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6519)
- 2023(9573)
- 2022(8088)
- 2021(7657)
- 2020(6132)
- 2019(13790)
- 2018(13671)
- 2017(26372)
- 2016(14148)
- 2015(15563)
- 2014(15157)
- 2013(14689)
- 2012(13431)
- 2011(12046)
- 2010(12468)
- 2009(11860)
- 2008(11636)
- 2007(10751)
- 2006(9879)
- 2005(8902)
- 学科
- 济(48623)
- 经济(48555)
- 管理(44083)
- 业(40614)
- 企(34229)
- 企业(34229)
- 农(18403)
- 中国(17375)
- 财(16085)
- 方法(14506)
- 业经(13886)
- 制(12956)
- 策(12954)
- 地方(12447)
- 农业(11668)
- 贸(11068)
- 贸易(11061)
- 数学(11033)
- 易(10764)
- 数学方法(10732)
- 银(10098)
- 银行(10097)
- 理论(10033)
- 行(9663)
- 务(9400)
- 财务(9358)
- 财务管理(9338)
- 学(9014)
- 划(8870)
- 企业财务(8762)
- 机构
- 学院(190137)
- 大学(185162)
- 济(76446)
- 经济(74483)
- 管理(72339)
- 研究(63820)
- 理学(60216)
- 理学院(59575)
- 管理学(58613)
- 管理学院(58223)
- 中国(51100)
- 财(40212)
- 京(39238)
- 科学(34972)
- 江(31535)
- 所(30753)
- 中心(30381)
- 财经(29806)
- 范(26978)
- 经(26832)
- 师范(26816)
- 研究所(26785)
- 农(25403)
- 州(25381)
- 北京(25168)
- 院(23473)
- 业大(22218)
- 经济学(21976)
- 财经大学(21661)
- 师范大学(20881)
- 基金
- 项目(115553)
- 研究(93973)
- 科学(91705)
- 基金(80876)
- 家(68007)
- 国家(67338)
- 社会(58484)
- 科学基金(58402)
- 社会科(55139)
- 社会科学(55129)
- 省(46067)
- 教育(44001)
- 编号(41544)
- 基金项目(41310)
- 划(38287)
- 成果(35803)
- 自然(34815)
- 自然科(33969)
- 自然科学(33962)
- 自然科学基金(33324)
- 资助(32379)
- 课题(29569)
- 发(26284)
- 重点(26064)
- 年(25482)
- 部(25446)
- 项目编号(25333)
- 性(25068)
- 创(24604)
- 制(23562)
共检索到310121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张皓 兰天泽
将非物质的社会关系与物质空间建设进行结合是社区治理的一个基础问题。完整社区是近年来国内在此方向上的创新和探索。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研究认为完整社区在本质上与邻里社区概念相同,即在特定区域内建立一种地域界限和社会关系耦合的实体单元。其次,在分析国内治理单元演变的过程后,认为目前的“行政—社区”模式在尺度、内容、理念和方法上都难以支撑完整社区的建设。基于治理转型视角,从尺度和规模、关键要素以及作为空间组织的结构性要素三个方面讨论了“完整社区”的建构策略。
[期刊] 经济管理
[作者]
解垩 宋颜群
本文从社区邻里效应视角解释中国当前相对贫困问题突出、收入阶层分化的现状,并为减少相对贫困问题、促进共同富裕提供新思路。借鉴国外学者做法,本文使用Heckman两步法的推广方法来纠正自选择偏差,检验了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结果发现:(1)纠正自选择偏差后,收入的社区邻里效应显著存在,稳健性检验同样能够证实该结果,即优势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带来积极影响,劣势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带来消极影响;(2)社区平均学历、社区平均收入和社区贫困率对个体收入的影响存在非线性和门槛特征;(3)社区邻里环境对个体收入的影响程度较大,其可通过社会交互机制影响个体收入,社区邻里环境可解释个体间收入差异的50%以上;(4)社区邻里效应加剧了收入阶层分化现象,使得不同收入阶层的群体集聚在不同档次的社区,且同一社区个体的收入表现出趋同化。未来扶贫工作应当关注社区邻里效应,以此来尝试减少相对贫困,促进不同收入阶层流动来最终实现共同富裕。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宋言奇
邻里关系与空间形式息息相关。我国当前的城市社区建设 ,应当充分发挥空间设置对邻里关系的促进作用。传统社区改造在保持公共空间的基础上 ,应加强空间私密性 ;新型社区在保证私密性的基础上 ,应强化公共空间的建设。
关键词:
城市社区 邻里关系 空间效应
[期刊] 建筑经济
[作者]
芦守义
EOD理念是以生态保护和修复为基础、以特色产业运营为支撑、以区域综合开发为载体的开发模式。通过对城镇近郊生态修复及康养资源开发的分析,提出在城镇近郊实施保护与开发的基本策略。进一步讨论基于EOD理念的城镇近郊养老社区体系构建,包括产业体系、空间体系、服务体系和保障体系等多方面。最后,提出针对性的实施策略,包括生态基底的修复、医疗和大健康产业的导入、环境和产业资源的优势利用、适老化设计和产业开发路径等,推动EOD导向下的康养产业发展和养老社区建设。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盛明洁 运迎霞
随着中国城市进入快速转型阶段,城市中的失业、青少年发展和公共健康等问题给社区规划带来了新的挑战——除了回应传统的空间改善和社会公平等议题外,社区规划还应对居民个体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西方学界近年来兴起的"邻里效应"实证研究初步证实了邻里对居民态度、行为和身心健康等方面显著而持久的影响。基于此,试图构建基于邻里效应研究的社区规划框架,通过揭示不同社区要素对居民的作用结果和影响机制,明确社区规划中应当干预的核心指标及其阈值,从而在社区规划中引入一套自上而下的指标控制体系,使得社区规划成为保障和改善民生水平的整体抓手。
关键词:
邻里效应 社区规划 个体发展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冯云廷
中国城市社区的邻里空间正由过去的平均走向分异,日益加大的居住隔离现象是这种趋势的一种体现,随着城市转型中房地产市场的成熟,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收入和社会经济地位成为城市中邻里空间最重要的分异元素。在这种情况下,社区类别往往成了一种以居住地点来暗示其社会和经济地位的一种微妙的表达方式。邻里效应对于家庭主体的邻里选择行为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它影响了家庭对邻居和居住地点的选择,而邻里选择行为也必将影响到总体的邻里结构和社区景观。居住隔离正在改变着城市的居住形态。以迁居方式进行的居住空间筛选过程增加了居住隔离的程度。基于邻里选择的城市社区空间的重构是在对城市社区空间本质清醒认识的基础上对邻里空间秩序的再造,它是通过"城市转型"的概念来构建的,是一种持续性的、多样化的空间重组过程。
关键词:
居住隔离 邻里选择 空间重构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黄建宏 王发民 张文秀
利用2016年中国劳动力动态调查数据,结合对数偶值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发现产权能够激发城市社区业主的居委会选举投票热情,但当产权带来负向成本压力时则会减弱其投票热情。进一步分析社区环境对住房产权影响社区选举投票的调节效应,发现劣质邻里在某种程度上促进而不是阻碍业主的投票热情,从而支持了桑德斯"对威胁的反应"理论,即劣质邻里通过对房产价值的负向影响促使业主意识到自身与社区的利益共同体关系,从而更积极地参与社区变革。
[期刊] 开放导报
[作者]
喻歆植
英国邻里规划赋予社区规划的法律效力,并成为规划系统的一个层级。邻里规划主体的规划能力也因此成为挑战。除了其自身规划能力外,地方规划部门、咨询公司和指导文件构成了多渠道的支持。同时由于外部环境的影响,规划效果也表现出较大的差异性。当前中国亦可对社区规划赋权,以提高其效用和民众热情,同时加强规划能力输入渠道的多样性,以提高社区规划能力,最后还应给予社区一定自主性和灵活性,以适应其外部环境的差异。
关键词:
邻里规划 社区规划 英国规划
[期刊] 财贸经济
[作者]
解垩 宋颜群
社区邻里效应是造成个体长期贫困以及贫困集聚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中国的社区邻里效应现象有助于解决中国的贫困集聚问题。本文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1989—2015年的数据,检验了社区邻里效应的存在性,计算了社区邻里效应对个体贫困概率的影响大小,探究了社区邻里效应对个体贫困的长期影响以及对个体贫困时长的影响,最后还计算了社区邻里效应能够解释个体贫困、学历水平以及收入水平差异的百分比。结果发现:中国存在显著的社区邻里效应,同时社区邻里效应具有非线性特征;良好的社区邻里环境使得个体贫困概率显著降低、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显著提高,女性和城市个体的贫困状态更易受到社区邻里效应的影响,不可观测因素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社区邻里效应对个体贫困、学历和收入的作用;社区邻里效应对个体贫困的影响具有长期特征,对个人贫困时长的影响也十分显著;个体贫困状态差异的1/4、个体学历水平和收入水平差异的1/5可归因于社区邻里效应。因此,扶贫过程中应当关注社区邻里效应。
[期刊] 开放教育研究
[作者]
蔡瑾
远程教育与社区教育融合渗透、联动发展的新趋势,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二者之间的诸多共同之处,为融合联动奠定了理论和实践基础,而构建学习型社会这一共同目标,则为这种融合提供了现实机遇和发展动力。促进电大参与社区教育,需要来自教育政策、教育管理、教育技术等多方面的支持。
关键词:
远程教育 电大 社区教育 融合 参与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原源 刘玉亭
邻里作为基于地缘关系的生活共同体,随着各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不断演化。较之古代高度同质、封闭、亲密的邻里,现代城市邻里则更具开放性。各种内外部因子的介入与作用,使得邻里互动的契机减少,邻里交往衰落,并引发各种城市社会问题。通过对"移动社区金融"的事例解析,初步探寻现代城市邻里的属性回归及其可能的激活路径。从邻里的本质和综合属性出发,结合邻里的内生动力模型分析,多维度解读其暗含的新型"邻里性"。研究指出,移动社区金融以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为基点,以金融产品为平台和介质,形成银行、地产公司、物业、周边商户、社区居民等多方的利益链条,以培育生活共同体为纽带和核心动力,实现多方主体的互动与共赢,在一定程度上使邻里单元重新找回其活力和精神。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叶原源 刘玉亭
邻里作为基于地缘关系的生活共同体,随着各历史阶段的社会发展不断演化。较之古代高度同质、封闭、亲密的邻里,现代城市邻里则更具开放性。各种内外部因子的介入与作用,使得邻里互动的契机减少,邻里交往衰落,并引发各种城市社会问题。通过对"移动社区金融"的事例解析,初步探寻现代城市邻里的属性回归及其可能的激活路径。从邻里的本质和综合属性出发,结合邻里的内生动力模型分析,多维度解读其暗含的新型"邻里性"。研究指出,移动社区金融以社区居民的日常活动为基点,以金融产品为平台和介质,形成银行、地产公司、物业、周边商户、社区居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张维维
在基层社会治理的背景下,邻里社区并不简单是邻里居民的日常生活场域,它更是一个公共生活的空间和基层社会治理单位,邻里关系也不仅是一种从点头之交、简单的交谈到提供有限帮助的私人性日常交往关系,它更是一种由赋权与参与、合作、支持与互助以及提供服务型构的组织化社会交往网络。因此,现代邻里关系的症结不是人情味的淡化,也不是个体间信任与支持网络的消退,而是组织化社会交往和公共联系的缺失。社会企业作为一种全新的组织化形态,它赋权给邻里居民,引导他们参与邻里事务,开展各种形式的合作,促进邻里互助,创造一种新的社区服务供给模式,为邻里居民的共同交往和公共生活的重建提供了新的方案。根据社会企业与社区的依存关系,将社会企业嵌入社区分为四种类型:社区内生型、资源利用型、资源嵌入型和市场嵌入型,采用聚类抽样的方法,选择四个社会企业作为典型案例,为社会企业重建社区邻里关系提供经验证据。
[期刊] 城市问题
[作者]
赵衡宇 胡晓鸣
对当下城市住区邻里社会资本的缺失现状和背景成因进行了探讨,揭示出当前住区空间变异与邻里社会网络退化的相互消极影响,在此基础上提出必须重新审视城市住区发展的价值取向,并结合住区空间营造提出变革策略。
关键词:
邻里资本 住区 邻里交往 社会网络
[期刊] 城市发展研究
[作者]
纪江明 葛羽屏
为应对全球性金融危机,IBM公司提出了"智慧城市"理念,而智慧社区是构成智慧城市的基本单元和智慧民生工程,将为优化和解决城市社区管理难题、改善民生提供智慧思想。首先阐述了智慧社区的核心理念(即"三网一云"),提出智慧社区的四层结构及其相对应的特征;然后,根据上海智慧社区的发展阶段,深入分析智慧社区的总体架构,并以半淞园路街道为案例,论述其智慧社区建设的实践与成效;最后,提出了推进智慧社区建设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
“三网一云”技术 智慧社区 发展策略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