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34)
2023(5693)
2022(4640)
2021(4801)
2020(3838)
2019(9087)
2018(9098)
2017(15004)
2016(9276)
2015(10988)
2014(10869)
2013(10160)
2012(9639)
2011(9183)
2010(9187)
2009(8097)
2008(7890)
2007(7006)
2006(6304)
2005(5933)
作者
(23365)
(19570)
(19503)
(18937)
(12608)
(9388)
(9054)
(7746)
(7707)
(7013)
(6881)
(6694)
(6495)
(6352)
(6335)
(6245)
(5875)
(5761)
(5677)
(5677)
(5321)
(4817)
(4651)
(4473)
(4413)
(4385)
(4366)
(4275)
(4150)
(3969)
学科
(30917)
经济(30890)
教育(19037)
中国(18948)
管理(15092)
方法(13484)
(13102)
数学(12569)
数学方法(12473)
(9312)
贸易(9307)
(9199)
(8483)
企业(8483)
(8336)
(8268)
理论(6982)
(6867)
(6154)
(6010)
发展(5869)
教学(5861)
关系(5770)
(5747)
(5506)
(5367)
银行(5363)
(5290)
农业(5040)
(4892)
机构
大学(129054)
学院(121370)
研究(54493)
(52790)
经济(51821)
管理(36528)
中国(35865)
理学(30903)
(30814)
理学院(30392)
管理学(29862)
管理学院(29595)
科学(29574)
教育(28461)
(27749)
(26732)
师范(26619)
研究所(25515)
师范大学(22401)
(21995)
中心(21963)
北京(21586)
(19580)
经济学(18055)
(17774)
财经(17736)
(17400)
(16542)
经济学院(16256)
研究院(15284)
基金
项目(77122)
研究(64185)
科学(62225)
基金(54527)
(47838)
国家(47348)
社会(39829)
科学基金(38200)
社会科(37537)
社会科学(37531)
教育(37368)
(27203)
(26887)
基金项目(26773)
编号(26722)
成果(25182)
资助(23232)
课题(22562)
自然(21280)
(20956)
自然科(20783)
自然科学(20777)
自然科学基金(20463)
重点(19501)
中国(19020)
教育部(18662)
(18389)
(18386)
(17607)
国家社会(16752)
期刊
(54909)
经济(54909)
研究(50762)
教育(47033)
中国(35116)
学报(18058)
科学(16808)
(15281)
(15177)
大学(14967)
管理(13008)
技术(12760)
学学(12347)
职业(11334)
农业(11098)
经济研究(9992)
(9706)
金融(9706)
财经(9634)
(9355)
世界(8902)
国际(8570)
(8536)
问题(7780)
(7515)
论坛(7515)
(7419)
技术教育(7392)
职业技术(7392)
职业技术教育(7392)
共检索到199778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阙明坤  
一代科学巨星钱学森的陨落,除了留给国人无尽的缅怀之外,也引发我们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这句诘问,成为钱学森留给中国教育界一个待解难题。近日,由安徽11名教授联名发出的一封公开信,更是呼吁早日求得"钱学森之问"的答案。
[期刊] 高等农业教育  [作者] 马培培  
钱学森之问真实性不容质疑,确有探讨的必要性,而且迫在眉睫。求解钱学森之问,需以"杰出人才"特质分析为基点,从理论维度还是实践维度探求自由教育与"杰出人才"特质的关系,可以窥见出自由教育天然地为解"钱学森之问"而存在。中国对于自由教育的误识在极大程度上遏制着"杰出人才"的"冒"出,因此,中国亟需重审自由教育,探求在专业教育与自由教育融合基础上的全民的、全教育系统的、全纳型的自由教育。
[期刊] 武汉金融  [作者] 黄锋  
国家将助学贷款作为贫困生求学脱贫致富的重要手段,但实际运行显现的问题值得深思。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刘宏伟  徐翠英  
"以全数据分析代替样本分析,以相关分析代替因果分析"——大数据理论令人耳目一新,它以精准预测、精准营销赢得万众瞩目。但是,我们想请它走下理论的神坛,让人们从企业管理的视角、用企业经营的现实标准衡量一下它的真实价值。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范兆雄  
钱学森先生在即将走完人生之路时,对中国"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深怀忧虑。他的话被11位教授解读成"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而成为"钱学森之问"。其实"钱学森之问"并非由钱先生提出,而是媒体根据钱学森之忧和教授之问进行的似是而非的理解,把不能产生杰出人才的原因单一化地归因于学校的结果。所谓的"钱学森之问"已经把钱先生对杰出人才不能产生的思考狭隘化了。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傅国亮  
2009年10月31日,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人们在追思这位伟大科学家不朽功勋的时候,回顾并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深深感佩于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创新品格。1989年7月,钱学森先生曾为本刊"教育问题笔谈"栏目撰写题为《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主张。这里,发表专家学者重读此文的体会文章,以表达我们对钱学森先生的缅怀之情。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张锐  
当产品质量丑闻通过媒体接连不断地展现在公众面前时,人们除了强烈的愤懑和凌厉的声讨之外,更不得不为商业伦理的失落和匮乏扼腕痛惜。被践踏的产品质量如果历史回放至8年之前,相信许多人的记忆一定会拾掇起那场沸沸扬扬的阜阳"毒奶粉"事件。在4年之后,三鹿集团引爆三聚氰胺事件,7年之后,国家质检总局又从蒙牛一款名为富纯牛奶的产品中检测出具有强致癌性的黄曲霉毒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潘健  
自上世纪末以来,我国在教师职前培养方面推出了一系列"新政",引发了教师教育领域里的许多"激变"和"动荡"。许多政策的颁布和实施,填补了亟待明确的政策空白,解决了悬而未决的政策难题,总体来说,"亮点"频现,充满"正能量",然而有些政策假设或指导思想不明确,方向出现了偏差,或指导思想虽无不当,但"想当然"意味太浓,无法实施或实施效果不佳;或指导思想模糊,似是而非,经不起检验。本文拟对我国现阶段教师职前培养几个出了偏差的政策假设进行拷问、分析,以期提出问题,引发思考,完善设计,促进发展。
[期刊] 中国高等教育  [作者] 熊丙奇  
人民科学家、"中国航天之父"钱学森去年10月31日逝世。人们在追忆钱老为我国航天事业做出的突出贡献,以及他的爱国精神、科学精神的同时,反复提到他晚年对发展中国教育、培养杰出人才的肺腑之言——2005年,他对温总理说:"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老的话,温总理曾在多个场合提及。
[期刊] 教育发展研究  [作者]
旨在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为什么中国高校培养不出顶尖人才?"大师钱学森的生前疑问备受社会关注。今年高招,各高校纷纷推出实验班,目标直指培养创新拔尖人才。不仅培养模式有所改革,招生政策也与往年不同。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金名  
2011年6月18日,武汉入梅以来第三场强降雨如期而至。这场长达20多个小时的大暴雨,让武汉变身"威尼斯":82处路段不同程度积水,部分地区积水甚至没过腰部,随处可见车行湖中;191毫米的降雨量,相当于15个东湖水量,让城区交通几近瘫痪……城市内涝之祸由此可见一斑。
[期刊] 生态经济  [作者] 吴冕  
一场旷日持久的世纪大旱灾牵动着国人的心!2009年末至2010年初的正常季节里上演的一幕幕反常的旱灾悲歌,使中国西南五省(区、市)的大片区域几乎陷入绝境。人们从大地、生灵的悲悯中感受到自然界的残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田学军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教育科研取得可喜业绩,科研领域不断拓展,科研水平不断提升,科研贡献不断增强,新型教育智库不断壮大。面向新时代,教育科研工作者要深入学习研究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在教育科研工作中把准政治方向,提高政治站位;把握新形势,认真研究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站在新起点,全面总结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教育改革发展的历程和经验;认识新矛盾,深入探讨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有效对策;开启新征程,系统探索新时代加快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战略路径;依据新要求,研究推进新时代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程星  
"钱学森之问"背后的假设是大学应当培养杰出人才。但在高等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的今天,大学管理者们需要考虑改变其精英培养模式,为学生将来成为杰出人才创造一个适合成长的环境。面对未来充满不确定性的、全球化的职场,大学毕业生必须学会读书、思考;沟通、协调;择业、转业。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龚放  
2009年10月31日,一代科学大师钱学森在北京逝世。人们在追思这位伟大科学家不朽功勋的时候,回顾并研究他的教育思想,深深感佩于他的爱国情怀、科学精神和创新品格。1989年7月,钱学森先生曾为本刊"教育问题笔谈"栏目撰写题为《要为21世纪社会主义中国设计我们的教育事业》的文章,提出了一系列非常有价值的思想主张。这里,发表专家学者重读此文的体会文章,以表达我们对钱学森先生的缅怀之情。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