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1229)
2023(2015)
2022(1642)
2021(1681)
2020(1466)
2019(3227)
2018(3102)
2017(5509)
2016(3232)
2015(3629)
2014(3569)
2013(3538)
2012(3534)
2011(3370)
2010(3570)
2009(3413)
2008(3561)
2007(3169)
2006(2920)
2005(2703)
作者
(11398)
(9706)
(9525)
(9161)
(6273)
(4611)
(4236)
(3848)
(3619)
(3553)
(3515)
(3362)
(3252)
(3238)
(3143)
(2954)
(2937)
(2841)
(2822)
(2728)
(2684)
(2555)
(2433)
(2385)
(2292)
(2206)
(2153)
(2042)
(2025)
(2020)
学科
(12909)
经济(12892)
(9345)
管理(6070)
(5804)
方法(4585)
(4579)
企业(4579)
理论(3481)
数学(3414)
数学方法(3319)
中国(3141)
(3126)
经济学(3086)
教育(2700)
(2482)
业经(2373)
(2198)
农业(2165)
(1946)
金融(1945)
(1885)
地方(1860)
(1759)
银行(1737)
环境(1723)
(1694)
(1674)
贸易(1672)
(1580)
机构
大学(56150)
学院(52290)
研究(22455)
(17683)
经济(17297)
科学(16378)
管理(15921)
中国(14961)
理学(13504)
理学院(13206)
(12822)
(12782)
管理学(12730)
管理学院(12625)
(12518)
研究所(12057)
农业(10146)
(9770)
师范(9645)
业大(9497)
中心(8984)
(8702)
(8316)
师范大学(8097)
北京(7954)
(7720)
科学院(6923)
财经(6768)
(6661)
教育(6556)
基金
项目(34540)
科学(26351)
基金(25027)
(23471)
国家(23300)
研究(22717)
科学基金(18324)
社会(13481)
基金项目(12968)
(12957)
自然(12801)
社会科(12576)
社会科学(12571)
自然科(12489)
自然科学(12480)
自然科学基金(12264)
(11901)
教育(10935)
资助(10235)
编号(8641)
成果(8609)
重点(8519)
(7593)
计划(7460)
(7207)
科研(6801)
(6796)
科技(6673)
课题(6494)
创新(6430)
期刊
(20996)
经济(20996)
研究(15512)
学报(13938)
科学(11613)
(11223)
中国(10461)
大学(9600)
学学(8845)
教育(7800)
农业(7779)
(5994)
管理(5215)
图书(4683)
业大(4083)
(4068)
(4061)
财经(3581)
书馆(3496)
图书馆(3496)
农业大学(3331)
技术(3260)
(3174)
金融(3174)
经济研究(3088)
(3075)
林业(2894)
资源(2680)
问题(2642)
科技(2451)
共检索到79757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杨权  
《杨惺吾先生年谱》是香港已故学界名宿吴天任的手笔,谱主则是清末民初的舆地、金石、目录学大家杨守敬。《杨惺吾先生年谱》围绕《水经注疏》这个学术核心,在《邻苏老人年谱》的基础上,对谱主的事迹做了大量的增订,对近世“郦学”的重要事件亦做了详细辑录,并对疏校《水经注》的多宗学术公案进行了讨论。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王煦华  
1950年2月,我在上海诚明文学院中国语文学系毕业后,系主任顾颉刚先生介绍我到顾廷龙先生主持的合众图书馆工作。我在图书馆工作28年,计在合众3年,1953年合众捐献,改名历史文献后5年,1958年与科技、报刊、上图四馆统一后又20年,28年来一直在顾先生领导下工作。1978年我应颉刚师之召,奉调去北京后,与先生还常有书函往还;晚年先生因病移居北京,又时亲謦欬,二者加起来又20年。在图书馆工作时,先生以我对事情考虑周详而有主见,并能直言相告,尤其在四馆统一前8年,馆中事无大小,先生均垂询而后定。爰就回忆所及,缕述于后,以资纪念,亦借以留一点合众的史料。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尧育飞  
1938年,《叶郋园先生年谱》由稀见刊物《南强(旬刊)》分三期刊载,为研究叶德辉早年学行事略的重要文献。经考证,该文当为叶德辉自撰、叶启勋改订。重新整理《叶郋园先生年谱》,并将其与叶德辉《郋园六十自叙》对勘,可初步窥探长沙叶氏重塑叶德辉形象的意图与策略。经此重塑,叶德辉形象由传奇而归于寻常,折射出长沙叶氏在复杂舆论环境中构建湘学正宗和家学传统的努力。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梁继红  
国家图书馆藏朱锡庚抄本《章氏遗著》中的《与孙渊如观察论学十规》与《书原性篇后》两篇文章上皆有姚鼐的圈点与批语。本文利用这一新材料发现,补正胡适著、姚名达增补《章实斋先生年谱》中的相关记述,并对姚鼐的评点文字加以解释。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关汉华  
简朝亮所撰《朱九江先生年谱》,以突出谱主学术思想为主题,从治学要旨、经学、史学、掌故学等方面,总结了九江先生之学术精华,深刻地反映了晚清时局与学术嬗变,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饶龙隼  
因缘居是罗宗强先生居所,其称名始见于《因缘集》。该书问世之2004年是关键,成为他学术生涯的转折点。他晚近学术即始于此,至今历时有十五年了。这十五年间,他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专著三种,编选论文集四种。这一大批成果表明,罗先生晚近之治学,既沿承早前格局,而又有新的进境。罗先生晚近治学成果丰硕又颖锐,表明他生命力犹强、创造力未衰。他老而勤勉精进,诚可谓自强不息。但自强不息,只是他生命意识的初阶;而因任自然,才是他人生追求的进境。他所体认的任自然,就是一切随顺因缘。罗先生仍系念《中国文学思想通史》,可限于各种条件不备恐一时难以完成;这对学界来说确实是未了情,但他本人看来尽可任其自然。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赵宝靖  
翁方纲生平行事,自撰《翁氏家事略记》,今人沈津先生积学四十年,钩沉稽古,探骊得珠,作《翁方纲年谱》于翁方纲之研究实沾溉匪浅。此后,陈鸿森先生作《〈翁方纲年谱〉补正》、吴铭能先生作《沈津著〈翁方纲年谱〉暨辑〈翁方纲题跋手札集录〉补遗》,二文意在补正沈谱未载之翁氏行事,皆索隐发微,考据翔实,亦是嘉惠学林之快事也。然翁氏享年八十有六,实属高寿,其生平行事自不在少。况且翁氏虽著述等身,然身后萧条,家道衰落,其手稿刊行者既少,流传至今者又散布各地乃至海外,阅读利用实为不便。因此即便如上述沈、陈、吴三先生之学养宏博,独具慧眼,亦不免偶有未及之处。本文仅就经眼所及,对翁覃溪之生平行事查阙补遗数条,以期对翁氏...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李均  
近40年来,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经历了由"密"到"疏"的演变过程,这是高等教育学作为独立学科发展壮大的必然结果,也是其与生俱来的自主创新品质的真实反映。当前高等教育学面临"内忧外患",一方面是因为在学科建设过程中对自身的独特性认识不够,对所借鉴学科的理论加工、改造、整合不够;另一方面是受"建设教育学一级学科"的制度捆绑,难以理顺与教育学的关系,导致学科的相对独立地位受到威胁。"再学科化"和"建成一级学科"是高等教育学化解"内忧外患"的必由之路。未来高等教育学应坚守自己的学科立场和学科边界,并与教育学形成"平等互惠"和新水平的密切关系。
[期刊] 高等教育研究  [作者] 伍红林  
高等教育学与教育学的关系经历由"密"到"疏"的演变过程,是"日尔曼式"和"盎格鲁式"教育学研究传统影响的结果,导致了高等教育学的"内忧外患"。"再学科化"是高等教育学学科建设的新思路,但其在彰显学科立场时淡化了教育学学科立场。当代教育学的复兴与重建为高等教育学的成熟带来了契机,两者可能形成新水平的密切关系。高等教育学研究者要检省和坚守教育学学科立场,以"高等教育存在"为研究对象,开展复杂/综合性研究,实现高等教育学的学科独立,反哺教育学的学科发展。
[期刊] 财务与会计  [作者] 王枰  
缘。只这一个字,含了多少记忆,多少叹息,多少风雨,多少无奈,多少期盼,又有多少梦想。一种情愫,在心里深深的念着,和亲口说出来,是不同的。说出来,给人听见,和等人听见,那也是不同的。灯烛下悄悄地对面私语,和在万里晴空下指山指海地诉说,那更是不同的。不曲折暗示,无低垂眉眼,更不忧愁怨恨,只美目顾盼,坦然说了,便是这样。不仅说有缘,更是说有五种缘,一一屈指道来,且将这一湾海水,和水上大桥,一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王希群  
汪振儒先生作为北京林业大学资深教授,不仅是我国著名的林业教育家、植物学家、树木生理学家,而且是我国树木生理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在树木生理和森林生态学领域造诣深厚。他不仅学术上享有崇高的声誉,而且还是北京林业大学建校的创始人之一,深受几代北林人的爱戴。他以101岁高龄仙逝,以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见证了中国林业科学从近代到现代的曲折发展过程,同时也伴随着北京林业大学从无到有,从艰苦创业到外迁解散,再到复校发展并迎来新世纪的全部事件,为北京林业大学从零开始发展壮大并能够在国内外拥有今天的学术地位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可以说,他的个人历史就是中国林业科学发展近现代史的缩影,总结整理汪先生的人生经历,尤其是他在林业科学研究和教育方面的事迹,对研究中国林业发展史具有很重要的价值。他1908年生于北京,1929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生物系,是清华大学第一届毕业生,之后在中国科学社生物研究所工作和清华大学、广西大学任教,1935年赴美留学,1936年和1939年先后获得康奈尔大学森林学硕士和杜克大学哲学博士学位。1939年回国后,他一直从事高等院校的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担任广西大学农学院、北京大学农学院、北京农业大学、北京林业大学教授,编写了中国第一部林业专业适用的《植物生理学讲义》,精通英、德、俄、日、拉丁语并编译和审定了《德汉林业名词》《英汉林业科技词典》《日汉林业科技词典》和《林学名词》,翻译了有影响的植物生理学方面论著《树木生理学》《木本植物生理学》,他是我国林学专业第一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博士生导师,并培养了我国林业界自己培养的第一位博士何平;担任《中国植物学杂志》(复刊)主编,《生物学通报》《北京林学院学报》《森林与人类》首任主编和《林业科学》副主编。汪振儒在我国林学、森林生态学、植物生理学领域具有极高的学术威望,他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见证了从中华民国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巨变,见证了中国植物学、树木生理学、森林生态学的发展历程,也见证了中国高等林业教育的发展。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戴扬本  
[期刊] 图书馆论坛  [作者] 王婉迪  
1 “书剑万里缘”之“缘”美国加州时间2022年8月1日凌晨,刚刚度过百岁生日的吴文津先生永远离开了我们,直到两个月以后的现在,我常常感到难以置信,总觉得推开吴寓的门,他还会坐在惯常的那个位置,笑吟吟地看着我,洪亮地叫我的名字;总觉得吴先生还会带着拐杖拄在地面上铿锵有力的声音走过来,笑眯眯地和我拉拉手、贴贴脸;总觉得还能再为吴先生倒上一杯热咖啡,哪怕是在他身边默默地坐一会儿,也会感到内心十分宁静安详。
[期刊] 图书馆杂志  [作者] 吕东超  
洪亮吉(1746—1809)为清史上之重要人物。李金松先生大作《洪亮吉年谱》于2015年4月出版,嘉惠学林不少,对了解洪氏一生行实,颇多助益。然存在问题亦复不少,如对洪氏之佚文利用不够;对洪氏之学术活动反映不足;对洪氏之交游,或有无考、失考而其实可考者。该文对相关资料进行考订,进而补正李谱之不足,以供读是书者参考。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陈卫  
学生评教是高职教学管理的常规性事务,评教结果被普遍应用于高职教学业绩考核。文章针对学生评教结果同质化失真的现状,结合自身评教组织管理经验,对问题产生的内因及外缘进行剖析,并从缩小评教目标范围、优化单级指标设置、合理选择评教时机、强化宣传动员、适度反馈、理性利用评级结果等方面给出优化对策。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