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2660)
- 2023(3819)
- 2022(3040)
- 2021(2771)
- 2020(2337)
- 2019(5077)
- 2018(4693)
- 2017(9332)
- 2016(4706)
- 2015(5245)
- 2014(5156)
- 2013(5086)
- 2012(4657)
- 2011(4314)
- 2010(4745)
- 2009(5097)
- 2008(4104)
- 2007(3880)
- 2006(3648)
- 2005(3550)
- 学科
- 融(24609)
- 金融(24608)
- 银(21444)
- 银行(21444)
- 行(20931)
- 济(19253)
- 经济(19233)
- 业(15955)
- 企(14326)
- 企业(14326)
- 中国(14307)
- 管理(14296)
- 中国金融(10864)
- 制(8508)
- 财(8363)
- 方法(6629)
- 务(6304)
- 财务(6284)
- 财务管理(6276)
- 地方(6257)
- 企业财务(6083)
- 业经(5828)
- 数学(5327)
- 理论(5310)
- 数学方法(5261)
- 体(5083)
- 农(5037)
- 体制(4527)
- 事业(4442)
- 贸(4050)
- 机构
- 大学(69182)
- 学院(68808)
- 济(30996)
- 经济(30305)
- 中国(25041)
- 管理(22867)
- 研究(21696)
- 理学(18521)
- 理学院(18343)
- 管理学(18083)
- 管理学院(17955)
- 财(17928)
- 银(15060)
- 银行(14583)
- 融(14267)
- 金融(14018)
- 财经(13970)
- 京(13823)
- 行(13693)
- 经(12528)
- 中心(12396)
- 人民(11745)
- 经济学(11191)
- 江(10791)
- 国人(10761)
- 中国人(10712)
- 中国人民(10557)
- 科学(10478)
- 财经大学(10469)
- 所(10404)
- 基金
- 项目(37978)
- 研究(30918)
- 科学(29896)
- 基金(27597)
- 家(22459)
- 国家(22211)
- 社会(20659)
- 社会科(19768)
- 社会科学(19762)
- 科学基金(19342)
- 省(14842)
- 教育(13877)
- 基金项目(13791)
- 编号(12677)
- 划(11930)
- 成果(11728)
- 资助(11599)
- 自然(10202)
- 融(10167)
- 自然科(9977)
- 自然科学(9977)
- 自然科学基金(9807)
- 性(9188)
- 课题(8980)
- 发(8760)
- 国家社会(8722)
- 重点(8643)
- 部(8568)
- 创(8421)
- 项目编号(8344)
共检索到11902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管理科学
[作者]
朱凌洁
金融约束论由赫尔曼、莫多克和斯蒂格利茨于 1995 年提出,本 文从他们提 出金融约束 论的基本观 点出发,试图对国内一些学者对金融约束论的理解和批判进行认识,澄清了对该理论的误解,并在此基础上重新认识金融约束论。
关键词:
金融约束论 批判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陈利平
本文在一个内生增长一般均衡货币模型中, 通过引入名义债券、实际债券、货币和物质资本, 讨论了政府财政约束与价格水平决定的关系。我们发现, 在平衡增长路径上均衡通货膨胀率完全由货币增长率决定, 政府跨时预算约束方程只是个恒等式。如果价格水平财政理论(FiscalTheoryofPriceLevel, FTPL) 成立, 则小得可以忽略的财政扰动可以导致物价水平的巨大波动, 这是无法让人接受的; 进一步的研究发现, 问题出现的原因是FTPL将名义债券市场和其他资产市场割裂开来, 孤立地讨论了名义债券市场出清的条件, 由此认为跨时预算约束方程是一个均衡定价方程; 当将诸市场统一起来考虑时, 公众可以...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朱晓鹏
早年自称"出入佛老三十年"的王阳明,中晚期则高扬自我良知的主体性精神,对佛老思想特别是道术进行了批判:其一,弃绝了道教的长生术,认为真正的良知学只需追求成德成圣即可成就长生久视之境。其二,否定有神论,以良知本体论代替了道教等传统有神论,并进一步否定各种鬼神、秘技、巫术等。其三,批判了佛老的出世观,指出佛老之弊正在于其丧失家庭和社会的道德责任的出世行为。当然,王阳明对佛老思想的批判也有其局限性,应作客观的分析评判。而王阳明一生与道家道教的这种复杂关系是具有典型性质的,可以成为我们深入理解中国思想史的一个重要
关键词:
王阳明 佛老 良知 批判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肖庆华
社会批判是伴随大学而生的本质属性,也是大学存在并延续至今的根本,其独特的批判功能使之区别于政府及其他机构。今天的大学社会批判缺乏知识深度、文化底蕴、思想高度和精神引领,正走向全面庸俗化。大学社会批判的庸俗化与市场、政治和大学自身等因素有关。还大学以生存之道,就要坚守大学的社会批判品性,使大学成为社会思潮的引领者、社会危机的警告者、核心价值的守望者和公平正义的维护者。
关键词:
大学 社会批判 品性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兰莹
金融约束论是人们试图总结东亚经济 ,特别是战后日本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而提出的新的理论。它对经济落后、金融深化程度低的国家政府适度干预金融业的行为做出了正面的肯定 ,是适合发展中国家的实际情况的金融深化理论。作者对现存的关于金融约束论的争议 ,例如 :金融约束论能否成立、金融约束与银行业竞争、金融约束政策与经济增长的关系、金融约束论与国家推动发展论的异同等发表了自己的见解 ,并且说明了金融约束论研究需要继续努力的方向。
[期刊] 教育学报
[作者]
王占魁
哲学批判的本质是对"更好可能"的开放式追寻。哲学批判有关"反"或"非"的立场,通常建立在人们"质疑"既有事态价值品质的基础上,并集中表现为不同学说或观点之间的一种"辩证讨论"。学界有关"批判话语"的复杂意向,使得我国教育研究中的批判实践往往游离了其学术根基,进而致使教育理论在当前的社会危机中日益消减了其所应有的社会影响力。为重振中国教育的公信力,中国教育学界不仅需要在学界内部重建并严格恪守教育批判的学术原则,而且它还必须能够真诚地接受来自教育实践者对其理论品性的质疑与挑战,从而自觉地担负起重建中国批判教育实践的历史使命。
[期刊] 金融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琪
金融约束论是新凯恩斯经济学家总结东亚经济迅速发展的经验从信息不完全视角提出的新理论,认为政府通过对经济的适度干预为民间部门创造租金机会可以促进经济增长,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初期阶段的政策制定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但随着亚洲金融危机的爆发,引起了人们的质疑。根据对该理论主要内容的全面评析,认为该理论不适合中国,现阶段市场增进论可能是对政府作用的一个较好的定位。
关键词:
金融约束 租金效应 适度竞争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宁殿霞
资本主义再生产无论是在逻辑上还是在历史上,都与权力精英化有着深刻的内生关系,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全时空场域作为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现实产物在精英阶层的精神创意中得以推进。全时空场域是资本在21世纪最大的变化与最新的总体性形态,它与权力精英化之间存在着正反馈关系。精英阶层所拥有的市场权力在市场机制持续推进中的力量与方向促进了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生成,其中金融从业人员构成看得见的载体、他们的奔走与撮合构成看得见的行走、国际资本金融权力体系构成资本权力看不见的灵魂。如果要在资本金融层面实现"金融之美",必然存在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历史化,这一过程不仅会带来资本积累与贫困积累在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的分化,而且会导致"金融殖民"的可能性与现实性,并最终形成国际资本金融权力体系对人类生存世界的支配。健全"高度适应性、竞争力、普惠性的现代金融体系"需要金融的否定主义审美,只有这样才能在21世纪国际资本金融权力体系的汪洋大海中驶出有中国特色的金融航母。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傅浩
70年代以来的金融自由化理论又称为金融深化理论,其主要观点是:实行金融自由化的改革将增加储蓄与投资,改善资源配置的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这一理论得到了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以及许多发展中国家的赞赏,对70年代以来的发展中国家经济与金融改革政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金融自由化理论鲜明的新古典主义色彩及发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瑞敏
资本具有私人性,但为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断调整自身。它在当代的显著变化是借用金融筹集和调配社会资本的功能,将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剥离开来,拓宽了资本的私人边界,打造了新的运行机制:为提高资本的扩张速度,企业通过金融渠道使用了大量外部资本,使扩张方式杠杆化;杠杆的使用意味着外部投资者增多,多元利益主体提高了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预期的重要性,使得衡量未来企业经营状况的现金流成为企业扩张的核心要素。从本质上看,资本运行机制被金融逻辑所主导是资本对自身矛盾的又一次克服。然而,金融所打造的这
关键词:
资本 金融逻辑 杠杆化 现金流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志国 金博 徐德财
EMH理论及其检验同行为金融文献对市场有效这一命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提供给人们认知市场与股价行为不同的思维逻辑。有效市场理论因其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随机的存在,不会主导股票价格及理性投资者会通过套利抵消非理性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的假设的非现实性和不可真正检验性,受到行为金融理论的批判。与此同时,审视行为金融对EMH理论的批判以及EMH理论的变通与完善,并站在融合两者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可给出未来针对有效市场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挖掘市场"异象"和采用"适应性市场假说"将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丁志国 金博 徐德财
EMH理论及其检验同行为金融文献对市场有效这一命题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这提供给人们认知市场与股价行为不同的思维逻辑。有效市场理论因其理性投资者、非理性投资者随机的存在,不会主导股票价格及理性投资者会通过套利抵消非理性投资者对股价的影响的假设的非现实性和不可真正检验性,受到行为金融理论的批判。与此同时,审视行为金融对EMH理论的批判以及EMH理论的变通与完善,并站在融合两者理论观点的基础上,可给出未来针对有效市场的研究方向,进一步挖掘市场"异象"和采用"适应性市场假说"将是一条有效的路径。
[期刊] 上海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任瑞敏
资本具有私人性,但为克服生产资料私有制与社会化大生产之间的矛盾而不断调整自身。它在当代的显著变化是借用金融筹集和调配社会资本的功能,将资本的所有权和使用权剥离开来,拓宽了资本的私人边界,打造了新的运行机制:为提高资本的扩张速度,企业通过金融渠道使用了大量外部资本,使扩张方式杠杆化;杠杆的使用意味着外部投资者增多,多元利益主体提高了对企业未来经济效益预期的重要性,使得衡量未来企业经营状况的现金流成为企业扩张的核心要素。从本质上看,资本运行机制被金融逻辑所主导是资本对自身矛盾的又一次克服。然而,金融所打造的这种资本社会化只存在于生产和流通领域,在分配领域则充分发挥了资本的私人性,导致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
关键词:
资本 金融逻辑 杠杆化 现金流
[期刊] 政治经济学评论
[作者]
孙小雨
明斯基先后提出了加速数乘数模型和投资决定理论,作为金融不稳定假说的两大理论基础,但他始终没有对这两大理论基础进行有效整合。明斯基的这一缺陷影响了后凯恩斯主义对其金融不稳定假说的评价,一些后凯恩斯主义学者从利润实现视角对该假说进行了批判性解读,强调投资决定理论将微观分析直接一般化到宏观经济,存在合成谬误问题。本文认为仅仅就投资决定理论而言,后凯恩斯主义的批判似乎是有道理的,但其忽视了明斯基早期提出的加速数乘数模型。本文的研究从加速数乘数模型考察了后凯恩斯主义所提出的利润实现问题。如果将明斯基的投资决定理论置于加速数乘数模型所设定的宏观经济情况中,那么这一理论或可在一定程度上免于后凯恩斯主义的批判,而且两大理论基础可以由此整合为一个统一的金融不稳定分析框架。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