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192)
2023(13161)
2022(10921)
2021(9696)
2020(8078)
2019(18031)
2018(17236)
2017(33640)
2016(17669)
2015(19443)
2014(19007)
2013(18856)
2012(17358)
2011(15771)
2010(16117)
2009(15549)
2008(14306)
2007(12907)
2006(11709)
2005(10873)
作者
(51720)
(43327)
(43063)
(40915)
(27308)
(20704)
(19316)
(16612)
(16439)
(15132)
(15115)
(14114)
(14018)
(13670)
(13654)
(13375)
(12699)
(12455)
(12444)
(12352)
(10766)
(10728)
(10409)
(9861)
(9828)
(9753)
(9476)
(9324)
(8654)
(8481)
学科
(89871)
经济(89761)
管理(56502)
(52774)
(43309)
企业(43309)
方法(30527)
(27481)
金融(27479)
数学(27198)
数学方法(27052)
中国(26217)
(25381)
银行(25343)
(24653)
(24458)
(21973)
地方(21943)
(20266)
业经(18836)
(15753)
(15358)
财务(15329)
财务管理(15303)
(15242)
企业财务(14638)
(14562)
贸易(14549)
农业(14252)
(14153)
机构
学院(255992)
大学(255569)
(121964)
经济(119792)
管理(94926)
研究(90386)
理学(81441)
理学院(80593)
管理学(79504)
管理学院(79046)
中国(74701)
(58050)
(51717)
科学(50888)
财经(45519)
(45208)
(44424)
中心(42242)
(41265)
研究所(40642)
经济学(40229)
(38475)
业大(37199)
经济学院(36090)
农业(34583)
财经大学(33811)
北京(32242)
(31939)
(30155)
(28632)
基金
项目(167578)
科学(132427)
基金(124645)
研究(119399)
(109387)
国家(108501)
科学基金(92929)
社会(81803)
社会科(77893)
社会科学(77875)
基金项目(65687)
(64799)
自然(58091)
自然科(56760)
自然科学(56741)
自然科学基金(55790)
(53745)
教育(53053)
资助(50013)
编号(44971)
重点(38174)
(37366)
(37097)
成果(36355)
(35776)
(35662)
国家社会(35462)
创新(33603)
教育部(32593)
科研(31929)
期刊
(138585)
经济(138585)
研究(81178)
中国(51024)
(46488)
学报(41090)
(40763)
(40049)
金融(40049)
科学(36789)
管理(36582)
大学(31596)
学学(30666)
农业(25714)
财经(24390)
经济研究(24222)
(21032)
业经(19823)
技术(19527)
问题(17674)
教育(16619)
(14097)
技术经济(13641)
国际(13022)
(12705)
世界(12502)
理论(11981)
商业(11819)
(11749)
统计(11403)
共检索到39714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现代经济探讨  [作者] 刘德学  熊芳  
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归根结蒂是资源配置方式和配置效率的改善,而金融体制对资源配置起着决定性作用。我国目前的"金融抑制"现状从多个方面制约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资本市场的规模和水平抑制了中国企业的创新,使生产效率提升受到影响,风险资本家和企业家才能被埋没;国有银行的行政性放贷造成国有企业的预算软约束,投资效率降低并挤占了其他经济主体的资源,造成资源误配;大银行的规模歧视让中小企业的发展受到束缚,市场活力不足,市场的力量受到抑制;利率管制和金融产品的匮乏抑制了居民收入的提高,需求层次很难普遍提升,需求对生产方式变革的影响难以发挥。以上这几个方面都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关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微微  
本文基于2004—2013年全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体制下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成因,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各地区所肩负的财政压力越大,对金融的抑制程度越高。受制于自身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的确有干预地区金融资源的行为;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虽然提高了劳动力及资本的增长率,但却显著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抑制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张微微  
本文基于2004—2013年全国30个省份的省际面板数据,分析了财政分权体制下金融抑制背后的财政成因,及其对经济增长方式产生的影响。研究发现,财政压力对金融抑制具有显著为正的影响,各地区所肩负的财政压力越大,对金融的抑制程度越高。受制于自身的财政压力,地方政府的确有干预地区金融资源的行为;财政压力和金融抑制虽然提高了劳动力及资本的增长率,但却显著阻碍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提高,并抑制了经济增长方式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彭京华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 抑制通货膨胀彭京华(一)改革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增长,我国已发生过四次通货膨胀。第一次是在1980年前后,物价总水平上涨6%;第二次发生在1985年,零售物价指数涨幅达8.8%;第三次是1988年,零售物价指数达到了18.5%;第四次...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叶望春  
刍议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金融制度安排中国工商银行武汉市分行叶望春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增长动力结构的总称。从经济运行来看,有投资驱动型增长和效率驱动增长两个类型;从动力结构上看,有主要靠增...
[期刊] 经济评论  [作者] 叶望春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中的金融制度安排叶望春经济增长方式,是一个经济系统在一定的制度安排下,在所处的发展阶段上关于经济运行的状况和增长动力结构的总称。从经济运行来看,有投资驱动型增长(粗放增长)和效率驱动型增长(集约增长)两个类型;从动力结构上看,有主要靠...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陈逢文  刘年康  
基于1993~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本文考察环境污染对经济增长方式的影响,研究凸显以1999年为断点的阶段性差异。全样本回归结果显示环境污染抑制了全要素生产率的改进,人力资本是促进全要素生产率提高的最重要因素;以1997年为断点的分时期回归结果显示,相对于1993~1999年而言,1999年后环境污染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抑制效果有所减弱,而人力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提升效益在进一步增加,物质资本对全要素生产率的促进效应在大幅下降。最后,我们结合中国的实际给出了政策建议。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赵书茂  李通屏  
通过建国后人口对经济增长方式影响的历史考察和现实分析,指出了实现这一转变的主要困难,并提出了从中国人口国情出发,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原则思考和路径选择
[期刊] 企业管理  [作者] 迟福林  
在我国,全面、深入地讨论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是最近一二年的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已经开始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在某些认识方面并不一致。 到目前为止,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积累了相当多的经济矛盾和经济风险。我认为,这种经济增长方式已经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
[期刊] 农村金融研究  [作者] 张文棋  
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张文棋积极推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是“九五”期间我国经济工作的重要指导方针,是我国经济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选择。作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金融业,对经济发展特别是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本文就深化金融体制改革...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丽晖  
一、理论分析:金融结构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经济增长方式实现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核心在于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而金融结构的合理与否,将直接影响到资源是否得到合理的配置。因此,金融结构的合理性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经济的增长速度和方式。 首先,从金融相关比例来看,这是一个总规模的比例关系。金融相关比例越高,金融活动的规模越大,其活动的能力就越强。而金融则是促使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最富于效率的方式。储蓄向投资转化的渠道大致有三:①投资者和储蓄者之间直接进行融资;②财政;③金融。同渠道①相比,金融更富于效率,因为金融机构的介入会使投资和储蓄的总量超出不存在金融机构情况下进行直接融资的数量。同渠道②相比,金...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文章认为,由于受经济发展阶段和水平、经济体制、运行机制等因素的制约,使得我国的经济发展形成了一种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值、低质量的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形成这种经济增长方式有其一定的金融基础。如不从根本上打破金融垄断和资金供给制的格局,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难以实现。最后,文章着重对金融如何促进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的策略选择作了全面论述。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