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94)
2023(1522)
2022(1318)
2021(1346)
2020(1181)
2019(2530)
2018(2681)
2017(4894)
2016(2888)
2015(3409)
2014(3529)
2013(3360)
2012(3386)
2011(3022)
2010(3231)
2009(3233)
2008(3514)
2007(3404)
2006(3060)
2005(2834)
作者
(9350)
(7951)
(7756)
(7443)
(5080)
(3928)
(3612)
(3116)
(3000)
(2939)
(2759)
(2617)
(2521)
(2515)
(2487)
(2429)
(2395)
(2380)
(2316)
(2302)
(2068)
(1960)
(1943)
(1877)
(1781)
(1761)
(1754)
(1730)
(1664)
(1627)
学科
(10835)
经济(10815)
管理(9451)
(7918)
(7061)
企业(7061)
方法(4797)
数学(3736)
数学方法(3589)
(3527)
(3274)
中国(3133)
(2964)
(2774)
理论(2752)
(2513)
贸易(2510)
(2443)
(2215)
银行(2209)
业经(2205)
(2168)
财务(2160)
财务管理(2149)
(2084)
(2084)
金融(2084)
(2079)
教育(2050)
(2028)
机构
大学(45102)
学院(43750)
研究(15557)
(14701)
管理(14380)
经济(14205)
中国(12832)
理学(11810)
理学院(11616)
管理学(11188)
管理学院(11110)
科学(10459)
(10427)
(8683)
(8317)
(8165)
(7675)
研究所(7651)
中心(7496)
北京(6694)
业大(6632)
农业(6620)
(6493)
师范(6404)
(6204)
财经(6023)
(5625)
技术(5486)
(5456)
(5367)
基金
项目(24502)
科学(18448)
基金(17193)
研究(16958)
(15347)
国家(15189)
科学基金(12482)
社会(9658)
(9241)
社会科(9028)
社会科学(9025)
基金项目(8612)
自然(8575)
自然科(8421)
自然科学(8417)
教育(8290)
自然科学基金(8257)
(8023)
资助(7919)
编号(7025)
成果(6771)
重点(5513)
(5305)
课题(5127)
大学(4773)
科研(4666)
(4635)
计划(4620)
(4485)
(4464)
期刊
(20252)
经济(20252)
研究(13766)
中国(11762)
学报(9278)
(7998)
科学(7631)
(7368)
教育(7178)
大学(6983)
管理(6598)
学学(6468)
农业(5288)
(4664)
金融(4664)
技术(4204)
财经(3426)
图书(3098)
(3023)
(2991)
(2800)
(2778)
经济研究(2718)
国际(2642)
业经(2597)
业大(2529)
统计(2469)
问题(2458)
技术经济(2288)
书馆(2255)
共检索到754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体制改革  [作者] 鞠齐  
“锁定”是企业有意识地诱导客户向企业投入专用资产 ,以提高客户的退出成本 ;“自我锁定”是企业自愿向客户提供“人质” ,目的是使客户能够相信企业向客户作出的有保证的承诺。“锁定”和“自我锁定”在中国企业实施CRM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它们各自的策略分别是 :“锁定”策略包括免费或低价培训、低价渗透、以“搜寻商品”推动“经验商品”和产品升级补偿 ;“自我锁定”策略包括产品质量、产品售后服务、长期契约不履约和企业跨区域经营。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林志扬  
跨国公司运用了一套设计精巧的“技术锁定战略”,破解了中方“以市场换技术”的天真梦想;而入世前后跨国公司在华投资行为的重大变化表明,寡占反应规律是中方反制技术锁定战略,迫使跨国公司加速向中方转移技术的有力武器。
[期刊] 中国农村观察  [作者] 钟笑寒  
本文以蓝田公司对洪湖地区的农业产业化开发为背景 ,探讨了中国农业面临的困难  和可能的出路。文章将中国农村现存的经济 -政治 -文化结构看成是一种自锁定状态    (锁定I) ,讨论了造成这种锁定的相互加强的各种因素 ;并以“蓝田模式”为例 ,描述并讨  论了促使从旧锁定趋向新锁定的外部冲击与内部制度安排相互作用的过程。作者最后讨  论了这种模式 (锁定II)对农村改革理论的挑战及其自身存在的问题。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倪云虎  朱六一  
在静态均衡分析基础上,以报酬递减规律为假设前提的传统经济学无法解释现实中越来越多的非线性、动态、不确定性、报酬递增的经济现象。由布莱恩.阿瑟最早做系统性研究的锁定原理以其强大的现实解释力引起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但他们的研究多集中在应用领域,忽视甚至回避了锁定原理对经济学理论的贡献。锁定原理填补了长期消费和社会消费规律的空白,完善了生产和供给理论,揭示了一套全新的经济理论分析框架,对经济学理论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赵莉  王华清  
技术变迁中普遍存在技术锁定现象,技术发展的路径依赖会导致技术锁定。文章从技术锁定的内涵、技术锁定的成因、技术锁定产生的影响、应对技术锁定的策略等四个方面,系统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详尽分析了现有研究的局限性。最后,对技术锁定的未来研究做出展望。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时磊  田艳芳  
文章利用企业层面微观数据考察FDI对企业技术选择影响,实证结果表明:FDI可以提高合资企业技术水平,却降低了与合资企业同在一行业的非合资企业技术水平,这种效应主要表现在资本相关技术。负向外溢效应证实了FDI可能通过"市场窃取效应"导致与合资企业同在一行业企业技术选择的"低端锁定"。同时文章也发现,FDI还降低了与合资企业同在一城市的非合资企业技术水平,这可能是通过"技能员工窃取效应"完成的,这也导致了非合资企业的技术"低端锁定"。进一步,在实证研究基础上的整体评估表明,在样本数据中FDI负面外溢效应超越了正向外溢效应,整体效应为负,因此得出结论,FDI整体上降低了东道国的企业技术选择水平。在这...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徐慧娥  
成本倒逼是以市场价格为起点,在利润锁定的情况下,价格决定成本,颠覆"成本+利润=价格"的成本定价理论。成本倒逼机制以消费者购买产品愿意支付的对价为起点,将采购、生产、物流、销售的全过程进行逐步分解,建立模型,根据市场的变化,通过模型的预测分析,将分析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黎开颜  陈飞翔  
本文从锁定效应的视角来分析对外开放对中国技术水平发展的影响。在一个新古典配置模型基础上,本文说明我国在开放进程中技术水平的发展具有路径依赖性,并以高技术产业1996~2006年的数据为样本,运用数据包络方法测量高技术产业技术进步、技术效率、技术变化等指标,揭示技术密集型产业中存在的技术变化锁定特征。本文通过建立计量模型,分时段对比研究深化开放时期高新技术产业锁定效应的传导机制,发现人力资本和研发资本是技术变化锁定的主要影响途径,这两类要素资源质的提高将有利于我国摆脱开放中锁定效应的影响。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陶爱萍  李丽霞  陈宝兰  刘志迎  
技术标准的形成是用户选择的结果,网络效应是用户选择的基础,技术标准锁定的根本原因是转移不经济。文章在分析技术标准锁定形成机制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现象的基础上,探讨了技术标准锁定和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相关性,最后得出反技术标准锁定和克服技术创新中市场失灵的几点启示。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中国人民银行盘锦市中心支行课题组  
本文试图就辽宁省盘锦市的产业锁定与金融锁定作个案研究 ,探讨资源型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金融的相应职能。文章认为 :第一 ,锁定效应是资源型经济的突出特征 ;第二 ,通过对资源禀赋的探讨 ,可以寻找到反锁定安排的“产业可行集” ;第三 ,适当的金融支持是可以起到通过关键性资源配置引导产业结构变迁作用的。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少林  
全国大范围城市频繁持续遭遇雾霾天气日益引发社会对碳锁定的广泛关注,识别碳锁定风险并提出有效的碳解锁路径,对于提升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碳锁定诱发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对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碳锁定的风险进行量化,其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和Bootstrap-DEA方法纠偏测算碳排放约束下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最后采取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碳锁定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与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且有效化解了碳锁定风险,市场化改革降低碳锁定风险的贡献小于生产技术进步,人口密度和第二产业比重对碳锁定风险无显著影响,城镇化率显著加剧了碳锁定风险。提高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深化生产要素配置的市场化改革和保持合理的城镇化速度,均有利于实现城镇化的低碳解锁。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李少林  
全国大范围城市频繁持续遭遇雾霾天气日益引发社会对碳锁定的广泛关注,识别碳锁定风险并提出有效的碳解锁路径,对于提升城镇化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分析碳锁定诱发机制的基础上,首先对2003—2014年中国30个省会城市和直辖市碳锁定的风险进行量化,其次运用考虑非期望产出的DEA-SBM模型和Bootstrap-DEA方法纠偏测算碳排放约束下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最后采取动态面板系统广义矩估计方法对城市碳锁定风险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城市投入产出综合效率与经济发达程度正相关,且有效化解了碳锁定
[期刊] 管理现代化  [作者] 王万山  
首先通过专用软件与通用软件的锁定比较阐述专用软件的锁定性质,然后叙述著名的贝尔大西洋被锁定案,分析其被专用软件锁定的原因,最后提醒中国企业应从中汲取的教训及应对专用软件锁定的对策。
[期刊] 科技进步与对策  [作者] 茹慧超   邓峰  
数字技术研发应用推动创新内涵嬗变。考虑到数字技术创新潜藏逆向锁定风险,基于技术路径依赖理论,结合2011—2021年中国上市公司数字技术专利申请数据,采用非径向超效率SBM方法测度我国数字技术锁定,检验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的侵蚀效应。研究发现:(1)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显著侵蚀效应,且该影响遵循“显著侵蚀—侵蚀效果收敛—侵蚀效果强化”这一非线性轨迹;(2)受技术空间扩散影响,数字技术锁定对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邻地侵蚀”效应;(3)与内部技术引进相比,外部技术引进能显著打破数字技术逆向锁定演进轨道,处于弱制度创新环境的地区通过技术模仿遏制数字技术锁定的边际收益更高;(4)技术消化吸收对数字技术锁定的遏制效果在区域间存在非对称性特征,知识产权保护能为知识吸收和数字技术成果转化提供坚实的制度保障。研究结论可为数字经济时代下化解数字逆向锁定风险、突破“数字锁定枷锁”提供策略指引。
[期刊] 资源科学  [作者] 汪中华  成鹏飞  
发展中国家在工业化进程中会出现碳锁定现象。中国处在工业化进程的关键时期,很有必要对碳锁定问题进行深入探讨,选用合适的指标来衡量碳锁定有助于理解碳锁定。本文通过测算1990-2014年中国碳汇量和碳排放量,用两者的差值作为碳超载量,用碳超载率(碳超载量/碳汇量)对碳锁定的程度以及变化趋势做出基本判断,然后利用ECM模型对碳锁定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2003年为界限,1990-2002年期间中国未出现碳超载,从2003年开始碳超载为正,以后逐年增加,碳锁定程度越来越严重;(2)降低化石能源消耗、增加技术投入在长期和短期内对碳锁定都有抑制作用,而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对碳锁...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