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0764)
2023(15722)
2022(12903)
2021(11841)
2020(9810)
2019(22204)
2018(22028)
2017(42428)
2016(22798)
2015(25744)
2014(25839)
2013(25318)
2012(23177)
2011(20918)
2010(21233)
2009(19895)
2008(18257)
2007(16209)
2006(14614)
2005(13131)
作者
(66126)
(54655)
(54287)
(51977)
(34908)
(26117)
(24791)
(21381)
(20917)
(19521)
(18564)
(18484)
(17398)
(17369)
(17062)
(16877)
(16144)
(15898)
(15640)
(15592)
(13763)
(13456)
(13159)
(12482)
(12464)
(12264)
(12104)
(11817)
(11077)
(10653)
学科
(108104)
经济(108000)
管理(63454)
(60144)
(50056)
企业(50056)
方法(40670)
数学(35048)
数学方法(34719)
中国(32484)
(27628)
金融(27624)
地方(26692)
(25712)
银行(25665)
(24989)
(24780)
(23943)
业经(23843)
(23134)
(19924)
农业(17343)
理论(16848)
(15273)
贸易(15256)
(15164)
(14908)
财务(14835)
财务管理(14809)
环境(14792)
机构
大学(327381)
学院(325025)
(137208)
经济(134284)
管理(125416)
研究(112456)
理学(107843)
理学院(106646)
管理学(104867)
管理学院(104295)
中国(87706)
(69313)
科学(68310)
(61279)
(56334)
研究所(51327)
中心(51161)
(50344)
财经(49371)
(47265)
业大(46212)
(44745)
北京(43999)
(43365)
师范(42959)
经济学(42932)
(40291)
农业(39204)
(38917)
经济学院(38369)
基金
项目(218474)
科学(171361)
研究(161442)
基金(158062)
(136675)
国家(135512)
科学基金(116381)
社会(102729)
社会科(97274)
社会科学(97245)
(85338)
基金项目(83602)
自然(73814)
教育(73247)
自然科(72053)
自然科学(72040)
(70913)
自然科学基金(70737)
编号(65839)
资助(64465)
成果(54006)
重点(48817)
(47639)
(47524)
课题(45356)
(45112)
国家社会(42284)
创新(42115)
科研(41248)
教育部(41144)
期刊
(155915)
经济(155915)
研究(101781)
中国(61288)
学报(51025)
管理(47138)
(46820)
科学(46552)
(45628)
(40708)
金融(40708)
大学(38403)
学学(36042)
教育(35497)
农业(31546)
技术(27850)
经济研究(25757)
财经(25133)
业经(23428)
(21545)
问题(19987)
图书(17141)
理论(16725)
技术经济(16597)
(15500)
现代(15090)
实践(15068)
(15068)
科技(14638)
(14063)
共检索到48932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朱东波  任力  
金融化是近年来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新特征。已有研究对金融化及其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的理论认识存在争议的原因,一方面是对金融活动及其本质有待深化认识,另一方面在于对金融化与实体经济发展之间关系缺乏系统性研究与分析。为此,本文基于马克思经济学,从资本循环运动的视角,在分析金融与金融化基础上,论述了金融资本运动的一般规律,并构建金融化影响实体经济发展的两部门模型。研究发现:(1)"适度金融化"有利于缓解融资约束,增加就业并提高收入水平,促进实体经济发展",过度金融化"则导致金融资本脱离产业资本的约束,并挤压实体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贾倩  张志敏  
频发的金融危机显示了资本主义金融领域中新自由主义的危害性,也让人们意识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价值性和重要性。文章在马克思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金融危机理论的基础上,对二者理论进行比较,指出相似和不同之处。通过比较,不仅发现二者可借鉴之处,还可在实际分析中将二者联系一起,为我国建立完善的金融体系、预防金融危机提供启示。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宋冬林  郭建辉  
我国大型互联网企业当前大举进军金融领域,深入拓展金融业务,其经营活动金融化日益显著。作为私有企业,大型互联网企业资本的逐利性使其对开展金融业务实现金融化改造有着狂热的渴求和不竭的动力,这也构成了其金融化的动因和本质。通过金融化活动,大型互联网企业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也给金融稳定和金融安全带来了诸多挑战与困难。因此,进一步规范和监管大型互联网企业金融化行为,预防和隔断技术风险、垄断风险和监管风险,对保障金融平稳安全运行,为实体经济发展提供充足的金融支持和金融服务,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周新城  
与自然科学不同,经济学有着鲜明的阶级性,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经济学的阶级性决定其以什么作为指导思想的重要性。在改革开放日益深化的今天,重申经济学研究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蔡继明  
本文首先在阐述科学的含义、基本特征及检验一种理论是否为科学的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规范性和实证性以及相应的科学属性和意识形态属性,指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实证理论而非规范理论,既是科学理论,又是意识形态。然后,对作为科学理论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所面临的十大难题进行了研讨。最后,就如何发展和创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提出了三项基本原则。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灿  李萍  吴垠  
近三十年来,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呈现出两种融合范式,一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由古典向新古典演化,二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与西方异端经济学的融合,同时,也普遍具有三个显著特征,即研究的主题转换了、研究的领域扩大了、研究者之间的联系加强了。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学派主要有分析的马克思主义、生态马克思主义、女权主义的马克思经济学等。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的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对最近数十年中在西方经济学界发展起来的新的分析工具和新的研究方法的自觉应用,以及提出了许多新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的经济理论。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李霞飞  
新形势下,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进程得到了进一步的推进,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的建设与发展夯实了思想与理论基础,并从实践的角度科学指导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中国化演进与创新。由颜鹏飞、丁霞主编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5年出版)一书立足当代中国的经济发展趋势与需求,系统化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理论发展进程与实践发展路径,有较高的理论研究价值和实践指导价值,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王昉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命题和理论构建早在20世纪20、30年代即开始了初步探索,新中国成立以后,特别是在改革开放以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不断深化。本文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相关研究进行述评,试图从学术史的角度对理论界和学术界有关这一重要问题的讨论、探索进行深度分析。
[期刊] 江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申弘怡  
站在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交汇点上,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回溯党的百年经济理论建树,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推进经济建设、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具有重大意义。由贾后明撰写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历程研究》(人民出版社,2020年版)一书,立足不同时期中国的具体实际,深刻把握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历史逻辑和理论逻辑,系统阐述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发展历程、形成途径、理论内容,具有较高的理论价值的和实践意义。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郑柏茹  
随着金融对人类生存世界各个领域的渗透,金融化逐渐锁定了政治,主导着经济,定义着社会生活,成为影响社会历史进步的关键性力量。在资本逻辑的驱使下,资本得以通过金融化这一途径加速流动、实现价值增殖并进一步扩张,其在为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的同时也使国家安全陷入危机,在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加深了人们对虚拟经济的依赖性。除此之外,金融化还带来了人们对工具理性和数字符号的深陷导致人文精神失却以及金融意志主义被强化和历史理性被弱化、历史特殊性被强化和历史普遍性被弱化等问题。因此,需要基于马克思主义经济哲学视角对金融化生存世界进行反思和批判。
[期刊] 统计研究  [作者] 权贤佐  
In this article,the author makes a comparative study to the Marxist economic theory and western economics,and discusses their scientific viewpoints respectively.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张尹悦  
产融结合指产业资本和金融资本的有机结合,其中蕴含着深刻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文章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为视角,对"产融结合"进行分析解读。马克思主义学者为"产融结合"建立了理论体系基石,为分析产融结合的必要条件、动力源泉、运作机制、发展规律、积极作用、消极影响等具有指导性的意义。产融结合作为提高资源效率、促进银企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模式得到了广泛运用,成功案例积累经验,而一些失败的案例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结合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相关理论与案例,文章从微观和宏观两个层面,以产融结合的主体和宏观经济为对象分析利弊。对于如何扬长避短,充分发挥产融结合的积极效用、促进产融结合健康发展,同时也提出了相关建议。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张申   赵家杰  
孙冶方是我国当代著名经济学家,他深入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以高度的理论自觉立足中国本土实践,在建立适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要求的理论体系上做出了积极探索,在以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而构建政治经济学的问题上也是一个成功案例。分析显示,孙冶方是以唯物辩证法为方法论,以深刻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为研究对象,以《资本论》为参照而探究适应社会主义的研究思路,同时以中国革命和建设实际为研究内容。孙冶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国化的探索经验在于,应重视政治经济学的理论指导作用,重视政治经济学概念的严格界定,重视政治经济学的体系化学理化发展,同时重视理论与实践的紧密关联。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张力文  
<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是密切地联系在一起的。纵观新时代以来我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表现,能够发现很多新的变化,这些都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素材。基于此,由顾海良教授主编的《经典与当代——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与现代化》(经济科学出版社,2019年8月版)一书,立足于理论、历史和现实的结合,以对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研究为基础,联系时代变迁和马克思主义及其经济思想的历史演进,探讨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科学理论和科学精神的当代意义,全面涵盖了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的科学理论。总体来看,该书主要呈现三个方面特点。
关键词:
[期刊] 统计与决策  [作者] 叶钦  兰世辉  
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在探索和分析资本主义制度本质过程中的一部里程碑式著作。为揭露劳资矛盾的本质,马克思花费40年心血写成其理论巨著《资本论》,形成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基石。马克思的经济学不仅客观分析了资本主义制度运行的经济机制,而且从政治的角度预测了资本主义的灭亡和社会主义的胜利。在此意义上,它是一部具有政治意义的经济学著作,成为社会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