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314)
2023(16061)
2022(13482)
2021(12533)
2020(10457)
2019(23819)
2018(23600)
2017(45602)
2016(24784)
2015(27701)
2014(27562)
2013(27614)
2012(25619)
2011(22907)
2010(23108)
2009(21409)
2008(21257)
2007(18876)
2006(16986)
2005(15431)
作者
(72384)
(59920)
(59702)
(56396)
(38504)
(28601)
(27147)
(23577)
(22810)
(21576)
(20391)
(20365)
(19331)
(19138)
(18440)
(18259)
(17849)
(17533)
(17179)
(17143)
(14935)
(14929)
(14440)
(13780)
(13525)
(13451)
(13327)
(13304)
(11992)
(11962)
学科
(110016)
经济(109894)
(92857)
管理(82268)
(82189)
企业(82189)
方法(44736)
数学(34926)
数学方法(34570)
业经(32992)
(32817)
(30410)
中国(29539)
地方(25908)
农业(23232)
(21778)
财务(21707)
财务管理(21681)
技术(21129)
企业财务(20534)
(20399)
(20075)
(20029)
理论(19397)
(19337)
贸易(19320)
(18704)
(16839)
环境(16674)
(16637)
机构
学院(356807)
大学(354268)
(145824)
管理(144746)
经济(142826)
理学(123908)
理学院(122574)
管理学(120821)
管理学院(120165)
研究(119785)
中国(91650)
(76813)
科学(72924)
(67042)
(60627)
(59460)
研究所(54689)
(54128)
中心(53762)
财经(52928)
业大(52259)
北京(49088)
(48051)
农业(46390)
(46289)
师范(45860)
(43955)
(43502)
经济学(42343)
财经大学(39101)
基金
项目(235542)
科学(185801)
研究(175474)
基金(169621)
(146531)
国家(145174)
科学基金(125740)
社会(110177)
社会科(104400)
社会科学(104374)
(93349)
基金项目(90110)
自然(80949)
自然科(79088)
自然科学(79072)
教育(78967)
自然科学基金(77672)
(77096)
编号(72251)
资助(69488)
成果(58058)
(53931)
重点(52091)
(51367)
(50961)
课题(49400)
创新(46897)
(45223)
项目编号(44687)
国家社会(44589)
期刊
(170212)
经济(170212)
研究(108470)
中国(70603)
管理(58207)
(55677)
(52532)
学报(52006)
科学(49988)
教育(39866)
大学(39724)
农业(38894)
学学(37331)
(33040)
金融(33040)
技术(32979)
业经(30372)
经济研究(25773)
财经(25728)
(22232)
(22052)
问题(21978)
技术经济(19513)
图书(18233)
现代(17874)
科技(17491)
商业(17022)
理论(17009)
世界(16276)
(16008)
共检索到542494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张英  
金融危机之后,欧美等发达国家汽车业增长趋缓,而"金砖四国"汽车业发展迅速,代表着新兴市场成为世界汽车工业的发动机,全球汽车行业的重心逐步向其偏移。文章从汽车业发展总量、汽车产品国际竞争力指数以及汽车产品出口结构三个角度分别对"金砖四国"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力状况进行比较研究。四国汽车业发展各种差异,发展潜力不可小觑。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徐永利  
在"金砖四国"经济的快速增长中,汽车产业发挥了重要作用。在四国汽车产业结构中,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轿车已经成为消费主流,且消费市场逐渐成熟,而品牌结构和产品结构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四国应根据本国国情,适时进行结构调整,从而促进产业升级。
[期刊] 税务与经济(长春税务学院学报)  [作者] 董昭江  
汽车制造业是近几年我国工业行业中利润增长最快的行业,汽车业的发展得益于战略联盟的应用。我国企业尤其是汽车业应当重视跨国公司的这一发展新趋势,不断开拓与国外跨国公司的合作形式,以提高我国汽车业的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化经营水平,同时要注意防止联盟的陷阱。
[期刊] 亚太经济  [作者] 张英  
中国汽车业整体发展规模大于印度,但印度汽车出口特别是零部件出口具有一定竞争优势。中国建设"汽车强国",要借鉴印度汽车发展模式:与外资合作保持企业的独立性与创新性,以及产业政策一体性,建设自主创新平台,有效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期刊] 工业技术经济  [作者] 桑铁柱  
如何提升中国汽车业的竞争力,使中国汽车业能直面国际竞争?产业集群理论的兴起为研究产业竞争力的提升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集群对竞争力的提升作用体现在多个方面。本文从集群理论出发,分析了中国汽车业的现状,阐述了产业集群对汽车产业竞争力的提升作用,同时对中国汽车业能否发展产业集群进行了实证的分析,最后得出中国汽车业应该走产业集群提升竞争力之路,并提出了加快汽车行业重组、放松要素市场管制等促进汽车产业集群发展的建议。
[期刊] 国际经济合作  [作者] 周玲芝  孙竹  孙林  李贵斌  
本文在假设无极端环境政策出台的条件下,构建了分阶段Bass模型,并利用类比法对参数进行估计。研究发现,新能源汽车的引入期是2013-2024年,成长期是2025-2043年,成熟期是2044年以后;新能源汽车未来30年对传统汽车业造成的影响不大。但在环境保护的巨大压力下,政府对新能源汽车发展或传统汽车的相关政策存在不确定性,因此新能源汽车发展对传统汽车业及石油行业产生的影响,还应关注新能源汽车激励政策变化、汽车电池及储能技术突破,以及无人驾驶技术可能带来的汽车消费方式的变革。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李欣婷  
入世对我国汽车业既是挑战,但更是机遇。本文主要就入世对我国汽车业影响的利弊加以分析,同时指出应采取的对策。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李红霓  姜民明  
本文从中国汽车业的现状出发,将中国汽车业放入世界汽车业的大环境中,剖析其生存的优势与不足,提出了着力利用好入世后5年的过渡期,加快自身的改革,在企业重组、形成以生产制造企业为核心的营销体系、扩大利用外资、变革汽车消费政策上进行突破,扬长避短,发展我国汽车工业的途径和办法。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杨枝煌  杨南龙  
目前,我国氢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已具备一定基础,但仍存在政策、技术、需求的不确定性、应用推广缓慢、标准制定滞后等问题,可借鉴主要发达经济体相关产业发展的经验,以成立氢领导机构、提升氢能源发展意识、加快氢能技术研发突破、加大氢能源汽车业支持力度等措施为抓手,大力推动我国氢能源汽车业的发展。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林珏  
在世界 50 0强名单中有 1 1家是汽车公司 ,汽车公司的世界排名 ,己成为一国经济发达与否的象征 ,而一国汽车生产能力的大小 ,私人拥有汽车数量的多少 ,也成为衡量一国经济与科技发展程度高低的重要指标。进入 2 1世纪 ,发达国家的汽车业面临的行业内竞争更加激烈 ,由于环境标准的提高 ,生产成本上升 ,美国经济的衰退 ,日本经济的长期低迷 ,欧盟一体化过程中的摩擦 ,给全球汽车公司的发展带来障碍。这一前后世界汽车业的发展出现一系列调整 ,并呈现出如下趋势 :如兼并重组 ,改善公司结构 ;强调环保 ,开发“绿色”汽车 ;限制私车发展 ,鼓励公交优先 ;扩大经营项目 ,拓展非制造业 ;联营相关...
[期刊] 中国流通经济  [作者] 孙亮  王京晶  
与传统物质财富增长的经济发展观不同,本文以人的发展为核心从经济水平、资源生态、体面生活三个维度构建适用于多国经济发展分析的比较框架,聚焦金砖四国发展现状,并在此基础上探究造成差异的影响因素,认为以人为核心的新发展观对金砖四国是一个巨大考验,如何将物质财富转化为生活品质,不仅关系到四国持续的发展潜能,更关系到未来全球整体经济发展的演变格局。
[期刊] 南开经济研究  [作者] 陈漓高  沈洊  
本文考察了全球汽车产业出现的新特点,分析了跨国汽车公司在我国产业竞争中的投资策略, 结合汽车产业链全球化的背景。在此基础上,指出自主研发是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战略性选择。
[期刊] 中国工业经济  [作者] 干春晖  李素荣  
[期刊] 税务研究  [作者] 孙园  
一、进一步降低小排量汽车消费税税率,提高大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虽然我国目前小排量汽车的消费税税率已低于大排量汽车的税率,但若从节能减排的角度看,应进一步扩大两者之间的差距。具体来说,应取消1.0升以下乘用车的消费税,同时提升2.0升至3.0升排量之间的汽车消费税税率。一方面鼓励人们尽量使用小排量车,以实现节能减排目标;另一方面,抑制人们对高油耗汽车的消费,同时可以增加国家的税收收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