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147)
2023(1619)
2022(1230)
2021(1095)
2020(894)
2019(1853)
2018(1861)
2017(3115)
2016(1567)
2015(1852)
2014(1873)
2013(1896)
2012(1795)
2011(1554)
2010(1595)
2009(1360)
2008(1341)
2007(1336)
2006(1145)
2005(1067)
作者
(5795)
(4905)
(4819)
(4609)
(3128)
(2300)
(2135)
(1937)
(1763)
(1734)
(1734)
(1645)
(1633)
(1582)
(1566)
(1514)
(1508)
(1506)
(1426)
(1414)
(1306)
(1264)
(1214)
(1141)
(1137)
(1105)
(1055)
(1053)
(1047)
(994)
学科
(10646)
技术(9965)
(9186)
企业(9186)
管理(8948)
(8025)
经济(8024)
技术管理(5561)
方法(3824)
数学(3310)
数学方法(3293)
新技术(2497)
高新(2492)
高新技术(2492)
(2095)
中国(1823)
业经(1785)
农业(1780)
(1607)
(1559)
贸易(1559)
(1544)
环境(1452)
产业(1408)
理论(1369)
教学(1334)
信息(1255)
技术经济(1252)
(1236)
(1219)
机构
学院(27817)
大学(27445)
(12362)
经济(12125)
管理(11669)
理学(10039)
理学院(9965)
管理学(9835)
研究(9824)
管理学院(9778)
中国(6457)
科学(6296)
(5959)
技术(5325)
(5207)
(5109)
业大(4942)
研究所(4785)
(4514)
中心(4462)
农业(4086)
(3745)
北京(3686)
经济学(3627)
(3480)
经济管理(3438)
(3351)
经济学院(3328)
科技(3323)
(3241)
基金
项目(19851)
科学(15766)
研究(14526)
基金(14037)
(12735)
国家(12662)
科学基金(10705)
社会(9245)
社会科(8890)
社会科学(8888)
(8365)
基金项目(7417)
(6795)
自然(6697)
教育(6570)
自然科(6568)
自然科学(6567)
自然科学基金(6450)
编号(5460)
(5386)
资助(5324)
创新(5142)
技术(5116)
重点(4663)
(4583)
(4425)
(4305)
国家社会(4139)
科技(3980)
计划(3871)
期刊
(12544)
经济(12544)
研究(7342)
中国(7171)
技术(6375)
管理(5052)
科学(4926)
学报(4538)
(4323)
技术经济(3882)
教育(3806)
科技(3642)
大学(3374)
农业(3328)
学学(3205)
(2930)
(2700)
论坛(2700)
(2179)
经济研究(1927)
职业(1879)
财经(1626)
技术教育(1608)
职业技术(1608)
职业技术教育(1608)
软科学(1601)
(1560)
业经(1546)
(1458)
问题(1394)
共检索到4179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国际贸易问题  [作者] 邱陵  
经济增长主要来源于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主要依靠科技进步;科技进步则主要来源于国内自主开发与引进国外先进技术。要使技术引进成为摆脱目前经济困境的手段和经济长期有效发展的源泉,就不仅要正确理解技术引进和经济增长的关系,而且还要深入研究技术引进的运行规律。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司春林  
当今世界,国家或地区之间技术转移日益频繁,规模日益扩大。对于发展中国家,引进国外技术,已成为实现工业化和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必不可少的条件。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通过各种途径引进国外技术,并加以吸收,消化以至改进,目的也是为了摆脱许多产业技术落后的状况,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以促进中国经济的发展。 但是,同样是引进和利用国外技术,情况都可能各有不同。造成不同效果的某些原因,可以结合技术转移与学习过程来加以分析。
[期刊] 技术经济  [作者] 蒋太才  
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从国外引进了许多技术,这些引进就总体来讲,对我国的经济、科技和社会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但其中有一部分技术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有的甚至事与愿违。其原因一方面体现在宏观管理不善,另一方面体现在引进单位和引进工作者在技术方案的选择工作上出现失误,这里又有主观方面的原因,而最主要的是由于没有一种相当科学合理的适合于引进技术的专门的优选方法可循。因此笔者在本文试图探求一种尽量符合上述要求的“技术引进方案的优选方法”。
[期刊] 当代财经  [作者] 吴少平  
一、技术引进的概念分歧及其分析要搞好技术引进工作,首先要统一认识。但目前对技术引进的概念尚存分歧。一种意见认为:引进技术主要是指通过专利许可证交易进行技术转让,单纯机器设备的进口不属于技术引进。另一种意见认为:无形的生产技术知识的购买与有形的、凝结着先进技术的机器设备
[期刊] 软科学  [作者] 刘端直  刘东  
浅论技术引进四川联合大学刘端直,刘东一、技术引进意义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国民经济的发展必须依托于自身的科研成果和技术革新,这是毫无疑问的。但是,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实行内外技术交流,经过30多年的艰苦奋斗,我们已使一些领域的技术指标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
[期刊] 开发研究  [作者] 牛文育  
技术引进与产业结构的调整牛文育(兰州730000,兰州大学管理系)一、产业结构的调整是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一国的经济发展,从量上来说是经济总值的增长,从质上来说,是产业结构的变化、产业结构的协调与产业结构的高级化程度。衡量一国经济实力的强弱在于其产业结...
[期刊]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作者] 夏江海  
在经济发展过程中,许多国家都开展了不同内容不同方式的技术引进,有的国家取得了很大成就,迅速发展了本国经济,增强了技术实力,如日本、巴西、南朝鲜等。但许多国家花费了高昂的代价引进工业发达国家的先进技术,并没有发挥良好效果,反而往往因重复引进导致生产能力过剩,或与国内产业不配套使引进技术设备大量闲置浪
[期刊] 中国软科学  [作者] 谢维誉  袁滨  黄家祥  余沛荣  林明中  项守梁  
一、技术引进的基本情况在党的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和经济体制改革方针政策的指导下,近几年来,广西的技术引进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它以城市为主,形式多样,遍及各行业,以轻工、纺织、电子业为主,重工业为次,农牧业比重较小。引进技术主要来自15个国家和地区,而以日本、西欧、美国为主。从引进的技术情况看,比较先进的占主
[期刊] 华东经济管理  [作者] 李令德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积极地从发达国家引进先进的设备与技术,促进了国民经济现代化的进程。关于技术引进的内涵,目前尚无统一的看法。本文把引进制造某种产品(或掌握某种方法)的知识称为狭义的技术引进,把引进制造某种产品的设备称为设备引进,广义的技术引进包括这两大部分。狭义的技术引进,即技术软件的引进,它包括研究、设计、工艺、制造、操作、装配和维修等方面的技术知识或技术成果,主要表现为专利和专有技术。
[期刊] 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  [作者] 千慧雄  
引进国际先进技术,同时对引进技术进行有效的消化吸收是落后国家提高技术能力,加速技术追赶,最终实现自主创新的有效途径。然而,企业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是一项昂贵的学习性活动,不会自动发生,企业对引进技术消化吸收的重视程度是由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理论研究表明,企业消化吸收与技术引进支出的比值是与该行业世界技术进步的速度负相关,与企业的人力资本存量及该行业的市场竞争程度正相关,1999—2007年中国高技术产业的经验数据也支持这一结论。因此解决中国企业目前"重技术引进,轻消化吸收"问题不能靠简单的政策刺激,应从加大高等教育投资,快速积累适合企业技术要求的人力资本,以及深化市场改革,推动企业间积极有效竞...
[期刊] 世界经济研究  [作者] 尤安山  
韩国的技术引进与“技术立国”上海社科院世界经济所尤安山在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韩国不仅在引进、消化外来技术,而且在自力开发高科技方面都是相当成功的。在论及韩国的经济发展问题时,世界舆论普遍认为,近几十年来,韩国经济之所以能长期维持高增长的势头,很大程度上...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