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5)
2023(52)
2022(42)
2021(27)
2020(19)
2019(52)
2018(51)
2017(78)
2016(45)
2015(45)
2014(54)
2013(62)
2012(54)
2011(67)
2010(50)
2009(25)
2008(31)
2007(31)
2006(40)
2005(53)
作者
(186)
(158)
(158)
(146)
(76)
(73)
(64)
(63)
(55)
(54)
(51)
(51)
(49)
(49)
(48)
(48)
(47)
(44)
(44)
(43)
(42)
(40)
(39)
(39)
(38)
(37)
(35)
(34)
(33)
(33)
学科
(173)
(160)
(154)
中国(146)
农业(143)
土地(111)
资源(108)
(104)
经济(104)
生态(86)
管理(78)
(77)
劳动(77)
人口(71)
动力(71)
劳动力(70)
农业劳动(69)
农业人口(68)
(62)
生态学(62)
(60)
耕地(59)
环境(57)
问题(56)
(53)
系统(48)
(47)
生态系(47)
生态系统(47)
(45)
机构
学院(782)
大学(773)
研究(388)
科学(274)
(269)
管理(259)
(258)
经济(255)
中国(250)
理学(219)
理学院(218)
管理学(215)
管理学院(214)
(212)
农业(203)
研究所(201)
业大(195)
(188)
中心(150)
农业大学(145)
北京(145)
(145)
研究院(125)
科学院(124)
(123)
(117)
师范(115)
实验(114)
资源(114)
实验室(110)
基金
项目(591)
科学(491)
基金(449)
(433)
国家(432)
研究(383)
科学基金(363)
自然(264)
自然科(254)
自然科学(253)
自然科学基金(251)
社会(241)
社会科(227)
社会科学(227)
基金项目(218)
(193)
(179)
教育(162)
重点(161)
资助(153)
(143)
编号(136)
成果(132)
计划(120)
科技(119)
(117)
(116)
大学(110)
中国(108)
(107)
期刊
(344)
经济(344)
科学(259)
(250)
中国(225)
学报(224)
农业(162)
大学(162)
学学(160)
研究(159)
(131)
林业(111)
资源(88)
业大(87)
(82)
业经(69)
社会(64)
(63)
管理(62)
农村(56)
(56)
社会科(56)
社会科学(56)
(55)
草业(55)
问题(55)
教育(54)
农村经济(50)
自然(50)
农业大学(49)
共检索到119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价格理论与实践  [作者] 贺强  徐云松  
近期,我国银行间市场爆发"钱荒",并相继影响了股市和债市。银行间市场"缺钱"和实体经济"缺血"、巨额货币供应量(M2)和过剩流动性形成了结构性矛盾。本文分析了"钱荒"现象的短期因素、季节性因素和政策导向因素,指出其根源在于实体经济中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效益低、风险大,资金不愿也不敢进入实体经济,而只能在虚拟经济内部循环获利。最后,本文提出化解"钱荒"应着手于全面提升中小企业盈利能力,"用好增量,盘活存量",加快金融市场和金融监管改革。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人们把前段时间市场上的短期流动性紧张形象地称为"钱荒"。"钱荒"看上去有点儿刺眼,但它确实发生了,并让市场惊出一身冷汗,也使人们对市场纪律约束更为关注。它明确告诉市场,无论商业银行、企业、政府部门还是中央银行,都必须管好自身的资产负债表。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史晓芳  
时近半年节点,我国金融市场遭遇一场影响面较广的钱荒事件,甚至因各类相关信息"铺天盖地"式的报道一度引起民众恐慌。抛开喧嚣后客观分析,这场所谓的钱荒远没有想象中的严重,只是一场发生在金融市场的暂时性、结构性的资金紧张,是对金融体系的一次严肃警戒。究其原因,除却外部经济环境的影响,金融体系内部的问题不容忽视。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邵原  
"钱荒"作为一种金融危机现象,一般是由流通领域内货币数量相对不足所致。然而,货币数量不足通常只是"钱荒"经济表象,"钱荒"之下往往隐藏着复杂的金融经济问题。只有充分认识"钱荒"产生的背景和成因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应对之策。
[期刊] 经济研究参考  [作者] 余丰慧  
数据显示,2013年6月1日至9日,工农中建四大行贷款发放量总计2170亿元,已超过四大行5月份整体信贷投放量,也远超四大行2012年6月份整体信贷投放量。按照四大行占全部贷款30%的比例推算,6月上旬9天时间商业银行贷款投放高达7200亿元。当下的银行信贷有
[期刊] 中国内部审计  [作者] 张流泉  
自2013年5月以来,银行间债券市场一度出现资金面紧张、资金价格上涨的现象,特别是进入6月中旬,我国金融市场风波不断,各种关于银行"钱荒"的传言四起,造成我国金融市场秩序的混乱,市场资金价格飞涨,企业经营成本猛增。本文通过分析中国版"钱荒"事件的原因,进而提出如何有效应对的相关建议。
[期刊] 中国金融  [作者] 何平  
2013年6月中国出现了以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高企、流动性短缺的情况,有人称其为"钱荒"。事实上,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唐代中叶和宋代都出现过具有典型意义的铜钱流通短缺的现象,那才是真正的"钱荒"。钱荒的危害及成因中国古代的钱荒最早出现在唐代。唐玄宗开元二十二年(734年)刘秩谈到"物之贵贱"与"钱之轻重"的关系,就涉及当时的通货不足问题。到唐德宗时期,杨炎于780年实行两税法之后,"物轻钱重,民以为患",通货不足越来越成为一个严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盛险峰  
由于商品经济状况,五代货币危机日益加剧。一方面法定货币在流通和贸易中不断地退出流通领域;另一方面价值尺度的取向也由法定让位于约定俗成。前者的钱荒和后者的币滥表明五代流通货币体现明显的江南化。尽管五代采取一系列旨在维护铜钱法定地位的措施,但仍然没有抑制这种趋势,这不仅阻碍了五代商品经济的发展,同时也加大了与南方经济的差距,并对北宋货币危机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方宝璋  
在中国货币史上,宋代的钱荒是一个非常突出且错综复杂的问题。当时许多人对钱荒的表现、成因及对策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从总体上看,这些认识大多数是比较客观和有针对性的,一些对策也有一定的可操作性,少数认识还具有较强的理论性。但是,揆请史籍,政策实施的效果并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
[期刊] 南方金融  [作者] 贾甫  冯科  韦静强  
在我国巨额货币供给背景下,"钱荒"的发生看似是一个悖论,实质是银行体系内在结构性失衡和外部随机冲击共同作用的必然结果。究其原因,在非均衡经济和金融抑制条件下,很多银行将短期负债大量投入低流动性的房地产和地方融资平台,造成严重的资产负债期限错配,一旦出现某种或一组外在力量的冲击,银行就会出现暂时性甚至周期性"钱荒",在严重时则演变为一场金融危机。对此,制度设计者既要改革金融监管体制,鼓励金融创新,又要调整经济结构,加快产业升级,从而为根治周期性"钱荒"打下制度基础和经济基础。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韦静强  吴金希  贾甫  
在巨量广义货币供给的背景下,中国金融业发生"钱荒"看似一个令人费解的现象。在对2013~2014年初所发生的两次"钱荒"进行了综述后,同时基于相关理论和实证的分析,本文认为,2013年所发生的"钱荒",直接原因看似为季节因素、监管压力、补缴法定准备金、资金外流、资产负债期限错配等等,而其深层次原因在于,中国粗放型经济增长模式和资产价格预期下降的情况下,金融资本过度进入非生产性投机领域,中国央行为预防由此带来的国家创新能力不足、剧烈通货膨胀、贫富差距扩大等一系列严重的经济社会问题,适时执行去杠杆化紧缩货币政策,导致银行等金融机构难以"借新还旧"。最后本文提出中国加强流动性管理的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浙江金融  [作者] 魏开华  
当前,我国央行调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以"用好增量、盘活存量"作为货币政策的主基调,银根渐趋收紧,随之经济体系中流动性不足即"钱荒"问题逐渐暴露。本文基于商业银行信贷视角,在利润最大化条件下,构建商业银行应对央行存、贷款利率调整而采取相应信贷行为的利润模型,揭示商业银行信贷行为与央行货币政策的"背离"是隐藏在"钱荒"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并相应提出改进的对策建议。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董小君  
近几年,中国经济经常陷入两难境地:要么受国际"热钱"异常流入,带来通货膨胀压力的影响,要么"热钱"突然撤离给实体经济带来冲击。近期发生在货币市场和股票市场的"钱荒"就是国际资本突然发生逆转造成的。本文分析了从"热钱"到"钱荒"形势逆转的原因,对经济形成四轮冲击波,政府已采取的措施及效果评价。在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稳定预期化解风险的对策建议。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柳思维  
在我国货币供应量创下历史最高水平和全球规模第一的大背景下,2013年以来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却出现了流动性支付不足的"钱荒",这是不正常的。运用马克思资本流通实现理论透视买方市场局势下我国经济转型发展中出现的"钱荒",主要是因为资本的循环与流通出现了障碍,是经济结构深层次失衡所致。按照马克思的资本流通实现理论,为解决我国目前出现的"钱荒"问题,防止出现新的"钱荒"以及金融风险,必须标本兼治。一要深化改革,抑制几大利益主体的投资冲动与牟利冲动,防止"活钱"又成"死钱";二要注重资本流通实现,让"死钱"变"活钱";三要进一步突出扩大消费需求,加快商品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解决根治"钱荒"的基础;四要...
[期刊] 中国经济史研究  [作者] 李晓  
政府购买是货币投放市场的主要渠道,故分析钱荒问题不能无视政府购买制度的影响。宋朝的决策者也比较明确地认识到政府购买与民间货币流通的关系,注意通过政府购买解决钱荒的问题,如果没有政府购买制度,钱荒问题会更加突出。中央财政从东南地区收取多、投入少。在东南地区从事政府购买的铜钱,外部流入的增量很少,大部分都是本地存量的就地循环。这是钱荒问题始终存在的重要原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