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3839)
- 2023(20141)
- 2022(17262)
- 2021(15865)
- 2020(13496)
- 2019(30747)
- 2018(30128)
- 2017(58293)
- 2016(31300)
- 2015(34872)
- 2014(34513)
- 2013(34084)
- 2012(31213)
- 2011(28208)
- 2010(28536)
- 2009(26478)
- 2008(24754)
- 2007(21696)
- 2006(19053)
- 2005(16568)
- 学科
- 济(139585)
- 经济(139445)
- 管理(89266)
- 业(85106)
- 企(71179)
- 企业(71179)
- 方法(61466)
- 数学(54315)
- 数学方法(53523)
- 中国(36329)
- 农(32755)
- 财(32344)
- 融(29638)
- 金融(29636)
- 地方(29386)
- 业经(28898)
- 学(28296)
- 银(27778)
- 银行(27712)
- 行(26614)
- 制(25178)
- 贸(23454)
- 贸易(23435)
- 易(22694)
- 农业(22491)
- 理论(21730)
- 务(21180)
- 财务(21093)
- 财务管理(21048)
- 企业财务(20026)
- 机构
- 大学(442617)
- 学院(442493)
- 济(183829)
- 经济(180120)
- 管理(172633)
- 理学(150493)
- 研究(149029)
- 理学院(148840)
- 管理学(145841)
- 管理学院(145073)
- 中国(113962)
- 京(92548)
- 科学(92206)
- 财(81265)
- 农(75521)
- 所(74520)
- 中心(68931)
- 业大(68679)
- 研究所(68348)
- 财经(66315)
- 江(63116)
- 经(60388)
- 农业(59422)
- 北京(57897)
- 经济学(56708)
- 范(55331)
- 师范(54656)
- 院(53960)
- 州(51305)
- 经济学院(51034)
- 基金
- 项目(306348)
- 科学(240187)
- 基金(222982)
- 研究(217656)
- 家(196337)
- 国家(194764)
- 科学基金(167132)
- 社会(138086)
- 社会科(131136)
- 社会科学(131098)
- 省(119848)
- 基金项目(117503)
- 自然(110724)
- 自然科(108228)
- 自然科学(108200)
- 自然科学基金(106261)
- 教育(100965)
- 划(100952)
- 资助(93267)
- 编号(87161)
- 重点(69167)
- 成果(68962)
- 部(66998)
- 发(65193)
- 创(63753)
- 课题(60173)
- 创新(59558)
- 科研(59034)
- 教育部(57546)
- 国家社会(57268)
- 期刊
- 济(196063)
- 经济(196063)
- 研究(126543)
- 中国(80300)
- 学报(73928)
- 农(67642)
- 科学(65581)
- 管理(63526)
- 财(61381)
- 大学(55874)
- 学学(53304)
- 融(47489)
- 金融(47489)
- 农业(45781)
- 教育(43596)
- 技术(39597)
- 经济研究(33247)
- 财经(32854)
- 业经(30602)
- 经(28198)
- 问题(24835)
- 业(23792)
- 统计(22308)
- 技术经济(22293)
- 科技(20961)
- 版(20735)
- 策(20458)
- 理论(20109)
- 商业(19872)
- 贸(19197)
共检索到641679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孙晶 李涵硕
金融集聚使集聚区内部的金融产业和相关产业联系更加紧密。金融发展通过作用于产业结构变动的内在机制对产业结构的调整与产业水平的提升产生重要影响。本文通过引入区位熵从银行、证券、保险三个方面分析了31个省市地区的金融集聚程度,然后利用2003—2007年省际面板数据借助时刻个体固定效应模型检验了金融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贡献度,发现金融集聚对我国东、中、西部的产业结构升级都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呈逐年上升趋势,同时银行业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贡献度明显大于证券、保险业。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黄凌云 黄秀霞
本文运用GTAP模型研究金砖国家金融合作对五国及全球经济的影响。论文根据金砖国家本币交易的协定以及在此基础上可能形成的不同方案,实证模拟不同方案对中国各部门进出口以及产出、世界各地区进出口、贸易平衡和贸易条件、GDP和福利水平等产生的经济影响。研究结论表明:本币结算的实行将对于金砖国家的经济产生有利影响,福利均有所提升,其他国家或地区将会因此受到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期刊] 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张帅
"丝绸之路经济带"倡议提出以后,中国同中亚国家在经贸领域的合作不断深化,进一步推进中国同中亚国家间的货币金融合作将是未来努力的重要方向。本文通过采用GTAP模型对中国与中亚五国开展货币金融合作的经济效益进行实证模拟,得到以下结论:通过区域货币金融合作能够有效促进我国大部分产业的进口;能够实现我国及中亚五国进出口总值的扩张、贸易条件的改善、GDP增长的提升和福利水平的提高,但会对世界其他国家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人民币升值对区域内国家经济效益的提升更为显著。最后就中国同中亚区域货币金融合作向更深层次发展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
[期刊] 财经问题研究
[作者]
韩星
上海合作组织青岛峰会各成员国就贸易便利化发表联合声明,贸易便利化成为了促进和加强区域经济合作的重点和基础。在此背景下,本文以GTAP模型为研究工具,模拟测算了在贸易时间成本降低30%的基础上,贸易便利化的提升对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的经济影响。结果表明,大部分成员国的进出口贸易规模都将扩大。中国所有产业的进口贸易都将受益,大部分产业的出口贸易呈现上升的态势。而贸易时间成本的降低将改善所有成员国的贸易条件并带动经济增长,特别是对哈萨克斯坦和吉尔吉斯斯坦来说,将大幅度提升其贸易条件,并明显拉动社会福利水平及GDP增长速度。
关键词:
上海合作组织 贸易便利化 GTAP模型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蒋含明 李非
本文采用GTAP全球贸易分析模型,深入分析了两岸签署ECFA的背景框架,并基于GTAP模型从宏观经济和产业层面模拟预测了ECFA的建立对于两岸经济贸易等方面所可能造成的影响。GTAP模型的模拟结果显示,ECFA的签订推动了两岸贸易的成长,提高了两岸实际GDP的增长速度与福利水平。从产业层面看,ECFA的签订一方面对台湾的农产品出口与生产较为有利,另一方面有助于大陆更好地发挥在石油及煤炭制品、化学橡胶制品等工业品的生产与出口方面的潜力。此外,ECFA的签订通过构建自由贸易区所产生的贸易创造效应还将有效地调整与优化大陆的产业结构。大陆的工业品生产会得到拉动,而农产品生产则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冲击。
关键词:
ECFA GTAP 两岸 经济贸易 影响
[期刊] 国际经贸探索
[作者]
侯丹丹
基于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及中韩FTA的实际降税幅度,分析中韩FTA对东亚的经济影响。研究发现,中韩FTA将对中国大陆、韩国带来正的经济效应,且韩国的经济改善幅度要大于大陆,但东亚其他经济体将遭受经济冲击,其中,台湾、日本所受冲击将更为显著;大陆的渔业、采矿业、食品加工业、制造业以及韩国的制造业将受益于中韩FTA的建立,出口普遍增长;东亚其他经济体的产品出口所受影响会有所不同,但出口受阻较为严重的经济体为香港、日本、台湾。
关键词:
中韩FTA 东亚 GTAP模型 出口
[期刊] 云南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籍艳丽
采用面板模型,对金砖五国的经济增长和能源消费强度的收敛性进行实证分析,结果显示:长期来看,金砖五国中只有巴西和中国经济增长存在收敛效应,但短期内,金砖五国的经济增长均收敛,而各国的收敛速度不同。在能源消费强度的收敛性方面,中国和南非存在收敛效应,巴西、俄罗斯和印度却不能判断收敛与否。
关键词:
金砖五国 经济增长 能源消费强度 收敛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刘宇 蔡松锋 张亚雄 张鹏
金融危机之后,美国推出了一系列促进全球经济再平衡的政策举措。但对于这些政策的影响却很少有学者进行定量的研究和评估,因此,本文采用动态GTAP-Dyn模型测算了美国储蓄率上升对我国的宏观经济影响。模型结果显示,与基准情景相比,2015年中国经济和福利将获得小幅的正面影响,而美国将受到一定的负面冲击。同时,我国生产要素成本增加将会导致我国实际汇率升值。另外,该措施将会增加我国内需比重,降低对外需依赖,对我国的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促进作用。从行业产出看,对我国行业有小幅的负面冲击,而对美国产业基本上呈较大幅度的正面影响。从中美双边贸易看,由于需求效应的影响,中国对美国农产品及其加工品的出口减少。与此相反,替代效应导致美国对中国工业品的出口大幅增加。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陈志建 王铮
本文采用全球贸易分析(GTAP)模型,分析人民币升值对金砖五国的贸易规模、生产格局的影响,重点分析对我国宏观经济、出口和国内价格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印度对中国的贸易逆差及巴西认为造成经济体之间的不均衡并非由人民币低估而造成;随着人民币升值幅度加大,金砖成员国的生产格局基本保持不变;同时人民币升值幅度提高对中国的产出、出口存在负面影响;此外,人民币升值对降低土地、资产价格等国内价格有积极作用并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书华 胡中立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但金砖国家却在以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其表现让世界为之瞩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利用198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并验证了金砖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银行间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存在门槛效应。因此,推行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银行间信贷市场,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可以帮助金砖国家突破金融发展的门槛,有利于推动经济的持续增长。
[期刊] 经济问题
[作者]
王书华 胡中立
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的全球经济萎靡不振,但金砖国家却在以超过全球平均水平的速度发展,其表现让世界为之瞩目,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关系的研究也成为学术界所关注的焦点。利用1981-2015年的数据为样本,通过构建面板门槛回归模型分析并验证了金砖国家金融发展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影响机制。金砖国家金融发展对经济增长不仅存在正向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银行间信贷市场和股票市场中存在门槛效应。因此,推行促进金融业发展的政策,进一步完善银行间信贷市场,加强对股票市场的监督与管理可以帮助金砖国家突破金融发展的门槛,有利于推动
[期刊] 世界经济与政治论坛
[作者]
周睿
随着TPP在亚太地区影响力的日益增强,使得中国难以置身事外。本文通过GTAP模型模拟了中国加入TPP的经济效应,模拟的结果认为:加入TPP后,中国的总产出下降,贸易条件恶化,进出口会有较大幅度的增加,农业和制造业部门的进出口从整体上来看会有明显增加,绝大部门服务业部门的出口增加,进口减少。中国加入TPP使得美国、日韩和欧盟等世界主要经济体的总产出和进出口都有所增加,贸易条件改善,几乎所有部门的进口都有所增加;美国、日韩和欧盟的农业出口增加,除了美国的制造业部门出口有增有减外,日韩和欧盟的制造业部门出口增加,美国和日韩几乎所有的服务业部门出口下降,欧盟的服务业部门出口有增有减。在对中国加入TPP...
关键词:
TPP GTAP模型 零关税
[期刊] 河北经贸大学学报
[作者]
刘东强
美国和澳大利亚倡导高标准的服务贸易谈判——TISA(Trade in Service Agreement,服务贸易协定)谈判,其成员服务贸易进出口额的70%以上被认为是服务贸易自由化中最热门、最有发展前景的谈判。使用全球贸易分析模型—GTAP模型,对TISA谈判可能达成的不同成果及中国的不同参与路径进行模拟,从宏观经济、服务业和服务贸易三个角度定量测度主要经济体和中国的潜在影响。模拟结果显示:TISA谈判成员进行服务贸易壁垒削减会产生比较明显的贸易创造效应。在TISA谈判成员达成较低水平服务贸易壁垒减让的情况下,中国的主要经济指标均会提升;若TISA谈判成员达成较高水平服务贸易壁垒减让时,中国会遭受较大损失。中国除建筑服务业外,其他种类服务业的产出均会产生增长;中国所有种类的服务贸易出口均会出现增长,增长幅度居前的种类有通信服务、保险服务、建筑服务和贸易服务。
[期刊] 国际商务研究
[作者]
魏景赋 李明哲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已于2022年1月1日正式生效,印度是否永久性退出RCEP尚不可知,若在RCEP效果凸显后再度重返,则其国内贸易损益计算依据以及将对成员带来何种宏观经济层面的影响无疑是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利用GTAP模型对印度是否加入RCEP不同情形之贸易损益进行了模拟验证,结果表明,RCEP生效后各成员的国家总福利水平及总产出水平都将高于生效前,与印度的成员身份并无必然关联,但印度的RCEP局外人身份将对其进出口总额的增长产生负面影响;若印度重返RCEP则不仅对本国进出口贸易额增长发挥正向拉动作用,还会为其他成员带来更大的贸易增长效应;印度加入RCEP也的确存在一定程度的对外贸易逆差增大风险。为此,展望印度加入RCEP的前景,可以做出以下预判和启示:印度可能适时选择重新加入RCEP而非永久退出;印度重返RCEP可为中国经济发展带来新动力;中国应积极运用外交和经济渠道促使印度尽早重返RCEP,为中印双方未来的经济增长创造更好条件。
关键词:
印度 RCEP 贸易损益 GTAP模型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林玲 王成
运用GTAP模型模拟中国发生资本流动逆转的情景,评估在不存在银行危机的情况下不同规模的资本流动逆转对实体经济的短期影响,验证了资本流动逆转影响实体经济的论断。研究表明,资本流动逆转会使中国社会的整体福利水平受损、GDP和居民收入水平下降、贸易条件恶化、总出口增加、总进口减少,同时生产要素和各行业的产出、价格、进出口也受到影响,且该影响会随着资本流动逆转规模的增大而扩大。
关键词:
资本流动逆转 实体经济 GTAP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
推荐搜索
美国拟征收碳关税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实证分析
金砖国家货币金融合作对经济新常态的影响和展望
中韩自贸区的经济效应研究与对策分析——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
日欧、美欧及美日自贸协议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
基于“模型-实证-模拟”框架的家庭金融研究综述
技术性贸易壁垒对中国和海合会建立自贸区的经济影响——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研究
金融压抑对我国经济的影响——基于FAVAR模型的实证研究
丝绸之路经济带背景下上海合作组织国家贸易自由化的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政策模拟分析
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协议(TTIP)对金砖国家经济影响分析——基于含全球价值链模块的动态GTAP模型
中国加入“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的经济效应——基于GTAP模型的模拟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