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0723)
- 2023(15626)
- 2022(13060)
- 2021(11976)
- 2020(9837)
- 2019(22808)
- 2018(22550)
- 2017(42803)
- 2016(23476)
- 2015(26913)
- 2014(27210)
- 2013(26993)
- 2012(25799)
- 2011(23627)
- 2010(24004)
- 2009(22518)
- 2008(22701)
- 2007(20867)
- 2006(18736)
- 2005(17429)
- 学科
- 济(111810)
- 经济(111625)
- 管理(62010)
- 业(61142)
- 企(48278)
- 企业(48278)
- 方法(43324)
- 中国(35880)
- 数学(35431)
- 数学方法(35141)
- 农(31724)
- 业经(26442)
- 地方(26285)
- 财(24644)
- 学(23389)
- 贸(21461)
- 贸易(21444)
- 制(21159)
- 农业(21031)
- 易(20770)
- 银(18642)
- 银行(18605)
- 理论(18521)
- 融(18317)
- 金融(18310)
- 和(18191)
- 行(18005)
- 发(16679)
- 环境(15967)
- 体(14524)
- 机构
- 大学(355512)
- 学院(351929)
- 济(152752)
- 经济(149732)
- 研究(130522)
- 管理(126069)
- 理学(106339)
- 理学院(104966)
- 管理学(103285)
- 管理学院(102588)
- 中国(100169)
- 京(77719)
- 科学(77286)
- 财(71611)
- 所(67646)
- 研究所(60895)
- 农(59782)
- 中心(57756)
- 财经(55942)
- 江(54881)
- 范(50960)
- 经(50694)
- 师范(50529)
- 北京(50379)
- 经济学(48782)
- 业大(48353)
- 农业(46588)
- 院(45726)
- 经济学院(43785)
- 州(43716)
- 基金
- 项目(218943)
- 科学(172211)
- 研究(163899)
- 基金(158173)
- 家(137161)
- 国家(135945)
- 科学基金(114915)
- 社会(106774)
- 社会科(100287)
- 社会科学(100259)
- 省(83778)
- 基金项目(82196)
- 教育(75290)
- 划(71438)
- 自然(69808)
- 自然科(68169)
- 自然科学(68148)
- 自然科学基金(66966)
- 编号(66498)
- 资助(64787)
- 成果(56995)
- 发(52298)
- 重点(50398)
- 部(50024)
- 课题(47312)
- 创(44655)
- 国家社会(44479)
- 教育部(42948)
- 发展(42711)
- 性(42181)
- 期刊
- 济(181210)
- 经济(181210)
- 研究(115716)
- 中国(77427)
- 农(57141)
- 学报(55888)
- 财(55565)
- 科学(51406)
- 管理(47651)
- 教育(44805)
- 大学(42372)
- 学学(39201)
- 农业(38465)
- 融(36506)
- 金融(36506)
- 财经(30034)
- 技术(29803)
- 经济研究(29341)
- 业经(28156)
- 经(26062)
- 问题(24688)
- 业(21192)
- 贸(21172)
- 世界(19288)
- 国际(18706)
- 图书(18683)
- 技术经济(18115)
- 版(17024)
- 现代(15805)
- 理论(15711)
共检索到557432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经济学家
[作者]
王传智
“配第-克拉克定理”不是产业结构升级的宝典法则,而是一个悖论。从经验数据来看,伴随着产业结构转型为以第三产业为主,西方主要发达国家面临着产业畸形化、虚拟化、危机频发、增长乏力等问题;从理论视角来看,“配第-克拉克定理”错误地理解生产性劳动与非生产性劳动、实体经济与虚拟经济、发展生产力与保护生产力之间的关系,本质上是资本逻辑利用市场经济的弊端以及有为政府职责的缺失发生作用的结果。指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发展方向的理论只能是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发展中国家不是发达国家产业转移的中转站,工业化没有尽头,后工业社会是一个伪命题,必须坚持工业化与数字化深度融合,确保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孙晓华
"配第—克拉克定理"得到罗斯托、库兹涅茨、卡尔多、钱纳里和泰勒等人的进一步拓展,形成了结构主义和新结构主义分析思路,但"配第—克拉克定理"及其拓展理论所阐述的内容并不适合所有国家,这是因为该定理成立的前提条件已发生重大变化。为此,选择发展中大国之一的印度作为研究对象,考察该国的三次产业产值比重、就业比重及产业结构偏离度。研究结果表明:"配第—克拉克定理"的产业结构演化规律仅仅是在不完善的三次产业划分基础上,对封闭经济条件下初级工业化国家产业结构演化的一个描述,以此为基础发展起来的所谓"后工业化"理论提出的服务业占比高就代表高级的产业结构的观点站不住脚,并且是诱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实际上,驱动经济增长的不竭动力仍然是第二产业。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于刃刚
一、配第——克拉克定理的基本内容 早在17世纪,威廉.配第就指出:随着经济的发展,工业将比农业占有更重要的位置,而商业又将比工业占有更重要的位置。1935年,费雷又进一步指出:生产结构的变化表现为各种人力、物力资源将不断地从第一产业转向第二产业,再从第二产业转向第三产业,即使政府进行干预也无法阻止这一进程。
[期刊] 当代经济研究
[作者]
石奇 周宁 杨振兵
中国持续推进工业化取得巨大成就的同时,资本偏向的技术进步带来资本积累增速过快,引发产能利用率低下、产业整体产出低效,造成了工业化效率的衰减。探讨中国工业化进程中出现的效率下降与技术进步偏向性之间的联系,运用贸易竞争指数、制造业增加值增长率和人均增加值、制造业增加值进出口额和国际份额等指标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十四五”及此后一段时期,我国需要面向工业质量提升推动高质量工业化,资本积累方向应根据高质量产业发展要求进行结构性调整:向具有规模报酬特征、高市场进入壁垒和技术创新窗口大的产业和产品积累。在继续深化工业化的同时,还要抑制因为资本要素边际报酬递减而造成的边际成本上升,必须利用“资本—技能互补”机制,在要素比价关系的处理上,适当提高技能溢价,以放大技能劳动具有的更高生产率以及对新技术适应性更强的性质,补偿因为深度工业化而产生的资本要素边际报酬递减,构建深化工业化的内生动力机制。
[期刊] 教育科学
[作者]
马陆亭 刘承波 张伟 鞠光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凝练于新中国成立70年的伟大实践。通过分阶段对成功实践探索的系统回顾,可以总结出新中国教育发展的"建设—实践"型模式。"建设"代表着对目标、理想、方案的主观追求,"实践"体现了对创新、实干、蓝图的客观探索,二者共同构成了我国教育现代化的实现特征,体现了价值追求与探索创新的有效结合。进而可以总结出这条道路的基本内涵:坚持党的领导与人民中心相一致、坚持服务国家与立德树人相统一、坚持牢记使命与改革创新相赋能、坚持长远目标与短期方案相协调、坚持重点带动与全面推动相促进、坚持中国特色与世界经验相结合。
关键词:
教育道路 “建设—实践”型模式 历史总结
[期刊] 中国高教研究
[作者]
王冀生
新中国建立半个多世纪以来,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全党全社会同心同德、艰苦奋斗,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其中,"开辟"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道路"指明了继续前进的方向,"发展"保障了亿万人民群众受教育的权利。中国未来的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关键在人才,基础在教育,要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迈进。"由大变强"、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
开辟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 发展 道路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乔晓楠 何自力
本文对马克思主义工业化理论做出了新的阐释,在此基础上结合国际经验,对中国工业化过往的发展历程、当前的发展环境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分析。研究发现:技术进步推动迂回生产,工业化的本质就是延伸生产链条以及持续的资本品积累过程。以金融化为核心的美国式产业结构绝不是中国产业升级的目标,以智能化与绿色化为核心,推动消费品工业进一步向资本品工业的升级才是中国工业化道路前进的方向。只有突破技术瓶颈,持续更新完整体系与全产业链的工业化,才能打破劳动力成本悖论,成功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期刊] 经济问题探索
[作者]
杨丽
我国西部经济欠发达地区经济的非常规性发展必然带来产业结构和劳动力产业结构的非常规转移和调整。本文对配第—克拉克定理在我国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局限性进行了分析 ,并对该类地区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的转移进行了创新性的探讨。
[期刊]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杨文圣
马克思社会形态理论所揭示的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过程和具体道路的辩证关系原理以及对未来社会的原则性构想,对于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合法性,增进社会主义的凝聚力;对于界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方位,准确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形态特质;对于解答和回应人们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种种疑惑,解放人们的思想,都具有重要指导价值。同时,马克思所揭示的社会形态的有机结构理论和人的发展理论,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促进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对于促进当代中国人的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关键词:
社会形态 人的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期刊] 经济经纬
[作者]
杨承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域发展理论创新内容十分丰富,概括起来就是: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实际,运用“两只手”统筹协调区域发展中的特殊关系,构建和优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空间结构,形成全国整体综合优势,通过全面发展实现区域间共同富裕与和谐。
[期刊] 教育研究
[作者]
刘复兴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是一条我国教育事业科学发展之路,是一条坚持党的领导发展教育之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的根本制度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进行系统科学研究,具有战略意义。
关键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领导 教育发展道路
[期刊] 企业经济
[作者]
本刊评论员
5月4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我们纪念马克思,是为了向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思想家致敬,也是为了宣示我们对马克思主义科学真理的坚定信念。马克思主义始终是我们党和国家的指导思想,是我们认识世界、把握规律、追求真理、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仍然要学
[期刊] 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
[作者]
张玉明 纪虹宇 刘芃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从基本国情出发,在科学社会主义原则指导下建立并完善了一套具备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体系,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创新与发展。在回顾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基础上,对中国特色经济与马克思主义理论和实践进行比较归纳,总结得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系通过构建中国特色的经济理论、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立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存的所有制经济体制以及多元化分配机制,实现了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与创新,这些新的理论指引着中国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张鋆 杨慧玲
地租是一个历史范畴,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阶段,其农业地租的存在条件、来源及表现形式皆不同于马克思所描述的资本主义农业地租。土地流转收益与农业补贴是我国农业地租的历史表现。地租又是一个关系范畴,地租的本质不是物,而是物的形式下掩盖的生产关系及与之相应的分配关系,不能以"物的形式"作为我国农业地租的评判依据。本文基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视角,对地租产生的可能性进行了微观模拟,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阶段农业地租的现实性进行历史的分析,力求揭示当前历史条件下我国农业地租的变化路径及内在规律,为我国农业补贴政策的改革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农业地租唯物史观 关系范畴 农业补贴
[期刊] 财经科学
[作者]
周文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这是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