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 标题
  • 作者
  • 关键词
登 录
当前IP:忘记密码?
年份
2024(3779)
2023(5551)
2022(4110)
2021(3660)
2020(2944)
2019(6763)
2018(6649)
2017(12220)
2016(6722)
2015(7436)
2014(7325)
2013(6890)
2012(6096)
2011(5448)
2010(5547)
2009(5237)
2008(5307)
2007(4787)
2006(4424)
2005(4387)
作者
(19900)
(16725)
(16457)
(15841)
(10595)
(7969)
(7429)
(6615)
(6338)
(6026)
(5839)
(5539)
(5488)
(5454)
(5345)
(5191)
(4963)
(4864)
(4773)
(4754)
(4313)
(4194)
(4103)
(3858)
(3788)
(3764)
(3761)
(3609)
(3533)
(3344)
学科
(26225)
经济(26196)
管理(14335)
(13927)
(10685)
企业(10685)
中国(10510)
(8529)
(7977)
业经(7205)
方法(6888)
农业(5747)
地方(5731)
教育(5490)
数学(5292)
(5233)
数学方法(5146)
(5052)
(5001)
理论(4856)
发展(4639)
(4628)
(4147)
产业(4131)
关系(4098)
(3963)
银行(3939)
(3901)
(3879)
金融(3878)
机构
大学(92950)
学院(90621)
研究(36981)
(33877)
经济(33067)
管理(28411)
中国(26613)
科学(23968)
理学(23702)
理学院(23367)
管理学(22601)
管理学院(22432)
(21148)
(19900)
(19419)
研究所(18137)
(16240)
(15709)
中心(15356)
农业(15132)
业大(14857)
(14279)
师范(14105)
(13854)
北京(13641)
财经(12425)
(12217)
(11830)
师范大学(11392)
(11298)
基金
项目(59784)
科学(45544)
研究(42441)
基金(41921)
(38279)
国家(37942)
科学基金(30876)
社会(26532)
社会科(24948)
社会科学(24940)
(23558)
基金项目(21135)
(19821)
教育(19415)
自然(19404)
自然科(18983)
自然科学(18973)
自然科学基金(18630)
资助(16874)
编号(16786)
成果(15038)
重点(14032)
(13263)
课题(12730)
(12328)
(11671)
科研(11413)
国家社会(11364)
计划(11105)
(10944)
期刊
(41309)
经济(41309)
研究(30077)
中国(23231)
学报(20838)
(19161)
科学(16783)
大学(15521)
教育(15280)
学学(14172)
(12947)
农业(12676)
管理(12366)
(8191)
金融(8191)
技术(7641)
(7111)
经济研究(7050)
图书(6762)
财经(6718)
业经(6419)
(6216)
(5915)
问题(5691)
业大(5614)
书馆(5415)
图书馆(5415)
(4981)
农业大学(4604)
科技(4492)
共检索到150543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谢琰  
《二程遗书》是哲学名著,但若从文学角度解读,则既能发现新的文学趣味,还可打开新的思想史研究空间。《二程遗书》的文学趣味集中体现为"道喻",即用譬喻方式说解形而上学问题。先秦诸子典籍尤其《论》、《孟》、《老》、《庄》,是二程"道喻"的主要渊源。二程某些"道喻"的表达方式,具有不同于以往哲学著述的日常化趣味,表现为:故事的真实性,情境的代入感,生活的归纳法。此类日常化"道喻",在理学语录中颇为常见,揭示了宋代哲学方法论的重大新变:为日常生活确立形而上学价值。这就是二程"道喻"所承载的思想史意义。而这种哲学方法
[期刊] 改革与战略  [作者] 胡怀国  
新发展阶段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阶段,同时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中的一个新的阶段。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我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同时其发展也是一个阶梯式递进、不断发展进步、日益接近质的飞跃的量的积累的过程。从初级阶段到新发展阶段,是我们对社会主义发展的阶段性的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有必要在系统梳理人类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进程及其理论回应的基础上,结合这一过程来深入理解新发展阶段的理论逻辑、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的历史方位和时代内涵。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现代意义的私有财产权理论始于英国启蒙运动,是作为新生资本主义(商人社会)的意识形态而走上思想史舞台的。这种理论以个人对自身拥有天赋的"自我所有权"观念为基础,论证私有财产权的正当性、它所隐含的个人自由权利在市场经济中的拓展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思想史的思考,把这种理论归纳为三个核心命题,以艰难的方式,收集这类命题中那些零散的思想证据,追溯这种论证及其争论过程,指出这种论证选择性忽视的某些关键性事实和其无法摆脱的理论困境。
[期刊] 经济学动态  [作者] 杨春学  
现代意义的私有财产权理论始于英国启蒙运动,是作为新生资本主义(商人社会)的意识形态而走上思想史舞台的。这种理论以个人对自身拥有天赋的"自我所有权"观念为基础,论证私有财产权的正当性、它所隐含的个人自由权利在市场经济中的拓展等问题。本文通过对有关思想史的思考,把这种理论归纳为三个核心命题,以艰难的方式,收集这类命题中那些零散的思想证据,追溯这种论证及其争论过程,指出这种论证选择性忽视的某些关键性事实和其无法摆脱的理论困境。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何善蒙  李栅栅  
自章太炎、胡适等人给予极高的肯定性评价之后,在近代以来有关中国传统的诠释中,无论是哲学史、思想史还是文学史,王充似乎都成为一个绕不开的符号,王充在思想史领域获得了极高的地位,尤其是在浙江思想史领域,王充更是被视为浙学的开创者,被视为浙江学术思想开端。本文通过对"和"的观念的梳理,认为王充对于中国思想的核心范畴"和"的讨论,从整个中国思想史的发展脉络来说,基本上还是在汉代气化宇宙论的立场上展开的,并没有突破。因此,称王充为两汉魏晋思想的转折性人物,是不够妥当的。王充并没有像诠释的那样突出,他的视阈和理念并没有超出汉代思想史的范围。
[期刊] 上海经济研究  [作者] 钟肯  
正当上海步入改革开放新阶段之际,上海社会科学院马伯煌教授主编的《上海近代经济开发思想史》一书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了。这部专著是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七五”期间重点项目,在主题思想、研究方法、体系内容诸方面均有独到创新之处,并可为现实提供丰富宝贵的借鉴。主题思想的鲜明和深刻是本书的一大特色。作者认为:探索研究某一地区的经济开发思想,不仅对于中国经济思想史学科领域的发展而言是一种方向,而且由于经济开发的思想每同
[期刊]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作者] 张峰屹  
东汉二百年间的文学思想的发展,走过了由政教附庸到独立自足的艰难历程。在这一演进过程中,新旧文学思想交错推衍,纠结前行,到东汉后期,文学终于坚定地走向了它自身。东汉文学发展史中的几个趋新的文学现象——理论阐述的文学思想与同时期文学创作倾向不完全同步,谶纬思潮对文学思想的影响,文学创作中越来越重视个人情志的抒发,以及逞才游艺的文学创作倾向,尤具重要的文学思想史意义。它们不仅是东汉文学思想史的重要理论内涵,也对整个中国文学思想史具有理论启示意义。
[期刊]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作者] 李宁  
社会主义发展阶段问题是新中国成立以后亟待解决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在1979年初的理论工作务虚会上,苏绍智、冯兰瑞提交的发言稿《无产阶级取得政权后的社会发展阶段问题》再次引发了对这个问题的讨论。围绕"过渡时期"、"不发达的社会主义"、"中国是不是社会主义"等问题,理论界进行了长达五年之久的争论。作为当代中国思想理论界一次重要的学术论争,这次"阶段风波"是理论界从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角度,对理解和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又一次探索。它促使了30年来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理论的一次重大转折,成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今天应该坚持科学的分析态度和方法给予"阶段风波"以客观的历史评价和定位。
[期刊] 图书馆  [作者] 陆书红  
文章论述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产生的社会环境:后现代思潮和信息网络环境的国际背景,推进政治民主化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国内环境;回顾了国际图书馆发展历程中的思想选择及我国图书馆几次重要思想启蒙。论述了21世纪新图书馆运动是图书馆思想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指出其重要的思想史意义。
[期刊] 地理科学进展  [作者] 孙俊  汤茂林  潘玉君  武友德  
论文从本体论、认识论和方法论3个层面讨论了女性主义地理学观的建构,并说明了女性主义地理学对更新地理学观的意义,以及对当代主流人文地理学思潮的潜在影响。在本体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一直直面西方传统社会文化思想中的等级制性别化二元论,建构了主张女性和男性在建构社会及社会空间中具有交互性关系的本体论。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女性主义地理学证明了女性及其空间在西方社会中处于弱势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根源,动摇了实证主义地理学认识论和方法论中永恒性、普遍性、客观性的预设,阐释了地理学认知过程中情感等主观因素的可靠性,并建构了"去中心化"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框架。无论在本体论还是在认识论和方法论层面上,当前的女性主义地理学主流思潮都有一定的中和性色彩,这一倾向使女性主义地理学在地理学观演进,以及以人文地理学思想为代表的地理学思想演进中,都具有重要的位置。西方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兴盛,与其直面西方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问题不无关联。在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开始发展的当下,注重分析中国女性及其空间问题产生的社会文化思想根源,将有助于中国女性主义地理学的发展,并提升其潜在的价值。
[期刊] 浙江社会科学  [作者] 钱明  
根据朱舜水真人绘制的原像和后来据此原像临摹的画像至少有十一种,其中水户彰考馆(现为财团法人德川博物馆)所藏的四种画像或塑像,是以朱舜水本人为对象并经过再创作而绘(制)成的原像。幕末期的朱舜水肖像,出现了武士化的迹象,这一信号无疑向我们昭示了幕末志士们想用武力来回复皇权、剿灭贼寇的政治诉求。而被明显强化了的朱舜水的武士形象,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的。本文的目的,是从不同时代的朱舜水肖像中看到日本社会的实际需要,再从日本社会的实际需要中把握到它背后历史剧变的时代脉搏。
[期刊]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作者] 纪燕  
隐喻是西方文学理论传统的核心问题之一,也是文学基本问题之一。隐喻在认知和语言之外的被当代隐喻研究所忽略的文学层面的价值理应受到关注:作为一种艺术,文学是充满隐喻性的创作。作家的整个思维运作方式和创作过程都是隐喻性的。隐喻不再局限于语言层面的表现形式或修辞方式,而是作为一种人类的思维方式,成为一个解读文学作品的重要途径。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以认知隐喻研究为理论参照,并以自身的理论与之相互观照,而不仅仅是认知隐喻研究的补充。注重文学意义的隐喻研究,有利于促成相得益彰且均衡有序的隐喻理论发展态势。
[期刊] 商业研究  [作者] 张建昌  
中国商用数码是明清时期商业上使用的记载帐务和表示价码的数字符号,是一种有着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的珍贵商业文化遗产。这种在应用上以近失传的文化遗产与汉字的结合运用既是一种符号的结合,又是一种商业文化在音形意的完美表达,除了作为承载、见证之外,更具有审美、情感、理性等生命的因素。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作者:
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