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4583)
- 2023(21223)
- 2022(18219)
- 2021(16935)
- 2020(14273)
- 2019(32593)
- 2018(32302)
- 2017(62238)
- 2016(34239)
- 2015(38033)
- 2014(38086)
- 2013(37264)
- 2012(33913)
- 2011(30544)
- 2010(30559)
- 2009(27933)
- 2008(27589)
- 2007(24421)
- 2006(21283)
- 2005(18666)
- 学科
- 济(125676)
- 经济(125488)
- 管理(99574)
- 业(93204)
- 企(78431)
- 企业(78431)
- 方法(58898)
- 数学(50271)
- 数学方法(49582)
- 财(37283)
- 农(35070)
- 中国(33351)
- 业经(29635)
- 学(28589)
- 制(28478)
- 务(23952)
- 财务(23857)
- 财务管理(23804)
- 贸(23682)
- 贸易(23670)
- 理论(23545)
- 地方(23531)
- 农业(23260)
- 易(22990)
- 企业财务(22590)
- 银(21854)
- 银行(21776)
- 行(20660)
- 技术(20587)
- 融(20419)
- 机构
- 学院(478986)
- 大学(478960)
- 管理(183435)
- 济(183108)
- 经济(178950)
- 理学(158735)
- 理学院(156902)
- 研究(156539)
- 管理学(153850)
- 管理学院(152969)
- 中国(117453)
- 京(101016)
- 科学(100055)
- 财(88256)
- 农(83270)
- 所(79324)
- 业大(74839)
- 中心(72395)
- 研究所(72322)
- 江(71473)
- 财经(70493)
- 农业(65539)
- 经(64051)
- 范(63600)
- 北京(63152)
- 师范(62822)
- 州(57722)
- 院(56773)
- 经济学(55879)
- 财经大学(52543)
- 基金
- 项目(328070)
- 科学(256017)
- 基金(236568)
- 研究(234769)
- 家(208590)
- 国家(206855)
- 科学基金(176400)
- 社会(146851)
- 社会科(139026)
- 社会科学(138991)
- 省(128978)
- 基金项目(125366)
- 自然(116788)
- 自然科(114077)
- 自然科学(114042)
- 自然科学基金(111986)
- 教育(109695)
- 划(108953)
- 资助(97913)
- 编号(95548)
- 成果(77477)
- 重点(73815)
- 部(71582)
- 发(68820)
- 创(68085)
- 课题(66230)
- 创新(63612)
- 科研(63407)
- 大学(61290)
- 教育部(61095)
- 期刊
- 济(197096)
- 经济(197096)
- 研究(134475)
- 中国(91998)
- 学报(83023)
- 农(75225)
- 科学(72564)
- 财(69595)
- 管理(66531)
- 大学(62516)
- 学学(58922)
- 教育(55366)
- 农业(51035)
- 融(42312)
- 金融(42312)
- 技术(40689)
- 财经(34336)
- 业经(33314)
- 经济研究(31099)
- 经(29443)
- 业(26852)
- 问题(25657)
- 版(24779)
- 图书(24131)
- 科技(23056)
- 理论(21751)
- 业大(21500)
- 商业(21007)
- 技术经济(20947)
- 现代(20220)
共检索到69356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张秋实 宋瑞 马思远
旅游者通过凝视构建和消费旅游目的地,与此同时,其行为举止也暴露在他人的凝视当中,他人可借助“道德式”凝视对旅游者的行为表达无声的评论。在相互凝视过程中,主客体的转变使得权力关系也随之发生变化。文章基于被凝视方的视角,运用实验方法探究“道德式”凝视对旅游者信用行为的影响,研究发现旅游者受到“道德式”凝视后,其公众自我意识和自我问责心理会被唤醒,声誉管理和规范激活机制促使旅游者有意识地内化失信行为意向或修正失信行为。文章是将社会心理学中的启动效应引入对旅游者行为的实证尝试,希望拓展旅游道德伦理学中“旅游凝视”相关理论的维度,为管理和规范旅游者行为提供理论根据。
[期刊] 消费经济
[作者]
王建明 王秋欢 吴龙昌
在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如何促进居民节水是一项关键课题。通过对相关节水研究的回顾,分析现有研究的现状与不足。根据节水行为的发展阶段特征,将节水行为划分为启动、形成和持续三个阶段。有机整合计划行为理论与习惯行为理论,分析节水行为各阶段中最关键的促进因素和阻碍因素,从促进行为和阻碍行为的双重视角对节水行为的启动、形成和持续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结论能为城市居民节水行为研究拓展分析思路并为推动节水行为的政策制定提供启迪。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罗鲜荣 黄松山
该研究从东道主凝视的视角着重探讨了旅游目的地居民对中西方背包游客的不同认知,强调东道主在主客交往时及其对游客的认知有其自身观点,且该立场深受中西方文化间不平等权力关系的影响。研究以丽江为案例点,发现丽江当地居民认为背包旅游者群体主要来自欧美国家,具有强烈的西方文化烙印。国内背包游客群体大多不被认同,更多情况下只被认为是在追随西方背包旅游者。在旅游行为上,西方背包游客相对强烈的探险意识以及对当地传统文化原真体验的追求令目的地居民肃然起敬,从而被认为是真正的背包旅游者。而国内背包游客在这两点上的表现常被当地居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钟士恩 黄佩红 彭红松 徐彩霞 颜丙金
儿童参与的旅游,无论是"以乐为中心"的家庭旅游模式,抑或"以儿童为中心"的亲子旅游模式,均具有鲜明的成人主义性质。文章试图从儿童的视角/声音对儿童旅游认知进行探索性研究,核心命题聚焦儿童如何定义旅游,旅游与游戏/玩有什么区别,旅游之于儿童的价值和意义是什么,旅游的"儿童版本"与"成人版本"之间存在哪些差异。研究方法采用结构化的妈妈语式访谈法,研究案例地为南京市红山森林动物园和玄武湖公园,研究对象主要为4岁以上、12岁以下儿童(幼儿园和小学阶段儿童)。研究结果显示:(1)"小小人类"远超成人的想象,多数儿童能够通过空间、速度、数量、比较、因果、抽象、逻辑以及感觉、情感类语言来描述旅游、认知旅游",旅游感"十足。(2)从家庭环境、学校环境变换到旅游环境,儿童旅游认知呈现出4个鲜明的主题,分别是旅游与"玩"、旅游与"爸爸妈妈"、旅游与"学习""、喜欢"与"不喜欢"。(3)旅游是比"玩""更好玩"的游戏,是和爸爸妈妈一起、离开家、去外面不一样的地方、开心尽情地玩。理解旅游的"儿童版本"将会丰富旅游学的研究内容,同样有助于回答旅游的"成人版本"。儿童研究具有趣味性,研究者需要具有童心。妈妈语式访谈法是研究早期、中期儿童相对有效的方法,但需严格遵循儿童研究伦理和实施要领。
[期刊] 地域研究与开发
[作者]
曹李梅 曲颖
以我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口号为例,采用扎根理论进行三级编码,构建和发展出一个全新的旅游口号设计模式的理论构架,简称"内源性-外源性模型"。字词选用、句法表达、韵律节奏、目的地识别、独特销售主张和语义诉求是其主要维度。其中,字词选用、句法表达、韵律节奏是内源性语言因素,它直接决定旅游口号的语言模式;目的地识别、独特销售主张和语义诉求作为外源性刺激驱动因素,调节着旅游者的意识和行为之间的联结关系。另外,量化扎根理论的开放式登陆结果,提炼我国优秀旅游目的地口号的设计特征,表现出"实词使用偏好""简单词使用偏好""短语使用偏好""修辞使用偏好""利益承诺偏好"等特征。最后,在AIDMA理论观照下提出我国旅游口号设计的提升建议。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谢礼珊 关新华
在线旅游的快速发展对在线旅游服务提供商提出了新的要求。与实体环境下的旅游服务提供者类似,在线旅游服务提供者也需要准确识别顾客需求,尤其是个体消费者的需求,进而进行精准营销。现有关于顾客需求知识的研究主要针对员工-顾客服务界面,在线旅游服务发生于人-机交互界面,服务提供者顾客需求知识的内涵和构成有待进一步深入探讨。本文通过对在线旅游服务企业的员工和使用在线旅游服务的顾客进行深入访谈,归纳了在线旅游服务提供者顾客需求知识的内涵、获取顾客需求知识的方式以及在这一过程中顾客扮演的角色,并提出了管理建议。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黎耀奇 宋亚亚 梁斯琪 张骁鸣
近年来,社会舆论对旅游业尤其是导游职业的负面评价已经到了污名化程度,对旅游业的从业者乃至整个旅游业的发展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然而学术界对这一严峻的现实问题却关注甚少。文章以导游职业这一旅游业受污职业的典型代表为例,基于扎根理论,对导游这一职业的污名形成机制进行探索性研究。研究发现,从施污者的角度,公众的实体感知直接决定了导游职业污名的内容,但污名的最终形成与社会认知的负面渲染作用和信息认知的负面导向作用紧密相关;从受污者的角度,由于从业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影响,目前受污者只能被动承受污名。以上结论对职业污名研究具有较高理论贡献,文章同时为旅游业去污名化实践路径提出了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导游 职业污名 形成机制 扎根理论
[期刊] 旅游科学
[作者]
杨鹏 余典松 石勇 吴悦芳
旅游体验质量对游客行为意向具有重要预测价值,参与型赛事旅游在具身体验的层次和强度上具有独特性,但目前参与型赛事旅游者体验质量聚焦于短途跑者和残疾人士,较少关注马拉松参赛旅游者这一特殊群体。文章运用程序化扎根理论,基于“爱燃烧”平台的网络游记,探索马拉松参赛旅游者体验质量的感知评价及其影响机制。研究发现:(1)马拉松参赛旅游者体验质量感知评价维度包括参与、挑战、新奇、娱乐、审美、社交和教育七个范畴;(2)个人因素、环境因素、社会因素和管理因素影响着马拉松参赛旅游者体验质量;(3)体验质量同时正向影响马拉松参赛旅游者的行为意愿。文章丰富了马拉松赛事旅游的研究领域,提高了体验质量在参与型赛事旅游中的应用价值,并为促进马拉松赛事旅游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宋慧林 蒋依依 王元地
作为一种公共产品生产行为,政府旅游公共营销对国家旅游形象和旅游目的地宣传推广具有重要作用。加强政府对旅游目的地营销的科学引导,促进旅游公共营销绩效的提升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应用扎根理论,通过对中国国家旅游局驻外旅游办事处年度工作报告的编码分析,探究政府旅游公共营销实现机制和路径选择的客观规律。研究发现,动因、市场调研能力、外部网络协同能力、环境政策干预这4个主范畴对政府旅游公共营销模式存在显著影响。动因是前置变量,市场调研能力和外部网络协同能力对政府旅游公共营销起部分中介作用,环境政策干预作为外
[期刊] 经济地理
[作者]
丁新军 吴佳雨 粟丽娟 王女英
国外旅游者行为研究引入时间地理学理论与方法,理论和实践均取得很多进展。通过回顾国际时间地理学在旅游者行为研究中应用的历程,总结研究领域与内容、应用技术与方法等方面的主要进展。研究认为,时空尺度多元化、物质与虚拟空间结合、多学科交叉合作是研究发展趋势。新时间地理学视角下的混合时空作用,旅游者空间移动模式基础理论,基于大数据的大尺度时空行为,个体行为时空数据获取、分析与处理创新,旅游者空间活动与目的地和配套节点关系、旅游者时空行为预测等是为来研究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
时间地理学 旅游者行为 研究进展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陈俊彤 殷平
旅游直播以其特有的互动性、体验性和实时性已经成为凝视目的地的重要方式之一,在其场景下的旅游凝视行为发生了改变。文章以"带着微博去旅行"的128场直播和25.4万字的弹幕文本作为基础资料,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旅游直播凝视的目的、内容、态度和权力关系,构建了旅游直播凝视行为过程模型。研究结果表明:(1)旅游直播凝视目的从单一的追求愉悦体验扩充为审视目的地、粉丝行为和获取福利,凝视内容为主播、旅游环境、旅游吸引物、优惠活动和直播相关信息。(2)弹幕实时互动是主播与潜在游客的双向凝视,潜在游客在互动中掌握主动权,但主播通过反向凝视获取了信息。(3)主播在旅游直播中扮演了专家、当地人、导游和游客多重角色,使主播与潜在游客的权力关系呈现动态变化。(4)旅游直播凝视使潜在游客实现对目的地的先视,产生偏积极的情感倾向,重构了地方形象。研究结论丰富并推进了旅游凝视理论,并为旅游直播实践发展提供理论支撑。
关键词:
旅游直播 旅游凝视 媒体化凝视 内容分析
[期刊] 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
[作者]
赵霞
农业旅游是农业与旅游业相融合的产物。河南省是旅游资源大省,同时又是农业大省,具有发展农业旅游的有利条件。文章在河南省郑州、新乡、信阳、南阳、开封、商丘等地进行调研,运用SPSS17.0对所得数据进行探索性因子分析,以了解河南省农业旅游的发展现状。结合研究结论,该文分别从强化旅游基础设施、提高硬件接待水平;构建高质量、高品位的旅游环境,提高软件接待水平;开发创意农业旅游产品,满足旅游者的多样化需求;增强旅游参与性,提高旅游体验效果;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完善旅游服务质量等方面为农业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
农业旅游 开发 探索性因子分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苑炳慧 辜应康
文章通过深度访谈和扎根理论的定性研究和分析方法对基于顾客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结构维度进行系统研究,确定了品牌意识、品牌形象、感知质量、品牌体验、品牌联想和品牌忠诚6个维度,其中,品牌形象和品牌体验是不同于传统品牌资产理论、更符合旅游目的地特点的新维度。同时,本研究在扎根理论的分析过程中明确了基于顾客的旅游目的地品牌资产的理论框架和各维度的构成要素,并在充分考虑旅游目的地和游客体验特点的基础上解释了各维度的新内涵。文章的研究结论不仅在理论上丰富和推进了目的地品牌资产的基础研究,也为目的地品牌的管理和营销提
[期刊] 旅游学刊
[作者]
姚延波 刘亦雪
旅游市场秩序失范问题严重损害了旅游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成为制约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障碍,而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在于从根本上弄清什么是旅游市场秩序?包括哪些维度?旅游市场秩序运行的机理是怎样的?文章采用程序化扎根的质性研究方法,探索旅游市场秩序的概念、结构维度及其运行机理。研究发现,旅游市场秩序是在一定制度环境下,旅游市场管理主体、旅游者和旅游经营主体等围绕旅游活动形成的各主体对市场制度和规则的认同、遵从和调整的建构演进过程与状态。旅游市场秩序由制度环境、旅游市场准入秩序、旅游市场交易秩序、旅游市场反馈评价4个维度构成。研究基于旅游业实践和特征构建了旅游市场秩序的概念模型和运行机理模型,以期完善旅游市场秩序内涵与理论逻辑,为政府和企业规范旅游市场秩序提供理论指导,推动我国良好旅游市场秩序的建构和演进。
[期刊] 经济与管理研究
[作者]
赵慧军
本文运用文献检索、开放式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探索上下级关系中下属追随行为的特点,并尝试编制追随行为评价量表。通过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到追随行为的二维结构共四类,即绩效导向的沟通合作与贯彻执行,关系导向的权威挑战和服从信赖。
关键词:
追随行为 探索性因子分析 上下级关系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