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年份
- 2024(12072)
- 2023(17586)
- 2022(15292)
- 2021(14542)
- 2020(12081)
- 2019(27818)
- 2018(27922)
- 2017(52353)
- 2016(29099)
- 2015(32907)
- 2014(33083)
- 2013(31813)
- 2012(29026)
- 2011(25925)
- 2010(26336)
- 2009(24259)
- 2008(23043)
- 2007(20360)
- 2006(17858)
- 2005(15820)
- 学科
- 济(104570)
- 经济(104444)
- 管理(81294)
- 业(74479)
- 企(63327)
- 企业(63327)
- 方法(48035)
- 数学(41306)
- 数学方法(40507)
- 中国(34303)
- 财(29786)
- 融(28458)
- 金融(28449)
- 农(28127)
- 银(27701)
- 银行(27646)
- 行(26548)
- 学(24568)
- 业经(24304)
- 制(23811)
- 理论(23155)
- 地方(23087)
- 务(19663)
- 财务(19568)
- 财务管理(19522)
- 农业(18854)
- 企业财务(18437)
- 贸(18218)
- 贸易(18200)
- 易(17661)
- 机构
- 学院(391832)
- 大学(389564)
- 管理(148314)
- 济(143303)
- 经济(139566)
- 研究(128761)
- 理学(127022)
- 理学院(125513)
- 管理学(122637)
- 管理学院(121929)
- 中国(101488)
- 京(84067)
- 科学(82447)
- 财(69481)
- 所(65539)
- 农(64279)
- 中心(60672)
- 江(60239)
- 研究所(59427)
- 业大(58846)
- 范(54922)
- 财经(54501)
- 师范(54335)
- 北京(53406)
- 农业(50215)
- 州(49667)
- 经(49255)
- 院(47373)
- 技术(47278)
- 师范大学(43222)
- 基金
- 项目(263096)
- 科学(204086)
- 研究(194645)
- 基金(185157)
- 家(161444)
- 国家(160020)
- 科学基金(136500)
- 社会(116711)
- 社会科(110389)
- 社会科学(110361)
- 省(106349)
- 基金项目(97283)
- 教育(92553)
- 自然(89616)
- 划(89123)
- 自然科(87526)
- 自然科学(87503)
- 自然科学基金(85821)
- 编号(82420)
- 资助(77933)
- 成果(68195)
- 重点(59413)
- 课题(58421)
- 部(56314)
- 发(56000)
- 创(54531)
- 项目编号(50914)
- 创新(50729)
- 科研(50311)
- 大学(49738)
- 期刊
- 济(159733)
- 经济(159733)
- 研究(116102)
- 中国(84119)
- 学报(64112)
- 教育(59037)
- 农(58250)
- 科学(56110)
- 财(55436)
- 管理(55202)
- 大学(48175)
- 学学(44562)
- 融(44093)
- 金融(44093)
- 农业(39430)
- 技术(38388)
- 业经(27279)
- 财经(25632)
- 经济研究(25146)
- 图书(24216)
- 经(21872)
- 业(20451)
- 问题(19907)
- 版(18940)
- 理论(18934)
- 科技(18470)
- 统计(18009)
- 技术经济(17914)
- 职业(17614)
- 实践(17564)
共检索到592670条记录
发布时间倒序
- 发布时间倒序
- 相关度优先
文献计量分析
- 结果分析(前20)
- 结果分析(前50)
- 结果分析(前100)
- 结果分析(前200)
- 结果分析(前500)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富勤华 娄斌超
在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融合理念下,研究应用型本科面向"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课程体系改革,应用型本科必须依据"卓越计划"的通用标准,立足行业标准,坚持以能力培养和素质培育为主线,注重课程体系的整体性、通过项目教学法,重视企业实践课程形成反映高校人才培养的特色的,专业教育中渗透通识教育的课程体系。以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机械工程与自动化专业为例,就"通专融合"理念下课程体系构建提出看法和改革路径。
[期刊] 职教论坛
[作者]
杨承清 吕耀平 戴庆敏
应用型本科院校走产教融合的办学模式对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文章对丽水学院、韶关学院、宜春学院三所样本学校进行实地调研考察,深入剖析了园林专业课程体系设置在产教融合方面存在体系设置与行业前沿脱节、内容安排与行业衔接不畅、教学开发与行业参与不足、实践体系与行业融合不高等问题,针对性地提出增加前沿内容、整合课程结构、完善合作机制和优化实践体系四方面与产业融合的有效措施。并进一步探索构建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园林专业产教融合的"四对接一核心四阶段"的专业课程体系,为加强应用型本科专业产教融合的深入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
产教融合 应用型人才 园林专业 课程体系
[期刊]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作者]
钱桦
我校"林业与木工机械"专业并入"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后,要实现新的培养目标,教学计划就显得至关重要。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结合99级教学计划的制订,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与探索。一、转变思想观念是制订跨世纪教学计划的关键要使新教学计划实现培养目标,就必须坚持高等教育的"三个面向"与"两个适应",坚持以教育思想的转变为先导。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宋云
在应用型院校建设背景下,设计学科建设与发展,既是机遇也是挑战。文章对现有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岗位导向出发,围绕岗位能力需求提出设计类课程体系建设框架,以此建立以项目驱动的"产、学、研"结合的分段式模块化教学模式。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张起勋 赵宏伟 张忠元 闫振华 陈炳锟
机械精度教学在高校普遍存在教学内容繁多、忽略专业差异、实验教学不合理等问题,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必备的知识与测量技能。改革机械精度教学体系,应以培养应用型本科人才的机械精度课程为理念,根据学时少的特点提炼教学内容,采用多媒体技术与板书相结合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合理设计教学任务,并实现"理实一体化"教学。
[期刊] 经济师
[作者]
台德进 史贤华
新时代背景下,社会对专业化、应用型以及创新能力强的经济与管理类人才需求旺盛,而培养这类人才的关键在于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根据经济与管理类专业课程体系建设的基本原则,提出了"多级平台+专业模块"的建设思路,即由学校公共基础课平台、学校选修课平台和专业基础课平台以及专业必修课模块、专业选修课模块、专业实践技能课模块组成,以期促进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体系的建设与改革,培养高质量人才。
[期刊] 物流技术
[作者]
侯世旺 向儒先 李思寰 刘利猛 胡丽辉 张晶
以怀化学院物流管理专业为例,提出了构建应用型人才培养核心素质体系的方案,方案通过分析物流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单位对专业人才的能力要求,提取校内实践环节以及企业实习环节培养锻炼的学生业务能力点,在比较二者差异的基础上,扩展并细化现有培养模式的素质体系,从而建立全面合理、切实可行的物流管理专业学生应该具备的核心素质体系,为制定面向卓越应用型物流管理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依据。
关键词:
应用型人才 核心素质体系 物流管理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杨伟 朱昱
机械类"卓越工程师"的培养对我国创新型国家的建立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概述了我国机械专业本科学生的培养现状,针对机械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从师资队伍建设、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方法改革三方面入手,守正创新,从而提高机械类人才的培养质量,促进我国从制造业大国向制造业强国的转变。
关键词:
卓越工程师 培养模式 守正创新 改革
[期刊] 中国成人教育
[作者]
邓小红 廖文利
基于能力本位的实践教育理念,根据应用型本科院校制药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规定,结合制药企业对人才的核心知识和职业能力的要求,开展制药工程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探索:整合优化课程设置,制定"3+1"模式人才培养方案;优化理论课程教学内容,加强核心课程的改革力度,夯实专业基础、突出专业特点;构建系统的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注重工作本位学习,强调工学一体。
关键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制药工程专业 课程体系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吴国兴 范君艳 樊江玲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制造业由传统制造向智能制造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文章首先介绍了智能制造的发展对应用型机械类专业人才的挑战,然后分析了面对智能制造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现状,最后阐述了智能制造背景下应用型本科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围绕智能制造对应用型人才能力的需求,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多渠道协同,破解师资与实践基地瓶颈;改革教学方法,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以比赛竞赛、考证考级为抓手,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期刊] 教育与职业
[作者]
程光 张建成 李秀彩
文章分析了经济发展新形势下京津冀地区工程人才的基本需求,指出了当前应用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中普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应用型工程人才培养中存在问题的改革思路和方法,即更新人才培养理念,设计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方法,构建企业深度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实践教学模式;采用递进式培养的工程能力培养方法;创新校外实践教学运行保障机制,并进行了应用型机械类专业人才培养改革实践。
关键词:
京津冀 应用型 机械类人才
[期刊]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曹将栋 徐丹
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课程体系从"中国制造2025"所要求的精准制造、快捷制造、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的目标层出发,由使用层、技术层、结构层、实施层几部分构成。技术层包括数字化设计、模拟仿真分析、先进制造技术和产品检验4个部分。课程评价要知识与能力并重、宏观和微观结合,注重学生学习过程评价。
[期刊] 财会通讯
[作者]
滕晓梅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进,商业模式和交易的不断创新,企业界对会计人才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的诉求越来越强烈。现代的会计人才不仅要具有传统的会计核算和分析能力,还要具有决策控制能力、会计信息系统运用维护能力、会计制度设计能力、创新能力、交际能力等。《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重点扩大应用型、复合型、技能型人才培养规模。建立高校分类体系,实行分类管理。发挥政策指导和资源配置的作用,引导高校合理定位,克服同质化倾向,形成各自的办学理念和风格,在不同层次、不同领域办出特色,争创一流。但长久以来,不管是学术型大学还是应用型大学,会计学本科教学的内容都推行以学科供给为...
[期刊] 职业技术教育
[作者]
黄乾平 俞林
针对目前中高职机械类专业在教学内容上有重叠、培养时间过长等情况,以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为核心,构建由基础课、专业课、素质教育课、实践课构成的中、高职课程衔接基本框架,制定中高职衔接的接力标准,使中高职人才培养形成连续性。
[期刊] 科技管理研究
[作者]
任洁
<正>基于“中国制造”战略及“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产业红利,我国机械制造领域获得了新一轮发展契机。同时,由于机械制造产业全面向智慧化、信息化、数字化方向转型升级,整个行业亟需大量具备创新意识及创新能力的复合人才。然而,观察我国应用型本科机械专业教育现状,不难发现尚存在育人理念落后的问题,主要表现为“重视专业技术,忽略双创素养”的现象。对于机械专业人才而言,专业技术对应的是职业资质,
文献操作()
导出元数据
文献计量分析
导出文件格式:WXtxt
删除