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420)
- 2023(17416)
- 2022(14562)
- 2021(13369)
- 2020(11775)
- 2019(26855)
- 2018(26687)
- 2017(51832)
- 2016(27967)
- 2015(31466)
- 2014(31221)
- 2013(31070)
- 2012(28500)
- 2011(25380)
- 2010(25606)
- 2009(24163)
- 2008(24508)
- 2007(22089)
- 2006(19049)
- 2005(17431)
- 学科
- 济(123452)
- 经济(123287)
- 业(105872)
- 管理(98282)
- 企(94423)
- 企业(94423)
- 方法(58613)
- 数学(49047)
- 数学方法(48531)
- 财(41033)
- 农(36067)
- 业经(34079)
- 务(28886)
- 财务(28831)
- 财务管理(28777)
- 中国(28441)
- 制(28148)
- 企业财务(27419)
- 农业(24698)
- 技术(21270)
- 地方(21056)
- 贸(21003)
- 贸易(20992)
- 易(20372)
- 体(20273)
- 学(20126)
- 和(19938)
- 理论(19761)
- 划(19378)
- 银(18432)
- 机构
- 学院(405180)
- 大学(402302)
- 济(171129)
- 经济(167844)
- 管理(163545)
- 理学(140695)
- 理学院(139306)
- 管理学(137181)
- 管理学院(136418)
- 研究(126446)
- 中国(100254)
- 财(84117)
- 京(83596)
- 科学(74438)
- 财经(66455)
- 农(65795)
- 所(62535)
- 江(61918)
- 经(60296)
- 中心(60278)
- 业大(57656)
- 研究所(55926)
- 经济学(52497)
- 北京(52145)
- 农业(51621)
- 财经大学(49160)
- 州(48610)
- 范(48136)
- 师范(47628)
- 经济学院(47541)
- 基金
- 项目(265265)
- 科学(211540)
- 基金(195952)
- 研究(194169)
- 家(169167)
- 国家(167536)
- 科学基金(146454)
- 社会(125626)
- 社会科(119184)
- 社会科学(119150)
- 基金项目(103759)
- 省(103415)
- 自然(95157)
- 自然科(92982)
- 自然科学(92956)
- 自然科学基金(91383)
- 教育(89925)
- 划(86349)
- 资助(80401)
- 编号(77951)
- 成果(62542)
- 部(59882)
- 重点(59123)
- 创(57204)
- 发(55791)
- 课题(53082)
- 创新(52936)
- 制(52248)
- 教育部(52106)
- 国家社会(52105)
- 期刊
- 济(190148)
- 经济(190148)
- 研究(116377)
- 中国(75926)
- 财(71430)
- 管理(64200)
- 农(60033)
- 学报(57485)
- 科学(55441)
- 大学(45052)
- 学学(42984)
- 农业(40519)
- 融(39600)
- 金融(39600)
- 技术(37473)
- 教育(35655)
- 财经(34238)
- 业经(32058)
- 经济研究(29528)
- 经(29294)
- 问题(25389)
- 业(24052)
- 技术经济(22179)
- 财会(20774)
- 统计(20271)
- 贸(19500)
- 策(19016)
- 理论(19007)
- 商业(18987)
- 现代(18978)
共检索到6013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南开管理评论
[作者]
陈晓红 尹哲 吴旭雷
家族控制企业成为我国资本市场一个越来越重要的组成部分,金字塔型控制模式又是家族控制企业普遍采用的形式。本文对金字塔型家族控制模式进行了理论研究,并以我国A股上市公司家族企业为样本,采用2003-2005年的面板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家族控制企业在一定程度上有侵害其他股东的动机和具体行为;成"系"企业加大了家族控制股东侵害少数股东权益的概率和程度;家族控制企业一致行动人累计股权比例与企业价值呈现一定的U型关系;独立董事参与公司治理亦没有起到制度上防止掏空的监督和制约作用。
关键词:
家族控制 金字塔控制结构 掏空 托宾Q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周颖 艾辉
利用我国303家上市家族企业2007~2009年的面板数据检验金字塔结构下终极股东控制权和资本结构的关系。研究发现:终极控制权处于[50%,100%]区间时,上市家族企业的终极控制权和银行借款率在10%的水平上显著负相关,终极控制权和资产负债率、流动性负债率之间负相关但不显著;终极控制权在[0,30%]区间时,终极控制权与资产负债率、银行借款率负相关但不显著,与流动性负债率正相关但不显著;终极控制权在[30%,50%]区间时,终极控制权与资产负债率、流动性负债率正相关但不显著,与银行借款率负相关但不显著。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王明琳
单纯的掏空行为无法解释家族控制的金字塔结构的持续存在,除非社会投资者都是“短视”的或者缺乏足够信息。如果社会投资者是理性的,只有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和支持行为同时发生,并且在法律对社会投资者保护薄弱以及金字塔结构比水平结构更好地实施掏空行为的条件下,金字塔结构才可能长期存在。金字塔结构本质上是一种中性的股权控制方式,既可能侵害外部股东的权益,也可能在特定情况下保护其权益。
[期刊] 财政研究
[作者]
黄浩
本文通过选取我国A股市场2010~2011年818家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对金字塔股权结构下终极控制人的代理成本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的结论对公司治理和证券监管具有一定借鉴意义。
关键词:
终极控制权 第二类代理成本 实证分析
[期刊] 财贸研究
[作者]
王俊秋 张奇峰
我国家族上市公司的最终控制人多数采用金字塔结构实现对上市公司的超额控制,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较为严重。以2002-2004年家族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本文实证考察了家族上市公司所处地区的法律环境及金字塔结构与"掏空"行为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控制性家族"掏空"上市公司的概率与其拥有的现金流量权显著负相关,与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的分离程度正相关;同时,较高的法治水平能够有效地遏制控制性家族的"掏空"行为。因此,建立一个有效的股东权利保护机制,同时完善家族上市公司的现金流量权和控制权结构,对于推进公司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卫东 郭训弘
金字塔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一般方法下难以进行实证证明。本文创新式引入一种新生的持股结构安排——自然人直接持股方式,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克服样本选择偏误的干扰,对两种持股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直接持股下的企业价值高于金字塔结构控制下的企业,表明金字塔结构控制存在代理成本缺陷从而降低公司价值,而直接持股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代理成本问题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文章最后建议上市公司应合理规划股权结构安排,鼓励直接持股方式并完善对金字塔结构控制的监管,对开拓公司治理领域的新路径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金融与经济
[作者]
朱卫东 郭训弘
金字塔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在一般方法下难以进行实证证明。本文创新式引入一种新生的持股结构安排——自然人直接持股方式,并采用倾向得分匹配法(PSM)克服样本选择偏误的干扰,对两种持股方式进行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直接持股下的企业价值高于金字塔结构控制下的企业,表明金字塔结构控制存在代理成本缺陷从而降低公司价值,而直接持股方式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代理成本问题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文章最后建议上市公司应合理规划股权结构安排,鼓励直接持股方式并完善对金字塔结构控制的监管,对开拓公司治理领域的新路径具有实践意义。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廖伯谦
本文以2009-2017年间我国A股上市民营企业为样本,按最终控制人控制方式的不同划分为金字塔结构和非金字塔结构两类,对创始人年龄、受教育程度、海外背景、持股比例和政治关联与企业价值的关系进行检验。研究发现,在金字塔结构下,创始人政治关联对企业价值具有正向影响,创始人其他个人特征对企业价值不存在显著影响。在非金字塔结构下,除年龄外,创始人个人特征对企业价值具有显著正向影响。
关键词:
创始人 个人特征 金字塔结构 企业价值
[期刊] 当代经济科学
[作者]
王建玲 宋林
本文以2009-2012年间我国A股上市公司披露的1731份企业社会责任报告为样本,从控制权比例、控制链条层级和最终控制人三个维度对金字塔结构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第一,控制权比例与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关系不确定,但是在相对控股期间范围内,最终控制人所拥有的控制权比例越高,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越高。第二,控制链条对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影响是负向相关,即控制链条越短,企业社会责任报告质量越高。第三,最终控制人的不同属性,在影响社会责任报告质量的机制上存在差异。
[期刊] 管理科学
[作者]
刘志远 高佳旭
企业承担风险是获得更高投资回报的基础,也是实现国家经济长期增长的重要保证。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控制下层企业并影响其重大决策是一种普遍现象,已有研究针对终极控制人利用金字塔结构进行利益攫取等负面效应进行了大量研究,但很少涉及其正面效应。针对金字塔结构是否影响终极控制人的风险偏好,进而对企业经营产生积极作用的问题进行研究,以期更为全面地认识金字塔结构的影响。基于投资组合理论、委托代理理论、资产替代理论和资源基础理论,对终极控制人通过金字塔结构影响上市企业风险承担决策的作用机理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提出财富分散化效应、控制权私利效应、风险转移效应和资源优势效应。利用手工整理的2004年至2013年中国上市企业金字塔结构数据,采用多元线性回归方法,检验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的影响以及所有权性质和投资者保护对二者关系的调节作用,并且通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保证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研究结果表明,上市企业金字塔股权结构的层级越多、结构越复杂,企业风险承担水平越高。进一步分析发现,金字塔层级和复杂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正向作用在非国有企业中更明显,但随着企业所在地区投资者保护水平的提高,金字塔层级和复杂度对企业风险承担水平的影响被削弱。金字塔结构促使终极控制人提高了上市企业的风险承担水平,弱化了大小股东在风险承担方面的利益不一致,从而有利于提升企业价值。研究结论支持金字塔结构对企业风险承担具有正面影响,这对全面认识金字塔结构的利弊提供了新的视角。此外,研究结果丰富了企业风险承担领域的文献,并为相关政策制定者完善监管机制提供一定的借鉴,建议在防范终极控制人可能的隧道挖掘行为的同时,也应充分发挥金字塔结构的积极作用。
[期刊] 外国经济与管理
[作者]
王明琳 周生春
传统的观点把家族金字塔控股(PUO)结构看作是控股家族为操纵控制权,使之与现金流权相偏离,达到侵占社会投资者利益的目的而采取的一种股权控制结构。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此观点遭到了不少质疑。有学者认为,这种控制结构广泛存在的原因是内部特殊的融资优势;另有研究显示,PUO结构的内部隧道(tunneling)行为和支持行为是对等的,社会投资者以容忍控股家族一定程度的隧道行为为代价,换取后者对企业的支持。但上述论述都存在各自的局限性,难以对PUO在世界范围内普遍、长期存在做出令人信服的解释。
关键词:
PUO结构 水平结构 隧道行为 支持行为
[期刊] 财经论丛
[作者]
叶长兵 郭萍
中国家族上市公司具有代表性的最终所有权结构是一种宽泛意义上的金字塔控股结构,在这种结构中,中间层持股中介基本都是股权较为封闭的非上市公司,最终控制者的家族和泛家族成员对其持股具有普遍性、隐蔽性和模糊性,使得控制性家族最终控制权与现金流权的分离程度较低但容易被实证研究高估。剖析中国家族PH结构的特征能够为相关研究提供更为合理的前提假设,同时也可供政策制定者和监管当局参考。
[期刊] 管理世界
[作者]
刘行 李小荣
地方国有企业的金字塔结构是否带来了更高的运营效率,现有的经验证据得出了不一致的结论。本文尝试从企业税负的角度探究地方国有企业的金字塔结构对企业价值的影响路径。研究发现:相比非国有企业和中央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地方政府控制的国有企业肩负着更沉重的税收负担;然而,地方国有企业的金字塔结构则可以降低其税负,表现为金字塔层级与实际所得税率的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发现,地方国有企业税负的降低显著提升了其市场价值,也带来了显著为正的累积超额回报。研究结论表明,企业的税收负担是影响地方国有企业金字塔结构与运营效率之间关系的重要路径。本文的研究结论不仅丰富了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和税收负担影响因素的学术文献,也...
[期刊] 管理评论
[作者]
蔡安辉
对于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主要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利益侵占观和弥补制度缺失观。本文以2002-2007年的A股民营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虑民营上市公司实际控制人类型、所在地的市场化程度和公司盈利情况等因素,研究我国民营企业金字塔结构的经济后果并得出相关结论。
[期刊] 会计研究
[作者]
马忠 吴翔宇
本文通过构建简单的理论模型研究了金字塔所有权结构对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的影响,并以2002—2004年我国家族控股上市公司为样本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终极控制人为了获取私人利益而倾向于抑制对外披露私人信息,即终极控制人的控制权和现金流权分离度越大、终极控制权比例越高,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程度越低,而董事会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监督终极控制人行为的积极作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