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56)
- 2023(15426)
- 2022(13302)
- 2021(12386)
- 2020(10608)
- 2019(23732)
- 2018(23304)
- 2017(45004)
- 2016(24573)
- 2015(27104)
- 2014(26812)
- 2013(26434)
- 2012(24206)
- 2011(21708)
- 2010(21518)
- 2009(19647)
- 2008(19102)
- 2007(16605)
- 2006(14269)
- 2005(12384)
- 学科
- 济(91111)
- 经济(90996)
- 业(68908)
- 管理(67564)
- 企(55255)
- 企业(55255)
- 方法(44965)
- 数学(39316)
- 数学方法(38901)
- 中国(25682)
- 农(24813)
- 财(24400)
- 学(22307)
- 业经(20239)
- 贸(17795)
- 贸易(17789)
- 易(17314)
- 制(17294)
- 地方(16821)
- 农业(16701)
- 银(16049)
- 银行(15974)
- 务(15971)
- 财务(15910)
- 财务管理(15880)
- 理论(15664)
- 技术(15337)
- 行(15117)
- 企业财务(15116)
- 融(15084)
- 机构
- 大学(347496)
- 学院(343636)
- 管理(135563)
- 济(132712)
- 经济(129889)
- 理学(118319)
- 理学院(116941)
- 研究(116589)
- 管理学(114751)
- 管理学院(114145)
- 中国(86690)
- 科学(76730)
- 京(73452)
- 农(65175)
- 财(60891)
- 所(59798)
- 业大(58253)
- 研究所(55413)
- 中心(52624)
- 农业(51920)
- 财经(49791)
- 江(48379)
- 北京(45812)
- 经(45536)
- 范(43892)
- 师范(43307)
- 院(42029)
- 经济学(39944)
- 州(39219)
- 财经大学(37563)
- 基金
- 项目(246391)
- 科学(192087)
- 基金(179613)
- 研究(171281)
- 家(160919)
- 国家(159365)
- 科学基金(134869)
- 社会(107863)
- 社会科(102183)
- 社会科学(102153)
- 基金项目(96001)
- 省(95734)
- 自然(91311)
- 自然科(89217)
- 自然科学(89188)
- 自然科学基金(87602)
- 划(81937)
- 教育(78029)
- 资助(73927)
- 编号(67661)
- 重点(55335)
- 成果(53617)
- 部(53493)
- 创(51288)
- 发(51240)
- 科研(48282)
- 创新(47932)
- 计划(47403)
- 课题(46379)
- 教育部(45154)
- 期刊
- 济(135552)
- 经济(135552)
- 研究(97913)
- 学报(65868)
- 中国(61423)
- 农(58167)
- 科学(56912)
- 大学(48338)
- 管理(46689)
- 学学(46027)
- 财(44731)
- 农业(40106)
- 教育(33668)
- 融(30881)
- 金融(30881)
- 技术(26193)
- 财经(23748)
- 经济研究(22369)
- 业经(22071)
- 业(21041)
- 经(20193)
- 科技(18351)
- 版(18131)
- 业大(17925)
- 问题(17675)
- 图书(16752)
- 理论(16235)
- 技术经济(15673)
- 实践(14963)
- 践(14963)
共检索到48501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安辉 丁志龙 谷宇
近十多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加深,以"金砖国家"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持续地受到流动性冲击风险的影响。本文以金融压力指数衡量"金砖国家"面临的流动性冲击风险,基于影响流动性冲击风险的国际因素、传导因素和国内因素,构建了影响"金砖国家"流动性冲击风险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本文运用2000年1月-2014年9月"金砖国家"的月度数据,通过面板Logit模型对国际、传导和国内三个维度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并对"金砖国家"在2008-2014年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所承受的冲击风险进行测算。结果发现,传导因素对"金砖国家"流动性冲击风险影响最显著,国际因素其次,国内因素影响很小。本文据此提出了"金砖国家"...
[期刊] 国际金融研究
[作者]
安辉 谷宇 钟红云
近10年来,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不断加深,我国持续受到外部流动性冲击的影响。本文针对冲击来源、冲击路径和冲击影响三个环节,采用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方法筛选并建立了外部流动性冲击风险的预警指标体系。基于该指标体系,本文分别构建了三个环节的Logit预警模型,并应用ARIMA模型对2013年我国外部流动性冲击风险进行了预测。研究结果表明:该预警体系能较好地阐释1999-2012年样本期间我国所受的外部流动性冲击风险,2013年我国可能面对冲击引发的流动性紧缩,但并不会导致剧烈的金融动荡。
[期刊] 上海金融
[作者]
曾嵘欣
本文从宏观审慎监管视角出发,以贵州省105家法人银行的同业业务数据模拟银行系统,并在银行系统的基础上构建系统流动性风险模型,分析研究系统流动性风险在银行之间的传染途径以及银行之间、银行与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及反馈等。研究发现,银行系统的不稳定和银行同步行为的协同效应是导致流动性风险的放大和蔓延的主要原因;系统的流动性冲击对大型银行影响更为突出,"大而不倒"实则不成立;声誉风险较系统性风险对小微型银行影响更大。本文的研究,能够为预研预判区域性流动性风险,制定和落实差别化宏观审慎监管政策提供有效的决策依据。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蔡伟毅 徐新宇 戎奇明
基于商品超调模型,引入汇率超调理论,建立两国模型,分析溢出效应;又引入流动性冲击变量,建立关于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实际利率与流动性变量的VAR模型以及用美元强弱指标替代全球流动性变量的对比分析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脉冲响应与方差分解分析,结果表明:大宗商品价格与短期实际利率存在显著负相关关系,但与长期实际利率关系不大;全球实际利率的溢出效应广泛存在且显著,尤其是在浮动汇率制度国家;利率冲击对于大宗商品价格的影响比流动性冲击更加显著且持久。
关键词:
大宗商品价格 利率冲击 流动性冲击
[期刊] 经济研究
[作者]
杨子晖 陈雨恬 黄卓
本文基于区分宏观审慎与微观审慎这一崭新视角,采用前沿的系统性风险分解方法与相对重要性分析技术,准确测度国际输入性风险冲击下,全球49个主要金融市场的系统关联及尾部风险,精准识别我国金融市场的薄弱环节。同时,就不同市场冲击下各影响因素对系统性风险及其子成分的作用方向、影响力度等展开深入研究,剖析输入性金融风险的传染渠道。此外,对发达市场、新兴市场风险的影响因素与传染渠道展开对比分析。最后,本文采用条件分位数回归模型,探究各因素在不同风险分位数区间的异质性影响,并考察它们在各时期的渐进演变。在此基础上,为有效应对输入性风险冲击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从而为健全国际金融风险防范机制、“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参考依据。
[期刊] 金融研究
[作者]
张会清 王剑
本文首先阐述了外部流动性影响中国经济的传导路径和作用机制,然后建立全球流动性的量化指标并对其演变特征予以分析。基于结构向量自回归模型(SVAR)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全球流动性扩张的外部冲击通过扩大出口和增加外商直接投资两种渠道直接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经由国际大宗商品渠道所引发的输入型通胀压力也不容忽视。中央银行的对冲操作部分隔离了全球流动性向国内货币投放的传导,确保对宏观经济的掌控能力。
关键词:
全球流动性 中国经济 传导路径 实证研究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麦强盛 李谦 吕秀芬
商业银行通过参与银行间合约、债券投资和银团贷款等金融交易活动,相互间结成紧密的捆绑关系,加大了金融动荡快速传导的可能性,因此有必要评估银行间系统性关联。网络传导分析可以规避银行双边风险敞口数据的限制,通过跟踪银行假想的几轮倒闭外溢效应,确定商业银行TCTF风险及其脆弱性。通过对17家主要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冲击试验,发现银行业经营稳健,随着银行同业交易规模的扩大,商业银行显著增强了系统性影响。监管部门应该特别关注流动性紧缩事件导致的商业银行资金展期风险,它可能成为新的系统性风险来源。
[期刊] 南方经济
[作者]
莫国莉 于学增 谭春枝
自2018至2023年,中国—东盟区域经贸合作遭遇了疫情冲击,但同时获得了贸易规模升级、RCEP协议生效的发展成果,经济金融的“同频”效应加强。文章从流动性风险视角运用Vine-Copula类模型来研究该区域流动性风险的溢出效应。研究表明:(1)采用R-Vine-Copula模型及设计的流动性风险指标,较好地刻画了该区域2018—2023年期间流动性风险溢出状况,还揭示了影响风险变动的主要因素;(2)2018—2020年初疫情发生前、疫情发生后至2022年初RCEP协议生效前、RCEP生效后这三个阶段的流动性风险状况各不相同:疫情发生前区域的整体流动性风险值在三个阶段中最低;疫情期间整体溢出效率最低且整体流动性风险值处于最高位,2022年后整体流动性风险值由于俄乌冲突与疫情反扑等内外部因素冲击未能回落到2018—2020年初状态,而整体溢出效应却达历史新高;(3) RCEP协议在带来更加紧密经济金融合作的同时,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该区域流动性风险整体溢出效应,但各国间的溢出关系从负向溢出更多地变为正向溢出,中国—东盟之间的互惠共生关系在逐渐代替竞争关系。论文的研究结果丰富了中国—东盟区域流动性风险溢出问题的研究成果,基于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提出的“流动性竞争”理论概念为研究金融风险溢出问题开辟了新视角。
[期刊] 中国货币市场
[作者]
李俏
2022年末银行理财产品遭遇大规模赎回,信用债被持续折价抛售,信用利差急速走阔。理财赎回冲击折射出我国信用债市场长期以来在深度和流动性方面的不足。文章试图从供给和需求两个角度分析该现状产生的深层次原因,并就如何促进信用债市场长足健康发展提出建议。
关键词:
市场流动性 信用债 防范研究 风险探讨
[期刊] 价格月刊
[作者]
曹江宁
金砖国家建立的目的在于帮助各成员国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在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与世界经济接轨的过程中,金砖国家出现了物价大幅波动问题。以金砖国家为研究对象,深刻剖析了金砖国家遭受外部冲击所导致的物价波动状况,以菲利普斯依存模型为理论支撑,分析了外部冲击对物价波动的传递机制,提出了金砖国家应对外部冲击带来物价波动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
金砖国家 物价波动 外部冲击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方毅 于大力 张筱婉
本文从外生性、长期乘子和短期动态乘子研究石油冲击对"金砖国家"经济增长和通货膨胀的影响。文章引入了Bootstrap方法对短期动态乘子进行了统计推断,结果表明:石油价格对"金砖国家"经济具有外生性;长期而言,油价会显著拉动巴西和俄罗斯的经济增长,还会显著推高俄罗斯的通货膨胀;短期而言,油价会显著刺激巴西、俄罗斯和南非的经济增长,还会显著推高俄罗斯、印度和中国的通货膨胀。本文认为,石油冲击不是导致世界经济衰退的主要原因,但它可能是形成全世界范围内通货膨胀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
[期刊] 商业时代
[作者]
陈晴旖
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2010年以来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开始大幅上涨,与此同时,金砖国家国内也面临着巨大的通胀压力。本文首先分析了外部冲击对国内物价水平的传导途径,并在此基础上采取面板V A R模型研究了能源类与非能源类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金砖五国国内物价水平的影响。实证结果证明,能源类与非能源类国际商品价格均对金砖国家物价水平具有一定影响,但非能源类国际商品价格的影响更为显著。可以证明非能源类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对金砖国家国内物价水平的波动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度。在此基础上,对金砖国家如何应对国际商品价格上涨给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林跃勤
源于美国次贷危机的全球金融风暴不仅席卷美欧发达国家,也引发了"金砖"国家的严重"感冒"症状。经济快速发展的"金砖"国家对外部冲击的抗震性差固然有外部冲击剧烈的原因,但更多还是源于自身赶超发展过程中的"成长病"和短板。因此,"金砖"国家的反危机政策不仅要着眼于稳定短期经济增长,更要致力于重构长期持续增长机制和模式。本文试图通过分析金融危机对"金砖"国家的冲击影响及反危机政策比较,以期对新兴经济体寻找有效克服外部冲击、实现持续赶超发展的路径提供启示与参考。
[期刊] 产业经济研究
[作者]
刘元生 杨盼盼 王有贵
厘清行业价格指数对流动性冲击的反应模式对货币政策传导机制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利用中国FAVAR模型分析流动性冲击对不同行业价格变动的影响,发现用信贷规模衡量宏观流动性比用货币量M2更具有优势,对经济变化的解释能力更强,尤其在讨论价格变化时,信贷的影响更大。还发现流动性冲击对CPI的影响比PPI更为显著,而且PPI的数据显示流动性冲击是沿着产业链的下游往上游传导,其强度依次减弱。这种位于产业链不同位置的行业价格指数对流动性冲击的反应模式可能是CPI对PPI价格倒逼机制的内在原因。中央银行应该动态地监控产业链上不同行业之间的价格变化趋势,加强货币政策的前瞻性,以便进行有效的流动性管理。
[期刊] 金融论坛
[作者]
方平
流动性可以从市场流动性、融资流动性、资产负债表流动性和流动性需求四个维度来分析。四个维度的相互作用形成了流动性传导的五种机制——借款者的资产负债效应、信贷紧缩效应、对金融机构的挤兑效应、信用传染效应和对不确定性的规避效应。五种传导机制使单个流动性冲击演变为系统性的流动性冲击,将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冲击传导到其他金融市场,并相互强化形成了流动性的循环。为了防止或减少流动性危机对经济金融的影响,既要提高单个金融机构应对流动性冲击的能力,也要改善金融市场的基础设施。必要时中央银行应向市场注入流动性以增强市场信心。
关键词:
次贷危机 流动性 传导机制 流动性循环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