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9205)
2023(13415)
2022(11729)
2021(10899)
2020(9078)
2019(20757)
2018(20688)
2017(39932)
2016(21416)
2015(23919)
2014(23992)
2013(23786)
2012(21959)
2011(19981)
2010(20004)
2009(18421)
2008(17589)
2007(15398)
2006(13596)
2005(11990)
作者
(63189)
(52730)
(52141)
(49796)
(33627)
(25264)
(23716)
(20629)
(19985)
(18708)
(17922)
(17819)
(16798)
(16578)
(16314)
(16174)
(15590)
(15471)
(14932)
(14881)
(13052)
(13050)
(12566)
(12052)
(11876)
(11642)
(11624)
(11353)
(10654)
(10273)
学科
(103656)
经济(103548)
管理(60607)
(56875)
(47590)
企业(47590)
方法(41844)
数学(36301)
数学方法(35941)
中国(23426)
地方(22906)
(22682)
(22140)
(21060)
业经(20272)
(15412)
农业(15027)
(14859)
理论(14684)
(14516)
贸易(14508)
地方经济(14350)
环境(14189)
(13992)
(13606)
金融(13605)
技术(13147)
(13093)
(13091)
银行(13050)
机构
大学(312372)
学院(308893)
(130363)
经济(127678)
管理(122116)
研究(108293)
理学(106059)
理学院(104841)
管理学(103072)
管理学院(102518)
中国(77901)
科学(67046)
(66155)
(57221)
(54756)
研究所(50150)
(49151)
中心(47486)
财经(46424)
业大(46095)
(43779)
(42216)
北京(41849)
(40518)
师范(40151)
经济学(39949)
(39012)
农业(38521)
经济学院(35705)
(35455)
基金
项目(212698)
科学(166983)
基金(155267)
研究(153639)
(136457)
国家(135077)
科学基金(115205)
社会(97770)
社会科(92671)
社会科学(92642)
基金项目(82589)
(82049)
自然(75144)
自然科(73360)
自然科学(73343)
自然科学基金(72040)
教育(69364)
(69231)
资助(64049)
编号(61186)
成果(49751)
重点(47375)
(46865)
(45529)
(43798)
课题(41964)
创新(40916)
科研(40661)
国家社会(40384)
教育部(40189)
期刊
(145608)
经济(145608)
研究(94137)
中国(54835)
学报(50972)
科学(46788)
管理(45544)
(44527)
(42547)
大学(38100)
学学(36067)
农业(31088)
教育(30607)
技术(25991)
(24923)
金融(24923)
经济研究(24226)
财经(23370)
业经(21318)
(20055)
问题(18454)
技术经济(16197)
(15915)
图书(15862)
理论(15180)
科技(14974)
(13961)
现代(13907)
实践(13658)
(13658)
共检索到451756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王金明  高铁梅  
本文基于动态因子模型计算出"金砖国家"经济周期波动的共同成分,认为"金砖国家"存在显著的同步波动特征。由于"金砖国家"的主要贸易伙伴以欧美发达国家为主,美国和欧盟的经济波动与"金砖国家"的出口密切相关,美国等发达国家的经济波动对"金砖国家"经济产生着显著的影响,欧美经济下滑使"金砖国家"的出口增长受到巨大冲击,使得"金砖国家"的出口出现很强的共同波动特征。因此,中国应进一步拉动内需,以实现经济平稳健康地增长。
[期刊] 国际商务(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蒋昭乙  
研究金砖国家的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同步性,不仅有利于观察金砖五国的趋同性,而且有利于五国未来利用金砖国家这个平台进行政策协调。采用共同趋势和共同周期的计量经济学研究方法进行验证,结果表明金转国家的经济周期在长期内有共同趋势。未来金砖国家可以在五国内部先行建立自贸区,进一步强化彼此间的经贸交流和金融合作,真正发挥金砖国家的合作与协调机制。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田涛  
经济周期是否具有同步性是区域经济合作参与国制定共同经济政策、促进区域合作纵深发展的前提。本文通过建立多变量向量误差修正模型,并依据共同趋势与共同周期理论,对东盟主要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东盟主要国家不仅在长期的经济波动方面具有共同随机发展趋势,而且其短期经济周期也是完全同步的。然而,由于经济发展战略趋同以及相对较小的经济规模,东盟各国之间的竞争性大于互补性。因此,东盟各国必须在加强内部经济联系与政策协调的同时,积极寻求与外部经济体特别是中、日、韩等东亚主要经济体的合作,从而推动东盟国家经济一体化的进程。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李磊  张志强  万玉琳  
本文利用新方法测度经济周期同步性,构建1984~2007年面板数据研究中国与OECD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及其传导机制。研究发现,中国同OECD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与传统理论存在一定差异,双边贸易强度、金融与投资开放度、产业结构的相似程度都将显著地增加中国同OECD国家的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张军  
研究目标:测度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并探究其传导机制。研究方法:运用Scalar-BEKK模型测算1996年第2季度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动态演化路径,并采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考察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金砖各国经济周期波动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偏弱协同性,且协同性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双边贸易强度、金融一体化、专业化分工、汇率波动性是影响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重要渠道,但其影响机制有所差异。各传导渠道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同时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且各传导渠道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研究创新:在时变框架下测算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基于面板联立方程模型刻画协同性与各传导渠道之间复杂的经济关联。研究价值:为金砖国家区域经济政策的制定和实施提供重要参考。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陈磊  张军  
研究目标:测度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并探究其传导机制。研究方法:运用Scalar-BEKK模型测算1996年第2季度以来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动态演化路径,并采用面板联立方程模型考察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传导机制。研究发现:金砖各国经济周期波动总体上存在一定的偏弱协同性,且协同性具有显著的时变特征。双边贸易强度、金融一体化、专业化分工、汇率波动性是影响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的重要渠道,但其影响机制有所差异。各传导渠道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协同性同时产生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且各传导渠道的相对重要性有所不同。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张兵  魏玮  
金砖国家在全球经济发展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本文基于马尔科夫区制转移模型对金砖国家经济周期的协动性进行分析,估计结果显示:金砖国家之间经济周期的协动性普遍较为显著,中国经济周期对印度、俄罗斯、巴西和南非经济周期的影响均十分明显,反映出中国在金砖国家中的影响力较大。当前,中国经济处于受印度经济周期影响的"外部冲击"区制,当下印度经济的飞速发展对中国经济增长利好。其他金砖国家受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外部冲击"影响,与中国的进出口贸易额呈现下降趋势。金砖各国在制定本国经济政策时应充分考虑其他金砖国家的经济波动因素,并且应不断深化与其他金砖国家的合作,以谋求共同发展。
[期刊] 经济科学  [作者] 许统生  洪勇  
本文基于中国30个省区1992-2011年的数据,测度了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并实证分析了影响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因素。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水平总体偏低,且没有表现出明显的上升趋势;财政政策协调程度、产业结构相似度、城镇化差异、经济外向度差异以及一些具有"自然地理"特征的因素都会对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造成影响,其中,财政政策协调程度的作用最为重要。本文进一步对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收入趋同效应进行了检验,结果显示中国省区间经济周期同步性存在地区收入趋同效应。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本文给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杨湘波  涂守才  袁乐平  
本文从典型相关的角度,通过对1990年以来的大陆与台湾经济周期的同步性的实证分析可知,当以GDP作为衡量指标时,大陆与台湾之间不仅在长期内存在共同趋势,在短期内两地区的产出也存在共同周期;当以投资、消费等经济指标作为衡量指标时,这两组经济指标之间的典型相关关系属于强相关,这充分说明大陆与台湾经济周期的同步程度是非常显著的。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张旭  彭婷婷  
[期刊]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  [作者] 洪勇  
经济周期同步性是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深入研究这一问题能够从不同的视角理解和把握一国经济波动的原因与性质。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梳理、归纳和评述已有研究成果:(1)经济波动在国家(地区)之间的传导机制;(2)经济周期同步性的测度方法;(3)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因素。通过对现有文献的总结和评述,指出已有研究的不足和今后研究可能的发展方向。
[期刊] 财经理论与实践  [作者] 李星  
改革开放三十年以来,中美两国经贸往来日益密切。从两国经济周期的同步程度来看,这三十年中,两国经济周期同步波动主要出现在2000年以后,我国进出口、投资等指标与美国消费之间的高度相关以及美国进出口与我国投资的高度相关是这种同步性得以实现的主要原因之一。中美两国经济周期的同步运动,主要源于美国经济周期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童笛  张文彬  
本文运用动态因子模型和B-B算法,以1993q1-2008q3时间段内GDP季度数据为基础,考察了东亚十国(地区)共同经济周期及其具体特征。再根据动态因子模型得到的参数,比较了东亚各国(地区)和共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我们发现,除中国和共同周期的关系不大,东亚其他国家(地区)和共同周期的关系比较紧密。
[期刊] 宏观经济研究  [作者] 麦延厚  张旭  彭婷婷  
本文采用1992-2012年中国与东亚12国的样本数据,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运用三阶段最小二乘法,分析了国际贸易、专业化分工、金融一体化程度和政策协调度等因素对中国与东亚各国经济周期同步性的影响,并从中勾勒出国际贸易、产业结构和金融发展之间通过相互影响进而传导至经济周期同步性这一间接机制。结果表明:就中国—东亚层面而言,贸易一体化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无显著的直接影响,金融一体化程度对中国与东亚经济体的经济周期同步性有直接的推动作用,而产业结构相似度(专业化分工)会直接减弱中国与东亚各国的经济周期同步性。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朱文洁   陈磊   徐聿枫  
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研究对促进区域协同发展、维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将实际GDP增长率视为经济周期波动,基于时变相关系数测算我国2005—2023年31个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分析其时变特征,借助时变一致度指数和FMM聚类,从周期阶段视角深入探究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变动原因,并分析不同宏观经济因素对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样本期内,我国省级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呈现出先上升,再下降,然后再上升,最后趋于稳定的趋势变化。其中,2011年2季度至2019年4季度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经历了初期缓慢、中期加速、后期稳定的阶段性下滑;2020年后,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快速提升,并在较高水平上保持稳定。在多个时间段,存在与其他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有较大差异的关键省份。产业结构异质性可能是这些差异出现的主要原因。第二,在同步性下降阶段,各省份周期阶段的时间错位程度有所增加,但形态特征差异才是下滑的主要因素。以各省份平均周期阶段形态特征为依据,通过聚类分析,除湖北因新冠疫情影响被单独划分为一类外,剩余省份被划分为短周期低波动和长周期高波动两类。前者所含省份普遍有相对更强的经济韧性或更多元的产业布局,后者所含省份通常受全球经济发展态势影响较大或产业结构布局相对单一。属于同一类别的省份并无显著的地域特征。第三,实证研究表明,地理距离的拉近并不能显著提升各省份的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放松地域限制后,属于同一周期阶段形态特征类别的省份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更高。经济规模、收入差距、产业结构相似度、物价水平差异、财政政策差异和对外贸易差异均会对经济周期波动的同步性产生影响。但在同步性的上升、下降和稳定阶段,具有显著影响的宏观因素存在一定差别。经济规模以及产业结构相似度的提升在任何阶段均会显著提高经济周期波动同步性。基于此,应坚持推动各省产业多元化发展,加强区域内周期差异化省份的协调合作,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