尤其是边缘群体在失去土地之后,家庭收入结构的单一化,以及由此带来的收入水平下降,在村庄社会分层体系中位置的下降。基于上述发现,文章进一步提出土地资本化造成某些阶层对于村庄的"脱嵌"。
关键词:
土地资本化 社会阶层 阶层固化 脱嵌
[期刊] 经济学(季刊)
[作者]
张曙光 程炼
本文将中国近60年的地权变迁过程分为合作化、家庭联产承包和土地规模流转三个阶段加以回顾,考察了其中发生的产权权能细分、主体身份变化、市场范围扩展和经济绩效变动等几个特征性事实,并以一个基于Spence-Dixit-Stigliz框架的模型刻画了从传统自给性农业向现代商业化农业转型过程中的地权细分和流转交易,从而为复杂产权理论提供了一个经验证据,并揭示出产权细分是复杂产权实际实施的一个重要途径,因而不存在绝对有效的产权安排,只能在状态依存的互动过程中寻求相对有效的产权结构。
关键词:
地权细分 复杂产权 产权有效实施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李宁 何兴邦 王舒娟
基于地权结构细分视角,本文对农地产权制度的变迁与改革进行了文献述评。已有研究在农地产权内涵、地权变动与农地市场发展间的关系、地权变动影响农业生产绩效的机理和农地"三权分置"改革等方面,缺乏对地权结构细分特征深入且逻辑一致的探讨。为此,本文提出,可以通00利的行为特征差异角度来界定地权结构细分,并借此划分细分农地使用权、农地收益权和农地处分权三项权利的实践发展阶段。然后,可以先通过租值耗散、市场演变与结构细分的理论逻辑,来探究地权变迁呈现结构细分特征的原因;再通过分析该特征所带来的农户排斥国家和集体等其他主体干预的程度的变化,以及这一变化通过影响农业生产要素的经济效率进而影响农业发展的内在路径,探究地权结构细分影响农业生产绩效变化的内在机制。最后,在分析农地"三权分置"政策内容与地权结构细分关系的基础上,回答在现代农业发展背景下如何有效实现农地"三权分置"的问题。
关键词:
农地产权 结构细分 分析框架 三权分置
[期刊] 农业经济
[作者]
王栓军
农村信息化重点是为农户提供网络信息服务,实现数字农村,政府为强调农村信息化的重要性,于2004~2008年5年期间下发了5个"1号文件",一再强调信息化这一政策。而农村信息化与农村经济发展存在何种关系?农村信息化建设效果又如何体现?本文将做进一步研究。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张汝立
本文运用目标─手段链的分析框架 ,对农村基层政权组织的运行困境进行了深入分 析 ,发现造成农村基层政权组织机构膨胀、制度性“说谎”、“形象工程”以及与农民矛盾和 冲突不断等运行困境的重要原因 ,在于上级政权组织提出的一些不适当的目标要求。由 于这些目标本身具有绩效评价作用 ,因此 ,在这种“激励─绩效─满意”模式压力下 ,使农 村基层政权组织在如何完成这种目标要求的手段选择上出现偏差。本文认为 ,使农村基 层政权组织走出困境的根本办法在于实现农村基层政权组织和上级政权组织及农民三方 真正意义上的互动 ,通过平等磋商或谈判形成为各方可接受的共同目标。
关键词:
手段选择 基层政权组织 运行困境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毛哲山
具有规模较大中下层是我国"金字塔"型社会结构的现实。如何提升农民工阶层资源获得能力并上升到社会中间阶层,是改变我国社会结构下层过大和促进社会稳定的关键环节。本文以城乡二元制度为基本背景,以资源为分析维度,实证分析农民工阶层在资源分配以及向上流动中受到的制度性影响,探讨如何通过制度创新,提升其收入水平,并为其向中间阶层流动打通上升渠道。
关键词:
农民工 社会阶层 特征 流动
[期刊] 经济社会体制比较
[作者]
赵德起 汪洋
经济的市场化要求政府将更多的农地产权让渡给农民,农民对让渡权力的吸收主要在产权和契约市场上完成。政府让渡出来的地权在契约和产权市场中的配置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地权效用的释放。据此我们探讨了政府让渡的地权于产权和契约市场上优化配置的内涵及路径,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配置的具体措施。这一从契约和产权角度对农地产权的市场配置所进行的研究给如何提高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效率,最大化农民效用提供了一个较为清晰的思路。
关键词:
农地产权 配置 契约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黄鹏进
新世纪以来,中国农村的地权冲突数量急剧增加,成为影响农村社会稳定的主要矛盾类型。通过对L镇土地确权冲突案例的调查和分析,本文发现,当前对农村土地产权的界定规则主要存在公有产权规则、私有产权规则与家业产权规则。这三种产权规则折射了人们对土地产权认知的三重维度,即政治维度、经济维度与社会(文化)维度。中国当前的农村地权冲突主要表现为土地产权规则之争,而其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土地产权认知维度的变化——由政治维度为主导逐步转向政治、经济与社会(文化)三重维度并存。
关键词:
地权冲突 产权属性 复合产权 三元复合性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何伟 李忠斌 李海平
文章通过建立模型,分别从农村金融的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分析了农村金融困境形成的原因,分析发现,信息不足导致金融交易成本过高是形成金融困境的主要原因,最后探讨了摆脱农村金融困境的对策。
[期刊] 农村经济
[作者]
胡卫东
本文从内生金融视角出发阐释了我国农村金融的制度因素。通过研究发现,在借鉴国际经验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生搬硬套的做法。由于忽视和偏离制度因素的内生性要求,我国农村金融发展陷入了一系列误区,由此导致学习效率大打折扣。进而提出相关政策建议:从增量与存量两方面着手加强内生金融发展,最终形成高效的农村造血机制,为我国农村经济又快又好发展服务。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周文 李晓红
本文认知的分析框架提出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特征决定了贫困人口的社会资本产出表现为经济贫困和社会锁定。因此,需要通过提高社会资本的异质性,打破贫困人口的社会锁定,实现减轻和消除贫困的目的。
关键词:
社会资本 农村贫困 社会锁定 异质性
[期刊] 改革
[作者]
张应良 王钊
基于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评价,引入生产可能性曲线,从制度供给的主观绩效与客观绩效两个维度构建一个分析思路框架,并运用该思路框架对我国现行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的绩效进行简单考察,从总体配置、区域配置和产品配置三个侧面得出我国农村公共产品供给制度绩效的一个基本判断。
关键词:
主观绩效 客观绩效 公共产品供给
[期刊] 求索
[作者]
蒋永穆 王瑞
通过对农业经营主体资源要素配置方式的分析,提出了一个农业经营主体结构性分化的分析框架。在此基础上,将由同质主体分化后的农业经营主体划分为四种基本类型,即内生式兼业型小农、内生式发展型小农、外嵌式家庭农场、外嵌式农业企业。各类农业经营主体并非各自孤立,而是相互联系且呈现出动态转化的态势。进一步,基于对四川省柑橘经营主体成本收益详尽的调查数据,比较分析了四类农业经营主体单位土地回报率情况,具体比较的指标包括单位土地投入、单位土地产量、单位土地销售收入和单位土地净收入。实证研究表明:第一,以大规模土地流转为特征的外嵌式农业企业在生产环节不形成规模效应;第二,家庭经营在农业生产中具有旺盛的生命力;第三,小农户与现代农业有机衔接的薄弱环节在于销售环节而非生产环节。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农业经营主体 结构性分化 要素配置方式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